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的人。谁都离不开这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个世界说大不大。说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得与人相处。与人交往。这就有一个为人处世的问题。在现代社会里,交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处世。他才能做好事。
做成事,以退为进才能站稳脚跟
人生成败与进退术有很重要的关系,不善进退者,自然是败者。我们知道过于急进者,常会自以为聪明至极,从而在某一天突然遭到大败。因此进是基于摸准对方心理的行为——只有摸准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道理。有头脑的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即摸透对手的弱点,以退为进,把“退功”发挥得淋漓尽致。
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38岁的王莽当上大司马。辅政才一年多,成帝就去世了。哀帝即位,39岁的王莽成了先帝老臣。一朝天子一朝臣,王莽应该退位,让新的天子组织新的朝廷。太后就诏令王莽就第,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汉代制度,刘氏子弟封王立国,如刘濞立为吴王,管三郡五十三城,称为吴国。景帝子刘端立为胶西王,则有胶西国。有王有国,所谓“王国”。这些都是诸侯王、诸侯国,与大一统的国家是不同的概念。大的诸侯国像吴国管三个郡,小的如胶西国只有一个郡,刘端死后,胶西国改为胶西郡。汉武帝时,胶西与城阳、甾川、济南、济北国合并为齐郡。从《汉书.地理志》中可以看到,郡所属的县,也称国,或侯国。如汝南郡所属的阳城、安成、南顿、宜春、女阴、弋阳、上蔡、项、归德、安昌、安阳、博阳、成阳等县都是故国或汉代侯国。被封为列侯的,就有一个地盘相当于县那么大,属于其统治范围,每年从在这地盘上生活的百姓那里收取租税,供自己消费。这就是侯国,也简称国。在自己的国中有自己的宅第。许多封了侯的人并不在自己的封地上生活,而是到朝廷参予政事。有些诸侯王也在首都居住,并没有到封地上。有时,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不让列侯参予政事,就要遣送他“就国”或“就第”;如果有罪,那就“免为庶人”,更严重的罪行,就要法治。“就国”是保留爵位,免去官位职权。“免为庶人”,就是取消爵位,成为平民百姓。
太后要王莽“就第”,就是要王莽回到封地去。王莽封的是新都侯,地址是南阳新野的都乡,居民一千五百余户,每年可以从这些居民中收到一定数量的赋税。他当大司马时,俸禄比较高,他就将封地上收来的赋税(邑钱)全部用于招待士人,以表现他尊贤礼士的志向。当太后要他“就第”时,他就“上疏乞骸骨”。臣子向皇帝写信,就叫上疏。“乞骸骨”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殊用语,是官员向皇帝提出辞职退休的意思,乞求皇帝允许他将骸骨带回故里或封地。
刚即位的哀帝派遣尚书令告诉王莽,说明不同意他辞职。又派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师丹、卫尉傅喜向太后请求,说“大司马即不起,皇帝即不敢听政”。王莽不管事,皇帝就不干了。在这种情况下,太后又令王莽干事。似乎在皇帝请求、太后允许、各大臣拥护下,王莽才出来辅政。这么“乞骸骨”,提高了身份,更巩固了他“大司马”的地位。
在身处各种角逐场中的人,常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危机。我们从历史上看到,李斯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却死于秦二世手里;贾谊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却遭一批老臣的排挤。有赤诚之忠心者如比干、如屈原、如伍员、如蒙恬、如晁错,尽忠而死者比比皆是,因而留下了美名。文天祥的两句诗对此作了概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狡猾手段的如赵高,如后来的秦桧之流,虽然曾经一时得势,终究不能长久,也常有大祸临头的时候。因此,子石登吴山而四望,感慨而叹息: “欲明事情(说真话),恐有抉目(伍员)剖心(比干)之祸;欲合人心(附和当政者),恐有头足异所(纣四臣)之患。”可见,君子常处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危险境地中。后人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
王莽身居“三公”的大司马之位,又是太后的侄儿,似乎非常稳当了,而突然遭变,则出乎意料。当时,哀帝的祖母定陶傅太后和母亲丁姬都健在,高昌侯董宏拍皇帝的马屁,提出:“《春秋》之义,母以子贵,丁姬宜上尊号。”儿子当了皇帝,亲生母亲丁姬应该有尊贵的称号。意思是说丁姬也应当尊为“太后”。这时左将军师丹和大司马王莽共同攻击董宏,说他引亡秦作比喻,是“大不道”。哀帝新接班,采纳老臣的意见,“免宏为庶人”。傅太后大怒,强迫哀帝给她上尊号。哀帝就将傅太后尊为共皇太后,丁后为共皇后。这时有人又提出:定陶共皇太后中的这个“定陶”番号与皇太后这个大号不协调。应该去掉“定陶”这个番号,许多人表示同意。但哀帝的师傅师丹不同意,用定陶是妻从夫之义,定陶共皇的妻子当然要用定陶共皇太后。定陶共皇名义已经先确定了,就不能改动。儿子不能给父亲授予爵位,这是对父母的尊重,怎么能改动父亲的爵号呢?这自然只是一场争论。后来有一天,皇帝在未央宫设宴,主持者为傅太后安排一个座位,靠在太皇太后旁边。实际上,傅太后与元太后处在同等尊贵的地位上。王莽去视察,发现这种安排,认为傅太后是藩妾(指定陶),怎么能跟至尊的太皇太后并列,就让主持者撤去这个座位,在别处另设一个座位。傅太后知道后,大发雷霆,不肯赴宴,痛恨王莽。
王莽怎么办?他再一次“乞骸骨”,希望还像上次那样,有太后和其他同僚出面保荐,皇帝真诚挽留。但是,他的希望落空了。没有谁敢于出面保荐,皇帝也没有挽留他的意思,赐给他黄金500斤,安车驷马,罢掉大司马的职务,于是王莽不到40岁就回到自己的封地养老去了。王莽走后,公卿大夫大多称颂王莽的政绩,皇帝耳软,又加恩宠,派使者到王莽家,又将黄邮350户加封给王莽。两年后,傅太后、丁姬都称尊号,这时,丞相朱博就出来翻老账,说王莽当时反对给傅太后、丁姬上尊号,是亏损孝道,应该斩首示众。幸蒙宽赦,也不应该有爵位,请求免为庶人。朱博主张取消王莽爵位。这时,皇帝心软,王莽又与太皇太后是亲属关系,不同意免为庶人,只是遣他回自己的封地去。
宫内有傅太后经常发难,朝廷上有丞相朱博这一类人揪住王莽不放松,别人也帮不上忙,连太皇太后也感到无能为力,汉哀帝也逐渐向傅太后屈服,而王莽的处境就十分困难了。
尽管在不利的情况下,王莽也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他首先采取杜门谢客的办法,夹着尾巴做人,少跟外人来往,避免惹是生非。其次,处事谨慎,严以律己,他的第二个儿子王荻杀了奴仆,王莽狠狠地责备了一番,还要他自杀。这也是逆境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办法。第三,王莽回到新都封地时,南阳太守派孔休为王莽服务,王莽患病,孔休做了护理工作,王莽很感激,就将玉器和宝剑送给孔休,孔休不肯收。孔休可能怕因此受到牵连,这也说明王莽当时的处境。
从上例,我们可以反观进退之道是一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最稳妥的办法。也许,对于那些有头脑的人来说,暂时的退是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进。避开锋芒见机智对立双方,因实力不同,有强弱之别。弱方如果霸王硬上弓,则可能输得体无完肤;相反,如果能以避代走,躲闪锋芒,不失为一种成事的机智,这是其一。其二,人与人之间因矛盾尖锐也要学会避开锋芒,以防重创。
我们不妨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以避代走最聪明
《三十六计》中有这样一种战术,即避让计,避不可避之避,让不可让之让,乃为明眼人。此实所谓以避代走。
公元215年,孙权率领大军,进攻合肥。当时,占据合肥的是曹操部将张辽。因寡不敌众,张辽的防线为孙权所破,合肥被攻陷。张辽不得已率兵转移。眼看张辽军队撤退,孙权大喜,并传令:“兵贵神速,不宜久迟,应该一鼓作气,穷追不舍。吕蒙甘宁率兵先行,凌统和我继后,其他诸将陆续进发。”吕蒙、甘宁率兵前进与乐进部队相迎。甘宁与乐进交锋,几个回合,乐进便诈败而走,甘宁不知是计,反召唤吕蒙引军赶去。甘宁、吕蒙的部队追了一段路后,却遭到张辽部队几面射杀,死伤惨重。
孙权和凌统的人马,听说吕蒙、甘宁获胜,更加信心倍增,便催兵急速前进,但刚到逍遥津北,忽闻连珠炮声。左边是张辽,右边是李典,一齐杀来。孙权左右受攻,手足无措,急忙令人唤吕蒙、甘宁回救。但见张辽精兵已经赶来,逃也来不及。凌统手下只有三百余骑,势单力薄,无法阻挡张辽的进攻,眼看孙权就要当俘虏。当此形势紧急之际,凌统大呼:“主公快速渡过小师桥。”自己则翻身下马,与张辽死战。孙权只顾奔向小师桥。可桥南端已被拆毁,宽有丈余,孙权的马被逼住,不能跃过,孙权惊恐不已。正在这进退两难之时,亲近牙将谷利大声呼喊:“主公可先将马往后退,然后再放马向前猛跃。”孙权立即收回马来,后退三丈,然后纵马加鞭,那马一跃而过,便飞渡小师桥。
孙权终于逃脱了危险,没被张辽抓获。
孙权退马逃离逍遥津,大军虽败,却保住了性命。《三国演义》对此故事曾有精彩的描述,如今的合肥逍遥津公园里,还有一尊张辽骑马奋战的塑像。对于此段史实,曾有人写过这样一首诗:“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肥,退后着鞭驰骏马,逍遥津上玉龙飞。”
(2)讲求一个“避”字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谁都不希望失败,都希望平平安安。但社会节奏越快,人们却越不自安,而“飞来之祸”又每每发生。这要求会避祸。
刘伯温通过观察,得出祸福之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二者间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认为“骗、暗、诡”这三种人最容易招来祸端。
刘伯温认为:采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名誉的人,会有预测不到的祸患。窝藏隐埋暗昧之事的人,会有预测不到的祸害。经常忖度他人,诡计多端的人,有预测不到的祸患。
对于“避”字诀的理解,他也有精辟的探讨。刘伯温在《郁离子》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郁离子忧郁不乐,须麇劝他说:“道义不能通行,这是天命啊,你何必为此而忧虑呢?”郁离子说:“我不是为这个啊,是担忧那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没有舵手啊。大海是波涛聚积的地方,是狂风暴雨兴起的地方,鲸、鲵、蛟、蜃会集在那里,它们有像短矛似的锋刃,哪个不是在严阵以待?现在不忧虑,早晚会发生动荡,到那时我到哪里去呢?”须麇说:“从前太冥主宰不周山,河水冲进那里的山洞,山石将要裂开了,老童走过这里便为之担心,并告诉太冥说:‘山将要崩裂了。’太冥听了大怒,认为这是妖言。老童退去,又把这话告诉了太冥的侍臣,他的侍臣也大怒道: ‘山怎么能崩裂呢?只要有天地,就会有我们的山,只有天崩地裂,山才会崩裂!’便要杀害老童,老童惊愕而逃。不久,康回路过这里,太冥没有清除山的隐患,又未加防护。康回大怒,用头触那山,山的主体都像冰一样崩裂开了,山上的土石坍塌到深渊里,最后阻塞了那里。太冥逃走,后来客死在昆仑山的废墟,他的侍臣也都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如今您的忧虑,就像那老童的担忧一样,那又能把它怎么样呢?”
要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必须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而我们的民族往往缺少一种忧患意识,或头脑发热,盲目乐观,或不敢正视现实,回避矛盾,于是一幕幕悲剧在历史上重演。当今社会需要我们具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和一种务实的态度去创造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