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兴隆的父亲看到儿子也有出息当然最高兴了,他还打算让聪明的儿子来继承家族生意,说不定能成为所罗门第二呢。当同父异母的哥哥死后,斯宾诺莎便成了独子,更被看成是家里未来的支柱。父亲正式将他引进阿姆斯特丹的商业圈,将他培养成为一名新星。
头两年,生意格外红火,父亲认为这是儿子带来的福气,不由十分得意。然而,斯宾诺莎并不安心于成天与钱打交道,他和一群同样古怪的年轻朋友们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哲学问题。也就在此时,他遇到了法国古典语言学者恩德。
于是,斯宾诺莎师从恩德先生学习拉丁文,他还有另一个目的——追求恩德老师聪明博学又漂亮的女儿。随着知识的一日日增长,他对漂亮助教的爱情也一天天加深,最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向她求婚了。可皮肤黝黑的他没能成为姑娘心中的白马王子,可怜的斯宾诺莎求婚失败。
另一方面,大西洋上的海盗令斯宾诺莎家的生意损失惨重。斯宾诺莎的父亲从此一蹶不振,整日愁眉紧锁,郁郁寡欢。两年不到,他又遭受了更沉重的打击:唯一的儿子被犹太教会开除了,这种惩罚对犹太人而言绝不亚于、甚至重于死刑判决。
其实,斯宾诺莎的思想早已发生了变化。
因为,恩德先生不敬神是出了名的,他还大‘方地将这些“反动思想”传给弟子,故此,无论在基督教徒还是在犹太教徒眼中,他都是个“大坏蛋”。
斯宾诺莎也变得同老师一样,不但有异端思想,还毫不隐晦地宣扬出来。他甚至付诸行动:
不再履行犹太教各种仪式,包括神圣的安息日。
这简直引起了公愤。
几位犹太长老找到斯宾诺莎,对他说,只要他表面上保持对犹太教的忠诚,他们将愿意给他一笔年金。这笔不小的款项对日渐窘迫的斯宾诺莎家族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但斯宾诺莎断然拒绝了。
1656年7月27日,一只巨大的号角在犹太教堂的屋顶上发出沉闷的呜呜声,教堂里面烛火辉煌,如梦境一般,许多身穿黑衣服的人肃立着,神情分外严厉。一个白发苍苍、胡子长长的老拉比,捏着一张大纸,以极其严肃甚至痛苦的声音宣布将斯宾诺莎开除教籍。
读罢,教堂里一时陷入了无边的寂静,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仿佛在等待世界末日的来临。紧接着,蜡烛被一一吹灭,一片黑暗,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而斯宾诺莎作为犹太人的末日却是真的来临了。
打从那天起,他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那一年,斯宾诺莎仅24岁。
斯宾诺莎的父亲公开声明与他断绝父子关系,父亲失去了最后的儿子,儿子也再没有了经济来源,只好自谋生路。与许多学者们不同,斯宾诺莎一辈子没靠学问吃饭,靠的是打磨镜片的手艺。
“用双手谋取世俗的物品,用头脑获得神圣的思想。”
斯宾诺莎对其他教条皆不信奉,却唯独一丝不苟地遵循着这一条。
据比较熟悉的人讲,他“每个季度都要仔细地算一次账,以便能把钱不多不少正好花到年底。他对房东说,他就像一条蛇用嘴咬住了尾巴,意思是说剩下的只有一个零。”斯宾诺莎自己说,只有这样的日子才“能给我宁静和喜悦”。
他尽量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那间无人理睬的阁楼里,蜘蛛是他唯一的伙伴。每当沉思得头脑发涨、写得手腕发酸时,他便会抬起头来,看看他的“孩子们”。要是它们织成了一张网,他就会像自己写出了一篇好文章似的笑咧了嘴。
1670年,斯宾诺莎匿名出版了《神学政治论》,这一夜成名并不只意味着荣誉。面对谩骂和面对赞美一样,他一般都不大理会。不过,当他曾经的一个学生——现在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写信来质问他:
“你以为你终于发现了真正的哲学。你怎么知道你的哲学是过去、现在、将来世界上所有哲学中最好的呢?且不管将来还会出现什么,你是否已经研究过了在这里、在印度、在世界各地所教授的全部古代和现代哲学呢?就算你把它们全都看了一遍,你又怎么知道你选择的是最好的呢?……你怎么竟敢把自己凌驾于主教、先知、使徒、殉道者、学者和忏悔者们之上呢?你是地球上的一条可怜虫,甚至可以说是供蛆虫享用的尸骸和灰尘,你怎么能用恶劣不堪的渎神言论对抗永恒的智慧呢?你那鲁莽灭裂、精神错乱、可叹可怜、人人诅咒的学说究竟有什么根据呢?何等穷凶极恶的自高自大居然使你自我膨胀到这种程度,竟敢对天主教徒自己也宣称不可理解的神秘事物下判断呢?”
斯宾诺莎倒是忍无可忍,出其不意地回信反驳了一下:
“你以为你终于发现了最好的宗教,或者说是最好的老师,并对他们深信不疑。你怎么知道他们是过去、现在、将来所有宗教、老师中最好的呢?你是否已经研究过了在这里、在印度、在世界各地所教授的全部的古代和现代宗教呢?就算你已经把它们全都很好地看了一遍,你又怎么知道你选择的是最好的呢?”
这一年,斯宾诺莎受一个好朋友的邀请,搬到了海牙市内,此人就是荷兰资产阶级民主派领袖维特。维特由衷地敬重斯宾诺莎的学问和人品,斯宾诺莎也在维特身上感受到了优秀统治者的品质。两年后,维特被一伙受君主派煽动的市民杀害,斯宾诺莎伤心欲狂、极度愤慨,曾试图到出事地点张贴标语,以示抗议,甚至想冲出去同那些暴民拼个你死我活,幸亏与他感情颇好的房东将他锁在房间里才使得他免于一死。
不久,法国与荷兰兵戎相见,法军统帅孔代亲王听说过斯宾诺莎的大名,便去信请他前往兵营一晤。斯宾诺莎也想趁机劝法国与荷兰化干戈为玉帛,就在与荷兰政府商谈后去了法国兵营。这一下可惹出了麻烦,那些嫉恨他的人大肆造谣,说他是要把荷兰卖给法国去了。没等斯宾诺莎回来,便有一些市民鼓噪着要宰了他,跟维特当初的情景极其相似。可斯宾诺莎毫不畏惧:他是个哲学家,不害怕死亡;
他也只是个哲学家,岂会害人呢!市民们明白过来后才放了他。
其实,这时的斯宾诺莎也已经是日薄西山了,长期磨制镜片的劳作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那些玻璃粉末儿带来的病毒已经将他的肺彻底摧毁了。
1677年2月21日,一个寒冷的日子,刚好是星期天。平时将斯宾诺莎照顾得很好的房东看到他似乎好了一点,便去教堂做礼拜了。等回来时,哲学家的生命之光已经熄灭了。
心灵的白板
——洛克(1632-1704)
洛克的哲学,“无疑是一种容易了解的平凡哲学,也是一种通俗的哲学”。洛克不愿接受过高的公职,他更愿潜心于哲学研究。直到那一年的冬季,他病得相当厉害,才写信给朋友,希望歇一歇:“我不仅囚禁在房子里,种很少活动的生活。”
洛克出生的那一年,伽利略发表了关于地心说的评论洛克5岁的时候,笛卡儿发表了《方法论》。由此,欧洲的知识界开始发生变化,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逐渐被新科学取代,这也是洛克后来的朋友、牛顿和波义耳所发展起来的一次激动人心的理智革命。
洛克进的是教会学院,读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这些再神圣不过的经典却令他感到乏味极了。他曾写信给一个同学,说他上大学尽是浪费时间,简直一无所获。不过,他竟还能凭着聪明的头脑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得以毕业留校,教授学生们必修的希腊语课程。
洛克一直非常赞赏父亲对他的培养方式:小时候,父亲对他严加管教;成人后,父亲成为他的亲密朋友。就在这时,极为慈爱的父亲得肺病去世,洛克唯一的哥哥很快也被上天掳走,而母亲早在洛克咿呀学语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他默默地承受着这一系列的打击,在父亲小笔遗产的帮助下,全心全意地做他自己热爱的事——科学研究。
洛克仅凭一把手术刀打开了阿什利的胸腔,成功地清除干净了大肿瘤,医好了阿什利久治不愈的怪病。阿什利是“辉格党”的领袖人物,为感激救命之恩,他请求洛克离开牛津到伦敦去做他的秘书兼家庭医生。阿什利十分信任洛克的为人与才能,据他的孙子回忆:“我的祖父对洛克先生极为尊敬。他认为洛克是一位伟大的人,正如他在医学上的经历一样。他认为洛克的医学才能只是他所有才能中最微小的一部分。他鼓励洛克把思想转到其他方面,却不要在其家庭和某些特殊朋友之外去行使医术。他敦促洛克去研究宗教和国家的世俗事务,以及与国家大事有关的一切事情。洛克在这些方面都极为成功。因此,我的祖父很快就把他作为一位朋友来对待,这些方面的所有事情都与他商量。”
洛克的命运从此改变,他以牛津为基地,随着阿什利潮涨潮落。没人知道他们究竟有多深的牵连,据洛克的一位同事说:“他过着一种机巧的和让人难以捉摸的生活……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什么时候走的,或者什么时候回来。”
当阿什利受控被捕、后逃往荷兰隐居去世时,在国王的威逼下,牛津不得不呈请洛克主动辞职,洛克只好也逃往荷兰,以范·登·林登医生的假名藏匿了起来。英国王室曾一度要求荷兰政府引渡洛克回国,国王甚至建议洛克应该进行道歉,但都遭到了拒绝“由于没有因犯罪而感到内疚,所以不能表示道歉。”
洛克安静地在荷兰进行着他的沉思与探索。
有一次,某个俱乐部在讨论人类的理解力,结果越讨论越糊涂,越让人感觉其深奥,洛克毅然决定写一部关于此问题的专著,于是便有了后来“思想编年史上伟大的独立宣言”——《人类理解论》。
当那场被罗素称为“一切革命中最温和而又最成功的”“光荣革命”爆发后,洛克终于结束了流放生涯,可他却给荷兰的朋友写信说:
“我几乎觉得我好像是离开了我自己的国家和亲属,因为那些把我们连在一起的纽带比血脉之亲还要强大,而这些纽带在你们中间随处可见。”
返回英格兰后,洛克的主要著作接连出版,《论宗教宽容》、《政府论》、《基督教的合理性》以及《人类理解论》。一石激起千层浪,《人类理解论》虽然遭到了保守派、旧理论的猛烈攻击,却在群众雪亮的眼睛中被译成欧洲各国文字,像一阵春风吹遍了欧罗巴。
洛克喜欢反比,“有些眼睛需要配戴眼镜才能看清物体,但是戴眼镜的人们不能够因此就断言,如果不戴眼镜就没人能看得清楚”。
有人声称世界是由一只大象支撑的。那么,是什么支撑着大象呢?此人说是乌龟。于是,洛克讽刺说,如果那人思考了“实体”这个词,他将无需这些动物。
运用同样的笔法,洛克又说:“上帝既然供给人以认知的本领,他便不必再把那些天赋的观念印在他们心中了;正如他给了人以理性、手臂、材料以后,便不必再为人建筑桥梁和房屋一样。”
洛克曾说,人的心灵本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记号,不带任何观念,又岂会生来就有上帝的观念呢?既然空无所有,那就可以随意填绘任何东西了,后天得来的经验便让这块洁白无瑕的汉白玉沾染上许许多多的意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