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高盛阴谋
9344800000001

第1章 终极猎杀局中局(1)

2010年2月15日,布鲁塞尔雪花飞舞。

希腊财政部长乔治·帕帕康斯坦丁(George Papaconstantinou)夹着公文包,在礼仪小姐的引领下,坐到了自己的标牌前。整个会场笼罩着死亡的气氛,神色忧郁的乔治·帕帕康斯坦丁推了推滑到鼻尖儿上的金丝眼镜,环视了一下面如死灰的欧盟部长们。他心里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那个神秘的女人不断地浮现在他的眼前。

突然,寂静的会场一片骚乱。法国财政部长克里斯汀·拉加德(Chistine Largarde)花容失色,荷兰财政部长维达·博斯(Wouter Bos)也缩紧了眉头……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原来,就在欧元集团财长们陆续进入会场的时候,,一列市郊往返列车和一列“欧洲之星”特快列车迎面相撞,尸体遍布在轨道四周,西欧地区的铁路运输立即陷入瘫痪状态。

“欧洲之星”是欧洲大陆生命线,谁能料到,竟会发生如此惊魂的惨剧!财长们都开始交头接耳,会场乱成了一锅粥。而此时的帕帕康斯坦丁却有点心不在焉,他脑子里想的可不是火车相撞的惨剧,他在向上帝祈祷,希望“欧洲之星”的灾难不会影响到财长们的同情与施舍。那个巴尔干半岛上的明珠——希腊,已经濒临破产,帕帕康斯坦丁的使命相当艰巨。

迪拜危机引爆了希腊危机,一个巨大的阴谋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希腊人成了箭靶子,德国人愤怒地要抛弃希腊人,欧元区一片混乱。一个无情的影子帝国,正在疯狂地进行一场完美的狙杀行动。然而,这不过是猎杀行动的一个开始,猎杀局中局的终极目标竟然是中国!

1.“猪瘟”肆意席卷欧盟

2月15日,欧盟27国财政部长齐聚布鲁塞尔。

虽然,一大早“欧洲之星”的噩耗让财长大人们无比震惊。但今天会议的主题,依然是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2009年12月,希腊主权债违约互换利率(CDS)冲破200点,这就是说,希腊政府很有可能还不起债了。慢慢地,可能变成了肯定,事实上希腊政府已经破产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希腊危机威胁到了整个欧盟集团,就象一颗毒丸,让整个欧洲都陷入了恐慌。

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都被卷入了债务的漩涡,跟着希腊走到了生死胡同。死亡气氛四处弥漫,如同可怕的猪瘟,在欧盟区肆意蔓延,形成一个庞大的“猪群”(PIGS)危机。“猪群”(PIGS)是葡萄牙(PORTUGAL)、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四国英文名称首个字母的缩写。

这个带有侮辱色彩的称号激怒了高傲的欧洲人。现在,所有欧洲人都在怀疑,希腊危机是一个阴谋,是针对欧元区经济的巨大阴谋。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财政赤字远远超过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指标,就连欧元区经济的四大金刚之一,西班牙也受到了严重的感染。这可要了欧盟经济的命,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个国家加起来,也不过只有西班牙一半的财力。而现在的西班牙,岌岌可危。

在2009年年底,标准普尔将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前景下调至“负面”。西班牙财政部2月发布的报告,2010年公共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可能高达98%。这个数值已经超过欧盟游戏规则的3倍了,意味着西班牙政府正在高负债经营。

看来,问题不仅仅是猪瘟那么简单了,“西班牙斗牛”垂头丧气,“疯牛病”的恐慌让欧盟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救命还是看热闹?

财政部长会议上,帕帕康斯坦丁一把鼻涕一把泪,带着哭腔,不断地向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兄弟国家的财长们哀求,希望欧洲的兄弟们帮助希腊一把。

“欧洲之星”引起的骚乱早已过去,整个会场异常安静。

谁都知道,希腊的主权债已经是烫手的山芋,如果不救,那么希腊只有死路一条。如果希腊宣布破产,那么希腊主权债违约互换利率(CDS)将套牢一大批欧洲金融机构,到时候就不是希腊一个国家的生死了,而是大家一起死。

财长大人们看了帕帕康斯坦丁的表演后,表情异常的严肃。突然,有人指着帕帕康斯坦丁的鼻子,声嘶力竭地质问:“希腊是不是故意发行主权债务,将大量债权作到财务报表之外?以达到降低希腊政府财政赤字,掩盖政府财政危机的目的,好混到欧盟集团中来的?”

帕帕康斯坦丁鼻子上的金丝眼镜又滑到了鼻尖儿上,这真是一个让希腊政府难以言说的秘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财长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有点儿不大高兴。欧盟经济事务长官奥利?雷恩(Olli Rehn)站起来,神色严峻,冷漠地警告帕帕康斯坦丁:“今天再一次强调,在3月中旬之前,希腊必须宣布将追加哪些新的节约措施以降低财政赤字。”

帕帕康斯坦丁对雷恩的冷漠有点儿意外。

早在四天前的2月11日,欧盟召开了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希腊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George Papandreou)卑躬屈膝地向参会的首脑们提出,希望这一次首脑会议能够讨论一下希腊债务危机问题。

问题是,欧盟的首脑会议压根儿就没有安排这个议程。

希腊总理声音哽咽,那样子跟乞讨没有区别,就差眼泪哗哗地流了。欧洲首脑们惊得目瞪口呆,对帕潘德里欧突如其来的举动很是意外。那一幕带来的震撼,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的下跪。

帕潘德里欧的苦苦哀求,终于打动了欧洲首脑们。

会议毫无新意,帕潘德里欧跟祥林嫂一般,唠唠叨叨个没完。向首脑们哭诉希腊的危机,以及希腊危机将对欧洲经济带来的冲击。哭诉总是能够赚取同情的,27个成员国的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采取坚决、协调的行动”帮助希腊。

这口号让乔治·帕潘德里欧当时是心里一阵暖流,如春天般的温暖。

四天后,犹如一夜春梦了无痕,带给希腊人的只有欧洲人的冷漠,还有屈辱性的管制。

法国财政部长克里斯汀·拉加德在走出会场的时候,早已守候在大门外的记者将这位女财长给团团围住了,飘飘洒洒的血花落在克里斯汀·拉加德的银发上。面对记者们连珠炮一般的发问,克里斯汀·拉加德摇了摇头:“有关希腊问题的讨论,未增加任何实质性内容。”

3月1日,雷恩再赴希腊,对希腊政府态度强硬,要求希腊政府强行削减债务和赤字水平。事实上,2月15日的欧盟财长会议上,欧盟强硬派对希腊财政已经关了禁闭,对希腊国家财政进行了强制性管理。督促希腊尽快采取自救措施,在3月中旬拿出有说服力的方案,其自救计划还要逐月接受欧盟审核。

明知结局如此糟糕,希腊人还是坚持做了不懈的努力。事实上,帕潘德里欧对日耳曼人早已相当失望。

2月14日,正是大年初一,中国人民笼罩在无限的节日欢乐之中。然而,就是在这一天,德国人抛弃了自己的希腊兄弟。确切地说,是德国人愤怒地抛弃了希腊。这一天,埃姆尼德市场和社会问题研究所公布了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3%的调查对象认为,必要情况下欧洲联盟应该把希腊逐出欧元区;有 67%的调查对象认为,不希望德国和其他欧盟成员国向希腊提供数十亿欧元的金融援助。

此前,在首脑会议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还信心满满要拯救希腊。回过头来,自由民主党议员、德国预算委员会主席奥托·弗里克就跳了出来,向默克尔发出了德国民众的声音:“解决问题,不应该是向希腊提供金融援助,而应该是令德国纳税人远离所有损害。”

如果说弗里克看在同盟的面子上,批驳的态度还算柔和。那保守派联邦议员米夏埃尔·富克斯可就没那么客气了,这位爷直戳默克尔的脊梁骨:“我没法向领取失业救济的德国民众解释,他们不会多拿一分钱,而希腊人却能在63岁时领取养老金。”

2009年是德国人的伤心年,经济严重衰退,稍有复苏的迹象,立即就陷入了停滞状态。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是德国第一次历史性大萧条。默克尔甚至把民众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67岁,以遏制财政赤字加速增加。自己都穷得没饭吃了,默克尔还要拯救希腊,甭说自己的同盟不给面子,就是神仙也要发火了。

德国人的强烈反弹,令欧盟27国陷入被动。德国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国,在美国白宫的黑名单里,德国可是威胁美国国际老大地位的重要隐患。尽管默克尔呼吁德国日耳曼人要视野开阔,要看到希腊的破产将辐射整个欧元区经济。可是执政党以及联盟强烈的反对声音,让默克尔焦头烂额。默克尔是德国人选出的总理,她的未来掌握在德国纳税人手上。

要选票还是救希腊?对于一个政客来说,默克尔毫无疑问会选择选票。

希腊兄弟,对不住了,不要怪我们无情,我们也是无能为力!

德国金融危机顾问、欧洲中央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奥特马尔·伊辛站出来批评欧盟:“由欧元区国家向希腊提供金融支持不是什么好办法,而是令整栋建筑下沉的主意。”

谁还能站出来拯救希腊?“拯救希腊”真正变成了不负责任的口号,希腊总理2月11日的哀求只是一幕滑稽剧,让欧盟的首脑们看了个笑话。

2.绑架德国, 先上保险再放火

2010年2月15日,欧盟27国财政部长在布鲁塞尔开会的当天,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华尔街顶级投行高盛集团在管理希腊政府的150亿美元债券销售之前,曾为希腊政府安排一项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形式的外汇掉期交易,帮助希腊政府掩盖其赤字的严重程度。

希腊的财政赤字问题早已被欧盟统计局捅出来了。2010年1月12日,欧盟统计局公开宣称,希腊国家统计局在2009年10月向欧盟统计局提交相关财政数据时受到“政治干涉”,其提供的一系列统计数据中存在有意误报,目的是使政府财政赤字显得少一些。

是谁在“政治干涉”?这一直是一个谜。

情人节那一天,《纽约时报》揭开了谜底。当天的报纸披露,在过去近10年里,希腊政府一直在高盛等华尔街投行的帮助下,通过对赌金融衍生品掩盖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真实水平。一大早赶到布鲁塞尔会场欧洲财长们,文件袋里大都揣着这份《纽约时报》。这可是高盛操纵希腊政府,并欺骗欧盟的铁证啊!

不过,货币互换在法理上可是绝对合法的业务。

简单来说,货币互换就是不同货币债务之间的调换。其具体的交易流程如下:首先,采用美元等其它货币发行希腊的政府债务;然后,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与欧元债务进行交换;等债务到期后,高盛再将其换回美元。货币互换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有空子可钻。为了掩盖希腊债务,高盛给希腊政府支招,兑换汇率不是按照市场汇率,而是大家约定一个汇率。例如,本来1欧元的市场兑换价是1.35美元,高盛设计了一个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能够获得更多的欧元约定汇率。希腊人一听就很开心,跟高盛借贷10亿欧元,汇率那么低,而且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才还,还不体现在政府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还有这么好的事儿,这可是天上掉馅儿饼啊,希腊人屁颠屁颠地就同意了。

2010年2月15日,欧盟统计局在《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体狂轰滥炸的情况下,不得不站出来披露了希腊历年造假的恶疾。

当初希腊加入欧盟一个硬性条件,是加入之前三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值不能超过3%。为了能加入欧元区,希腊提供了虚假的财政数据:1998年财政赤字占GDP为4.1%,而报告仅为2.5%;1999年赤字占比是3.4%,而报告仅为1.8%。

事实上,这份造假报告已经不新鲜了。早在2004年11月15日,布鲁塞尔12国欧盟财长会议上,欧盟统计局统计机构就出具了一份长达65页的希腊预算报告,并将这份报告提交给了所有参会的欧盟财长们。当时公布的报告跟2010年2月15日公布的没有什么区别。希腊这几年日子过得很紧巴,尤其是2004年举办雅典奥运会,亏空了91亿美元,让希腊政府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当时欧盟是有规定的,只要政府的财务报表有外币债务,就要根据汇率换成欧元,1999 年与 2000 年之间,美元和日元对欧元的走势强劲,这样一来,希腊账面上的欧元债务就很高,超过欧盟规定的债务标准。

不难看出,就凭希腊的财政状况,加入欧盟简直是痴心妄想。除非希腊化解外币债务,满足欧盟的财务标准,要不做梦都甭想迈进欧盟的大门。

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来,而是因为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抓住它。

希腊的债务危机对于高盛来说,就是一桩绝好的买卖。其实这个买卖挺难做的,既要让希腊人成功加入欧盟,还要让欧盟各成员国都满意。换了别人估计是搞不定了,可在高盛眼里,这也就是个小儿科。降低希腊债务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债务循环到表外。这样一来,就算希腊政府借债上百亿,在财务数据上压根儿就反映不出来,希腊政府还能拿着外债正常运转。

高盛跟希腊政府坐到了谈判桌上,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将外债兑换成欧元的对冲协议。这个协议中国人很熟悉,那就是对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