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喜欢读轻松有趣的东西,将心比心,也就尽量让自己写的东西轻松有趣一点。这个专栏对我写科普文章的能力培养过程非常重要,每月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或许不算多,但坚持几年下来,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长进。
另外,为了试验不同的写作风格,帮助自己在新华社通稿上探求新的发展空间,也为了使互联网上多一分科学的声音,我从2000年起与朋友合办了一个科普网站,目前称为“三思科学”,发布科学新闻和原创科普文章。至今已坚持了五年,在网上有一点影响,并受到科普界不少前辈的关心。这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不少人说我的文章很有“人文关怀”的感觉,其实写的时候并没想那么多,只是我自己是个典型的科普文章读者:关心科学进展,但受过的专业教育不多;对科学有兴趣,但不局限于科学;追求理性,但理解不了艰深的东西,喜欢看有趣的文章。把自己当成白居易邻居家的老太太,要求写出来的东西首先自己能认同,大概是我能够得到一些读者认同的主要原因吧。
七、让公众理解科学
科技记者不比科研人员,不需要具备某一领域特别专尖的知识,却必须对许多学科及科学史都有点入门的了解,方能够领会新闻线索里的价值,并把事件清楚地表述出来。我读文章读到困苦处,或总听不明白研究人员的解释(当然这也与我蹩脚的英语听力有关)时,也会感到泄气:就算我有三头六臂,要学的东西总是茫无际涯,真不知做到什么程度方敢称合格。在投入的精力与获得的注意力不成比例的情况下,媒体真的要对科学新闻那么认真、花那么大的气力吗?这难写难编难读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是不是有专业研究人员就够了,公众并不需要理解科学?
但短暂的消沉之后,理智还是会提醒我:媒体做学术界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让公众对科学有公正客观的了解,是有意义的。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抛开科学去生活,下一代科学家要在公众里面成长,每一个人都有权领略人类智慧结晶的美妙。更重要的是,对于这股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力量,公众必须了解它,并把握它的方向,很难想象一个科学素养极差的社会能够制订出良好的科技政策。
科学和技术本无所谓好或者坏,使之产生好的或坏的作用的是人类自己,是我们本性中的善与恶、聪明与愚蠢、高瞻远瞩与目光短浅。科技是双刃剑的比喻未免有点推卸责任的意思。我们不能把科技发展方向的决定权交给极少数高技术企业董事长和政治家,也不能把它交给拍拍脑袋的感情用事者,与科学界进行充分交流、正确对待科学是关乎每一个人利益的事情,获取这方面的信息是我们的需要。这个职业的价值,正在于此。
唐勇1971年出生,1993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1995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获国际新闻第二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工作。2004年获中国传媒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2月至今担任《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发表新闻报道数百万字,曾多次获得人民日报社好新闻一等奖和环球时报积极供稿奖。在人民网上设有个人中、英文国际专栏。
做好采访是驻外记者的立足之本
人民日报唐勇
采访结出硕果
我是2004年2月赴人民日报驻美国华盛顿记者站上任的。驻美两年多来,我每天都在提醒自己:作为驻外记者,不能只满足于浏览网站、看当地报刊获取信息,而应经常走出记者站采访,深入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包括与一些有影响的重要人物接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做有深度有思想有细节有趣味的“原创性新闻”。
我还给自己确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那就是争取发回国内的稿件(消息除外)每篇都能够有自己的采访内容。
由于美国站新闻多任务重时间紧,我后来发现这一目标在实践中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但在这一高标准的刺激之下,我还是做了大量采访工作,确保了大部分稿件都有原创性内容。我的新闻作品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人民网等媒体发表后,不少都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得到领导、同行和读者朋友的好评,认为我的作品既符合导向又有较强的冲击力,颇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人民日报国际部部务会曾就此对我予以通报表扬。
我把自己的采访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调查类采访,第二类是人物类采访。调查类采访比较出彩的主要有:“杜邦‘特富龙’不粘锅事件调查系列报道”、“中海油美国并购遇阻系列报道”、《层层剥下伪书洋装》、《中国图书为何在美国遭到冷遇?》、《“问题捐赠”来自何处》、《美国:油价猛涨偷油成风》、《我与美国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国最受尊敬大学及校长排行榜,哪来的?》、《蚁力神在美遭禁》、《长虹40亿被人骗走》,等等。
我第一时间采写的《不粘锅:会不会成为杜邦的滑铁卢》发表在2004年7月15日的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使得人民日报成为国内最早关注杜邦不粘锅有可能致癌的媒体之一,由此揭开了国内媒体杜邦“特富龙”不粘锅事件系列报道的序幕。我随后又独家采访了杜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贺利得,这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发表在7月19日的视点新闻版,题为《杜邦总裁贺利得回应中国消费者》,被其他中国媒体广为转载。随后我又到杜邦总部采访,还采访了一些专家学者以及环保组织的负责人,并跟踪报道了“特富龙”不粘锅事件演化的全过程。这些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许多网站、报刊转载,读者纷纷来电来函,“特富龙不粘锅事件”成为当时人民日报报道的亮点之一,受到社内外的好评。人民日报国际部后来还告诉我,由于杜邦公司深知人民日报对“特富龙”不粘锅事件报道的重要影响,它还专门在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四分之一版的广告。
一段时期以来,国内伪书泛滥,不少国内的畅销书都伪造外国作者及虚假评论。我在美国经过调查发现,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执行力》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没有任何借口》也是伪书,于是奋笔写下《层层剥下伪书洋装》一文,发表在2005年2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发表后读者反应热烈。2005年4月7日,河南6名律师集体将销售伪书的河南省北斗图书文化有限公司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告上法庭。据了解,这是国内第一例读者因伪书起诉出版社案件,律师们搜集的证据主要是媒体的报道,其中就有我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层层剥下伪书洋装》这篇文章。虽然我不知道新闻报道能否作为法庭证据,但我还是对自己的作品能为读者如此关注感到高兴。
2004.年年底,中国国内媒体广为报道的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该新闻说,据《洛杉矶时报》报道,首届中国最受尊敬大学及校长排行榜由美国50州高等教育联盟选出,西安翻译学院名列最受尊敬大学第十名,而其校长丁祖诒教授则名列受尊敬的中国大学校长第二名。我经过初步调查发现,美国50州高等教育联盟并不存在,而《洛杉矶时报》也没有记者报道有关这个排行榜的新闻。
我据此写成《中国最受尊敬大学及校长排行榜,哪来的?》,发表在《环球时报》2004年11月8日第14版上。文章见报后,揭开了西安翻译学院排名事件的序幕,包括《国际先驱导报》、《凤凰周刊》等众多中文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经过继续调查发现,国内媒体一度炒作得热火朝天的这则排行榜新闻不过是《洛杉矶时报》加州新闻地方版上的一则付费广告,而且该报广告部明确表示,“下次绝对不会再次刊登这则有问题的广告”。媒体一致炮轰西安翻译学院,招致该校强烈反弹,校方一再否认排行榜新闻造假。最后闹得教育部也坐不住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2004年12月10日首次公开说明:“西安翻译学院在《洛杉矶时报》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名列第十”是该报发的一则自费广告。王旭明说,所谓发布这个排行榜的“美国50州高等教育联盟”也是子虚乌有,根本没有这样的组织。
事情到此,可以说真相已经水落石出,但西安翻译学院却依仗自己财大气粗,叫嚣着要在法庭上“讨回公道”。后来西安翻译学院果然在西安把我告上法庭(有意思的是,它们没有告环球时报,也没有告那些跟进报道的中国媒体),指控我的报道失实。由于环球时报没有应诉,我又远在美国也不能应诉,也由于目前众所周知的司法环境,所以并不出人意料的是,法院最后宣判我败诉。败诉让我领略到,在中国进行批评报道何其艰难!虽然败诉,但我至今仍然认为,我这篇报道的基本事实是准确的。读者是最好的评判。败诉结果宣布后,读者朋友们在网上对我的大力声援让我感到温暖,使我没有因此而丧失继续进行调查性报道的信心。
应该说,人物类采访是我驻美期间采访活动的重点,涉及美国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被访人物都是美国主流社会的精英。曾经接受过我采访的美国重要人物有数百人。
以下是我采访过并为其发表过长篇专访文章的一些重要人物:
政治人物: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美国审计总署总审计长戴维·沃克、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亚太小组主席利奇、美国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里克·拉森和马克·柯克、美国政坛奇人林登·拉鲁什。
经济人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罗德里戈·拉托、IMF副总裁加藤隆俊、世界银行吾0行长迈克尔·克莱恩、花旗集团公司执行董事和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前节目制作人和主持人罗伯特·库恩、杜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贺利得、奥美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夏兰泽、万豪国际集团总裁富毅荣、戴尔高级副总裁迪克·亨特、卡西迪游说公司总裁卡西迪、得州仪器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谭普顿、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迪帕克·阿德瓦尼。
学界人物:卡托研究所著名贸易问题专家丹·伊肯森、耶鲁大学管理学院著名华裔终身教授陈志武、美国网络大师尼葛洛庞帝、美国打破核均势论的提出者凯尔·莱伯和达丽尔·普列斯、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
教育文化媒体类人物:《华盛顿邮报》总编辑菲利普·贝内特、密歇根大学校长玛丽·柯曼、耶鲁大学校长雷文、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艾米·古特曼、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莉-蒂尔曼、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校长理查德·赫尔曼、布朗大学校长鲁丝·西蒙斯、乔治敦大学校长约翰·德吉奥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威廉·布罗迪。
体育人物:世界“桥牌女皇”杨小燕。
跟调查类采访一样,我的人物采访类文章发表后,也引起巨大社会反响,人民网多次在首页显著位置推出我的人物专访文章,国内主要新闻网站也都纷纷转载并刊发在显著位置。网友的评论也很热烈。国内一位同行给我来信说,我的人物专访既有深度有思想,又不乏细腻之处,很耐看。对《华盛顿邮报》总编辑菲利普·贝内特的专访英文稿在人民网上发表后,美国网友纷纷予以评论,一时之间成为英文网上论坛的热门话题。《华盛顿邮报》专门负责报道国际媒体的专栏作家杰弗逊·莫利在写给我的电子邮件中说,他经常在网上“抱着极大的兴趣”阅读我的人物专访文章,希望能就此对我进行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