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9256700000019

第19章 35岁之前,一定要作的11个职场选择 (3)

选择客户能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国外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企业开始从强调降低经营成本的供应方发展策略转向从客户方面挖掘新的能源的需求方策略。沿着这一策略的发展,企业将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经验表明,每个客户所能给企业创造的收益是不同的,20%的客户往往能够为企业带来80%的收益。余下的80%的客户中甚至有“恶魔”,他们不仅让你花费高额服务费用、还给你形成呆账死账,折腾得你赔了夫人又折兵。如果企业注重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客户价值对其选择,一开始就将这些“恶魔”淘汰,让拥有的客户都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减少与无效客户的沟通,降低销售资源的浪费,那么企业的盈利能力自然会提高。

最近,福建漳浦房淑霞花卉种苗场总经理房淑霞的心情不错。大

半年来,虽然苗木的总销量并不多,但销售额却比前几年提高了不少。

“能获得这么高的效益,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客户的选择。”她说。

现在,每当有人来找房淑霞看苗买苗,她都会仔细了解对方的身份,如果是苗木经纪人或中介等,她会婉言谢绝其购买意愿。这是因为,虽然中间商的购买量可能较大,但会将价格压得尽可能低,利润会因此大幅减少。

绿化工程公司是房淑霞的理想客户,但在这其中,她最喜欢打交道的是房地产商和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在她看来,房地产和市政工程对绿化品质要求高,有时为了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不惜花重金购买大规格加拿利海枣,而她圃中的大苗正好能符合这类工程的需要,做成这样的生意,双方都满意。“这就是所谓的双赢”,她说。

另一类购苗者是苗木投资者。他们大量购入苗木后继续培育,养大再投放市场,出手大方,甚至有垄断市场的霸气。今年2月,就有人找房淑霞,希望一次性购买她200亩苗圃的加拿利海枣。当时,直径35至40厘米的加拿利海枣,房淑霞的心理价位是单价340至350元,而对方给出的价格达到320元。面对几百万元的大买卖,相信谁都会动心,但经过仔细考虑和市场调查,房淑霞最终还是放弃了。

她的理由是:如果一下子都卖了,当前市场上因无处购买小苗用于补植,200亩地将空置很长时间。事实证明,房淑霞的选择是对的。此后,来找她购苗的人不断。直径35至45厘米的加拿利海枣,眼下单价已经涨到600至800元,几乎翻番。

房淑霞的经营是典型的“一场一品”。300多亩苗圃种的全是加拿利海枣,十多年在苗木业打拼的经历,让她认识到了选择客户的重要性。“只有把苗子卖给终端用户,才能获得最高的利润。”

举个例子,冠军是在精英中选择再选择,最终留下来的没法淘汰的那个。因为是选择的结果,所以冠军有胜利感、优越感,且理所应当享有随之而来的荣誉、尊重、奖励等冠军待遇。但若没经层层的选择程序就诞生冠军,这个称号就丧失了它的份量和价值,没人会重视它,冠军本人也不会有自豪感。企业选择客户也是类似,当经过一系列限制条件(如规模、资金、信誉、管理水平、技术实力等)选择后入围的客户,肯定会珍惜与企业的合作机会,企业也清楚这些客户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客户,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和财富,这样,企业的有限资源和精力就会偏重于他们,尤其是那些大客户。

选择客户体现了企业的品牌和尊严。企业奉客户为上帝,客户似乎成为企业的主宰,企业都该归上帝支配了。其实,成功的企业都否定了这一点,证明企业要独立自主,依靠自身,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总而言之,企业对客户一定要行使应有的选择权,把企业的尊严品牌提高一些。在这方面,劳斯莱斯是个很好的例证。

劳斯莱斯成为世界公认的名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只卖给国家元首、皇室成员、绅士名流、商界富豪,对客户背景严加考证,而且,不同客户类型的车身颜色有别。正是这种选择客户的销售模式,成就了劳斯莱斯车坛太上皇的地位及品牌。

劳斯莱斯严格地选择客户,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企业形象,更将特色鲜明的企业定位做到了独特。一个企业的产品肯定要有特色,从这一刻起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选择了特定群体的客户。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选择。销售开始的第一步就是开发一位好客户,找到一位好客户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好的客户是靠选择的。你应该保留的客户是谁?应该发展的客户又是谁?哪个客户会给你带来新客户?哪个客户让你赔钱?企业家们,拿出你的权力,合理地去选择客户吧。

选择忠诚:忠诚是一种职业道德

有一本名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励志书讲述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故事:美西战争中,当罗文中尉接受送信的任务时,既没有确切地点,又没有联络手段。怎么能把信送到?谁是加西亚?这一切都是未知数,而罗文只是接受了任务,明确目标,专注目标,发挥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地去追求目标,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如果罗文没有“军人的生命属于他的祖国,但他的荣誉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的理念,这样忠诚于祖国,忠实于自己的精神,当他受命于危难之中,就不可能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一件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百年来,“送信”已成为忠诚、敬业、主动创造性工作的象征。一百年来,这一故事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无数次学习讨论的热潮。可以说,这本书所揭示出的忠诚敬业的精神,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忠诚是一种责任,忠诚是一种义务,忠诚是一种操守,忠诚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忠诚是对自己所坚守的信念的忠实和虔诚,是对一个人最深度的评价。缺乏忠诚,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丧失忠诚,就是对责任最大的伤害,也是对自己品行和操守最大的亵渎。

对员工来说,首先要忠诚于自己所在的企业。企业是员工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业务平台,对企业忠诚,实际上是一种对职业的忠诚。忠诚是对归属感的一种确认。

没有哪个公司的老板会用一个对公司不忠诚的人,企业的发展最需要忠诚的员工。只要员工自下而上地做到了忠诚,就可以壮大一个企业。相反,如果缺乏忠诚度,直接受到损害的是企业,甚至可能毁了一个企业。所以,员工的不忠,是每个老板所不能容忍的。

小张是一家企业的业务部副经理,刚刚上任不久。他年轻能干,毕业短短两年能够有这样的业绩也算是表现不俗了。然而半年之后,他却悄悄离开了公司,这出乎很多人的意外,没人知道为什么。小张自己也十分痛苦,他找到了老朋友来诉苦。

他说:“知道我为什么离开吗?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为了获得一点儿小利,失去了作为公司职员最重要的东西。虽然总经理没有追究我的责任,也没有公开我的事情,算是对我的宽容,但我真的很后悔,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不值得啊。”

原来,小张在担任业务部副经理时,曾经收过一笔钱,对方没有要求开发票。当时,他的直接上司业务部经理说可以不用下账:“没事儿,大家都这么干,你还年轻,以后多学着点儿。”小张虽然觉得这么做不妥,但是他也没拒绝,半推半就地拿下了这5000元。当然,业务部经理拿到的更多。没多久,业务部经理辞职了。后来,总经理发现了这件事,小张当然也不能在公司呆下去了。

小张失去的是对公司的忠诚,这是对一个员工最起码的要求。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人们对你最根本的信任。无论何时,都不要为自己所获得的利益沾沾自喜,仔细想想,失去的远比获得的多,而且你所获得的东西可能最终还不属于你。每个人都应当记住,再多的智慧也抵不过一丝的忠诚。

作为一名公司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忠诚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把听话或者愚忠当作忠诚,认为忠诚就是向领导效忠,这是不正确的一种想法。真正的忠诚并不是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主见,并不是绝对和老板保持一个声音,更不是卑躬屈膝。真正的忠诚,最后要归结于对职业的忠诚,对我们的价值和信仰的忠诚。

如果你选择了为某一个公司工作,那就真诚地、负责地为它努力吧;如果它付给你薪水,让你得到温饱,那就称赞它、感激它、支持它,和它站在一起。职场犹如战场,身在职场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把“忠诚”这个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职场生存方式。

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谋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忠诚和敬业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许多年轻人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工作,他们频繁跳槽,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自己工作是在出卖劳动力。他们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将其视为老板盘剥、愚弄下属的手段,“忠诚”这个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在他们心中已没有栖身之处。

其实,忠诚是职场中最值得重视的美德,只有所有的员工对企业忠诚,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才能凝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力往同处用,推动企业走向成功。公司的生存离不开少数员工的能力和智慧,却需要绝大多数员工的忠诚和勤奋。

有这样一家企业,十多年前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一大批员工因为工作的需要,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回家,有在市场好的时候,一个人顶几个人地干。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些老员工这种以企业为家的精神依然没变,他们与企业一起走来,共同铸造了忠诚敬业的企业精神。

正是有了忠诚,这些员工便抛开任何借口,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激情和责任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将身心彻底融入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理解管理者的压力并给予体谅,再苦再累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才是每个企业渴求的理想人才。一般来说,企业宁愿信任一个能力一般却忠诚度高、敬业精神强的人,也不愿重用一个朝三暮四、视忠诚为无物的人,哪怕他能力非凡。

如果你忠诚地对待你的公司,公司也会真诚对待你;你的敬业精神增加一分,别人对你的尊敬会增加两分。公司会乐意在你身上投资,给你培训的机会,提高你的技能,因为在公司看来,你是值得信赖和培养的。即使你的能力一般,但只要你真正表现出对公司的忠诚,你就能赢得公司的信赖。

选择创新:标新立异让你受益匪浅

21世纪是不连续性发展的时代,跳跃性的变化要求职员必须用“创造性的破坏”颠覆已有的思维定势,才能以不断的创新思维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创新”字面的意义就是创造出新的事物,也许是新产品、新设计或新包装,把从未在市场上出现过的东西,在创新力的影响下带到市场。创新思维不仅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源泉,也是组织创新、营销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管理创新的源泉。

作为创新主体的个人,其创新思维能力受到思维定势、价值观、感觉和个人形象障碍等思维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克服这些思维障碍,才能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

多年前,波特是诺基亚公司手机研发部的员工。研发部不像生产和销售部,没有什么硬性指标,但薪水比其他部门拿得还多。尽管这样,他每天好像都不是很开心。有同事忍不住就问他,波特说:“我是在想,我们整天坐在研究室里,除了完成上面派给的任务,改进一下机型,就什么事也不做了,总是拿不出新创意,我倒是觉得不好意思了!”

“嗨,现在诺基亚手机已经是世界著名品牌了,不管是技术性能还是外观形象,早都深入人心了,还上哪里去找创意?”同事们都这样劝他。但波特还是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诺基亚在自己的开发下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这个非同一般的目标后,波特更是寝食难安,每天除了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满脑子就都是考虑如何让诺基亚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一天,在地铁里他有了一个发现:几乎所有的时尚男女都配带着手机、一次性相机和袖珍耳机,这给了他很大的灵感:“能不能把这三个最时髦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呢?果真如此,不是既轻便又快捷吗?”第二天上班后,他马上找到主管,对他说:“如果我们在手机上装一个摄像头,让人们在接听音乐的同时,把自己和外面能见到的所有美好事物都拍摄下来,再发送给亲友,那该多么激动人心啊!”主管被他的创意惊喜得高声叫道:“好样的波特!我们马上就着手研制!”

这种具有拍摄和接听音乐功能的手机很快研制成功。它刚一推向市场,就大受青睐。就这样,波特不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还得到了应有的奖赏。更重要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波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职场虽然瞬息万变,难以捉摸,但机会却像空气一样,时刻在我们身边流动。假如波特听从了同事们的话,不再带着一种创造性的眼光看问题,不再用创造性的思维做工作,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么时尚便捷且功能丰富的手机。再或者被别的手机生产厂家抢占了先机,也就不会成就今天这个手机业的绝对霸主诺基亚,更别想谈波特自己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