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的原因
总的来说,今天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个性发展是好的,我们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是出在教育上,我们的教育还是“两张皮”。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师都会“撒谎”,说违背自己良心的话。
这不完全是家长和教师品德问题,是一些教育理念太保守、陈腐、过时的原因。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思维、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内容在许多方面是需要改进的。和社会发展文化环境不相融合使得现代的教育空泛生硬、苍白无力。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
许多传统的东西在发展中必然会受到冲击,被质疑、被颠覆、被抛弃,甚至会被新事物所取代,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推陈出新没有什么不好的。
我们的传统观念必须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也就是说,不是环境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而是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做教师的不适应今天的教育环境。简言之,我们的教育理念跟我们的学生的成长环境不相匹配。
举个例子来说,这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运用计算机成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你却要让学生放下手中的计算器,去使用珠算盘;你要你的学生不要上网,中规中矩去读线装书……这样的教育还有没有生命力?
另一个方面,不管是社会、家庭、还是幼儿园,任何回避问题的态度都是不明智的。把社会问题如实地告诉我们的学生没有什么不妥的。
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心理状况的变化,来自于3个方面的信息沉积。这3个方面是:家庭、学校和社会。
2004~2007年间,中央政府投入100亿人民币用于西部教育的改革。其中,修改孩子守则和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更是对学生这一资源体的高度重视和期望。
但就目前而言,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其教师素质、学校设备、教材资源是制约学生资源开发、转化的“瓶颈”因素。
从高考分数录取线来看,师范类院(学)校的招生分数不怎么高,吸引不了优秀的学生,从而引起了老师资源的优势度不够,其恶性循环的结果,致使普通学校的师资力量的提高难度加大。再加上社会的一些因素的作用,如老师提升的机会少、工资偏低、配偶失业等,都将使这个“瓶颈”越来越小、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
整个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认可,是以考上重点中学、大学的人数的比例来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不考虑学生在学校受到多大的启迪、多大的影响和进入社会后有多大的生存、应变能力来衡量。
因为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理影响,所以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就是好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者被视为天之骄子,前途无量、受人尊重,是社会公认的优质资源。但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就不是国家的资源?难道他们就该自杀、就该消失了吗?试想一下坐轿子的事情:每个人都喜欢坐轿子而不愿意抬轿子,但假如都去抬轿子或都去坐轿子,其结果会是怎样呢?这是我们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电视、电影、杂志等,为了各自的经济目的,不分昼夜地传递着庞杂的信息。其常以成人化的娱乐性和学习性相结合,以自由化的传播方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因为学生对信息的识别与把握的能力有限,受媒体的影响而表现得更加复杂,因而对情爱、性爱、伦理、道德、职业、未来等均有借鉴性、幻想性、排他性和模糊性。
根据有关调查得知:学生“对于目前在学校学习”自己想学的占56%(男女比例各半);家长要我学的占3%;讨厌这样学习的占9%(其中男生占74%、女生占26%);对学习无所谓的占17%(男女比例各半)。
因此,受社会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心理的脆弱性、盲目性、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均表现无遗,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提出了疑惑、感到了迷茫。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心理现象。
目前,用自己的思想来“强迫”他人的现象实在太多。比如,在家长、在学校的视野里,大人常把学生当成个人欲望的“翻版”,或是个人目的的表现实施对象,将其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把学校间的对比、同事间的攀比、社会各界的压力和自己本身的失落都牵连或波及学生身上。
“一人上重点,全家(校)都光荣!”这种口号、这种现象实在普遍。社会给学生的不是相对“自由的空间,真诚的环境”,而是以一种“己(个人或集体)、欲(希望或意图)、定(计划或目标)、限(规定或制裁)、比(对照或炫耀)”的形式,以一种压制、强迫的手段来实现个人意图。这样一种现象、这样一种环境,又怎么会把学生当成一个资源体?
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日趋提升和改变,再加多种形式的文化生活,致使有部分家庭离解、重组,结果引起学生的心境、心理发生剧烈的变化。
据调查,少年犯中85%的来自于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他们消耗时间的地方70%是网吧。学生“5+2=0”(5天在学校的教育不管多么丰富、多么向上,一旦加上2天的星期六、星期日休息,学生因无约束地进入社会环境,其前5天的教育结果引起为0)的现象时有出现。学生对社会环境的事物认识与判断,其心智是受“物积”的多少来决定的。所以,社会环境对学生就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诱导性。
人际环境的原因
许多家长总是单方面认为网络毒害了学生,特别是网络游戏,许多学校还一度劝诫学生不要上网。然而学者们的研究结论恰恰相反:网络上瘾只是表象,它的背后是学生们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网络上瘾问题在中国是一个畸形的问题,它是中国许多复杂问题的一个综合反映。”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教育。我们的教育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改变,否则青少年是受不了的,我们的民族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造成网络上瘾的最核心因素就是目前学校的评价体系单一。我们的中小学,最核心的评价体系就是成绩。
网瘾少年与日俱增
再一个原因,中科院学者高文斌认为,就是成长中参照系的缺失。现在的小孩,在学校就是上课,放了学就由家长接回家了,也没有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间。在学校就是课间的10分钟。但在网络上,他突然发现有那么多朋友,就转向网络。
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有问题。我们现在学校教育的所有课程都是按照女学生的成长规律设置的,强调记忆,强调重复,男学生喜欢的竞争性强的、野性的东西都没有。在中国,网络上瘾主要是由网络游戏导致的,和这个原因有很大的关系。游戏都是打怪、升级,提供了这种竞争性的、貌似野性的东西,这对男学生非常有吸引力。相反,女学生成瘾的尤其少,就因为女学生一般对这些不感兴趣,网络上目前还没有尤其能吸引女学生的内容。
然而,中国的青少年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上网成瘾,这就有个体的问题和环境的问题。
家庭不健全是上网成瘾的主导因素。首先,网络上瘾少年的父母双方,一般至少有一位是有些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这类父母对学生长期指责、批评,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一旦出现什么差错,转而向网络寻求安慰。
其次,患网络上瘾的学生绝大多数父亲功能缺失,父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小,未能表现父爱威严、强大、安全感的一面。许多父亲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学生在一起。父亲对小孩控制力的形成有非常大的作用,一旦父亲功能缺失,学生的自控力就出问题。
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一份完整的综合的健全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而在中国,教育的分割和缺陷,特别家庭教育的弱点和弊端是暴露无遗的。随着学生的出生和成长,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杀性已经不容忽视地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矛盾,假如没有适当的处理方法,那么结果只有一种,就是矛盾一方学生的的妥协。学生选择上网、逃课、厌学,甚至包括恋爱,都是一种无声的抗争——融合了理智和冲动的极端路线。
这种两极分化正在愈演愈烈,一方面学生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学生的陌生、越来越不理解。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学生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学生的过去;陌生的,是学生的精神和未来。
个性与同伴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证实,良好的个性与情绪状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思考和处理问题。
有厌学行为的学生往往存在焦虑、敏感、抑郁、敏感等心理状态,这些状态常常会影响思维的速度和准确性,使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的正常水平,降低学习的速读和效率,引起上课、做作业和考试缺乏积极的思维。
如果再加上原有的知识基础不牢,身体状况不好,学习习惯不良,性格缺陷,受挫能力差,缺乏自信,缺乏学习的动力与恒心,很容易引起学习落后。
同时,厌学具有弥散性、“传染”性。经常交往的伙伴假如都有厌学情绪,将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他们错误的观点,不良的心理反应和人际关系等,传染周边同学,极易污染班级的学习气氛,助长学生厌学的风气,给学生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
青春期早恋
学生自身缺乏学习理想和信念,周围环境中充斥“学习无用论”,就算父母对他有期望,但其自身并未有任何方面的压力和动力。
同时,早恋是学生很容易找到的感兴趣的“好东西”,从而偏离学习轨道。
早恋,是指生活不能自立,而又比法定结婚年龄小许多的青少年过早恋爱的行为。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概念。中国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中小学生中出现恋爱是不符合其年龄特征的过早行为,应该加以制止。
早恋行为的特点可概括为:朦胧性、单纯性、差异性和不稳定性4个方面。由于青少年常常盲目地模仿成人的恋爱,而不能分清友谊与爱情的本质区别,所以,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早恋无害”,只是寄托一种感情,不以结婚为目的。近年来国外大量发生的婚前性行为、少女怀孕和少女妈妈的现象,是提出早恋问题的根本原因。早恋产生的根源,主要与社会传闻和大众传媒对性自由倾向的宣扬造成的误导,家庭和学校缺乏正确的性教育,以及青春期提前等有关。性生理的发育引起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激起探索和尝试的愿望;家长和教师对早恋问题的过敏和一味制止,又会加强他们的逆反心理;在当前信息发达的时代,中学生从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接受了大量与性有关的信息,视野急剧扩大,使朦胧的性意识变为自觉的追求。
青少年的早恋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①确定目标。开始关注某一个异性,默默地思念,这一阶段可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表示。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不敢与自己喜欢的异性交往,也会形成情绪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②有所行动。中学生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即是对某一异性有好感的表示。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③频繁约会。逐步进入一对一的比较稳定的约会,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④发生性关系。虽属少数,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中。因认为自己即将走上社会,已经成人,发生婚前性行为也比普通中学相对多一些。但是,因为现在教育者在性观念和教育方法上不够统一,对早恋的界定常有扩大化的趋势,青春期健康的异性交往也常常被扣上早恋的帽子,所以也带来教育上的困难。例如,中学生自发的小组和集体活动是青春期集群性的表现;异性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关心,偶然的单独活动;还有同龄人之间的友谊,青梅竹马的好友等,都不一定是早恋。
许多调查研究证明,青春期健康的异性交往对中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有益的,应该得到支持和理解。减少早恋最好的方法是,提倡和促进中学生主动与异性交往,像兄弟姐妹一样友好和睦相处,使他们对异性的关注和好奇心得到合理的满足。早恋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有关专家认为,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开展青春期的性教育,是防止早恋的根本措施。
其他问题主要是迷恋网络,迷恋游戏等的诱惑导致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