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奖学金花完了,而这时英费尔德也全身心投入进去了,但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的与爱因斯坦共同研究的课题还远没有完成。1937年初,英费尔德在经过长时间的犹豫之后,决定同爱因斯坦商量一个纯个人的问题,以便能继续和爱因斯坦一起工作下去。尽管爱因斯坦全力为他争取,英费尔德延长奖学金的申请还是遭到了拒绝。这时,他想出了一个同爱因斯坦一起写一本通俗读物的主意。只要对任何出版社说这是爱因斯坦同意的,预支一半稿酬是不会有问题的,而这就足够英费尔德在普林斯顿再留一年的生活费用了。英费尔德好不容易才鼓足勇气说出了这一计划。爱因斯坦听后,小声地说:“这个主意不错,很不错!”然后,他向英费尔德伸出手来,说:“我们来干吧!”
①[苏]库兹涅佐夫:《爱因斯坦传》,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49—250页。
但爱因斯坦想写的倒不是关于相对论的通俗读物,而是一本专著,说明逐步纳入科学的世界图像的基本的物理学概念的逻辑。爱因斯坦在谈到将要着手撰写的那本书的内容时说道:“这是一出戏剧,思想的戏剧。我们的书应该是对每一个热爱科学的人都有意思的、极感兴趣的书。”①事实上,他本人对系统阐述物理学的历史也很感兴趣,深深地为其所吸引,后来甚至对它着了迷。原因可能是他觉得对物理学概念内在逻辑发展的阐述,可能会引发新的灵感,从而有助于统一场论的研究。因为爱因斯坦坚信:科学思想的逻辑在理想上能推导出凭经验把握的物理学关系式的总和。
在写作的指导思想上,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都坚持避免许多著作中都有的那种通病:故弄玄虚,仿佛科学思维同普通的健全思维有原则区别。爱因斯坦的认识论立场是:科学思维与日常健全思维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但它走得远一些,深入到碰见新的规律性的那些领域,而日常的健全思想(至少在开始阶段)却认为这些规律是反常的。
①[苏]库兹涅佐夫:《爱因斯坦传》,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52页。
②[德]爱因斯坦、[波]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188页。
1938年4月,《物理学的进化》一书问世。该书在序言中写道:“在我们写这本书的时候,关于我们所想像的读者的特征,曾作过很长的讨论,并且处处都在替他们着想。我们想像他完全缺乏物理学和数学的实际知识,但是却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足以弥补这些缺憾。我们认为他们对物理学和哲学的观念很感兴趣,同时他们对努力钻研书中比较乏味和困难的部分很有忍耐性。”②在书中,他们还一再强调了自己的信念:世界的客观性、和谐并可以认识。“如果不相信我们的理论结构能够领悟客观实在,如果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的和谐性,那就不会有任何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机。在我们所有的努力中,在每一次新旧观念之间的戏剧性斗争中,我们坚定了永恒的求知欲望和对于我们的世界的和谐性的始终不渝的信念。”①
叫人难以理解的是,爱因斯坦对已出版的书的特殊态度。
《物理学的进化》一书在作准备时他曾全神贯注,然而一旦脱稿,他就对它毫无兴趣了。无论是对清样,还是对印就的样书他看都没有看一眼。为了不得罪出版者,英费尔德佯称,爱因斯坦对书的装帧是喜欢的。所以会如此,也许是由于他一生都在进行创造性劳动,追求新的东西,物理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既然搞清楚了,出版出来了,也就不重要了;也许他并没有因写这本书而获得新的灵感,从而在统一场论这个根本问题的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他还是急于想把统一场论建立起来。
世界上没有第二件事情能动摇爱因斯坦对统一场论的探求,因为它的意义太重大了,它将系统地表述普遍具有的规律,同时包括广阔无垠的引力空间,包括存在于星际空问的举动深邃狭小、令人生畏的原子领域的电磁场。这种包罗万象的全面概括,将弥补存在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无限大和无限小之间的裂缝。宇宙的复杂总体从此将以一种同一的运动得到解决。
一切运动形式,从群星缓慢地转动到电子的迅速飞动,都将简单地表现为原始场的密度和结构的变化。这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是“探求整个物理学的基础的问题”,“即要寻找一个关于所有这些学科的统一的理论基础,它由最少数的概念和基本的关系所组成,从它那里,可用逻辑方法推导出各个分科的一切概念和一切关系。”“认为这个终极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这样一个深挚的信念,是经常鼓舞着研究者的强烈热情的主要源泉。”①
①[德]爱因斯坦、[波]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188页。
英费尔德回国了,瓦连丁·巴尔格曼(在1938—1943年)又来了。在他之后是恩斯特·施特劳斯(在1944—1947年),接替恩斯特·施特劳斯的是约翰·凯曼尼(在1948—1949年),这之后是罗贝尔·克莱赫曼(在1950年)和布鲁里亚·考夫曼(在1951—1955年),学生兼助手换了一个又一个,爱因斯坦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点始终在统一场论的研究方面未能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但也始终未放弃自己的目标。
1955年3月,即在他逝世的一个月前,爱因斯坦在为纪念他的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成立100周年而写的回忆录——《自述片断》中就说:“自从引力理论这项工作结束以来,到现在40年过去了。这些岁月我几乎用来为了从引力理论推广到一个可以构成整个物理学基础的场论而绞尽脑汁。有许多人向着同一个目标工作着。许多充满希望的推广,我后来一个一个放弃了。但是最近10年终于找到一个在我看来是自然而又富有希望的理论。不过,我还是不能确信,我自己是否应当认为这个理论在物理学上是极有价值的,这是由于这个理论是以目前还不能克服的数学困难为基础的,而这种困难凡是应用任何非线性场论都会出现。此外,看来完全值得怀疑的是,一种场论是否能够解释物质的原子结构和辐射以及量子现象。大多数物理学家都是不假思索地用一个有把握的‘否’字来回答,因为他们相信,量子问题在原则上要用另一类方法来解决。”②然而,爱因斯坦从来就是敢于怀疑“完全值得怀疑的”事。他坚信自己的方向没有错,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他要判断粒子的运动状态,不仅要知道它在给定时刻的位置,而且要知道时间对于它的坐标的导数、粒子的速度。他在《理论物理学基础的考查》一文的最后写道:
①②《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85、49—50页。
“有些物理学家,包括我自己在内,不能相信,我们必须实际地放弃那种在空间和时间里直接表示物理实在的想法;或者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观点,说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像碰运气的赌博那样。对于每个人,他所能选择的奋斗方向是宽广的;而且每个人也都可以从莱辛的这样一句精辟的名言里得到安慰: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①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爱因斯坦多次强调这一思想。这是他身体力行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为统一场论苦苦奋斗了40年仍毫不动摇的原因。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还加上许多年轻的才智出众的助手搞了整整40年都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这是人类科学史上一幕多么感人的大悲剧!而通过这一悲剧又可看出悲剧的主人公的人格是多么的高尚和伟大!
2.E=mc2的悲剧
合理的科学理想同合理的社会理想必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因斯坦生活的主旋律自然是科学研究,这在他的后半生主要表现为对统一场论的不懈探索。而且为了能集中精力攻克这一科学难关,他也尽可能地回避各种干扰。但对宇宙和谐的强烈追求必然导致“对社会正义的强烈兴趣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也正是这样,就是在他紧张、繁重的科学研究中,也从来没有忘记关心世界形势的发展,为反对一切反动势力,追求一种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而奋斗。面对日益深化的世界形势,他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焦虑和担忧,表现出对人类幸福的坚定的、感人的关怀,尽管这并不表现他全心全意地献身给自己的地区、国家、朋友、亲人和家庭,相反,他还表现为要摆脱这些关系和与外界隔绝的意向。他到普林斯顿后,很少和人交往,也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过的几乎是一种隐居生活。为此还引起了一则笑话。一位英国学生于1946年7月10日从南非开普敦给爱因斯坦寄来一封天真可爱的长信,其中讲道:“我给您写信,是想弄清楚您实际上还在不在世。”①
①《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94页。
爱因斯坦生活的全部表现——如他努力研究科学,思考各种社会问题,生活历来都很随便、节俭,包括他向往孤独,总想摆脱各种具体的人和事等,都有一个统一的、最深刻的根源——这就是要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的解放。“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是他的认识,也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在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一些人甚至是在等着看笑话的情况下,他仍毫不动摇地坚持探索统一场论。这正是由于认识到,如果能有所突破,将可以为人类提供一种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工具。他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就曾明确谈到他之所以拼命工作的原因:“我每天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外部和内部的生活都依赖于我的同时代人和我们先辈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正在领受和将要领受的东西。我深感必须俭朴,并且时常痛心地发觉自己占有了比需要更多的我的同胞的劳动产品。”②
①[美]杜卡斯、霍夫曼编:《爱因斯坦谈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94页。
②《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42页。
正是基于这样的人生观,他的一生就是创造、斗争、奉献!是对社会进步的期盼!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当1938年10月的某天,罗斯福总统从华盛顿打电话给他,说在纽约东北部正在为第二年开国际博览会修建展览馆,他们想请一些杰出人物尽可能简明扼要地把当时的思想和感情写出来埋到地基下,待5000年以后让人们取出来看。总统请爱因斯坦写一个100单词左右的东西时,他是这样写的①:
我们的时代富于创造思想。我们的发现本应该可以大大地使我们的生活轻松愉快。我们利用电能横渡大洋。我们使用电能来减轻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利用电波很容易地把消息发到全球各处去。
但是,虽然有着这一切,我们的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是完全无组织的。人们必须生活在忧虑中,担心被人从经济生活中抛出,失去一切。除此之外,生活在不同国家中的人们每隔一个长短不等的时间就要进行互相杀戮,因此,每一个想到未来的人必然都生活在经常的忧恐中。
我相信,我们的后人将怀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读上面这几行文字吧。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38年8月10日
在这里,除了对人类理性的信心,还表达了对不合理的制度的不满和对战争的厌恶。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跃然纸上。
希特勒上台之后,对犹太人的迫害更疯狂了。当时爱因斯坦就确信,纳粹机器一旦建立起来就会发动战争。可是由于领导人的自信和愚昧,也可能是由于第三帝国的欺骗宣传,有些国家对德国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对于武装冲突的严重性缺乏准备。自希特勒夺权之后,除了统一场论,一直萦绕在爱因斯坦心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怎样从灾难中拯救欧洲”。他在写这
①[苏]里沃夫:《爱因斯坦传》,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0—241页。
封《致后人书》时,西班牙的战争已经爆发。当时他已认识到,不干预政策只适用于民主中立的国家,对法西斯主义侵略别人也采取不干预政策,实际上鼓励了法西斯主义并使它有可能取得胜利,他对“面对南方来的威胁”,法国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十分苦恼和忧伤。同时,他也主张处于法西斯统治下的人民团结起来,作坚决的斗争。他认识到,在集权主义国家,拒绝战斗将意味着殉难和死亡,尽管这种反抗有可能仅仅是遭到迅速镇压的无数的个人反叛。他的这些思想遭到了美国的国家主义者们的谴责,说他要把美国拖进战争。特别是那些以爱国者自居的妇女,担心美国政府听爱因斯坦的话,出来制止侵略战争,她们的儿子就可能要去冒死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