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天读懂金融学
9280800000026

第26章 用政策手段调整市场—关注金融政策应懂的金融学(2)

虽然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普遍将经济增长列为货币政策目标之一,但由于它在各国货币政策目标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重要程度不尽相同,就一国而言,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并不一样。从美国来看,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是在30—50年代,因为当时美国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生产严重下降,以及随后出现的5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而自70年代以来,尤其是1981年里根担任总统之后,货币政策目标则以反通货膨胀为重点。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同样提出了发展经济的目标,但那是基于战后的生产极度衰退而言,实际上,在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这两个目标的重点选择上,日本始终以稳定物价为主。联邦德国由于吸取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爆发恶性通货膨胀的惨痛教训,因而虽把经济增长也列入政策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执行中宁愿以牺牲经济增长来换取马克的稳定。不过也有例外,如韩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曾一度是经济增长为主,稳定物价被置于次要位置。

平衡国际收支

所谓平衡国际收支目标,简言之,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无论是顺差或逆差,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长时期的巨额逆差会使本国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并承受沉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而长时期的巨额顺差,又会造成本国资源使用上的浪费,使一部分外汇闲置,特别是如果因大量购进外汇而增发本国货币,则可能引起或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当然,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尤甚,因此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一般着力于减少以致消除逆差。

从各国平衡国际收支目标的建立来看,一般都与该国国际收支出现问题有关。美国开始并未将平衡国际收支列入政策目标,直到60年代初,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长期逆差。从1969—1971年三年期间,国际收支逆差累计达到400亿美元,黄金储备大量流失,这时平衡国际收支才成为货币政策的第四个目标。

日本的情况与美国类似。50年代以后,日本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经常出现逆差,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因此才将平衡国际收支列为政策目标。

1965年以前,日本银行在国际收支方面主要解决逆差问题,此后日本国际收支呈现出完全顺差的趋势。当时日本因致力于国内物价稳定而忽视了对顺差的关注,结果导致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并由此引起了1971年12月的日元升值,之后,日本银行转而解决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化问题。

英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因其国内资源比较缺乏,对外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很大,特别是国际收支失衡会使国内经济和货币流通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战后英国一直把国际收支平衡列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第二节到日本去贷款——利率政策

1995年以来,日本基准利率长期保持在1%以下的水平。尽管日本央行在2006年解除了执行长达5年之久的零利率政策,金融危机的冲击,又使零利率政策回归。对于老百姓来说,零利率代表着把钱存在银行将得不到任何利息。而对于企业来说,零利率代表着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日本政府实行零利率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提振低迷的国内经济,扩大国内需求。由此可见,作为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利率政策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什么是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央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自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以来,经过7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再贴现利率成为中央银行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服务于货币政策需要。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在扩大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同时,推出放开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结息方式和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的上限等其他配套措施。

进行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始于1999年。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和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年)。

2000年开始积极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

从美国、日本相对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以及阿根廷利率市场化改革失败的教训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借鉴:

一、宏观经济形势决定着改革的时机选择,金融微观基础建设的程度制约着改革的实践速度。先培育金融市场,健全金融机构,后放开利率的成功者居多,而无扎实的市场基础贸然完全放松利率管制者多以失败告终。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以及适宜的法律和规章来取代对利率和金融的直接干预。在放开利率、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适宜而谨慎的管理制度,制定高质量的监管标准,进行严格而有效的银行监督,评估银行风险。

这对利率放开后的金融体系成功地发挥作用非常重要。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综合考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观点,只有同时实现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才可迅速实现利率自由化,否则需要有一个创造条件的过程。

四、对后利率自由化问题宜尽早防范。利率自由化之后,由于对银行的其他管制也已放松,便会引起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金融机构资金会大量流向一些管制背景下发展不足、但却可迅速升值的行业中去。

§§§第三节到韩国去血拼——汇率政策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韩元持续贬值。假如原来1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一支韩国生产的BB霜,那么现在只需要75元人民币就能买到。韩元的大幅贬值使得韩国游日益兴盛,许多人揣着大把钞票到韩国去血拼,战果颇丰。

韩币为何会大幅贬值?是市场选择还是政府导向?一国货币的大幅升值或贬值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汇率政策的有相关知识。

什么是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金融法令的颁布、政策的规定或措施的推行,把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确定或控制在适度的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汇率政策具有保持出口竞争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的作用。防止汇率的过度波动,才能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汇率政策工具

汇率政策工具主要有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水平的确定以及汇率水平的变动和调整。

汇率政策中最主要的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对本国货币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的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汇率制度传统上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两大类。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本位货币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为确定汇率的基准,汇率比较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从总体上看,在注重协调、监督各国的对外经济,特别是汇率政策以及国际收支的调节,避免出现类似20世纪30年代的贬值“竞赛”,对战后各国经济增长与稳定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汇率变动缺乏弹性,因此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力度相当有限。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与外币的黄金平价和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自由上下浮动的一种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的特点:汇率浮动形式多样化,包括自由浮动、管理浮动、盯住浮动、单一浮动、联合浮动等;汇率并不是纯粹的自由浮动,政府在必要的时候会对汇率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由于汇率的变化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因此浮动汇率比固定汇率波动要频繁,而且波幅大;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汇价成为汇率制度的组成部分。浮动汇率制对经济的有利影响包括防止外汇储备大量流失、节省国际储备、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等,但也存在着助长投机、导致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货币战加剧等负面影响。

中国汇率政策的变革

汇率政策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演变、改进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经历了汇率双轨期、汇率并轨期、汇率市场改革期三个阶段。

汇率双轨期(1978—1993)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以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采取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形成机制,实行外汇留成办法。1980年10月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引进更多竞争机制,增加外汇储备。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存在较少的外汇风险,但缺乏外汇监管制度。

汇率并轨期(1994—2004)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起以银行结售汇制度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形成统一、规范、有效的外汇市场;取消了对外国货币在中国境内的计价、结算和流通,提高了居民用汇标准,扩大了供汇范围。1996年12月1日起,实现了人民币经常账户可兑换。

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的贸易日益增多,外汇管理局为适应形势需要,作出了相应政策规定。

汇率市场改革期(2005至今)

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外汇管理制度进行了新一轮改革:

一、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改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了更富弹性和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