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9311700000054

第54章 美国的反恐战争(1)

2001年,“9·11”这个数字催生了一个新名词——恐怖主义,这十年来,美国就是以这个名词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反恐战争打了十年,不见任何减弱迹象,阿富汗的局势不见起色,伊拉克政权弱不禁风,恐怖分子滋生世界。

从人类正义来说,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全球人类对于恐怖主义都是不能容忍的,美国人在投入巨大资源打击恐怖主义的时候,是不是该思考自己的国家除了战争之外,还能够为那些落后国家做些什么?

我们也不能排除美国利用反恐战争的名义发动对主权国家的战争,那是他们的政治阴谋和军事阴谋。从伊拉克战争到利比亚战争,美国在反恐战争名义下做了多少抢占资源事情,也许只有美国精英统治集团自己知道。

美国的种种行为,不禁让人怀疑,究竟是在反恐,还是在制造恐怖主义?

谁制造了恐怖组织

恐怖组织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然也不会无缘无故地针对美国人,这里面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也跟美国在全球执行的新殖民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易强《美国沉没?》这本书中,在有关“基地”组织的章节中,有一段精彩的引用,题目是《美国创造了吞噬自己的“弗兰肯斯坦怪物”》,来说明了美国人一手扶持了很多的国际组织。

弗兰肯斯坦怪物是英国诗人和哲学家雪莱的妻子、著名小说家玛丽·雪莱(Mary Selley,1797—1851年),在1818年出版了一本哥特式小说《弗兰肯斯坦,或现代的普罗米修斯》的主人公。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告诉世人一个咎由自取的故事。

瑞士科学家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博士,通过科学和炼金术的方式,在他的实验室中创造了一个怪物,而后博士出于恐惧而逃匿。为了弄清楚自己的身份,怪物千方百计地寻找博士。后来博士被找到了。怪物要求博士给它创造一个伙伴,但是这个要求遭到拒绝。因此,怪物将博士的家人杀死。故事的结局是,弗兰肯斯坦博士死了,怪物则因为失去唯一的“亲人”而无家可归,于是,它发誓要去“地球最北的地方”自我毁灭。自此之后,再也没人见过它。

这本小说出版之后,“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很快就成了西方文学中的术语,意思是创造怪物的人最终因怪物失控而受到伤害。这个故事的最新演绎,就是美国的“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早晨8时40分,四架美国民航飞机几乎同时被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的世贸中心,造成两幢一百一十层的摩天大楼倒塌,另有一架飞机撞击了五角大楼,造成大楼局部坍塌,还有一架被劫飞机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这就是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它是继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本土遭遇的最严重袭击事件。这起惨案中的罹难者超过三千人。

在“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联邦调查局就声称,劫机犯来自“基地”组织,而策划者则是“基地”组织首脑本·拉登。而很多方面的消息都表明,“基地”组织的成立与运营,都与CIA(美国中央情报局)有很大的关系。

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石油生产国伊朗财富极大增长。而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则日益变得左倾。美国当时担心两件事:中亚和中东国家与苏联发展同盟关系和这些国家变成真正的独立国家之后,会为了本国的利益而控制自己的资源。

正是出于对这两件事的担心,美英战略家才谋划这个战术。按照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学者马歇尔(Andrew G Marshall)的解释,“危机之弧”这个概念描述的是横跨苏联南侧,从印度次内地到土耳其,并往南通过阿拉伯半岛到非洲之角这一带国家,其重心是伊朗。

提到“危机之弧”的概念,有两个人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卡特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另一个是彼尔德伯格组织(Bilderberg)成员、英国情报机构前任官员、牛津大学学者伯纳德·刘易斯(Bernard Lewis),他们是这个概念的创造者。彼尔德伯格是一个非官方的年度论坛组织,大约有一百三十位成员,多数都是在政界、商界、银行界极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每年在欧洲聚会一次,每四年在美国或加拿大聚会一次。该组织在荷兰的莱顿有办公室。

1978年,布热津斯基在《时代》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新月危机》的文章中写道:“沿着印度洋海岸伸展的、有着脆弱的社会与政治结构的、对美国至关重要的一个危机之弧,有着分崩离析的危险,它导致的政治混乱局面,将被对我们的价值观有敌意而且同情我们敌人的势力填满。”

后来,伯纳德·刘易斯对这个概念做了延伸。几十年来,作为东方学研究者,作为美国和英国情报专家、智库专家以及新保守主义者,刘易斯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在冷战结束、世界新秩序开始之后,刘易斯于1992年在外交关系委员会(CFR)出版的《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东再思考》的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中东政策,即后来流行的“黎巴嫩化”。多数中东国家(埃及是一个明显的例外)容易走上这种进程。如果这些国家的中央权力被极大削弱,就不会再有公民社会可以团结国家,国民不会有真正的共同的国家身份的感受。之后,如同在黎巴嫩所发生的一样,这些国家就会分裂成为长期争斗和冲突的宗派、部落、地区和党派。

1979年,历史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冷佐斯基(George Lenczowski),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讨论了所谓的“危机之弧”。这篇文章解释说,美国在这个地区的战略重点是,牵制苏联并控制这个地区的石油。

他认为,中东是“危机之弧”的核心。其战略立场是无与伦比的:它与苏联相邻……并拥有世界探明石油储藏量的四分之三,它是21世纪最难处理的冲突——犹太复国主义对阿拉伯民族主义——所在之地。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早在1979年7月3日,卡特总统就签署了第一份秘密援助伊斯兰圣战组织——反对喀布尔亲苏政权的组织的指示。而美国官方版本说法是,美国是在1979年12月24日苏军入侵阿富汗之后,于1980年才开始对伊斯兰圣战组织提供援助的。

1998年1月,布热津斯基于接受法国《新观察家》杂志采访时对此这样否认:正是在1979年7月3日这一天,我写了一张便条给总统,并在其中向他解释说,在我看来,这种援助将导致苏军的干涉……我们没有推动他们去干涉,但我们有意地增加了这种可能性。

正因为如此,恐怖主义不能被简单地视为“非国家角色”。实际上,很多恐怖组织,尤其是规模最大的、组织良好的恐怖组织,都是“国家角色代理人”。

恐怖组织不仅对地缘政治进行“反应”,而且是地缘政治棋局的重要参与者。他们为外国军事冒险和战争提供完美的借口,同时还成为国内推行暴政、抑制不同政见、创立极权主义统治的借口。

当然,美国也不是“弗兰肯斯坦博士”,是不可能被“基地”组织毁灭的。而且,它发动预防性攻击尚且不惧师出无名,更何况在遭遇沉重的袭击之后?于是,它们之间的仇恨注定会继续。

盟国都被蒙骗

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美英对于伊拉克战争的发起的缘由到尽头都是一笔糊涂账,没有人说清楚美英几十万大军发动的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也许布莱尔的辩解说明了一个现实,美国人为了打击伊拉克,他们用不准确的情报骗过了布莱尔。而美国人则说是布莱尔用不准确的情报骗过了小布什总统。在寻找伊拉克战争责任的时候,美英之间演变成了相互推诿的游戏。英国没有办法,又将球踢给法国和意大利,这场闹剧到现在也没有水落石出,这让人开始怀疑美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的目的。

2010年1月29日,在对伊拉克战争过去七年后,五十六岁的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身穿深蓝色西装,系着一条红领带,表情严肃,但显得很镇定。在他的座椅对面,隔着一张桌子,五个同样西装革履的人在不停提问——这里是伦敦会展中心,伊拉克战争委员会正在对布莱尔进行质询,布莱尔是否向美国前总统布什“预支”了英国出兵伊拉克的支持。一向健谈的布莱尔竭力为自己出兵伊拉克的决定辩护,没有表现出丝毫悔意,声称自己深信伊拉克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杀伤武器。

此前,英国驻美国的前任大使克里斯托弗·迈尔在接受询问时透露,2002年4月布莱尔和布什在得州的农场会晤时“结下盟约”,表示将支持美国出兵伊拉克。而英国议会直到第二年才通过出兵伊拉克的议案。

“不存在什么谎言、共谋、诡计或欺骗,这只是一个决定。我做出的唯一承诺———而且那时我是公开地承诺——就是要对付萨达姆。”布莱尔说。他承认,双方曾讨论过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但他告诉布什,英国要在所有外交途径失败后才考虑出兵。

布莱尔说他一开始并没有下决心推翻萨达姆政权。但是这位前首相承认,即使是在“9·11”恐怖袭击后,其他大国的领导人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关注度也不高,尤其是欧洲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此外,当时出兵伊拉克的决定在内阁里遇到很大的阻力,“在整个过程中,人们对我的质疑和挑战从来就没有停歇过。”

在这场长达六小时的质询中,布莱尔争强好辩的个性逐渐暴露。他比画着手势,时而微笑,时而严肃,并不时纠正调查委员会成员的一些说法。

2009年6月,英国首相布朗授权成立了“伊拉克战争独立调查委员会”,由约翰·齐尔考特爵士领导的五人工作小组从去年11月开始陆续对布莱尔时期的政府要员展开询问,调查从2001年夏至2009年7月底英军备战、参战、撤军的全过程。现任首相布朗将在大选前接受质询,而此前他曾获准大选后再接受质询。

小布什当初斩钉截铁地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没有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威胁,我们才会推翻他。如果这意味着政权更迭,那就是吧……这是个令人恐惧的独裁政权,我们不能够冒险让他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上,我们一直在谈论的是他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野心……毫无疑问,我相信他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是战争已经过去七年了,美国还是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布什当初说萨达姆跟“基地”组织有关联,“9·11恐怖袭击”意味着萨达姆政权必须被解除武装或推翻。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德宾说:“布什欺骗了美国,欺骗了全世界。”现在,“情报门”事件在美国越闹越凶,虽然布什将球踢来踢去,可终究没人敢接。这么大的事情竟然变成无法追责的闹剧。

2003年1月28日,布什在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讲中声称:“伊拉克曾试图从非洲国家购买制造核武器的关键原料铀。”这一情报也成为随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之一。

2003年7月6日,伊拉克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美国前驻加蓬大使威尔逊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称,美国关于伊拉克向尼日尔购买铀的情报可能是假的,而且他早已向政府提交过报告。第二天,在记者的反复追问下,当时的白宫发言人弗莱舍首次承认,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伊拉克试图从非洲购买铀”的说法所依赖的情报是“不完整的”或“不准确的”。于是,美国各界要求调查“情报门”事件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赖斯和拉姆斯菲尔德13日又统一口径,将责任推到了给美国提供情报的英国情报部门身上。“英国政府曾援引自己的情报称,萨达姆政权从非洲购置了大量的铀,英国政府坚持该情况属实,并且通知了我们。尽管我们对此还有些疑虑,但是英国政府说他们还有其他的证据确保该情报准确。”

这无疑是将一个“烫手山芋”扔到了原本就因情报不实问题而被搞得焦头烂额的布莱尔手中。不过,这一次布莱尔是有备而来。布莱尔接下来就把罪名往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法国人身上扣。英报报道称,布莱尔17日访美时将告诉美国国会,法国和意大利的情报部门早就掌握伊拉克从非洲购买铀的情报,但却拒绝与美国共享。

法国外交部长德维尔潘14日就此事发表声明,称《金融时报》报道失实,法国情报部门与此事毫不相干,根本不知有这回事,“法国参与萨达姆政权的核计划”一说纯属捏造。

关于报道法国和意大利的情报部门掌握伊拉克从非洲购置铀的情况,意大利外交部长弗拉蒂尼14日也就此事发表声明,称《金融时报》报道失实,意大利情报部门与此事毫不相干。

如此推脱责任的大戏演得很是热闹,其实对于大众来说,这都是无法分辨的理由,这种扯进来的国家和情报机构越多,也就越无法看到事情的真相,这几乎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很多真实消息得不到,那么讹传的消息就开始满天飞了。这些看似故事或者阴谋的东西,大众是无法分辨的。就在“9·11事件”之后,网上就流传着一些这样的消息:

据说美国从1998年开始通缉本·拉登,就是在2001年7月,“9·11事件”之前两个月,本·拉登在阿联酋迪拜的一家美国医院接受治疗,CIA在当地的官员还前往医院访问了拉登;“9·11”之前一个半月,某人以三十二亿美元的价钱,租下了世贸大楼一个楼层九十九年的使用权,同时为世贸大楼投下三十五亿美元的保险,赔付条款中有一项是“恐怖主义”。

“9·11”前五天,有人购置了三千一百五十股美航股票看跌的期权,四倍于当时的美航股价;“9·11”前四天,有人买入二万七千二百九十四股波音公司股票看跌期权,五倍于当天股价;“9·11”前一天,有人买入四千五百一十六股美航看跌期权,十一倍于当天股价……

被劫持的美航七七号航班,在撞击五角大楼之前,在空中做了一个高难度的大角度转弯加俯冲的飞行动作,并且超低空飞翔很长距离,持续撞倒了五根电线杆,却没有在地面造成任何痕迹。内行以为,简略受训的阿拉伯裔恐怖分子不可能完成这个飞行动作,接触过该劫机犯的飞翔驾校负责人说,这名劫机犯的飞行才能属于中等偏低。

被撞倒的电线杆不是断裂,而是连根拔起,而且也没有看到飞机机翼断裂、掉落的痕迹;七五七飞机的两个动员机由耐高温的钛合金制造,各有六吨重,直径约三米,不可能被高温熔化,不可能找不到残骸,不可能在五角大楼墙上不留下撞击痕迹。而五角大楼墙上,只有一个直径约五米的洞。

美国官方颁布的一张照片里有一个直径约一米的涡轮,专家说明这是七五七尾部的装置。但是,“好事者”指出,这是空军A3飞机的部件。这个细节相似于中国网民用本身的眼睛痛打“周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