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的故事
9263600000017

第17章 启蒙的时代(2)

在法国东部西雷一个古老偏僻的贵族庄园里,伏尔泰一呆就是15年。等聪慧文雅的情妇去世后,伏尔泰应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私下邀请前往德国。

起初他与才华卓越、智慧超群的腓特烈交往甚密,他是怀着劝说这位普鲁士王推行开明政治的幻想来到柏林的,但两人最终还是发生了口角。

伏尔泰不辞而别。他回想起那些痛苦的经历——路易十五请他当过宫廷史官,腓特烈二世待他为上宾,俄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也曾接见过他,可都不欢而散——他认识到自己是被这些伪善的专制君主欺骗和利用了,便决心不再逗留于皇宫,不再与任何君王来往。

不过,很多年后,他还是同腓特烈恢复了友谊。

当朋友们要为他塑造半身铜像而募捐时,腓特烈特意写信来问伏尔泰他该捐多少钱。伏尔泰回答只要出“一个有王冠图案的银币和陛下您的名字”。

他赞叹身为国王的腓特烈不仅热心支持科学的发展,还资助铸造一尊皮包骨头的半身像,他相信,这无疑将会促进解剖学的进步。

至于塑像之事,伏尔泰认为自己的脸已无法成为雕塑家的模型:

“你们很难猜到它应当在什么地方。我的眼睛下陷了三英寸,我的面颊像旧羊皮……我所剩无几的牙齿现在也都掉光了。”

当漂亮女仆亲吻他时,他还自嘲说这是“生命在亲吻死亡”。

1760年,伏尔泰在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定居下来,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的20余年。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和政治论著,与整个欧洲的文化领袖通信,热情地接待求教与来访,小小的费尔奈庄园成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一个边远省份的读者给伏尔泰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表示仰慕之情。

伏尔泰回了信,感谢他的深情厚意。

打那以后,每隔10来天,此人就给伏尔泰写封信。伏尔泰的回信越来越短,终于有一天,这位哲学家再也忍耐不住,回了一封仅一行字的信:

“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

不料几天后,回信又到,信封上写着:

“谨呈在九泉之下的、伟大的伏尔泰先生。”

伏尔泰赶忙回信:“望眼欲穿,请您快来。”他竟“死而复生”了!

还有一位年轻人写书攻击伏尔泰,并鹦鹉学舌地用莱布尼茨的腔调说:

这是“所有可能存在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伏尔泰给他回信:

“先生,我很高兴地得悉您写了一本批驳我的小书,这使我受宠若惊。如果您能够用诗歌或其他什么形式告诉我,为什么这个最好的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切断自己的喉管,我将不胜感激。我恭候您的论证、您的诗歌和您的谩骂……”

处于隐居状态的伏尔泰仍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地为无辜受害者奔走。

1762年,有个名叫卡拉的新教徒,他的儿子因欠债自杀了。天主教会马上向法院诬告卡拉,说他儿子因为想改信天主教而被信新教的父亲杀死了。法院将卡拉全家逮捕,进行严刑拷打,并判处卡拉死刑。

处死之日,刽子手先用铁棒打断卡拉的双臂、肋骨和两腿,然后把他挂到马车后面,在地上活活地拖死,最后还点上一把火,把尸体烧成灰烬。

伏尔泰听后异常愤怒,他亲自调查真相,并把报告寄给了许多国家,全欧洲都对此感到震惊,纷纷痛斥法国士鲁斯地方法院。

四年后,教会不得不宣布卡拉无罪,恢复了他家人的自由。

从此,伏尔泰被称为“卡拉的恩人”,受到人民的尊敬。

此后,他又为新教徒西尔文、拉巴尔等人的受迫害案鸣冤,经过多年的斗争,终于都使他们恢复了名誉。伏尔泰也被誉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声望越来越高。

伏尔泰一生助人为乐的善事不胜枚举,但他谦逊地自我评价:“我替别人做过的好事并不多,但它们都是我所做过的最好的事。……一旦受到攻击,我会像魔鬼一样反击,不会屈服于任何人;所以,说到底,我还是个善良的魔鬼,最后,我总是一笑了之。”

1778年初,84岁高龄的伏尔泰重返巴黎,受到群众的盛大欢迎。他参加他的新剧《和平女神》的首次公演,许多观众为他喝采,呼之为“伟大老人”。数以百计的敬慕者,包括富兰克林都登门拜访了他。

当伏尔泰卧床不起等待死神降临的时候,一位牧师自作多情,走到他的床边,为他祈祷忏悔。可这位老顽固非但不领情,反而追根究底,盘问起人家的身份来:

“牧师先生,是谁叫你来的?”

“伏尔泰先生,我是受上帝的差遣来为你祈祷忏悔的。”

“那么,你拿证件给我看看,验明正身,以防假冒。”

不久,伏尔泰逝世于巴黎。他没能举行基督教的葬礼,但13年后,胜利了的法国革命者将他的遗体,重新安葬在巴黎伟人祠。

做哲学家和做人

——休谟(1711-1776)

1711年4月26日,休谟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一个优越的长老会家庭。他们家虽然不大富裕,却在南维斯有座祖传的庄园,足够他们兄弟姐妹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当律师的父亲过早地撒手人寰,把三个孩子留给了母亲,母亲便含辛茹苦地将他们抚养成人。

当休谟还是小孩的时候,他就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对待宗教;他还从18世纪的祈祷书中摘录下许多罪恶的条款,用以自省;所以,他看上去很木讷,母亲曾说他是个“很精细、天陛良好的火山口,但是,脑袋瓜子却不怎么灵”。其实,休谟很聪明,12岁便进入爱丁堡大学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正规学习;15岁开始就已经在热切地阅读他那个时代的哲学著作,随后做了几年独立的研究工作。

作为家中的次子,休谟只继承了很少的遗产。他也没有延续父亲的事业,因为他一点也不喜欢法律:“法律,作为我以前打算从事的一种职业,现在看来令人作呕。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做学者和哲学家,我再也想不出别的途径可以提升我的声誉。”由此,他患上了抑郁症,后来还差点儿精神失常。医生诊断后,开了一个药方:抗歇斯底里丸,苦啤酒,日服法国波尔多产红葡萄酒一品脱,锻炼。但休谟心里很清楚,他和别的思想家一样都在经受折磨,都是由于不懈地严肃思考人性及其状况而心力交瘁,商人办公室的吝啬也同样难以忍受。

休谟同病魔搏斗了四年,身体开始康复。他希望在乡间寻找一个宁静的住所,于是,便去了法国。他在拉弗莱什安顿下来,并最终说服了耶稣会,让他使用这里的图书室。仅两年时间,他就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人性论》的大部分。他原指望这本书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反响,可它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休谟感到痛心万分、极其沮丧:“它是印刷机产下的一个死婴。”

虽然,书的销路不畅,但性情温和的休谟很快走出了失望的阴影。

后来,他改写此书,以简单的形式推出了两卷论文集,引起了轰动。湮没无闻的《人性论》哲学精神,已经广为人知。

两年后,休谟申请虚位以待的爱丁堡大学伦理学与精神哲学教授席位,奇怪的是,舆论和大多数教授都反对聘用他。哈奇森是一直与休谟保持通信联系的朋友,连他也反对休谟出任这个职位。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市政厅最终选择了哈奇森而不是休谟。虽然,哈奇森拒绝了,休谟从此也再未担任过任何大学的教授席位。

休谟一连换了好几个工作,他给一位华而不实、反复无常的年轻侯爵当私人教师;担任辛克莱将军的秘书,并随军出征法国,结果败归。不过,他穿上了红色制服,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因为吃得比较好,他慢慢发胖了。一位访问者描述说,“除了愚钝以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而身材更像是地方官员,却不像是精细的哲学家。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休谟不多久便存够了一笔钱,开始专心写作了。

移居爱丁堡后,休谟被选为苏格兰律师协会图书馆管理员,他利用馆藏资料,撰写《英国史》。他试图在第一卷中保持政治中立,书稿出版后,社会反应冷淡;随着其他几卷的出版,社会反响也还是毁誉参半。不过,休谟已经学会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浮躁的批评了:置之不理。他的研究工作不仅最终赢得了经济上的回报,而且没出十年,《英国史》也变得闻名遐迩。

1763年,休谟被任命为驻巴黎大使馆的秘书。在法国,他很快便成了各个沙龙的座上宾,并得到伏尔泰和狄德罗的称赞。在伦敦,他的家成了沙龙,亚当·斯密和其他一些自由主义思想家经常光顾他家,一起高谈阔论,无话不说。朋友和熟人都认为他很聪明,很友好,从善如流,极有耐心;他也是这么看的,还说自己“是个宠辱不惊,自有城府的人”。

此间,他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痴情不改,竟在自己不久于人世之际,还写给她一篇简短的悼词,以对她所爱恋的王子逝世表示慰唁。

回国后,休谟打算闭门谢客,潜心写作;可计划又一次被打断,1767年,他应邀赴伦敦出任副国务卿。对他来说,这不是十分惬意的职位,但他同情北美殖民地:“原则上我是美国人。希望他们获得自治,不管这种结果是好是坏,只要他们认为是合理的,我们就任其自主。”直到1769年8月,休谟卸任,返回爱丁堡,在圣安德鲁斯广场盖了一座房子,富兰克林最早光临过此处。

休谟退休后,每年能拿到1000英镑的退休金和印书稿费。《英国史》更成为重印多次的畅销书,周围的人劝他再写续集,一直写到当代。他摊开两手,假装无奈地笑着说:“你们已经给了我太多的荣誉,先生们,但我不想再写了,理由有四点:我太老了,太胖了,太懒了,太富了。”所以,无需再锦上添花了。

大约从1772年开始,休谟的健康逐步恶化,每况愈下,可他一直在关心和修改他最满意的那部著作《自然宗教对话录》。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致函出版商:“我记得有这样一位作者,他说,人生的一半过于短暂,不足以完成一部著作,而另一半同样不足以完成修改的任务。”

休谟去世前,亚当·斯密去看望他。休谟风趣地谈到自己即将到来的末日:

我来到Charon神(把死者用船渡过冥河送到阴间的神)的渡船边,想拖延上船的时间,可我既无未了的怨与仇,又无家庭的后顾之忧,所以我只好说:“好Charon,我一直在修订著作,请给我一点时间使我能看到公众对修订版的反应。”

谁料Charon却答道:“如果你看到了结果,你会又作改动的。你的这个借口就会永无休止。尊敬的朋友,还是请你上船吧!”

我说:“耐心一点,好Charon,我一直在努力使公众睁开他们的眼睛。如果我再多活几年,我就可以满意地看到某些流行的迷信体系垮台了。”

亚当·斯密惊愕不已也内疚无比,他只好悲伤地在休谟死后撰文纪念他。可休谟对上帝和死亡的公然蔑视使虔诚信徒们怒不可遏,斯密也遭到了严厉申斥。

1776年7月4日,休谟举行晚宴,与朋友们告别。宴会上一个客人感慨世界充满了敌意,人与人之间积怨太深、对立太多了。休谟颇不以为然:

“我认为并非如你所说。”他语重心长,“你看,我以前写过可能引起敌意的各种题目,有关道德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等等方面,但除了辉格党人、托利党人和基督教徒以外,我却没有任何敌人。”

碰巧也就是这一天,美国的《独立宣言》在费城签署。休谟的传记作家说,在休谟告别人世的前几天,这个消息若能传到爱丁堡,他一定会欢欣鼓舞的。休谟却只能安之若素,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一想到不久于人世与想到他根本不存在都一样令人沮丧,但两者之间并无区别”。

弥留之际,博斯韦尔来了,他希望休谟能够坦白:内心深处渴望一种来世生活。休谟神态自若,保持着理智和尊严,他忠于自己以前的主张,只是说:

无论这样的念头一一能够再次见到他的朋友们——多么令人愉快,他都没有任何理由相信这种事情可能发生。1776年8月25日,休谟与世长辞。

休谟之所以不朽,诚然是因为他的哲学,但他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像史学家吉朋在某处说过的,因为休谟的食不厌精和脍不厌“巨”,他的时代又是历史上最有趣的时代——18世纪,他又曾寄居于那个时代最有趣的国家——革命前的法国,而又与法国最有趣的人卢梭来往;所以其生活之丰富,可想而知。

浪漫主义的年少时光

——卢梭(1712-1778)

“人生来是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句名言出自《社会契约论》首卷,它不仅是理解卢梭生平的一把钥匙,也是弄清他对艺术、政治和社会巨大影响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