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亲戚说扎西白珍:你这是自作自受,活该!还有人劝她说:耿师傅的病已经那么严重了,就是再高级的营养品也没什么大用了,何必浪费那些钱呢?扎西白珍回答:“我是他的妻子,是他的亲人,只要能使他身体好一点,花多少钱也值得。”对于一个年老体弱的女人来说,她的压力是巨大的,可她没有一句怨言。有人曾经劝过她,让她离开丈夫,一个人生活压力会小一点,但扎西白珍异常坚决地回应:作为耿明祥的妻子,自己和孩子就是他在西藏仅有的亲人,自己绝对不会也不可能丢下他不管,若是丢下他不管,自己会得到报应,一辈子会良心不安的。
扎西白珍,出身贵族,昔日少女时代曾过着荣华富贵生活的她,为了挽救自己的汉族丈夫,十几年心甘情愿过苦日子却毫无怨言,常言道:久病无孝子,更何况夫妻。可扎西白珍整整十几年用爱心延续了丈夫的生命,始终不离不弃,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精神境界!
人间自有真情在
扎西白珍对丈夫一往情深,竭尽全力照顾,受到邻里的交口称赞,也感动了很多人。2006年区总工会和交通厅工会及交通厅客运公司领导一同来到扎西白珍家慰问,他们了解到扎西白珍几十年尽心尽力地服侍耿明祥后深受感动,都敬佩扎西白珍可贵的品德。扎西白珍说:“他没有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倒下,现在却病倒在床上,我痛心疾首。”区总工会的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董春德更是感动不已,他含着泪从身上掏出2000元钱递给扎西白珍,她谢绝了。董春德说:“你丈夫工资那么低,开销又那么大,你拿着。”说着硬是将钱塞给了她,扎西白珍无法拒绝,只好收下。这之后,区总工会的董春德经常提着营养品到她家问寒问暖。扎西白珍说:“董主席是一个有着菩萨般心地的好领导,他的资助,真如雪中送炭,减轻了她的经济负担,从而也延长了她丈夫的生命,董主席真是比我亲哥哥还亲,我打心眼里感激董主席”。
笔者特意前往区总工会采访董春德,请他谈谈对扎西白珍的印象。他说:“他们一家令我感动有两点:一是老耿很早进藏,在交通系统工作,那时条件最艰苦,西藏的大量物资需求靠他们运输,作为建设者的一员,为西藏的建设做了很大贡献;而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二点,我发自内心敬佩的是扎西白珍,她把耿明祥伺候得那么好,耿明祥常年卧床不起,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可屋里被扎西白珍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一点味道都没有,就连几个接尿的盆都擦得亮亮的。刚开始我还不信老耿十几年卧床不起。我感觉这个藏族女同志太伟大了,我非常敬佩扎西白珍,藏族的美德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几十年如一日照顾老伴,就算是汉族也早崩溃了。我认为她不仅是孝老爱亲的模范,而且还是民族团结的典范。我也见过很多病人,有的家庭条件比扎西白珍还差,但她的行为感动了我,家里的积蓄花完了,东西也变卖完了,她还这么尽心尽力服侍丈夫。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多年尽心尽力服侍病人的家属。我感觉他们最需要帮助。当时我了解到他们家经济状况很差,为了给老耿治病花完了积蓄,我就将扎西白珍作为我个人的扶贫联系户。公家能解决的公家解决,公家不能解决的我个人解决。曾有人给我送来了一条牛腿,我首先想到了扎西白珍,现在他们最需要,我把牛腿送给了扎西白珍,我自己可以在食堂吃饭。”
又有一次董春德拎着营养品去看望耿明祥,临走时要留现金,扎西白珍见状跪下来说:“您的心意我们领了,没见过您这么好的人。您也有家,请您把钱收回去,如果今天你再留下钱的话,我就不起来。我真的不能再收了。””董春德说:“我有家,可我的条件比你好多了。你这么善良,应该有人帮助,应该得到好报。”
因为董春德常去扎西白珍家,发现耿明祥因病痛烦躁常对扎西白珍发火,董春德看不惯就劝耿明祥:“老耿呀,你知足吧!没有扎西白珍伺候你,你早去了--”耿明祥去世后,董春德安慰扎西白珍:“你付出了很多,老耿不在了,党组织、总工会和我都不会忘记你,你有什么困难告诉我。好人会有好报,你应该得到回报,也该享受了。”
随后董春德责令交通厅工会为扎西白珍办了低保手续--董春德道:“她丈夫走了,各级组织不能忘了扎西白珍,不能让她感觉太凄凉、太寒心。”
在扎西白珍极其困难时个别亲戚渐渐地疏远她,这让她非常寒心。她说:“我人穷志不穷,有党的领导,有总工会领导的关心,我饿不死,不用求他们。”真不敢相信这柔弱的女人能发出如此铿锵有力的声音。
扎西白珍由于丈夫常年生病,生活非常窘迫。但是,她依然有着藏族传统的美德。她对于丈夫的亲戚是有求必应,有一年丈夫的弟媳妇要换肾,为了凑够巨额的手术费用,丈夫的弟弟迫不得已向他们求助时,扎西白珍在经济条件相当困难时仍然汇了3000元。
丈夫在世时,逢年过节扎西白珍总要给婆婆汇几百元,替丈夫表孝心。耿明祥去世后,扎西白珍得知,丈夫单位要依照规定付给她耿明祥去世后20个月的工资。扎西白珍尚未领到这笔钱,她就首先想到了耿明祥的母亲,94高龄的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又患有气管炎。扎西白珍从给丈夫操办丧事时亲朋好友送的慰问金中先拿出5000元汇给她。婆婆收到汇款后在电话里对扎西白珍说:“你这么多年照顾他,对他那么好,付出那么多。我们不要这笔钱,要退给你。”扎西白珍回答:“您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钱。千万不要退,您退了我还是要寄。我感谢您生了一个好儿子,给了我一个好丈夫--”
就这样扎西白珍给婆婆送去了一片真情。这是多么难能可贵!扎西白珍高尚的人格魅力是藏族传统美德的典范。笔者倾听着她的述说,深深地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当问及丈夫常年卧床不起,生活压力如此之大,内心不感到痛苦吗?扎西白珍深情地说:“生活虽然苦,可我过得很充实。儿女安分守己,我很满足。”这是多么坚强的女性!
由于扎西白珍十几年如一日悉心地服侍患病卧床的丈夫,2008年9月17日西藏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扎西白珍同志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奖。
2009年9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给扎西白珍颁发了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奖章。当年9月20日扎西白珍应邀来到首都北京领奖。在北京她特意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旗护卫队员手中冉冉升起时,扎西白珍激动得热泪盈眶。颁奖部门还安排了参观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可她心里挂念丈夫,请假后马上返回拉萨。
2009年10月1日,耿明祥精神特别好,他拉着扎西白珍的手无限深情地说:“你一个贵族小姐嫁给我,说话算话,和我白头偕老。你这么多年照顾我,我在阴间也忘不了你,我感谢你。”第二天,耿明祥安祥地离开了人世,扎西白珍痛苦万分,泣不成声--耿明祥的遗体火化后,扎西白珍在烈士陵园为他买了一块墓地,用石头墓将丈夫的骨灰安葬。耿明祥去世后,有一段时间每逢星期五(耿明祥去世的日子)扎西白珍总是情不自禁地带上耿明祥爱吃的豆奶和水果来到他的墓地,流着泪诉说衷肠--
无情的岁月抹去了扎西白珍曾经的花容月貌,却无法改变她对丈夫的一颗真爱的心,一片挚爱的情。愿好人一生平安!
《笑对苦难永不言弃》--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任菲莉
纪红建李伟
人们不会忘记,2006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人民的总理温家宝致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孩子们:“……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教育得到康复,走进普通小学;我希望那些还有听力和说话障碍的孩子,能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听到声音,开口说话;我希望所有的残疾儿童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让他们有一个活泼的童年,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人们不会忘记,2009年9月2日,温家宝再次来到四川都江堰新建小学,语重心长地对这个学校的老师们说:“要照顾好孩子们,特别是那些孤残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残疾孩子同样是祖国的希望,同样是祖国的未来!
一
1985年1月,青梅竹马的任菲莉与L携手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殿堂。任菲莉的妈妈张钰与L的妈妈是同事,都是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城关镇大众小学的教师。任菲莉的父亲任丕德与L的父亲都在祁阳县政府机关工作。双方父母和亲友们都对这桩婚姻相当满意,也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后来,他们一同在湖南湘潭广播电视大学工作。
1987年,L考上了研究生。1988年9月,任菲莉早产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大毛和小毛。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她们的发育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孩子都快一岁了,到了该坐的时候应站的时候该走的时候该说话的时候,但她们都还不会。
任菲莉开始为女儿着急了。1990年,她抱着孩子来到湘潭市人民医院、湘潭妇幼等医院。在检查无果的情况之下,她又带着孩子到长沙,先后到湘雅附二医院、省儿童医院、湘雅附一医院检查,然而三家医院诊断的结论一致:痉挛型脑瘫。此时,大毛和小毛是一岁七个月大。
不久,任菲莉他们想到了孩子在湘潭出生因早产在保温箱监护时,保温箱曾断电,并返回去查,但孩子的病例没有了,当时的那个负责医生也出国了,一切无从查起。
“脑瘫”这个词,对于任菲莉一家犹如晴天霹雳。这个无情的事实犹如千斤巨石压在她和L的心上,使他们骤然跌入了痛苦的深渊。从此,两人发疯似的寻找病因,带着孩子四处求治,开始了漫漫无期的求医之路。
但另一个事实是,从孩子被确诊之时,特别是经过几次治疗效果不明显后,任菲莉的生活和命运,就因为孩子的病,被逐渐彻底改变。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L慢慢地表现出了不耐烦的情绪。
回到湘潭后,任菲莉只得边工作边找按摩的医生治疗。同事们知道她孩子有病后,都很关心,伸出了援助之手。但也有朋友、同事劝她把孩子送到乡下,或是福利院,趁现在年轻再生一个。但任菲莉没有动心。也正是这种信念,她开始一步一挪地奔走在求医的艰辛与酸苦旅途之中。
1991年4月12日,父母、亲戚、朋友、同事共同为任菲莉凑了六千多块钱后,她便还带着两个女儿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一同与她前往北京的,除了L负责送到后立即返回外,与她一同在北京照顾小孩的是她的一个堂妹。北京对于任菲莉来说并不陌生,早在1986年的时候她就到清华大学来进修过。
列车到达北京站后,按照广告上所说的地址,他们一行5人,先是从北京站坐地铁到复兴门,再从复兴门换乘地铁1号线,一直坐到最后一站--苹果园站,然后再乘坐公交车311路到达绍家坡。这里到了北京城的最西边,这家医院实际上就是一家气功研究所,说是对治疗脑瘫有特殊疗效。
但十多天后,任菲莉除了担心两个女儿治疗时的痛苦,她也渐渐发现,这个所谓的无所不能的气功研究所并不是他们在广告中吹捧的那样神,说什么气功、点穴对治疗脑瘫有特殊疗效。她甚至发现,孩子除了增加了痛苦,其他的啥也没有进展,这简直是在有病乱投医。
虽然任菲莉心里开始高度怀疑起这个研究所来,但毕竟人生地不熟,她也只把这些想法放在心里,自己悄悄地打起其他的算盘。从这时开始,只要大毛和小毛不治病,她就会悄悄地溜出去,到处看看,四处打听,甚至连报摊上的那些广告也不放过,看哪里治脑瘫效果好。那时不像现在在家通过网络可以查到大量需要的信息。她只要听哪个患者或是患者家属说是哪儿治疗脑瘫效果好,她马上就会跑过去看,也不管北京有多大,路有多远,她只有一个想法,只要对治疗有帮助的她就会去,她一连跑了七八家医院。
“你也够辛苦的,两个孩子都脑瘫。”一天,一个脑瘫孩子家长问正在发愁的任菲莉。
“唉!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任菲莉说。
“孩子现在治得咋样了?”脑瘫孩子家长问。
“我感觉我家大毛要好一点,小毛病严重些,她各方面都很有问题,说话什么的都不知道。”任菲莉说。
“那是智力有问题呢,治这病最好是用针灸,因为扎针灸对智力有好处,还可以吃点智力宝什么的。”脑瘫孩子家长说。说着,她还拿来一本扎针灸的书给任菲莉看。
听到在说扎针灸,另一个家长插话说:“在琉璃厂有个老中医用针灸治疗脑瘫很有效,去看病的人很多。”
“是吗?琉璃厂离这儿远不远?”任菲莉问道。
“嚯,那离这儿老远呢。”那人说。
“有多远?”
“具体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是在和平门外,那里是一条著名的文化街,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很多。”那人说。
于是,任菲莉只得摊开北京地图找琉璃厂。第二天下午,在小毛不治疗时,她背着小毛到城内去找琉璃厂,去找那个老中医。坐311路公交车来到苹果园地铁站,然后坐地铁1号线到复兴门再换乘公交车。此时,她感到从复兴门地铁站到出站口,过道是那么那么的长,台阶是那么的高,那么的多。身材瘦小的她实在是走不动了。让她更为费劲的是,因为小毛的痉挛很厉害,双腿分不开,夹在一起很紧,背在背上的时候两条腿只能直着,极不好背。所以她只得直直地背着小毛,背得满头大汗,双腿发软。
让任菲莉感到有点意外的是,那个老中医给人扎针灸不怎么收钱,基本上属于免费的,他还为人和善。虽然很累,累得喘不过气来了,但她仍被那时淳朴的医德感染了。
从此以后,在十多天里的每个下午,在这条路线上,总会出现任菲莉母女艰难跋涉的身影。每次,当她一步一挪艰难地背着小毛爬完台阶,她都感到自己几乎已窒息,快要趴下了。可是,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行,我不能倒下,必须坚持,为了女儿的康复必须重新振作起来,一步步地走下去,再苦再累我都要承受。”这是任菲莉心中最执著的信念,这份信念支撑她从曾经只知道风花雪月的浪漫女孩走向了一个真正的母亲,一个坚强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