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我也不知道听了我这么决绝的话,爸爸妈妈做何感想。我无法想象爸爸、妈妈分开后的日子。这些天,爸爸妈妈没有再说离婚的事,或许是因为我用性命相逼,阻止了他们分开的想法。我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家。我的成绩不算好,但是,我可以为了爸爸、妈妈努力,只要他们不离婚,只要我还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家,是我学习的动力。可是,这些日子,我还是老会想起爸妈闹离婚的事,只要一想到这件事,我就没心思读书了。
离中考只有三个多月,我该怎么做,才能淡忘这件事,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这是一个孩子对家发自心底的呼唤。于父母来说,离婚也许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于孩子来说,父母因感情失和引发争吵,乃至导致家庭的破裂解体,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中考的备考阶段,正是孩子们向他们的未来发起强有力的进攻之际,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来自父母、家人的支持和鼓励。现在,小羽的父母在孩子中考前产生了严重的家庭矛盾,甚至升级到了“闹离婚”的地步,小羽因备考而产生的紧张心情会更觉得压抑,备考学习时注意力必然会分散,整日处于焦虑、恐惧和担忧之中。为人父母都有一颗爱子之心,都愿意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去学习、生活,正如小羽的父母,宁愿背负着经济压力,也要买新房一样,但是,亲爱的爸爸妈妈呀,对孩子的成长而言,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远比物质条件更为重要。目前家庭之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中考,这是一家人共同面对的任务,家长所能做的便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以使孩子能静心地学习。为此,大考前家长要尽力维持家庭氛围的和睦,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能全力以赴地备考。在孩子人生的关键时刻,父母即便有再大的矛盾也要等到这段关键期过去之后再说,不要让你们一时的冲动毁了孩子一生。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孩子,应该明白在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心理疆界——即自己所处的角色位置,以及所应承担的职责。
父母之间的问题应由他们自己去解决与处理,即使他们选择离婚,也只说明他们对维持这段夫妻之间的感情已经没有信心,他们想选择对他们来说更好的生活,这一点并不影响他们做你的父母,他们对你的爱没有任何变化。所以,如果那一天来临,请接受并体谅他们的选择,并用你的爱为他们的未来而祝福。
无论如何,家庭破裂对这个家里的每个成员来说都是一种伤害,每个有责任心的父母都应该尽其所能扮演好自己在家庭里的角色,经营好婚姻,维护好家庭里的每一份欢乐。
四、“蜗婚族”:离婚不离家
离婚不离家已经不再是电影、小说里的情节了,“80后”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们不停制造着“蚁族”、“蜗居族”等新词汇,集体“奔三”的“80后”,又迎来了比蜗居更加荒唐的“蜗婚”生活。所谓的“蜗婚族”即面对高房价压力,也是房产升值的诱惑,离婚的“80后”仍然居住一个房子里,这类“80后”自嘲为蜗婚族,但其中也容易引起情感纠纷和财产纠纷。
据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中国首席婚恋服务专家百合网”联合统计的婚姻状况信息,与往年相比,2009年离异人数比例略高,其中,“80后”的离婚率在30%左右。另据北京某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不完全统计,部分“80后”离婚人士决定离婚不分家。
有关专家表示,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对婚姻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如“70后”、“60后”新婚未必能住上高质量的新房,“80后”结婚不仅有房,有的还有车。因消费水平不可逆转,到了一定的消费程度,如因离婚让生活水平骤然下降,很多人也不能接受租房住,情愿选择“蜗婚”。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婚姻情感类咨询专家周小燕也认为,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无奈选择离婚不分居。还有的则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仍有感情,虽然离婚但不愿放手,希望和对方居住在一起,挽回破裂的感情。
“蜗婚族”的尴尬也只有“蜗婚”的双方能切身体会。27岁的雯雯与相识不到3个月的军军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缴纳了8万元首付,搬进了一座新建高层住宅。婚后,两人发现生活习惯不同,几个月后即离了婚。按常理,离婚后双方应各走各的路,可军军和雯雯却还是选择住在一起。
“我没法搬出去。”雯雯说,结婚前,为买房,她和军军每人出了4万元首付款。离婚后,这套房子怎么分成了问题。首付的4万元几乎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还找朋友同学东拼西凑借了2万元搞装修,自己再也拿不出钱了。“我如果现在搬出去,不仅得不到在房产中应有的那份,还得面临租房的问题。我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再花钱租房,别想存钱买房了”。
离婚不分居,不是夫妻的两人生活在一起,常常碰到尴尬的时候。还有一件事雯雯提起来心里就很难受。一个月前,军军领新女朋友回来了。“虽然离婚了,可看到他们在眼前晃来晃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雯雯说。于是,她为了赌气,时常下班后带同事回家,打牌甚至喝酒,玩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散。
面对种种尴尬,“蜗婚族”也只能无奈。此外专家认为,蜗婚容易产生进一步的感情纠纷或者财产纠纷,建议在离婚后尽快签订“财产分割协议”或者进行财产公证;另外为了避免感情纠纷,可以将房屋出租,因此而产生的收益比如租金等也是日后财产分割需要考虑的,这样可以做到一举两得。应该签订协议,做到“先小人后君子”,避免日后因为房产价格的变动而发生新的财产纠纷。
坊间盛传这样一句话:“居住在不到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这不是最惨的;没钱装修、只能住毛坯房,这也不是最惨的。‘蜗婚族’才是惨剧中的极品,没有最杯具,只有更杯具。”话虽有调侃夸张之意,但现实上演的“蜗婚族”家庭,既有当事人无法诉说的尴尬,也是时代的真实缩影。
五、离婚了,我们还是朋友吗
一位很有名气的女作家说过的一句话:分手了,我们无法做朋友,因为你曾经伤害过我;分手了,我们无法做仇人,因为我曾经深爱过你。有多少曾经相爱的人在分手时试图非常大度地说:“我们还是朋友”,可是又有几个能够做到呢?
王先生有十年的婚龄,离婚五年,至今未婚,离婚后和前妻一直没有联系,有个女儿跟前妻生活,离婚后他一直没去看过女儿,他说当初是想既然离了就离得干干净净的。前两天前妻问他要以前的合影,他没有给她,他了解到前妻一直没有再婚。
王先生的某些做法无可厚非,但有一点是值得商榷的,就是离婚后,他一直都没去看过女儿。或许离婚伤情过深,或许有其他原因使他想远离过去的生活,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却不可取。男女双方有离婚的自由,但离婚不代表和孩子离,孩子只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血缘关系是无法割断的。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父亲的影响作用,男孩容易变得女性化。对女孩子来说,父爱的缺失会使女孩子容易依恋年长男性,或惧怕、不信任男性,影响她以后的恋爱,婚姻。可见父亲的责任多么重大。
离婚后再做朋友的确比较难,成功的比例很小,因为离婚本身就很伤感情,要做到心平气和较难。但现代社会人们观念越来越开放,生活方式多元化,离婚原因也多种多样,所以有的夫妻会采取平静、友好的方式分手,离婚后继续做朋友,但这种朋友和一般朋友还是不同,是一种广义的朋友。但即使这种广义的朋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要做朋友,首先是双方都有这个愿望,都可以不计前嫌,还需要两个人都有一定的思想境界,有宽阔的胸怀,同时还要看导致离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暴力阴影,双方没有人格障碍,就有成为朋友的可能,但最后能否做成,取决于双方的共同努力。
享受人生“第二春”
一、再婚的心理动力和心理障碍
离婚率持续攀高,再婚率逐渐上升也成为一个新趋势,但是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再婚家庭的离婚率比初婚家庭要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经历过心灵创伤和传统道德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使他们仍存在着种种心理障碍,导致感情隔阂而再度离婚。因此有关婚姻心理学者研究认为,重新走进婚姻殿堂的人,必须防范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再婚夫妻的心理障碍主要有如下几类:
怀旧心理
多见于前婚夫妻感情深厚,一方因病或意外事件而亡故的再婚者。再婚后时常流露出对前婚配偶的怀念之情,而这种怀旧心理最易引起再婚后对方的痛苦。所以,再婚者在再婚后必须从感情上面对现实以增强防范怀旧心理。
比较心理
再婚夫妻容易犯的一个毛病,便是用原配偶的优点与现配偶的缺点相比较,事事挑剔,处处不满。这就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也使自己对重建的家庭失望,导致婚姻的再度破裂。殊不知人各有长,亦各有所短。应当积极地全面地评价对方,了解对方,认识对方优点,帮助其克服缺点,使对方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配偶。
嫉妒心理
许多再婚者常嫉妒或计较对方的前婚生活,不时地揭其隐私、捅伤疤,亵渎对方人格,挫伤对方自尊心,日久必将影响双方的感情。因此,再婚夫妻必须防范嫉妒心理,特别是性爱型嫉妒,重视对方的心理贞操,珍惜对方爱的感情,抚慰对方饱受创伤的心灵,才能使两颗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报复心理
不少被动离婚者,对前配偶心怀怨恨,在重新选择对像时只要求外貌或某些方面超过前配偶,达到报复的目的。由于这种选择常有盲目性,不讲感情基础,非但不能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而且也使再婚后家庭基础也不稳固。因此,婚姻心理学家认为:重要的是反思一下自己,重新评价一下自己在过去家庭中的表现,找出前婚的误区,并不断地完善充实自己,这才有助于在新组合的家庭中当好称职的角色,从而提高现实婚姻的质量。
习惯心理
一般在第一次婚姻中可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再婚后相互之间一时不能适应,特别是性生活习惯,如果互相不去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欲望、要求和技巧,很可能导致性生活的不和谐,引起双方的不满。所以,再婚夫妻应当主动适应对方的习惯,寻找一个能照顾到双方习惯的折中解决办法。此外,双方都应有足够的宽容精神,扬长避短,互相协调,逐步建立起新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