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它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从这两个小故事中,你读出了什么?眼睛长在我们自己身上,但是我们看不到自己,我们只能用它来看世界,看别人。这是生理特征,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们不应该养成这样的心理特征,只看到别人的优点、缺点,而不肯正视自己的得失。
我们都需要镜子,就是为了看看自己。可是,除了检视我们的外表,我们的心灵也需要镜子。我们的心灵需要时时审视。想想看,有时候他人无礼的行为是因你而起的,也许你自己都未意识到不经意散发的信息对别人所造成的影响。想想自己与别人的交往模式,你是否打断过别人的发言?你是否对他人的帮助真诚地表达谢意?你是否己所欲而不施于人?己所不欲反而施于人呢?
眼睛不仅仅是用来丈量别人、观察世界的,我们也要学会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好好审视自己,清醒认识自己,这样才能走好。
这是孔子的一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能够自我反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责备自己多,而埋怨人家少,内心的怨恨自然就少了。
躬自深省是孔子一贯的观点,也是仁人志士自我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
古训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意思都差不多,就是让我们对自己要求严点,对别人则常存宽厚之心,多作自我批评,少去怨天尤人。
有一个人整日埋怨生活不顺利,好像不如意的事情都发生在他的身上。有一天,他发牢骚地说:“为什么命运之神要这样捉弄我?”
没想到,他的话被命运之神听到了,命运之神对他说:“其实这与我没有关系,只是你忘了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抓住了这个环节,你就会事事如意。”那人请教命运之神是什么环节,命运之神说:“把反省自己当成自己每日的功课。”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来审查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为什么不静下心好好看看自己,反省一下自己呢?
为什么要一再提醒你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呢?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该这样做,或者知道却做不到。我们看别人的错误清清楚楚,于是我们懂得好心地提醒别人,但是我们往往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不懂得提醒自己。
有一对夫妇因偷盗而被示众,人们万分愤怒,指责与谩骂的声音像大海的海浪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有人竟然还提议用石块将这对夫妇打死,并且人们都同意这样做。正当他们准备用石块砸向这对夫妇时,耶稣路过广场。面对这种情况,他想了想便对愤怒的群众说:“好吧,那么就要我们当中从来没犯过一次错误的人扔第一块石头。”结果群众都不说话了。
“没有人定你们的罪吗?那么我也不定你们的罪吧!”耶稣对偷盗夫妇说。
不要看不到自己的过错,只会去追究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已成为我们的习惯,但我们却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反省自己,改过错误。大多数人就是因为缺少审视自己的习惯,所以始终看不清自己的本质。
一个人如果能多看看自己,多检查自己,就可以随时发现自己不断变化中的长短得失。若是正确,以后可以继续;如果是错的,就立刻加以修正。
很多人一腔热血,愤世嫉俗。看很多事情都不顺眼,总是觉得别人浑身都是缺点。可是,为什么不肯看看自己呢?如果不肯检查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成长是一种最大的耽误。
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改变别人是困难的。即使改变了别人,你也不会有什么进步。所以不要总看别人,而是要多多审视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还应该做得更好,你就能够改变自己,使自己得到进步。对照高尚的道德标准省察自己的言行,不断地完善自己,君子就不会有祸患。
随时随地都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对以前犯过的错误都一清二楚?若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出失败的原因,难免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在失误时,应该多反省一下自己,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失误。这既是一个人修身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强你自己生存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人一生中会犯很多的错误。犯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吸取教训,反省自己,然后改正,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人活着本来就是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人需要在生活的磨难里,一点点地完善自己,发现了缺点就改正,发现了不足就弥补。
不肯把眼睛放在自己身上,就很难发现自己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很难实现积极的自我超越。当你学会了审视自己后,才能更好地审视周围,这样,你才不会盲目。多认识自己,多反省自己,才能让你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始终清醒地站在风口浪尖,不被生活的暗流淹没。
你不肯容忍自己脸上带着污迹出门,所以你总要照照镜子。可是,心灵上的灰尘呢?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己吧。如果不肯让眼睛在自己身上多停留,就是对自己极大的不爱惜和极不负责任的纵容。
作为青少年的你,知道审视天地岁月,可收获哲思;审视世事人生,可增添睿智;审视文化历史,可厚实底蕴。现在你还要知道,审视自身得失,可完善自我。
一步一个脚印
“凡事都要踏踏实实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身为青少年的你一定要牢记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踏踏实实学习、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这样你才能拥有自己理想的未来。
1984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跑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凭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夺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交谈,回答仍然是上次那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没有再挖苦他,但是对他所说的“凭智慧战胜对手”还是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底揭开了。他在自传里是这样说的: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就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前行,慢慢进步,这样你总会到达目的地。我们无法一下子成功,只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在磨难中,要不断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患有癫痫的人是不适合做体育运动的。但是派蒂·威尔森的父亲却不这样认为。
当派蒂对他说“爸,我能不能像你一样每天清晨进行长距离晨跑”时,派蒂的父亲在经过短暂犹豫后对派蒂说:“可以啊,欢迎你陪着爸爸一起跑。”
派蒂说:“可是我有癫痫,中途发作怎么办?”
派蒂的父亲说:“不要怕,我知道如何处理,何况它并不会发生。”
派蒂第二天就开始和父亲一起晨跑,幸运的是,派蒂真的没有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癫痫。
派蒂很快乐。在此之前,医生曾告诉她不能下水,不能打球,不能参加任何具有攻击性和体力消耗大的活动。现在看来,医生的话并不是十分正确。
几个星期后,派蒂突然对父亲说:“我想打破世界女子长距离跑步世界纪录。”
父亲听了,大吃一惊。对于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又患有癫痫的女孩来说,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派蒂看出了父亲的疑虑,她说不是现在,而是等三年后,或者更长的时间。
这三年里,她坚持不懈地锻炼,越跑越好。
三年后,派蒂认为她可以冲击世界纪录了。她为自己订了一个计划,先从自己所居住的橘县跑到旧金山,然后到达俄勒冈州的波特兰,最后向白宫进发,距离约三千公里。
她从自己的家出发,经过整整四个月,从西岸到达东岸,最后到了华盛顿,并接受了总统的召见。她对总统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让其他人知道,癫痫患者与一般人无异,也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成功不容易,但成功也不是很难。无论在走向前方的过程中遭遇到什么样的不快,你都要相信,脚比路长,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就一定能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国西晋时着名的辞赋大家左思,他写的旷世名篇《三都赋》就用了整整十年。他为了把《三都赋》写好,无论是吃饭也好睡觉也罢,时时刻刻都在构思这篇赋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为了能够及时把自己突发的灵感记录下来,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带着纸笔,一想到有什么好的句子,就立马记下来。
苦心人,天不负,十载寒暑过去,左思终于完成了他名动天下、流传千古的《三都赋》。《三都赋》语言华美、文笔流畅,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文章一经问世,整个洛阳城为之轰动,大家竞相传抄,顿时洛阳城的纸张变得供不应求,纸价暴涨,有名的“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真是我国古代文坛一件无比风雅的盛事。
和古人相比,我们无疑要进步太多,我们可以一日千里。但是我们太浮躁。我们总是不想有太大的付出,却想要很大的收获。我们不肯脚踏实地做事情,不肯慢慢进步,我们幻想一口吃成胖子,我们期望一下子减掉十斤。现在的我们,不会有人用十年时间来写一篇文章。
当然,这是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在力求高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比如提高自己的修养,比如让自己变得更成熟睿智。小树不可能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也要记得自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进步。不能静下心来做事的结果,就是任何事情都做不漂亮。
人生就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积累知识,积累经验,提高修养,最后才能收获成功。从童年一步一步慢慢走来,在不知不觉中,你静静成长,不断进步,终于有一天,你会拥有足够的能力撷取到美丽的成功之花。
还是青少年的你,不要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记住荀子的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踏踏实实前行,不断进步,不断收获新的自我。
总结比展望更重要
有一篇名叫《竹节》的散文,是说面对那如剑般笔挺的竹,作者企图寻找成就它凌云之势的原因。在清淡的月光下,作者陷入沉思,在苦苦思索之中,作者的目光定格在面前那毫无差别的节上——每隔均匀的一段就有一个。终于,作者恍然大悟,找到了它的独特之处:每长高一段,每前进一步,它必有一节,一次“小结”,如此,它怎么会走歪路?
竹子素来有坚韧不拔的美称,它不屈不挠地向上生长,不会歪曲。不仅因为它有浑圆的干,更因为它有节。这些节均匀地刻在竹的腰杆上,不时地警告自己要奋勇向上攀登,也时时纠正每一步走向歪曲的可能。正是因为它时时留意每一节,才有了它的凌云之势,成就了它不同寻常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