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9276200000028

第28章 鼓励孩子应有所行动(2)

事实证明,肖扬夫妇的决定是正确的。儿子不但很好地处理了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而且在学校的书法比赛中也获得了一等奖,更为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这次比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

儿子取得了成功,肖扬夫妇非常高兴,他们和儿子共同分享着成功和快乐。肖扬信心百倍地告诉儿子,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儿子都能够两样兼顾,还有什么不能够去面对和战胜的呢?从此以后,肖扬发现,儿子在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时,都充满了无比的自信……

专家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像肖扬这样的家长,他们为了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心愿”,就在学习上对孩子严格要求,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的爱好和快乐。在案例中,由于孩子的坚持和亲子之间的交流,很好地解决了亲子之间的矛盾。父母的妥协,使孩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更寻找到了自己的快乐;由于受到父母的尊重和支持,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成就,也找到了真正的自信。

于是,孩子成功了,父母的教育也取得了成功。

父母的支持和尊重鼓舞了孩子的干劲儿,而成功后父母的分享也是激励孩子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赏识教育认为,如果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因他而快乐,他将会受到很大的激励和鼓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分享孩子成功的过程,也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父母的分享,给他们增添了信心,增强了成功后的愉悦感和自信感,当然,父母也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自豪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分享孩子的成功不仅仅是在孩子取得成功之后,而且还要不断地分享和关注孩子获取成功的过程,把孩子的“大成功”分化为很多的“小成功”,这样孩子才能继续努力和坚持。

关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勒曾经告诫我们:“如果你放弃权利,放弃你的优越感,那么你将有很大的机会,去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有极少数的父母能够做到这一点,而绝大多数的父母却不能。例如,很多孩子面对父母的时候,总是耷拉着脑袋不说话,如果父母和他们搭话,孩子就会极不耐烦地应付几句。而见到了朋友或者同学又是另一种情形,他们会对这些人眉开眼笑,侃侃而谈,比起家里的情景,真可谓是天壤之别,判若两人。有些父母不禁暗暗自问:“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之间竟成了陌路人,甚至成了仇人?”

专家支招——

针对上述家庭现象,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之所以形成鸿沟,成为陌路人,甚至成为仇人,多半是父母的原凶。因为有些父母总是端着“大家长”的架子,去命令孩子、指挥孩子,把自己的权威凌驾于孩子的自尊之上,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造成孩子的逆反。所以,父母要想逾越和孩子之间的那道鸿沟,要想消除亲子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放下“大家长”的架子,试着和孩子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因此,父母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开始。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支招一:走进孩子的生活。

走进孩子的生活,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还可以很好地鼓励孩子。孩子虽然是在父母的影响和引导下成长的,但是,每个父母对孩子影响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亲子之间能否有效地沟通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亲子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就为父母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把握孩子的思想脉搏以及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然就能作出教育子女的正确对策,也就能更好地教育和鼓励孩子。

16岁的哈伍德曾这样写自己的父亲:“我爸爸对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非常熟悉,可是他对人与人的交往却一无所知。他是个化学家,他总想为生活制定出一个公式。他非常需要一切都井然有序,自己都能有所控制。因此,他总是产生挫折感,生活对他来说太杂乱无章了。他自己从来没有觉得自由过。他控制着自己的感觉,控制着他的雇员,控制着我的妈妈,他还想要控制我。他不能包容别人,因为他自己本身就不能算是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他更像一个被控制的实验。他说他爱我,可我感觉不到。他说他想把最好的都给我,可他怎么能做得到呢?他几乎都不了解我。”

这是一个16岁的孩子对亲生父亲的“控诉”,虽然这位父亲曾经对自己的孩子付出了一切,但是,所有的这些在儿子看来,只不过是疯狂的父亲想要控制一切罢了。

其实很多时候,作为一位父亲,你不需要像哈伍德的父亲那样专制,也没必要那样严肃,因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爱,还有平等和尊重:如果哈伍德的父亲不那么专制并能够给妻子和孩子一些尊重和平等,也许父亲会成为孩子的偶像,也许孩子会因为父亲而骄傲,也许父亲的每一次教导都会成为激励孩子一生的《圣经》,也许……太多的也许,但是,这些出只能是也许,哈伍德的父亲并没有那样做,所以他成为儿子心目中的希特勒,所以他的儿子从小就对他怀有一种仇恨和排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在这里我们提醒所有的哈伍德父亲式的家长,不要让你的孩子把你当成希特勒,不要让你的爱化成了孩子对你的仇恨。

其实对于一个父亲来说,你不需要做得特别好,例如,当你在处理问题或者教育疏导的时候,不要太过心急,也不要主观臆断;只要你抽出一点时间,带着孩子去郊外游玩;放下做父亲的架子,让孩子爬上你的肩头;收起你的威严,让孩子看到你的错误。这样你就可以很轻松地和你的孩子沟通,被你的孩子承认、理解和接纳,从而让孩子产生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不仅可以使两代人更好地沟通和理解,还可以促使孩子更加积极上进,为孩子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支招二: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

有人说:把快乐与人分享,就多收获一份陕乐,把忧伤倾诉给愿意为你分担的人,就减少了一份忧伤。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和他人分享喜怒哀乐,而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有利于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例如,当父母分享孩子快乐的时候,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有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心思,为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孩子奠定基础;而父母分享孩子的悲伤时,可以很好地安慰孩子,帮助孩子认识和分析失败的原因,为孩子改正错误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

因此,父母要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使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赢取孩子的信任。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对父母的信任非常重要。通过信任,从而使孩子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和亲近,并乐于向父母倾吐心声,有利于父母掌握孩子的心理和个人成长情况。掌握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有利于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这不仅能增进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而且能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有的放矢。

支招三:和孩子一起游戏。

游戏,可以使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关心和最想了解孩子的人。孩子的游戏行为能传达他们一定阶段的心理和思想,能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而对于父母来说,有时候可以通过游戏,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鼓励。

例如,很多父母都要教孩子做剪贴画,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创造性行为,有利于孩子将过去的知识、形象重新改组并形成新的构思、新的形象,同时还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新观念和创造力。当然,还有一个老少皆宜的游戏——词语接龙,也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好游戏。这是在意趣横生的游戏中开启孩子的大脑,丰富孩子的词汇,锻炼孩子思维的灵活性,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在这个游戏中,父母可以多说一些平时不常用盼词,当孩子表示不太明白、不太理解时,正好可以趁热打铁地向孩子讲解,这时候所讲的内容,一般会让孩子记忆较深不易忘记。经过长时间的“词语接龙”游戏,会锻炼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也可以鼓励孩子多学知识,使孩子的大脑中逐渐积累起更加丰富的词汇量,有利于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孩子的作文内容更加生动,语言更加丰富,以激发和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可见,通过亲子之间的游戏,改善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家庭生活中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在互动型的家庭游戏中,使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使全家人在默契中享受着快乐,在快乐中激励着孩子走向成功。

支招四:学会和孩子交朋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变化,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的,总之一切的一切都牵动着每一位父母的心。无论是孩子为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欣喜若狂时,还是遭遇失败而焦虑沮丧时,每一位父母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孩子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想要了解孩子的一切,还想对孩子说一些能够激励他们的话。

然而,常常事与愿违,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这一切总是有些力不从心,在孩子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此,所有的关心和忙碌,在此时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和无力,甚至还会换来孩子一句“你怎么这么哕唆,烦不烦!”“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这些话语对于那些内心焦躁的父母来说,是多么的伤心和无奈。

当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的时候,贸然的一句安慰或者鼓励,确确实实成了让人厌烦的一句唠叨话,而孩子那一针见血的评论,很是让那些帮倒忙的父母无语和无奈……

因此,父母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和孩子交朋友。只有孩子把父母当做朋友,可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父母,父母才可以抓住孩子的问题所在,更好地引导孩子、鼓励孩子。

当然,学会和孩子交朋友,首先我们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实验证明,在宽松的环境中生活成长的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候心理上才没有压力,更容易和父母做朋友,也更容易和父母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其次,与孩子交朋友,还应了解孩子的喜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想获得对方的好感,就要投其所好,当你的谈话引起对方的兴趣的时候,对方才有足够的兴趣和诚意和你交流,才会与你越走越近。所以,父母要想和孩子交朋友,想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就要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着手,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