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
9391600000038

第38章 转折年代(3)

在广阔的中国各地,怡和在广州、汕头、福州、汉口、重庆、青岛、天津、台北均设有分行。在昆明、厦门、北平和长江流域的通商口岸镇江、南京、芜湖、九江、宜昌、沙市以及长沙,也都设有代理行。其中,过去两个重要的分行——汉口分行和天津分行,前者大部分被毁,后者则在战争中幸存,战后逐渐恢复了它在华北通商口岸的领导地位。青岛分行在战争期间损失也不大,战后迅速恢复了它在中国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在怡和最著名的进出口贸易业务中,出口方面:远洋货轮周而复始地运载着来自上海、福州、台湾等地贵重的茶叶和生丝,以及羊毛、大豆、桐油、猪鬃、蛋制品、肉桂和生姜等土特产品。这些货物通过怡和洋行从中国外运外销,源源不断地投向了伦敦和欧洲大陆、非洲及美洲大陆。进口方面:从木材到食品,从纺织品到医药,从金属到化肥,从葡萄酒、酒精到女士化妆用品,由怡和进口部经营的商品范围同样极其广泛。

以下所列,是《怡和洋行的复兴(1945~1947)》对其进出口贸易之外一些营业的记述:

航运与码头怡和的航运业信誉卓著,至少有15家国际驰名的英国、加拿大和美国航运公司将其代理业务委托给怡和的航运机构。鉴于中国的出口货物大部分是出自本国的自然资源,怡和在各地的分行聘任了大量的中国职员。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怡和又开辟了从澳大利亚开往香港和上海的澳大利亚-中国航线。

在香港,香港九龙码头货栈有限公司以效能著称的九龙码头能同时停泊10艘吃水32英尺以上的远洋货轮。九龙码头备有容量约75万吨货物的仓库,并且全都安装了运货电梯和起重机。公司还备有汽艇和驳船,为船只卸货,并经营一般货物的转运业务。

在上海黄浦江畔,怡和占据的最有价值的码头能同时容纳10艘大型远洋货轮。怡和拥有的大部分货栈虽然被日本人破坏,但恢复工作进展迅速。

铁路与航空与汇丰合建的中英公司与上海办事处仍然在经营,并准备为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中国铁路系统提供建议和援助。

同时,怡和开设了航空部,并在香港建立了一家具有现代化技术的航空维修公司。此外,英国海外航空公司(The British Overseas Airways Corporation)已委托怡和为其在香港和中国的总代理行。

金融与保险怡和洋行为总代理行的谏当保险有限公司,已在世界许多地方建立了代理机构;怡和1866年建立的香港火烛保险公司,此时已扩大了营业范围,除承保火灾险之外,还承担水灾和其他事故的保险。

工程与机械怡和工程有限公司在上海、香港、天津、重庆和南京等城市建立了办事处,其业务包括提供完整的工程场地和装备的供应。

冷藏与蛋品怡和属下的怡和冷气堆栈能加工各种蛋制品,每年生产大量精制蛋品销往国外。

棉纺织业战争期间,怡和纱厂的机器遭到重大损失,但如今它的产品又开始重返市场。

啤酒怡和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啤酒远近闻名,在远东“无与伦比”。

就在怡和着力于中国市场的恢复重建和发展时,国共内战爆发,国民政府统治区经济恶化,开始让怡和忧心忡忡。

1947年7月5日,当时总部在陕北延安的新华社据美联社上海讯转发了“上海英商会会长分析:蒋区经济不断恶化,官僚资本逞凶,民营企业凋残”的消息:“上海英商会会长、怡和洋行老板开思威(即约翰·凯瑟克——引者) ,在二日(即1947年7月2日)发表的年度报告中,指出蒋管区经济危机正日趋严重。开思威称:上海的经济情况正在不断恶化,而且还要坏下去。”

不仅如此,中国时局的发展,在怡和大班看来,前景正变得越来越暗淡。

06

转折:从中国内地撤离进入1948年,在怡和看来,中国的形势变得更加糟糕了。内战的炮火从东北、华北开始烧向长江三角洲。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人民解放军向上海步步进逼,让怡和着实感到忧虑。而国民政府在另一条同样重要的战线——金融战线上也已溃不成军,货币完全失控,通货膨胀已使法币币值贬到了不抵它本身纸价和印刷费的成本。国民政府随即发行新的货币——金圆券以挽救其货币危机,但这却是一种更加恶性通货膨胀的货币。短短10个月,金圆券的发行量增加了34万倍。货币不稳,生意无从做起。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千里长江上发动渡江战役;5月27日,解放军进入上海。蒋介石政权大势已去。是全面撤离,还是继续留在中国?这是包括怡和在内所有英资大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怡和而言,中国市场实在太重要,只要中国大陆还存在着某种做生意的可能性,怡和就不能放弃,就不会全面撤离。况且共产党已经声明,将会公平对待留下的外资企业,约翰·凯瑟克及其同事觉得在共产党政权下,无论如何会比眼前的混乱局面强。因此,怡和可以陆续撤走一些英籍员工,但不能全面撤离,中国大陆大量的资产和业务需要继续。

1949年8月30日,上海市市长陈毅会见上海英商公会主席、怡和大班约翰·凯瑟克,郑重表示中共不会将外国人驱逐出境,外国人对上海的未来应有乐观的期望。

对此,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长陈光甫在1949年10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怡和之John Keswick(凯瑟克)不惟不欲撤退,且再招收人员往沪,因怡和在我国经商已有历史,沪地有纱厂、啤酒厂,有仓库、码头,复有各种船只往来各港口,又有运输、保险、进出口各机构,一俟吾国时局安定,则彼等经营可以先人一着,故其曾送交上海市长陈毅以备忘录,建议吾国对外通商应取之政策。” 上海市档案馆编,陈光甫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33~234页。

对英国政府来说,还在1949年3月时,英国内阁便已决议“支持英国工商界只要有可能就在中国站稳脚跟的愿望”。根据上海英商公会的粗略估计,至1949年,英国在华投资总额约为3亿英镑,其中19亿英镑集中在上海。巨大的商业利益,决定了英国政府采取“不退出中国”的政策。

众多英国工商企业的根基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一旦从中国内地撤离,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将倒闭和破产。如果不得不从上海等地撤离,香港将是这些工商企业最后的基地,因此维持香港的地位更是至关重要。从英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尤其是香港的前途来看,英国各界确信应该寻求同中共合作,而不应与之对立。

在8月份陈毅会见约翰·凯瑟克之后,英国驻华大使馆认为北京正在克制任何损害英国利益的倾向,并愿同英国建立商业关系。英国政府亦认为,英国不承认一个已有效控制大部分中国的政权,“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且在保护西方在华利益时将面临严重的实际困难,拖延承认可能严重损害西方在华利益而得不到任何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怡和在中国的生意一度呈现生机。怡和的商船“永生号”仍定期驶往上海,输入畅销的棉纱、香烟与啤酒、小量的五金和机械,并输出中国的土特产品。

新华社1950年4月24日播发的电讯“中国蛋品公司与英国和记等三公司签订冰蛋加工合同”称,4月初,经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批准,中国蛋品公司与英商和记有限公司、怡和洋行及茂昌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冰蛋加工合同,合同规定本年由中国蛋品公司供给3家公司鲜蛋原料,由其生产冰蛋两万吨,并负责出口,完成时期为自本年3月至12月。

当时怡和中国贸易部一位资深职员回忆道:“在1949~1952年,我们办货输入内地,生意十分好。那时我们卖了五船大豆、两船花生、两船芝麻、四千吨酒精、八千吨票粮及其他物资,其后我们给中国引进了国内第一批为数六架西方制的子爵式客机,并交付了两艘15万吨的船只。在那两三年,我们的生意的确十分好呢。当时,怡和洋行大班约翰·凯瑟克经常往来于上海与北京之间,而怡和与香港的华润公司生意往来密切,还设有热线电话联络。”

不过,好景不长。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经济封锁和禁运,使在华外国公司生意萧条;另一方面,中国国内新的经济体制开始建立,一些英资企业开始逐步收缩,走向转让。1952年7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只要在中国境内的英国各公司、工厂遵守中国法令,仍予以保护;如自愿结束业务,可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由各地的主管机关依法处理。

7月28日,长期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资颐中烟草公司转让签字生效,成为第一家实行对价转让的英资企业。此后,一些英资企业认为颐中公司转让的方式是企业脱困、甩掉包袱的有利途径,于是陆续与中方商谈对价转让。

怡和在中国的营业前景日益暗淡,在上海和其他中国城市的业务渐趋停顿。为维持公司运转和支付员工薪资,怡和甚至需从海外不断汇入资金。贸易没有赚头,英籍职员又不能随便离境,怡和开始就资产转让以偿付债务与中国政府谈判,作全线撤离的打算。

1954年,怡和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和祥码头股份有限公司、怡和机器有限公司、怡和纱厂股份有限公司,作出对价转让。这年夏天,怡和关闭了在内地的全部办事处,结束了在中国内地122年的历史。

上海怡和员工在办公室。1954年夏,怡和与中国方面谈妥撤离中国内地事宜

报纸刊载怡和退出中国内地的启事在此前后,太古和汇丰两大英资财团也先后完成转让,办完离开中国内地的手续。当日本战败投降后,汇丰、太古与怡和一样重返香港,并迅速恢复它们在中国的业务。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这些“帝国主义企业”重整山河的企望一时成为泡影,只得部署撤退,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把资产转移至香港继续经营。

1953年,“太古系”的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太古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太贸股份有限公司和太古车糖股份有限公司作出对价转让。太古集团与中国政府达成协议,结束在中国的全部业务;1955年,汇丰在经过多轮谈判后,与中方达成财产转让和承让契约,仅象征性地在上海保留一个营业机构,关闭了其他所有内地分行。

在离开上海之前,约翰·凯瑟克召开各地分支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宣布下旗撤退。约翰·凯瑟克近乎哀叹地说:看来,我们的好日子是过去了。将来从香港和中国内地打交道,也许不能按着我们的老规矩办事了。

怡和从中国内地撤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此,以香港为基地,怡和开始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