书城成功励志什么样的人企业永不放弃
9154800000024

第24章 刷新你的职业思维——成为企业永远青睐的人(2)

第一,你的工作性质、内容符合你的职业兴趣,注意,只是符合,而非就是!能够激发你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志趣,比如你立志从事媒体行业,你所在的单位是一家不错的广告公司,如此,便首先有一定的方向一致性,并且你个人的能力,包括通用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达到工作标准,也就是能够胜任工作,而工作本身反过来也能够为你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有效平台。

第二,此份工作能够为你提供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或者能够为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某一个阶段的积累。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的工作是适合的,那么,它应该让你看到工作的未来,看到自己事业发展的前景。也许这个工作不是你的终极目标,没关系,只要它能够让你明确在这个工作上,能得到锻炼机会和提升范围,就足够了。而你也应该清楚,这个工作是自己职业不断成功的重要的有机组成。

和以上两点相比,薪水待遇只是次要的问题,因为无论在哪里工作,总要有与你选择的行业与职位想匹配的标准工资,高和低往往也只是在小范围内波动。

判断自己的职业状态还有一个简单的原则: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在职场上喜欢做什么,再来谈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不要简单地把兴趣等同于喜欢做并且做得来的事,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喜欢做什么样的工作,跟兴趣是无关的。一个不为兴趣工作的人,其实也可以很快乐,关键只在于自己有没有乐在工作之中。

兴趣是一回事,工作又是另一回事,快乐则又异于前两个概念。它们就像三个天然移动的圆圈,彼此可以重叠、有交集,但也可以不重叠、没有交集。所以,你必须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因为工作不快乐,才想要到私人兴趣里寻求快乐。因为一个不知道如何在公众领域里快乐工作的人,一旦把私人兴趣变成了工作,那么,很可能兴趣将成为一种负担,这种负担如果不知如何苦中作乐的话,也会渐渐演化成想逃避的事。

只有懂得享受工作的人,才知道如何把兴趣变成工作,因为兴趣本来就是自己爱做的事,那当然工作起来要快乐得多。在美国西雅图的渔市里,有一家全球知名的帕克鲜鱼公司,里面员工都带着微笑在卖鱼。他们一边卖鱼,一边扔鱼、耍宝,再一边结账,不同公司的鱼在品质上都差不多,但很多顾客都冲着这欢乐的气氛来买鱼。

我们不禁反思:在这家鱼铺里的每个员工,都是为兴趣工作吗?每个人生来就爱卖鱼吗?显然并非如此,只是他们都能够选择用兴趣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结果自然是比普通人工作出色的。

这里还存在着另一个悖论:工作是必须首先符合公众和市场标准的,而兴趣则是首先符合你个人喜好的,因此,有时兴趣一旦变成工作,可就不再那么悠闲惬意,可以乐在兴趣、享受兴趣了。假如你的兴趣在于看电影,一旦将电影变成你的职业,除了欣赏电影的乐趣,你必须忍受电影制作过程中,漫长而繁杂的各种工作,它们很多时候甚至是十分无聊的事,所以才有很多演员从来不看与自己有关的电影。

根据一些专业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随机的回答中,有超过五成的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并确定将来朝这个专业发展;而职业跟踪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人成功的职业和当初的兴趣并无直接关联,也就是说,职业成功和兴趣爱好很难说有着正比关系。

学业是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社会行为,兴趣能够让这种行为获得更多扩展;事业是一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行为,它的成功,并不取决于兴趣,更多的是,依赖于外部环境,兴趣在其间,仅起调和剂的调料作用。

对此话题,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霍兰德提出了一个职业兴趣理论,将人的兴趣类型划分为六种,并用一个六边形来表示它们之间相邻或者相对的关系:

人们通常倾向选择与自我兴趣类型匹配的职业环境,如具有现实型兴趣的人希望在现实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可以最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但职业选择中,个体并非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完全对应的职业环境。一则因为个体本身常是多种兴趣类型的综合体,单一类型显著突出的情况不多,因此评价个体的兴趣类型时也时常以其在六大类型中得分居前三位的类型组合而成;二则因为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依据兴趣类型,还要参照社会的职业需求及获得职业的现实可能性。

因此,从霍兰德职业理论角度来考虑,我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总是会不断妥协,寻求与相邻职业环境、甚至相隔职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个体需要逐渐适应工作环境。但如果个体寻找的是相对的职业环境,意味着所进入的是与自我兴趣完全不同的职业环境,则我们工作起来可能难以适应,或者难以做到工作时觉得很快乐,相反,甚至可能会每天工作得很痛苦。

人们总是有一种心理,总认为自己尚未实现的东西才是更好的。实际上,未实现的很可能就是糟糕的,如果它真的很好,也许早该实现了。不要让你的工作进入这样的盲区,你没去做的未必是更好的,眼前的状态不被你珍惜,你才真正错过了好的机会!

016 想总裁想的事,做总裁做的事,才能成为总裁

工龄只是时间长度,并不真正代表你经验的深浅

“对我们的社会来说,任何一项工作都没有管理者的工作重要。管理者决定我们的社会机构是否能很好地为我们服务,或者是否会浪费我们的才能和资源。”

——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明茨·伯格

相信没有一个打工者能够拒绝CEO光环的吸引,但是,光让它成为想法是没有用的,必须在实践中有所行动,有所准备,你才能成为明日的CEO!你会发现那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所有的CEO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因此,那是一条有迹可循的路,你的眼前正有无数榜样立在那里,就看你如何去学习了!

有些人工作到退休时也还只是一个部门主管,而有些人30几岁就能做到大企业的总裁职位,可见,年龄其实不是问题,时间不是经验与能力升值的唯一标准。

你的信息掌握量是否向CEO资格迈进?

Pimco公司首席投资官比尔·格罗斯在一次采访中说到:

“我凌晨4点半起床查看市场情况,楼下有Bloomberg财经信息、Telerate财经信息以及其他设备。彭博资讯最重要,你既能看到纽约某场最新演出的评论,也可以找到巴西里亚尔半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史。它能让人获得如此众多的信息,真是太神奇了。总之,我查看了日本和欧洲市场的情况。我给自己准备些早餐,然后工作到5:45,6点左右到办公室。头一两个小时是熟悉市场情况以及各种经济数据公报。大量重要的宏观数据,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人数以及其他就业统计数字通常在凌晨5点半左右(太平洋时间)公布。这些因素会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胀率上涨,并进而影响债券价格。对于一位组合投资经理而言,剔除干扰尤为重要。你必须把信息量精简到最低水平。否则你就得整天阅读不同的观点。”

如果你的头脑终日只面对眼前的工作任务,对新的信息没有足够的掌握,就说明你正在被行业淘汰,信息,实在是太重要了!

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不论你是年轻人还是已经步入中年,效率都是决定一个人工作能力最重要的因素!

看看成功的领导者怎么做?

Google搜索产品和用户体验部门副总裁马里萨·迈耶:

“我没有被信息淹没的感觉,实际上,我喜欢这样,我用Email处理私人邮件——每天大约15至20封,但我每天收到的工作邮件却有七八百封之多,因此我需要一些速度非常快的东西。有时我会一连坐上10到14个小时处理电子邮件,我几乎一直开着电视机或广播,它们有时播新闻,有时播情景喜剧,实际上,我喜欢同时接收两股信息。我非常讲求速度。以TiVo录像机为例,我觉得自己生命中有太多的时间用在看‘请等待’的提示上了。为了时刻了解工作进展,我建立了一个名叫任务清单的小文件,对于每一个与我共事或互动的人,我都在这个文件中注明了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或者我希望他们实现的目标。我一直在想方设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如果我在开车,我会给家人或朋友打个电话;在我排队等候的空闲时间里,我会抓起电话处理一些工作。”

你是否曾经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小员工而放弃对自己时间的管理?你是否因为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很渺小而懒得去很快完成?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不是宏大的概念,而恰恰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包括你的每一个行为。如果你不开始付诸行动,那么,即便当你50岁了,CEO的位子也不会空出来给你!

未来CEO,诚信的品质高于一切!

几年来,国外财经媒体经常爆出某公司高层的财务丑闻,从公司资产的使用,到个人开支的项目报告,一切都变成众多脱口秀、社论和新闻文章的关注焦点。相对于从前的秘密状态,现代企业的高层领导越发的遭到信息透明的挑战,暗示了未来CEO对一种最重要的品质——信任的需求。

CEO将必须成为集智慧和诚信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意味着领导者们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去使公司盈利,而且需要有诚信正直的素质来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忠诚——无论是对其本人,或是对其做出的决定。诚信正直的领导者将始终如一地信任他人,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领导者需要变得诚实和透明,让投资者和下属员工不仅看到决策的结果,同时也了解决策背后的原因。

因此,如果你想在将来胜任高层职位,就必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做事思维。

信任意味着有效的管理,意味着能胜任高层管理的职责,意味着你是值得全体员工信赖的,你所做的一切能鼓舞人心。一般而言,信任由五个维度构成:

维度一:正直——为人诚实与真实。

维度二:胜任力——有关技术和人际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维度三:始终如一——可靠性,可预测性,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良好判断能力。

维度四:忠诚——保护单独个人的意愿。

维度五:开放性——自由地分享想法与信息的意愿。

如果能够在这五个维度中找好你的平衡,那么,即便你刚刚25岁,你离CEO的位置其实也不远了!要相信自己,相信能力,相信坚持!

从思维到行动,总裁与普通员工有哪些不同我们是什么,往往取决于我们开始像什么!

任何的成功都源于最初的模仿,很多小说家最初的作品都是模仿自己喜爱的前辈的作品,很多舞蹈家最初的演练都是模仿经典的动作,很多音乐家最初的演奏也都是模仿经典的曲目……

模仿不是让我们复制他人,而是从对优秀者的模仿过程中找到优秀者的共同之处,融入到我们自己的个性之中!

所以,假如你想坐上会议室最中心的那把椅子,就放开心胸去模仿那些出色的领导者吧!从他们的经验中,你能够看到普通员工与 CEO有着什么样的差距,更能看到你与高层位置有着多大的距离!

案例1号:

中国打工皇帝唐骏的“守正出奇”之道——不做重复他人的事情。

作为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一直坚持着“做人简单、做事勤奋”的人生准则。他所谓的“正”,是指自己能做,大家也能做的事,对于这样的事,唐骏不会在上面发力求大业绩;他所谓的“奇”,就是指那些其他人包括老板做不到的事,只有他想得出来,并且做得出来。在微软,唐骏因为提出并实现了Windows多语言版本的新开发模式,这个“奇招”使其获得了微软管理层乃至比尔?盖茨的认可,并成功晋升。

而对于如何在工作的过程中找到行业的“奇”处,唐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要沉到业务一线学习,比如,我到了盛大,要到最底层学习,跟程序员讨论,去到网吧了解市场。现在做地产,我到朋友的地产公司去了解,看看地产行业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样的,它的运营成本、土地成本、建筑成本等是多少,才有可能赚到钱,也要了解这个行业的猫腻、行业潜规则是什么。其次,是要放下架子,要喜欢所从事的行业。到了新的行业,CEO要变成学生,一旦把架子放下来后,从零开始学,也没什么。当你投入进去后,一定要对它感兴趣,要喜欢这个行业,甚至要强迫自己喜欢这个行业。我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挑战心,这种好奇心驱使我做一些别人不做的事情,驱使我不做重复的事情。”

案例2号:

The Goodman Group集团CEO约翰·古德曼——最有力的领导奥秘在于用直觉来发现机会,用智慧加以理解,用激情展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