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天读懂金融学
9280800000015

第15章 存钱也有学问—关注利率变化应懂的金融学(1)

§§§第一节钱是怎样“生”钱的——利息和利息率利息的本质现在,贷出款项收取利息已经成为很自然的事情,货币因贷放而会增值的概念也已经植根于人们的经济观念中。但历史上对于利息还曾有过否定的看法。随着社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货币经济的全面发展过度,人们日益正视利息的存在,很多经济学家还提出了自己对利息实质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认为利息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货币本身并不能创造货币,货币执行资本的职能,获得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平均利润的能力。所有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利益驱使,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分割成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分别归不同的资本家所占有。因此,利息在本质上与利润一样,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反映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家中,“实质利息理论”认为利息实质是实际节制的报酬和实际资本的收益,实际利息率最终取决于起初的生产力因素,如技术、资源的可用性和资本存量等。从17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对利息开始进行系统研究起,直到本世纪30年代,实质利息理论在利息研究领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货币利息理论”认为利息是借钱和出售证券的成本,同时又是贷款和购买证券的收益。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利息率的高低完全由货币的供求决定。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另外,一些国家规定存款利息收入的一部分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利率决定论

利息率又称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是:

利息率=利息量/本金/时间×100%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利率水平是怎样决定的,有哪些因素会使它发生变化,是金融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利率的计算方法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利息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定数量的借贷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息的多少。利息率政策是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所以,利率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使用资本的单位成本,是借款人使用贷款人的货币资本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从贷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贷款人借出货币资本所获得的报酬率。如果用i表示利率、用I表示利息额、用P表示本金,则利率可用公式表示为:i=I/P。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利率决定理论也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利率分析以及当代动态的利率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

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

在他的理论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是没有利率弹性的外生变量。此时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而后产生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

Tips: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等人则认为以上理论没有考虑收入的因素,因而无法确定利率水平,于是于1937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的IS—LM模型。从而建立了一种在储蓄和投资、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的利率与收入同时决定的理论。

根据此模型,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储蓄供给、投资需要、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四个因素,导致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变动的因素都将影响到利率水平。这种理论的特点是一般均衡分析。该理论在比较严密的理论框架下,把古典理论的商品市场均衡和凯恩斯理论的货币市场均衡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从利息的来源和实质的角度,考虑了制度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利率理论,其理论核心是利率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换形式。利息的独立化,对于真正显示资金使用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有积极意义。

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

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周期、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等,对利率的变动均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在国家经济不发达或非常时期,利率管制也是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重要因素。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界限。由于管制利率具有高度行政干预和法律约束力量,排斥各类经济因素对利率的直接影响,因此,尽管许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实行管制利率,但范围有限,且非常时期结束后就立即解除管制。相比之下,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率主要为管制利率。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

一、经济贫困和资金严重不足,迫使政府实行管制利率,期望促成经济发展和防止过高的利率给经济带来不良影响。

二、实行管制利率以抑制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三、为配合全面的经济控制,如对贸易、物价、投资、生产、外汇等方面的控制,需要对利率实行管制。

四、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与数量不多的金融机构容易形成垄断利率及贷款的垄断分配,并发展为利率管制。

五、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中,管制利率是配合实现生产、流通与分配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保证实现计划目标及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

§§§第二节怎么有那么多种利率——利率体系和利率计算

利息率,日常简称为利率。我们到银行营业厅看到的利率表,有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又分为活期、定期,定期又分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整取又要划分期限等等;更不用说新闻里经常要提到的加息、基准利率……真是不一而足。

怎么有那么多种利率?存款、房贷利率又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有人说钱存在银行里其实利息是负的?

利率及其种类

现实生活中的利率都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经济学家在著述中谈及的利率计利率理论,通常是就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利率综合而言的。有时用“市场平均利率”这类概念,也是一个理论概念而不是指哪一种具体的统计意义上的数量概念。

在利率这个大系统中,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多种多样不同的利率类别,以此更清楚地表明不同种类利率的特征:

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Tips:“基准利率”的概念经常可以见到。它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所谓起决定作用,意思是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因而,了解这种关键性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也就可以了解全部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传统上是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为代表,但实际上也不限于这一种,例如,我国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定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通常叫官定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是行业公定利率;随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我国目前以官定利率为主,绝大多数利率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不作调整的利率。实行固定利率,对于借贷双方准确计算成本与收益十分方便,是传统采用的方式。浮动利率是一种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根据借贷双方的协定,由一方在规定的时间依据某种市场利率进行调整,一般调整期为半年。浮动利率因手续繁杂、计算依据多样而增加费用开支,因此,多用于3年以上的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如房地产贷款等。

Tips:“固定利率住房贷款”就是在贷款合同签订时即设定好固定的利率,在贷款合同期内,不论市场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按照固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不需要“随行就市”。对于银行来讲,所定利率偏低,市场风险将全部集中在银行,一旦利率走高,银行亏损难免;利率定得偏高,则客户难以接受,业务根本无法开展。而对于客户来讲,则是对金融风险尤其是利率风险的深入认识和冷静面对的过程。因此,固定房贷利率适合的人群是那些对于未来的支出有一个精确的规划,或是对未来利率变动有着自己的认识的投资者。

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利率的各种分类之间是相互交叉的。例如,3年期的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为4.95%,这一利率既是年利率,又是固定利率、差别利率、长期利率与名义利率。

各种利率之间以及内部都有相应的联系,彼此间保持相对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国的利率体系。

单利和复利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爱因斯坦

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是指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连本带利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

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S=P(1+i)^n(n指n次方)复利现值是指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要达到未来某一特定的资金金额,现在必须投入的本金。复利终值是指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获得利息后,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到约定期末的本金之和。

例如:本金为50000元,利率或者投资回报率为3%,投资年限为30年,那么,30年后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按复利计算公式来计算就是:50000×(1+3%)^30。

由于通胀率和利率密切关联,就像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所以,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以计算某一特定资金在不同年份的实际价值。只需将公式中的利率换成通胀率即可。

复利现值是指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要达到未来某一特定的资金金额,现在必须投入的本金。

例如:30年之后要筹措到300万元的养老金,假定平均的年回报率是3%,那么,现在必须投入的本金是3000000×1/(1+3%)^30。

可以说,复利是储蓄的吸引力所在。假定利率是8%,你每个月存入100元,月复一月,连续存上5年,你就总共存了6000元,而且由于复利,那时你在银行的实际储蓄将是7348元。如此,20年后,你的投资总收入将是58902元。此种定期投资所获甚为可观。

如果你每个月用100元购买年利率为12.5%的债券,20年后,你的投资总收入将是107000元,如果债券利率为15%的话,30年后,你将获得700000元的大丰收!哈哈,当然这样长期的高利率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前面已经说过,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官方制定或其他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包含信用风险与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