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
1.过分追求完美。一方面,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行为上关注细节,稍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够,便惴惴不安,严重的甚至出现强迫症症状。已经很优秀,但总不满意;有成就,但没有成就感,成为许多优秀学生的通病。另一方面,对他人和环境的期望过高。一些优秀学生对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现象不能接受,不是抱怨周围同学素质低,就是埋怨环境设施不尽如人意。他们所体验的多是不满和不快,很少有幸福感和快乐感。
2.关注消极面。一些优秀学生在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上,往往容易关注不足和弱点,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却视而不见。有一个自卑心理严重的大学生,明明经过努力拿到了一等奖学金,却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死用功,花时间比别人多”。关注消极面还表现在经常担心会发生令自己不满意或令人害怕的事、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等方面。
3.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评价。一方面,优秀学生过于追求完美的特征使得他们总想给人留下好印象,因而很在意他人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们过分关注消极面的特点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对自己的举止不满意,事后还要反复考虑有什么偏差,使自己不得轻松。一些人不得不减少与别人的交往,显得有点不合群。
4.一些优秀学生还表现出对失败异常敏感,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不少人为保持“优秀”的评价而紧张焦虑,持续的不良情绪转化成了躯体症状,如头晕、失眠、胃痛等。
调适
首先要做的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提倡健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社会对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对自己,也要学会适当降低期望值,变追求完美为扬长避短。优秀学生要更多接触社会、拓展视野、锤炼意志、开阔胸怀,以减少和预防“心理综合征”的发生。 调适
提高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女学生人格建构的基础,它与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等一起构成完整的人格。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竞争的剧烈、事业的艰辛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每一个希望把握人生、赢得发展的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是不可能获得事业成功的。女学生的成才与发展,既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更取决于她们自身的努力。一切成就都始于心理,只有努力来弥补由社会因素所致的“后天失调”,消除心理障碍,才能在矛盾中为自己的理想开辟道路。女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通过心理方面的选修课、讲座、心理咨询、社会实践等形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承受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正确认识自我。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她们对自我的评价过高或过低,从而产生心理负担。自我评价过高会产生盲目乐观、自以为是的自满心理,不利于自身发展;自我评价过低,又会产生自卑心理,埋没自己的才能。所以女大学生必须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加深对自身的把握,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作为知识女性的价值和尊严。树立现代知识女性的形象,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健全的生活情绪。健全的生活情绪,是指受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强度与其情境相称,作用时间根据客观情况而转移的正常情绪反应。
开发非智力因素。女学生发挥才能的关键是主、客观条件的结合。但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则取决于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
大学生求职心理
大学生在择业期间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即择业心态),是影响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踏入社会门槛的青年人,大都向往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崇拜那些在各行各业中有所造诣的行业精英,恨不能立刻“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然而,复杂而艰苦的职业生活,又常使求职者不是力不从心,就是寸步难行,不但没尝到从事某种职业的甜头,反倒吃了不少苦头,以致后悔莫及。
经验告诉我们,不论选择哪种职业,都需要有心理储备,即职业意识的储备和职业意志的储备。
所谓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其社会意义的综合认识,并表现为一种积极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只有有了这种职业意识,才能产生高尚的职业情感,激发热爱本职、献身本职的进取精神;从事任何职业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免不了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经得住考验,保证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缺乏意志力,常常经不住困难的考验,很难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因此,每位职业选择者,都应该学会磨炼自己的意志,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职业心理储备是多方面的,除上述两点外,还有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情感等方面的储备。没有这些储备,是很难有效地进行职业活动的。
求职心理障碍
1.“学而优则仕”的自负心理。有些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是入了龙门,读书多就等于身价高,择业时把眼光盯着大城市,从机关到合资企业等,追求安逸的生活,怕吃苦,眼高手低,一旦找不到工作就万念俱灰;
2.“白玉有瑕”的自卑心理。有些毕业生过分看重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害怕用人单位看不上,还有一些人因犯错误抬不起头来,或是因为自己专业不好而信心不足,结果错过时机,难以找到工作;
3.“温良恭俭让”的保守心理。有些大学生缺乏社会竞争意识,害怕风吹秀木,不愿当出头鸟。到了人才市场,本可一试锋芒,却总是退避三舍,不敢自荐,过分谦虚,担心别人嘲笑自己“自卖自夸”,以致错失良机;
4.“举棋不定”的犹豫心理。有些毕业生择业时缺乏主见,常为家长同学所左右,身不由己,以致“彩球”四处飞,中了哪家算哪家,可一旦签了协议又后悔不迭;
5.不敢要高薪的心理。货真价实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在人才市场同样适用。用人单位往往将要求低薪水的人视为“无用之辈”,而对那些要求高薪水的人另眼相看。假如你对薪水要求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那么你不仅不能表现你的自信心,还可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工作不会称职的印象;
6.过分看重个人履历的心理。个人履历的重要作用仅在于能敲开招聘单位大门,至于是否真能进入门槛,更在于接下去的考试和面试,求职者应全力以赴准备面试;
大学毕业生要想找到满意的工作,必须冲破以上误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分析市场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其次要勇于推销自己,敢于竞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否则,不会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调适
心理学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检验,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心态有选择地加以使用。
自我静思法。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冷静对待,控制心境,切莫冲动和急躁;摆脱干扰,仔细分析一下是自身原因还是用人单位的原因?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用人单位条件太苛刻?冷静思考,有利于稳定情绪,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自我转化法。有些时候,不良情绪是不易控制的。这时,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使自己没有时间和可能沉浸在不良情绪中,以求得心理平衡,保护自己。
自我适度宣泄法。因求职挫折造成焦虑和紧张时,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宣泄”。切忌把不良心情埋藏于心底。忧虑隐藏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较妥善的办法是向朋友、老师倾诉,一吐为快,求得安慰、疏导、同情;甚至也可以向亲友痛哭一场,不要强压心底。也可以去打球、爬山、参加运动量大的活动。但是,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宣泄应是无破坏性的。
自我慰藉法。自我慰藉法就是自我安慰法,即学会自我忍耐。
松弛练习法。松弛练习法也叫做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在心理上和躯体上放松的方法。
理性情绪法。理性情绪法认为,人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信念,这些信念指引下的认知方式会左右人的情绪。人的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来自人的非理性观念,反之亦然。要消除人的不良情绪,就要设法将人的非理性观念转化为理性观念。
当然,自我调适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自我重塑法、环境调节法、广交朋友法、自我暗示法、幽默疗法等。这些都是应变的一些方法,但最主要的还是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平时就注意培养良好的品质,磨炼坚强的意志,全方位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择业的重要关头,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不至于在困难面前退缩。
青年成才心理
在人才的成功之路上,还有排在聪明前面的四大要素:
第一,目标。你永远不可能强按着一头不想喝水的牛去喝水,同样,你也不可能在你自己不喜欢的领域,取得此生你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第二,胸怀。所谓胸怀,就是一股用天下之材、尽天下之利的气度,当然,还包括相当程度的包容,形成一种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拓展生命的境界,把事业做大。第三,勇气。即冒险的勇气、行动的勇气。人的自由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主动性在于敢于尝试多种可能性。假如你不去尝试,你就不会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第四,坚持。许多事没有成功,不是由于构想不好,也不是由于没有努力,而是由于努力不够。坚持就是拓进,就是遇到困难绝不放弃的韧劲。
成才心理障碍
1.理想型。沉浸在理想王国里,眼高手低,不愿脚踏实地地干平凡的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件事没有做完,又想到第二件事,不切实际。
2.自卑型。自以为事事不如人,受到冷遇更受不了,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郁郁寡欢,自暴自弃。
3.闭锁型。有些青年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别人不同,又不易为别人所理解,因而他们倾向于把自我体验封闭于心中,不愿向他人表白。
4.失意型。失意,是当人的期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沮丧的心理体验。它使希望成才的青年产生不正常的自我评价和期望,将导致个人社会适应的失调。
5.嫉妒型。这不但有碍于别人,而且有害于自己,对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6.唯分型。人为地打下“分数第一”的心理基础。在这种唯分心理支配下,只得为“分数”而奋力拼搏,而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7.怯懦型。拥有这种心理的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常多虑,犹豫不决,稍有挫折就退缩,不想有所作为。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都心理脆弱,对创新、成才心怀恐惧。
8.情绪型。青年情绪的变化带有两极性,容易动情、喜悦、激动和振奋,同时,也容易悲观、消沉、忧愁和苦闷。对于青年的这种正常心理活动,重要的是在行为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以减少不良影响。
9.习惯型。习惯的形成,一是自身养成的,一是受传统影响而形成的。节奏缓慢、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等保守的心理习惯是成功路上的障碍。
10.厌倦型。一旦遇到波折、困难或不顺心的事,都要抱怨他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对生活失去兴趣,对美好的东西失去追求。这种厌倦心理磨损人的志气,是成才的一个致命伤。
调适
认清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心理冲突所致,而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则是心理相融的结果。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最基本的人生课题,拥有优良的心理素质是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重要一环。
需要高度重视培养成就动机。“动机+智商=成功。”现在不少学生缺乏“巅峰体验”,原因是没有全力以赴去做某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提出“成就需要理论”,其要点为:“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人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学生应该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有了它,就拥有了三种最重要的东西: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不会被一些小的心理问题所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