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9358600000042

第42章 炫耀型消费(2)

“嗯?”

齐景公连忙解释:“我认为,一个真正的旅游爱好者就应该有这样的热情,背上行囊,踏上雪域高原,哦,蓝天!哦,白云!哦,壮美的牛羊!”

晏子叹了一声,“人家恺撒那是开疆拓土,不是游山玩水。算了,我来给您讲讲什么叫古代圣王的壮游吧。您知道什么叫巡狩,什么叫述职吗?”

齐景公不屑地一摇头,“一颗艺术的头脑是不去装这些俗物的。”

“我倒——”晏子被气得半天说不出话,喘了好一会儿才接着说,“巡狩就是天子去巡视诸侯国,视察诸侯的工作;述职就是诸侯去朝见天子,向天子汇报工作。”

齐景公一晃脑袋,“听上去和我没什么关系嘛。”

晏子也不理他,接着说:“人家出门远行都是带着工作的。”

齐景公忙说:“我也是带着工作的,我还要给《齐国国家地理》写专栏呢。”

晏子奇道:“那我怎么从没在杂志上见过您的署名呢?”

齐景公羞涩地一笑,“我用的是笔名,叫齐齐猫。”

“嘿——”晏子气不打一处来,“这笔名倒真可爱。”

齐景公忙说:“对了,咱们这回去转附和朝儛,你得把相机带上。你的摄影水平高,到时候你拍片子,我写文字,相得益彰啊。还有,你的笔名我都给你想好了。”

“啊,叫什么?”

“就叫‘小燕子’!”

“我倒——”晏子真被气着了,“我都被您给气糊涂了,我什么时候说要去来着?不去!接着说正经的,古代圣王出行都是为了工作,春天就看看春耕情况,哪家农户没钱买种子就发点儿救济金;秋天就视察一下秋收,谁家歉收了也给发补助。”

齐景公抒情地说:“春耕和秋收有什么好看的?如果是我,春天就去看海,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秋天就去看——”

“秋收!”晏子气哼哼地打断齐景公,“秋天只许看秋收!接着听我说!对了,我说到哪儿了?”

齐景公提醒:“说到‘面朝大海’了。”

“哦,”晏子应了一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这首诗写得——嗯?把我给绕进来了!好了好了,我接着说。夏朝有句谚语,叫‘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齐景公接着说。

晏子狠狠叹了口气,咬着牙说:“夏朝有句谚语,叫‘国王要出游,大家能揩油。饿的能有饭,累的能轮休。巡狩政策好,大家乐啾啾’。”

“哎,等等,”齐景公打断了晏子,“最后一句我怎么没听懂啊,什么叫‘大家乐啾啾’啊?不是应该是‘乐哈哈’吗?”

晏子答道:“‘乐哈哈’押不上韵。”

“啊?!”

晏子接着说:“您就别跟我抠字眼了,接着说正经的。我上面说的可都是古代圣王出行的场面,您得好好学学。可现在您要是出行呢,动静可大着呢,兴师动众,又是马队又是粮草辎重,就您还‘喂马劈柴’哪,尽会说好听的,真到那时候,这‘喂马劈柴’得多少下人给您伺候着啊!”

齐景公若有所思,“看来,这些下人才真正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啊。”

晏子说:“您这一出门,全国老百姓都跟着倒霉。就说这个交通管制吧,影响了多少人上下班啊!大家对您的不满情绪就会越来越重。您在车里趾高气扬地坐着,老百姓在下边可全是侧目而视,骂骂咧咧,这恐怕离农民起义就不远了。”

齐景公说:“农民起义不是正义的吗?是什么反封建,反压迫,争取解放,这是好事呀。”

“天哪!”晏子惊呼,“您怎么有这么高的觉悟啊!您可别忘了,您自己就是代表了被他们‘反’的那个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

齐景公一惊,“啊?!这可怎么是好?”

晏子一叹,“您别紧张,统治阶级从来都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血腥镇压农民起义的。”

“可是,”齐景公犹豫地说,“我不想去血腥镇压谁的,我觉得,能做一个快乐的小资就很满足了。”

“啊?!”

“再说,我兴师动众也不是为了要折腾老百姓啊,我堂堂诸侯,家大业大,我还长得一表人才,所以,出去显摆显摆也不算有错吧?你看人家土财主发了财,还马上一只手戴六个大金戒指呢。”

晏子忙说:“炫耀型消费要适可而止。您这一显摆,影响了多少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多招人恨哪,这可完全不是古代圣王之道啊。”

齐景公琢磨了一会儿,“嗯,你说得倒也不错,是这么个道理。看来当领导的不能总想着显摆自己啊。晏子,你是个好大臣,这样吧,我不出去显摆了,不但如此,我还要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晏子一挑大指,“这才是好领导!”

齐景公意犹未尽,“我再叫乐官来谱两首新歌,主题就是咱们君臣同乐。对了,你喜欢重金属还是RAP?”

孟子给齐宣王讲完了齐景公和晏子的这个故事,最后说:“齐景公叫乐官谱的那两首新歌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唱呢,那就是《征招》和《角招》,去年听说蔡依林老歌翻唱,把这两首歌重新演绎,还上了年度排行榜呢。”

看来,孟子并不反对国君的奢华,但前提是,国君要做到与民同乐。领导富裕了是好事,但还要带领大家一同富裕才对啊。做领导的喜欢游乐,这很正常,贤者也喜欢这些,谁又不喜欢这些呢?那么,把这种喜好之心推己及人,致力于国富民强,让天下百姓一起高高兴兴地生活,那才是正路啊。

所以,孟子所认为的修身和克己一点儿都不迂腐,是后来的儒者给搞得迂腐了。那时候一提什么追求享乐就该被上纲上线了,要克己,要克己,世上无如人欲险,要克制内心的欲望。可追溯到孟子原本的思想呢,他的重点不是克制欲望,而是把自己的欲望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我很想发财,这没错,但我也要同时想想你也想发财,他也想发财,那咱们大家一起来发财,这多好啊。国君可以享受,这没错,但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让大家也一起来享受,一起来过快乐富足的生活,这多好啊。

这一点,是后人对儒家先哲的一个严重歪曲之处。后代名臣如林则徐写对联表态,下联就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话一直被人称道,其实呢,把儒学追溯到孟子思想,并不是让人“无欲”的。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类事情是屡见不鲜的。很多人一直坚定地学习什么什么,信仰什么什么,其实追根溯源的话,会发现全搞错了,本来不是那么回事。这类事情实在太普遍了,所以值得多说几句。

先从安息日讲起。

按照基督教的传统,每周的第七天是安息日,在这一天里大家是不能工作的。安息日的出处是《旧约·创世记》,后面的经文里也反复提到这个问题。守安息日本来是个严格的规定,现在在一些基督教传统很强的城镇,安息日这一天大家几乎除了教堂之外是无处可去的。可是,有些认真的教友却发现,原来很多人一直守的安息日都守错了,安息日不是星期日。

安息日是一周的第七天,而星期日其实是一周的第一天,星期六才是第七天。当然,如果要考证安息日是如何从星期六变成了星期日,这可就是件复杂的工作了。但是,星期六就是真正的安息日吗?

其实也不对。这个答案已经很接近了,但还是不够精确。

安息日应该是从星期五天一擦黑算起,一直持续到星期六天一擦黑。

这看上去有些古怪对吧?

其实,古代犹太人计算日子就是这么计算的,他们的一天到黄昏就快结束了,从天一黑开始就属于第二天了。所以,真正的安息日既不是星期日,也不是星期六,而应该是从星期五天一擦黑算起,一直持续到星期六天一擦黑。

看,即便是守安息日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原则问题,很单纯的问题,看上去不会发生问题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积非成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