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陈饶姿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引来许多人围观。有一位卖油的老者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饶姿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陈饶姿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旁边围观的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者,仍用斜眼瞅着,只稍微点了下头。
陈饶姿见老者似乎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又生气又不服气,就放下弓箭走过去问老者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不够精吗?”老者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的多了,手熟而已。”
陈饶姿终于发怒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的绝技!”
老者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个道理的。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说完以后,老者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盖着铜钱的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等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星子都没有沾上。在人们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这个道理所反映的,就是过度学习的效应。
所谓过度学习,是指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之后的重复学习。学者们研究表明,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但假如超过这个限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例如说,学习一篇唐诗4遍后恰能背诵,则再学习两遍效果最好,但再学习5~6遍的效果则适得其反,既不增加熟练程度,也容易令人厌倦。
过度学习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提出的,主要含义是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必须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
艾宾浩斯对这一效应做了最早的实验研究。他为测量超过记诵学习所需的过度学习的量,曾以不同的次数读过几组16个无意义的音节,结果发现,过度学习材料比刚能回忆的材料保持效果较好,而且其保持效果和原学习的分量大致成比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才华并不突出,别人用一天时间学完的东西,他要学好几天。然而他对此并不抱怨,而是坚持了把问题弄得一清二楚,把需要记住的东西全记下来。奇怪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别人几天才能学完的东西,他用一天就能学完,而且掌握得比别人更好。在这里起作用的,也是过度学习效应。
华罗庚
过度学习效应通常发生在识记学习和辨别学习中。在识记学习中,W.E.克留格做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在完全学会12个单间节后再进行50%~100%过度学习,1天、2天、4天、7天、14天及28天后所进行的再学习中测不定期的保持量,显示出过度学习使保持量增加,过度学习不仅促进了记忆的保持,而且对后面的学习增大了正迁移。
在辨别学习中,因为过度学习,使逆转学习变得容易,这是L.S.里特发现的。动物(白鼠)在迷路中辨别黑白,达到10次练习中有9次正反应,再增加过度学习,然后再进行逆转学习,结果逆转学习次数减少,也就是因为过度学习,类似于辨别瓜的学习单元的习惯已经形成,对逆转学习有促进作用。
20世纪60年代后,关于辨别学习的研究,大多是进行人的辨别学习研究。除了上面的辨别反应说,还出现了位置习性说、消去说、负反应回避说、诱因说、二要素说、观察反应、注意说等。
虽然上述各种学说还在争议,但不管如何,“过度学习”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关键是要保持一个度。放松的状态是不行的,但把学习的弦绷得过紧也不行。因为“过度学习”是指,假如把人学习某种知识掌握到当时再现不出错的程度作为100%,那么,要保持住这种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用必需的时间,用相同的注意水平来不断巩固这一知识。但这种巩固通常保持在学习程度的150%以内为佳,在这一限度内,其学习心理效应最大。
艾宾浩斯所说的“过度学习”,不是毫无限度的“超度学习”。通常认为在必须范围内,过度学习是必需的,超过了必须限度,就是很不经济的,因为过度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常说来,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超过150%,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就会逐渐下降,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
艾宾浩斯的“过度学习”实际上是“适度紧张学习”。要防止“报酬递减”就应该做到:当学习巩固到不再出现错误的水平时,就可以停止。假如此时再要求自己进行精力投入,那么学习效果将会下降,掌握能力将发生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时间越长,越学习不进去。
过度学习而适得其反
虽然社会各界对暑期补习班的批评越来越多,但仍有许多家长从心理上不愿意放弃针对学生的各种暑期补习班、辅导班。针对这种现象,有关专家提醒,家长要及时扭转这种不当心理。因为过度学习容易适得其反,要把假期真正还给学生。
家住兰州的一位学生家长彭先生正考虑暑假里为上小学5年级的女儿报什么样的暑期班。他说:“暑假时间这么长,不能都用来玩。别人的学生在假期里也都报这样那样的班,等假期结束时,多少总能学点东西吧。”
彭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学生在学习,就肯定能学到东西,取得成效。
彭先生的女儿小彭可不这么看:“最近几个暑假我都是报班补习,感觉压力尤其大。”小彭说自己即使是坐在了补习班的教室里,心思也没在学习上。尤其是一些同学打电话来说他们玩得多好多好的时候,心里对学习的排斥情绪就更加强烈。
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杨所长说,这是典型的因为家长的学习压迫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情况。他介绍,逼迫学生在假期进行学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一个调整的时期释放压力,重新积蓄对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调整期里应该尽量避免学生非主动的学习。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彭德华提醒,家长应该早日认识到学习的规律,不要一厢情愿地逼学生在假期里学习,把假期真正还给学生。她说,一个真正属于学生的暑假应该是没有学习压力、亲近社会、亲近自然的假期。
注意避免学习疲劳
期中考试刚刚过去,许多孩子感觉格外疲惫:大脑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这是因为大家长时间“泡”在学习里,引发了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许多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形成原因是长时间不间断地学习:长期超负荷用脑,长时间学习负担过重,使大脑超负荷运转,会导致大脑疲劳;学习方式不当,不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长时间地学习或复习同一门功课,做同一类型的试题,易引起疲劳的产生;缺乏学习兴趣,对某一学科无兴趣,出于无奈强迫自己去学,时间一长便会产生疲倦,继而出现头昏脑涨、注意力涣散的现象;不良情绪与复杂的内心在波动,生活与学习中一些重大事故易造成心理的失调与不良情绪,容易引起学习疲劳。
出现学习疲劳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必须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消除紧张和压力,达到充分的自我放松。
(1)减少学习时间。不考虑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每天逼着自己长时间学习是不可取的。
(2)预防疲劳,感到疲劳之前先休息。
(3)经常休息。为了避免在课堂上因困倦而睡觉,可以在其他时间睡上一觉。例如,午饭后睡10~20分钟,可以预防下午频繁出现的疲劳;晚饭后再睡10~20分钟,可以使整个晚上的学习时间延长,且效率提高。
(4)学会精神愉快地去学习。带着忧虑、烦恼,愁容满面地去学习,再简单的学习内容也会迅速使人疲倦。假如能将学习当成一件你喜欢做的事情,带着一份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学习,即使学习内容很多,难度很大,也不会那么快就感到疲劳。
你是否学习疲劳?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疲劳和疲劳的程度呢?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
1.早上起来就感到身心难受不对劲、没睡饱;
2.假如你骑车上学,感到骑车没力气;
3.上楼梯容易绊倒;
4.不愿与教师或同学见面、交谈;
5.写起作文不顺利;
6.说话声音细小,连不成句;
7.对别人的谈话不关心;
8.不知不觉就用两手托着下巴靠在桌子上;
9.总想大量喝茶、咖啡等提神的饮料;
10.不想吃油腻的东西;
11.饭菜中非常喜欢加上香料调料;
12.总觉得手发僵发硬;
13.眼睛总像睁不开似的;
14.哈欠打个不停;
15.连朋友的电话号码也说不出来;
16.想把脚搁在桌椅上歇歇;
17.体重不知不觉地降下来;
18.容易拉肚子或便秘;
19.难以入睡。
假如有1~2道题回答“是”,说明有极轻微的学习疲劳;假如有3~4道题回答“是”,说明有中等程度的学习疲劳;假如有5道以上的题回答“是”,说明有严重的学习疲劳,应该引起注意。
完成作业的技巧
学习科目很多,作业也很多,如何高效完成也是有技巧的,还记得“工作的变换本身就是休息”这句话吗?
1.文科作业与理科作业交叉完成
理科作业的主要内容在计算、推理,假如长时间去做理科作业,左脑易疲劳。同样的道理,文科作业中感性的材料相对多一些。
如果长时间做某科单一性质的作业会出现大脑某些活动区域细胞活动过度而出现疲劳,学习效率自然下降。交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可以使疲劳部分的大脑区域得到休息,休息的大脑区域进入工作状态,这样既没有妨碍大脑的休息,也保证了学习活动高效率地进行。假如我们在作业过程中有意进行文理交叉,就相当于左右脑协同工作或轮流休息。如我们可以在晚间作业时按数学、英语、物理、语文、化学等顺序来安排,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2.学习的形式要富于变化
同上面的道理,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学习方式也容易产生疲劳,更为合理的方式是不同学习形式之间交叉安排,例如记忆、解题、阅读和知识整理与总结等活动交替安排,不要长时间采取某一种学习形式。实际上,各科目的作业都可以采用“想(思考)—写(动手)—背(记忆)”的形式的组合。
3.先做不擅长的科目,后做擅
长的科目在学习中,一些同学的某些科目非常好,而个别科目却很糟糕。例如,有的同学理科学得非常好,而语文或英语却很差;而一些文科非常有优势的同学,却为理科头疼不已。这在无法回避的各类考试中,都是“致命”的硬伤,你的弱科就成了你的“短板”,直接影响着你的学习水平和“地位”。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弱科好像就是要跟你过不去,越是考不好越是不愿意学,越是不愿意学越是学不好,把自己搞得很累,以至于对该科目失去信心,甚至有放弃掉的念头。
许多同学都是这样的习惯:把不喜欢的、学得不太好的作业都排在最后。这样做的后果很明显,一方面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一想到一会儿要做自己不喜欢的那个科目了,心理就有些不安,恨不得把手头正在做的作业再做得慢一些。另一方面,正因为留给弱科作业的时间十分有限,本来的漏洞就需要时间来弥补,结果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弱科更弱,“短板”总是补不齐。久而久之,极容易养成拖拉习惯,并因为对弱科的畏惧心理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这显然是一种消极的学习方式。
实际上,道理很简单,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只要把自己较弱科目的作业最先来做,就可处理“短板”问题。它最终提高的是自己的综合实力,但在这个过程里,可以使自己养成不逃避、不拖拉的习惯,同时锻炼了自己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先做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科目的作业,这是处理偏科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在心理学中称为普雷马克原理,这个原理不但在教育、学习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韩国许多企业的管理层也得到高度的认可。
因为我们学习的科目较多,带来的问题就是:在学习过程特别是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因为“究竟接下来要做什么”而犹豫不决,因此浪费了时间。
假如我们在安排作业(包括复习)时,时间和顺序相对固定,这样就便于把握规律。例如,粗线条的安排可以是早上读英语和语文课文,中午某一段时间来整理上午的课程笔记,而晚上作业完成后专门攻自己的弱项。可以想象,这种相对固定的学习一改那种杂乱无章、繁忙不堪的情景,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只要依惯性行事就可以了,一到书桌前自然就知道自己应该马上干什么,这样的学习充满安全感和自信,这是多么奇妙的事!
作业中的心理学效应
1.“冯·雷斯托夫效应”
学习心理学学者们曾研究过这样的现象:假如在一系列刺激项目中,有某一项内容有特别之处或与其他“隔开”,它就比在不被隔开的情况下容易记住,这种现象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冯·雷斯托夫在实验中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冯·雷斯托夫效应”。
为什么一个被隔离的内容要比不被隔离的内容容易学习呢?也就是说“冯·雷斯托夫效应”为什么会产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