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副职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水平,是实现领导职能的需要
副职是领导活动中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对于正职而言,副职是助手,是协助者和服从者;相对于下级而言,副职是领导,是上司,是决策者和指挥者。副职的角色地位,决定了其职能一方面是协助、配合、支持正职,另一方面是积极主动、尽心尽力地做好分管工作。副职的职能,实际上是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副职的双重角色地位,决定了对他的工作要求也是双重的。一方面,作为正职的副手,副职应当在重大问题决策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协助正职制定正确的决策方案;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则应身体力行,大胆负责,保证决策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作为领导班子的成员,副职必须以领导者的高标准严格要求,完成自己肩负的领导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副职谨慎小心有余,开拓创新不足,大事小事坐等正职安排,难事易事都推给正职;有的把不住分寸,处不好关系,自觉不自觉地越权;有的本该自己管的工作没有管住,本该自己做的事情没有做好,反而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情。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领导方法。
(二)提高副职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水平,是提高领导效能的需要
领导效能是衡量领导活动优劣的综合尺度。领导效能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处于同一层次的副职,由于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上的差异,工作效能往往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我们是动机、方法、效果的统一论者,而效果是检验动机、方法的最终尺度。好的动机要产生好的效果,必须要有好的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是好的动机取得好的效果的纽带与桥梁,也就是毛泽东所讲的“过河”的“桥”和“船”。换句话说,领导效能既是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结果,也是对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检验。
有的副职认为,自己处在正职和下级的夹缝之中,上不得下不得,轻不得重不得,难以有所作为。应当说,副职地位的特殊性,的确给副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方面,由于是正职的助手,很多精力和时间要围绕正职的思路转,办事容易缺乏自主性,特别是遇到控制式正职,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副职又与下属的角色距离较近,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包揽下一层次的事,结果用大部分时间在代替下级干事情。有的副职热情很高,劲头很大,“双眼一睁,忙到熄灯”,经常加班加点,忙得不可开交。但由于思路和方法不对头,往往是心也操了,劲也费了,结果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副职要提高工作效能,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三)提高副职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水平,是构建和谐顺畅人际关系的需要
领导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顺了,一顺百顺;人不顺,百事不成。领导者要善于平衡人际关系,使下级劲头十足,同级乐于配合,上级大力支持。要平衡好人际关系,就要有好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有的领导者待人处事时,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就是举止粗俗、语言生硬;不是舍本逐末、求全责备,就是严于责人,自我稀松。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建立融洽、协调的人际关系。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并不总是顺畅与和谐的,有时会出现分歧、摩擦和冲突,这就需要副职做好沟通、协调、化解矛盾的工作。在领导者与群众之间,副职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相对而言,副职与群众的角色地位比较近,角色间的感情也就相对容易沟通。这种角色地位既可以平缓乃至化解矛盾,也可以激化矛盾。要平缓、化解矛盾,就必须掌握待人接物的方法和艺术。要善于巧妙地“周旋”于上下左右之间,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工作局面。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
当好副职,既要遵循领导活动的共同规律,又要研究副职领导活动所独具的特殊性。
(一)领导活动的普遍性
领导工作要因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但变中有不变。不变的,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领导工作中万变不离其宗、变中有不变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点。
1. 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搞对头。搞好领导工作,首先要解决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所在。要把执政为民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把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要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
2.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搞对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在制定规划、作出决策和贯彻落实的时候,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广泛、深入而又科学正确的调查研究。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这是最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路线不端正,思想方法不对头,领导方法就不可能对头,领导艺术就会走偏方向。
3. 坚持全局观念和辩证思维,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一是要全面地看问题,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要辩证地看问题,以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防止“单打一”。三是要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以长远的眼光谋划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坚持科学、民主、法制原则,实现领导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科学、民主、法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领导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所谓科学,就是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制度和方法,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导领导活动,使各项领导工作建立在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所谓民主,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所谓法制,就是要坚持依法办事,使一切领导活动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坚持按制度规范和约束权力,减少领导工作的随意性。
5. 坚持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领导方法。比如,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党委书记要学会当“班长”;领导者要善于“弹钢琴”,等等。对这些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现在,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干部队伍的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要提高执政能力,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服好务,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领导方法。
(二)副职领导活动的特殊性
副职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副职领导活动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从领导定位看,要体现一个“副”字。副职开展领导工作,关键是要把握和定位在“副”字上。
《现代汉语词典》将“副”解释为“居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或‘主’)”,将“副职”解释为“副的职位”,亦即辅助的职务或担任辅助职务的人。
“副”意味着是参谋,而不是主官;可担负部分或局部的领导工作,不担负全部或全面的领导工作。所以,副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注意突出正职的形象,树立以正职为核心的意识。在内外活动中,该正职讲的话,自己不要讲;该正职表的态,自己不要表;要不讲过头话,不办过头事;更不能与正职争座次、抢镜头。即使像开会时的座次、讲话的语气这样一些细节问题,也要恰如其分处理,以免带来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2. 从工作关系看,要体现一个“补”字。所谓“补”,是指补缺、补偏、补救。正职通常是由政治比较成熟、经验比较丰富、能力比较突出、才干比较全面的人担任。副职要尊重和维护正职,围绕正职的思路开展工作,一旦正职的工作思路确定下来,只要没有大的原则问题,副职就要围绕这个思路去补充、去完善、去落实,切忌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尊重、维护正职,要善于在“补”字上做文章,做好补缺、补偏和补救工作。所谓补缺,就是在决策之初就想全局,谋全局,力求全面周到,避免出现欠缺;所谓补偏,就是在决策执行中密切关注事态变化,为及时纠正偏差献计献策;所谓补救,就是在出现困难和问题时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克服困难,挽回局面。
3. 从班子建设看,要体现一个“和”字。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对副职而言,人和,就是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要自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坚决抵制和克服自由主义,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当然,团结不是不讲原则,也不是“和稀泥”的“和事佬”和无原则的“好人主义”,更不是拉拉扯扯和亲亲疏疏。
4. 从履行职责看,要体现一个“度”字。度是保持事物质的数量界限,在领导工作中表现为一种适度的分寸感,恰如其分,无过无不及。副职在履行领导责任时,要注意把握好度,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所谓“不缺位”,就是要按照领导班子的分工,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力求少走弯路,不出乱子,抓出成效。所谓“不越位”,就是要立足全局,正确处理全局与自己分管工作的关系,不对上越权,不对下侵权;对其他副职分管的工作,要关心支持,但不要说三道四,更不能任意插手。对其他副职的失误,可以适当方式及时加以提醒。副职之间要及时互通信息,互相支持,互相补台,分工不分家。
5. 从提高素质看,要体现一个“学”字。无论是正职还是副职,要提高自身素质,搞好工作,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学习,但这种学习对副职显得更为迫切。除了学习书本,还要虚心向正职和其他副职学习,既要从别人身上汲取经验,也要从别人身上总结教训,这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毛泽东讲,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借鉴他人经验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并将其运用于领导工作的实践。学习和实践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提高领导能力的两个基本环节,也是一个永无完结的过程。感觉到了的东西,往往不能很好很快地理解它,只有经过反反复复的历炼,经过客观实践循环往复的检验,才能逐步加强对领导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尤其是对领导工作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东西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把握。
三、准确定位,演好角色
副职是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角色。有不少副职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因而在实际工作中陷入角色误区,扮演不好角色。管事多了,怕引起正职猜疑,有“越位”之嫌;管事少了,又会出现“空位”现象,遭“无能”、“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之嫌。因此,要演好副职角色,就要注意把握好副职的角色特征,力避走入角色误区。
(一)副职角色特征
“角色”一词原为戏剧术语,特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依照剧本或演出要求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角色”被引入社会学领域后,泛指身处具体社会环境条件下人的行为模式。副职在领导活动中,要根据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地位来确定自己的角色,并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作用。副职只有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念,明确认识社会是怎样要求副职角色的,他人是如何评价的,并正确地感知这种要求和评价,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
具体讲,副职具有如下角色特征。
1. 在领导职务上是配角,在分管工作中是主角。在领导班子里,相对于正职而言,副职无疑是配角,处于从属和辅助地位。但在其分工管辖范围内,又要唱主角,扮演主要角色。
2. 在宏观决策上是配角,在参谋建议时是主角。在宏观决策上,正职起关键作用并负主要责任,但离不开副职的支持和参谋。就某一方面工作来讲,分管的副职一般要比正职了解更多一点,因而有更多的发言权。副职的建议是否正确,对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从提供情况、出主意、当参谋这个角度讲,副职又是主角。
3. 在全局工作中是配角,在单项工作上是主角。就全面工作来讲,副职只对其中某一方面或某一项工作负责,是配角;就某一方面或某一项工作而言,副职又处于具体把关的主体地位,是主角。
4. 在形成核心方面是配角,在维护团结上是主角。正职对班子团结起核心作用,副职再强也只能当配角,不能另搞核心。但在维护班子团结方面,副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做团结的模范和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