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艺术院校大学生情商与思维训练
9378100000003

第3章 认识自身的情绪--对情绪的了解与控制 (1)

第一节认识情绪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emotional)一词来自拉丁文emovere,原意是指"移动"或者"煽动"。《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普通心理学对情绪的解释是: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着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

二、情绪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论述了情绪产生的原因,根据约瑟夫·莱杜克斯等人的研究,情绪是外界信息从丘脑通过专门"通路"直接到达我们的情绪中枢--杏仁核处所作出的反应。

以上是对情绪进行的一种生理学意义上的解释。然而,信息究竟是如何引起情绪反应的?为什么它引起的是这一种而不是那一种的情绪反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找到决定情绪的内外因素,并对其加以说明。

根据普通心理学的定义,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的过程,对外界事物作出的某种反应,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情绪的产生需要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的内在因素是指每一个不同的个体所拥有的独特的个性、经历、认知,观念等因素;而外在的因素则是指事物、环境、情景、事件等对主体产生刺激性作用的因素。当外来的事物、情景刺激作用于主体时,主体就会运用自身所具有的经历和认知对这些刺激做出反应并加以判断,于是便产生了我们所称的情绪。

这样看来,情绪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那么究竟是哪一个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呢?我们认为,人类的情绪主要取决于个体内在所具有的特质、经验和认知,这些即是内在因素,而外在因素的刺激却仅仅是情绪的诱因。这些内在的因素就像过滤器一样对外来的事物进行筛选和判断,从而产生具有个人特点的情绪反应。这种以内因为主导标准的判断既能给人们带来主观的快乐,也能给人们带来主观的痛苦。

例如,在同样看着大海的人群里,有人会因为看到了大海的辽阔而心情舒畅,也有人会在看到大海的深不可测时而心生恐惧。那些看到大海就想到海的辽阔的人想必也一定是心胸开阔的人,广阔的经历和坦荡的胸怀或许正是他们所追求的或者已经拥有了的特质;而看到大海深不可测的人自身可能就曾经拥有过痛苦的经历或者具有沉闷的性格。这种情绪差异的表现或许正可以从佛家的"相由心生"的说法之中得到印证。

再例如,在一个班级的测验中,好几个同学同时考了80分。面对同样的分数,也许有的同学会因此而感到很高兴;有的同学的情绪也会因此而很懊恼;有的同学却又因此而表现得很平静。若排除其他偶然因素,这种情绪的差异可能是源于这几位同学对自己的认知与期望值有所不同。预期期望值高于80分的同学,会感到懊恼;而预期期望值低于80分的同学,会感到高兴和惊喜;刚好和自己预期期望值持平的同学,拿到80分的成绩,会比较平静、从容。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同学情绪的差异,都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决定的,成绩本身只是一个外在的诱因。

三、情绪存在的意义

情绪是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的头发与睫毛一样,都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情绪用无形的方式,表达着生命个体对外部世界的防御、抵抗、保护、宣泄、传播......它是各种能量产生的源泉。

(一)情绪是守护生命的能量源泉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里,认为在人的四种基本情绪,即喜悦、愤怒、悲伤、恐惧中,只有喜悦才是最好的,因为它可以把我们引向快乐。而对于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我们则应毫不犹豫地选择抗拒、忽略、否认和掩饰。在东方的某些文化中,快乐的情绪也被认为是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的。于是就有了"喜怒不形于色"、"笑不露齿"等这些中国成语的存在。

事实上,人类的每一种情绪都是我们的生存所必需的。快乐能够使我们身心得到舒展,能够增强我们的自信,能够辐射给他人能量;愤怒保护着自我的"边界",给了我们诸如"我是谁?什么对我最重要的"等系列反思;悲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痛苦得到释放,并给予我们追求新生的动力;恐惧则让我们避开危险......总之,人类所具有的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在它时刻的流动中,我们体会到了当下的状态,我们的生命体验因此更加丰满、生动、真实。

(二)情绪是注入生命的重要能量

情绪是注入生命重要的能量。在它的驱动下,有人为情绪所困扰、所折磨、所消耗,做了情绪的奴隶。也有人认识到情绪是伴随生命的常态,它以对身体传输能量的方式保护、提醒、启示着我们,使生命更加真实和美好。

这里仍然以喜、怒、哀、惧这四种最基本的情绪为例,让我们看看它们是如何赋予我们能量的:

1.喜悦--美好、希望和分享的能量喜悦是美好、希望和分享的能量。它是由爱、得到、感激、付出等各种行为引发的一种情绪感受。喜悦是内心涌动的激情!是清晨露珠带来的感动!是阳光渗透到身体的温暖!是从心底聆听到的知更鸟的歌声!喜悦是内心深处修炼的果实。它似乎比快乐更饱满、更柔软、更温润、更能在内心弥漫开来!

喜悦是丰富的,从喜悦这种基本情绪中,能衍生出许多相关情绪感受,如:自信、快乐、成就感、舒畅、满足、温暖等。心生喜悦后心底自然会有更多的能量。当一个人内心充满喜悦的时候,内在的动力会增加,会让人内心充满自信、充满阳光、希望、动力、感激,并渴望以分享的方式传播喜悦,在喜悦情绪的推动下,更容易激发人的斗志,唤起人的热情,激起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生活的效率和质量,这就是喜悦的能量。

扩展阅读

《喜悦杂谈》

喜悦的传递能量非常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喜悦,你都无法阻止她的辐射力量,你的眼神、动作、语言、思想、细胞,都会不断发射出喜悦的能量,这些能量形成了一个喜悦的正向能量场,包围着你的身心、包围着走到你身边的每个人。正如喜悦无法隐藏一样,喜悦同样也无法伪装,伪装出来的不是喜悦,充其量是快乐,或者叫高兴,是短暂而外在的,快乐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喜悦比拟,快乐是环境和他人给你的,同样,环境和他人也可以拿走。

喜悦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但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正向积极的态度。一个喜悦的人不会抱怨他人、不会归罪于外,任何负面情绪在喜悦的状态下都会消失,当一个喜悦的人来到你面前,你会发现他的语言有力、眼神坚定、动作干脆,他的呼吸深长而轻微,这个喜悦的人一走近你,你就有种说不清的舒服祥和的感受,你愿意跟他在一起,甚至可以不说话,甚至只是接受一个喜悦的人传递出的一张小小的广告。喜悦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大于一切!

喜悦,既然是人的内在状态,是可以通过修炼来获得的。当你停止了批评、埋怨、指责、内疚、恐惧、怨恨,喜悦就会慢慢充满你的内心。喜悦可以吸引爱、财富、机遇来到你身边,喜悦可以令你的人生充盈而圆满。

2.愤怒--自我审视的能量愤怒的表现形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愤怒是一种情绪,确切地说是一种向外的情绪爆发,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一般来说,愤怒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

(1)报复型:这种人相信,他有权利用任何手段报复他人,理由是:惹恼自己的人,别想有好果子吃!

(2)愠怒型:独自生闷气,不再出声,也不再理会别的人。

(3)"破坏家庭"型:将愤怒发泄在爱人或其他亲人身上。

(4)注意转移型:不去理会引起不快的事物,而是转而去看报,或者将收音机的声音开得很大。当有人问这是怎么回事时,他会回答"我不知道"、"我忘记了"或"我累了"。

(5)指责型:处处说别人的不是,很少为自己的缺点承担责任。

关于愤怒,有一个大家都熟知的小故事:有一天爸爸在公司被主管责骂一顿,心里甚觉委屈,回到家吃晚餐的时候,就狠狠的批评了妈妈所煮的菜以泄心中的怨气。妈妈由此感到生气,转身看到孩子正在看卡通,一股愤怒涌上,便打了孩子一巴掌,命令他回房间写作业。孩子更觉无辜,情绪无处可发,看见家中的小狗,只好用力踹了它一脚......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愤怒是一种可以传递的能量,如果这种能量没有一个妥善的出口,将会把自己愤怒的火焰燃烧到别人身上。

青年学生愤怒的表现形式:

很多的青少年在青春期都表现得非常叛逆,不愿再听从父母的安排,常常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他们基本上都拥有过与父母争吵的经历,有时甚至会与父母产生非常大的矛盾。

为什么这种愤怒的情绪会在这一时期爆发呢?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小孩人格的获得绝大多数来是自于父母和亲近的人的辐射,到了青春期,随着思想、视野的逐渐积累,小孩开始进入蜕去父母的人格,进入独立形成自己人格的关键时期。因此,昔日听话的小乖乖就变成了叛逆的"小老虎"。家长和孩子对等的感觉让双方都觉得不适应,因而才会发生争吵,这个时候的愤怒情绪实质上是双方对自己的价值标准的守护。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来探讨愤怒的实质。2008年3月,在美国中央大学心理学主任切瑞女士的培训课程中,我听到了我认为比较深刻的一段关于愤怒情绪的阐释:"一切指向外部的愤怒都是指向自我的。"

笔者想这种阐释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孩子和家长因为争吵而产生愤怒的情绪,而愤怒产生的表面原因是他们心灵价值标准的不统一,而实质上的原因,却是彼此认为"自我"被对方否定了,因此家长和孩子之间才产生了冲突。

青年学生愤怒表现形式具有以下多样性:

(1)沉默和服从:并非是他的意愿,只是他的一种反抗方式。

(2)逃避:用逃避来应对压力。

(3)退缩:在父母的呵护下,自己对生活的判断力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直至完全依赖。

还有的孩子因过度理智化,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有的因内疚感极强,产生许多内心冲突而引发强迫症等。

造成青年学生愤怒的成长环境因素:问题的家庭的五种情况。

(1)过度控制的家庭:特点,缺少情感的交流,指责,充满要求和批评。

(2)紧张状态的家庭:特点,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打架,孩子不愿和他们在一起,因此逃避。

(3)非白即黑的家庭:特点,父母将事务的判断建立在自己的好恶之上,忽略了孩子的需要,日积月累,孩子会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内心世界会出现许多冲突,而他又没有学会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缺少和别人交往的能力。

(4)不能表达情绪的过度理智化的家庭:特点,这样的孩子不会表达情绪,需要心理医师帮他唤醒情绪状态,带他去体验爱与恨、感激与内疚、希望与失望等情感状态。

(5)过于严格要求的正统家庭:特点,家长过多地限制孩子天性的发展,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行事,于是,孩子头脑中就会经常出现另外一个声音,这声音即便没有父母也存在着,孩子在内心深处不断地与想象中的父母对话。他们上课容易走神,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常常会心不在焉。这些孩子如果出现问题多半是强迫症。

愤怒的能量:

愤怒是一种用来保护我们不被侵犯的生物本能,是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界限。它是一种表达自身反抗意向和态度的标志。愤怒从表象看来,是向外的一种情绪爆发。

愤怒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喷发出极大的威力,在它的燃烧下,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发展成不可挽回的悲剧:震惊中外的马加爵事件、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件,无不是由于愤怒情绪引发的惊天惨案。

试想,当事人能够在事发当时,意识到一切指向外部的愤怒都是指向自己内部的,把对外部世界的愤怒转化为自己内心的审视:我为什么会愤怒得有杀人的欲望?

(1)我需要用杀人这种极端方式来证明自己吗?

(2)能证明自己什么?

(3)我的存在必须需要外部世界的证明吗?

(4)自己愤怒的源头在哪里?

(5)自己难道无可挑剔吗?

(6)别人身上能够找到什么优点...... (1)

如果把愤怒带来的仇恨的能量,转化为自我审视的能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惨案的发生,世界将更加和谐。希望把握好每一次愤怒带来的自我审视的机会,它将是我们成长的契机。

3.悲伤--结束和再出发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