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镜子的缺点与列举选题法
几个少年来到一位发明家的住处,向发明家请教:“镜子是怎样发明出来的?”
发明家没有立刻回答,随即打来一盆干净的水,对他们说道:“这可以当做一面镜子使用吗?”
有个少年说:“水倒是能当镜子,可现在有谁还去用它呀!要么只有从前的原始人了。”
“好,就作为原始人的镜子,你们都来给它找找缺点!”
“用水做的镜子太不方便了,不宜随身携带。”
“只能将它水平放置,不能竖起来让人照镜子。”
“照出的影子不够清晰,要是晃荡起来就更看不清了。”
……
发明家没有做声,一会儿又去搬来一块油光发亮的石板:“这可以当做一面镜子使用吗?给它找找缺点!”
“这种‘石镜’笨重,也不方便呀!”
“虽然可以竖起来照镜子,可总是有反光呀!”
“照出的影子还是不够清晰,要是粘上灰尘就更看不清了。”
……
发明家取来一面铜镜,一边抛光一边说:“大约在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就用青铜制镜了。你们也来给它找找缺点!”
“它比‘水镜’、‘石镜’进步多了!还是有点笨重呀!”
“镜面容易腐蚀,得时常抛光才行呀!”
“制造起来不容易,成本也高呀!”
……
发明家很快取来一面水银玻璃镜,说:“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用的镜子,最初由意大利人发明,至今也有几百年历史了。事物总是在创新,目前专家们还发现,金属中的纯铝和稀有金属铟的反光性能更好,可以制造出更加明亮的镜子来。”
发明家接着说:“像列举镜子的缺点那样尽量地寻找事物的不足或缺陷,经过比较就能很快发现和找到创新的课题,一旦技术上可行并具有实际意义,经过开发就能得到一件创新成果。这就是‘列举创造法’。基本的列举的方式有‘缺点列举’、‘希望点列举’和‘特性列举’等。希望点列举就是对已有或未有过的事物列举出尽可能多的‘希望点’,通过比较后确认创新的课题。比如说,‘希望水杯带有音乐的功能’,于是就发明了一种‘音乐水杯’。‘希望顶风打伞时不要撞人’,于是就发明了一种‘透明雨伞’……同样,特性列举就是将创新对象的特性尽量列举出来,从中找到创新的目标或课题。”
换吃苹果的奥妙与头脑风暴法
创造学家站上讲坛要演讲一种创造方法,他先从提包中取出四只大红苹果,接着又随便请出了四个少年,然后就将这四只苹果分发给他们。
创造学家对他们说:“先做一个游戏:从现在开始你们彼此不停地交换自己手中的苹果,五分钟后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五分钟一到他们立即停止了交换,每个少年手中仍旧是一个苹果。
创造学家又对他们说:“实物的交换无论交换多长时间、多少次数,总的数量既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现在再做一个游戏:你们四个人依次不断地说出吃苹果的方法,不要重复,但可以相似,也可以改进。”
于是:
第一个少年:“将苹果清洗干净,然后带皮咬着吃。”
第二个少年:“先削掉苹果皮,然后再吃。”
第三个少年:“洗净后竖切成两半、去核后吃。”
第四个少年:“洗净后横切成两半、去核后吃。”
第一个少年:“洗净后切成片片…”
第二个少年:“洗净削皮后切成片片…”
第三个少年:“洗净后滚切成斜片…”
第四个少年:“洗净削皮后滚切成斜片…”
第一个少年:“洗净后切成条条…”
第二个少年:“洗净削皮后切成条条…”
第三个少年:“洗净削皮后切成丁丁…”
第四个少年:“切成丁丁后,再加沙拉…”
第一个少年:“切成丁丁后,再加蜂蜜…”
第二个少年:“洗净后切成块块,搅磨成糊糊…”
第三个少年:“洗净后切成块块,榨成苹果汁…”
第四个少年:“榨成苹果汁后,再制成果冻…”
……
创造学家高兴地说:“你们都看到了吧?几个人在一起交换吃苹果的方法,结果却有无数种吃法!为什么会这样呢?任何东西哪怕交换一万次,总还是那些东西。可是,人们构想的方案或方法一经交换就会产生无数的新方案或新方法来。通过最终评定可以找到最佳的构想方案或方法,因此它也是一种选取创造课题的方法。这方法就是著名的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首创的‘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运用扩散思维、通过信息交流,互相激励启发产生连锁反应,最终获得大量的构想或方法,为发明与创新提供了目标和课题,从而让人们的创造力开发出来。‘头脑风暴法’后来也不断改进完善,操作方式略有不同,有时也叫它‘智力激励法’。”
“操作时,围绕一个目标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组一般由4~6人组成,由组织者组织专门讨论并坚持四条原则:发言不受限制、自由思考;禁止评价和批评;在规定时间内追求方案数量最多;结合改进、提出新设想。这种选题创造技法十分有效,可以立杆见影……”
渔夫和渔网
一个渔夫在自己的渔塘打鱼,起初,他每下一网就能打到很多鱼,可是不久,他渔塘里的鱼越来越少,后来竟无鱼可打了。
他向一个老渔夫求教说:“看到你一年到头都在打鱼,你的渔塘里为什么总有打不完的鱼呢?”
老渔夫说:“你先说说你一网最多时能打多少鱼?”
“可多啦!连起网都费尽力气啊!”
“这么多鱼你又是怎样处理的呢?”
“大鱼挑出来到市场去卖,卖不掉时就晒鱼干,小鱼就用来喂鸡鸭了!”
“哦,我知道了。其实我们的渔塘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的渔网不同。渔网的网眼越大,渔塘里留下的小鱼就会越多;网眼越小,渔塘里的小鱼就会越来越少,后来连小鱼也没有了。”
“啊,我明白了,明白了,织渔网的时候就应当给网眼考虑一个合适的尺度,让大鱼能够不断地捕捞上来,又让一定数量的小鱼不断地成长变为大鱼。”
“其实做什么事不也是如此吗?”有人赞同说,“科技领域讲的‘优化设计’和‘优化组合’所讲的也就是这样的道理,最终总能保证获得最好的功能和效益。”
游人和猴子
夜晚,月明如昼。一群猴子来到深山古刹,栖息在一座悬崖的丛林中,悬崖下的水塘明净得像一面镜子。当猴子们向水塘看时,都发现水塘里有个月亮,接着又不约而同地仰望天空,发现天上也有一个月亮,于是大惑不解。
这时,有一只猴子说:“天上的月亮是妈妈,水里的月亮是它的孩子。孩子掉进水里,它的妈妈怎么不着急呢?我们应当将水中的月亮打捞上来,让它回到天上的妈妈那儿去。”
“对!对啊!”猴子们说干就干,一直下到水塘边。它们用寺院的水瓢将水中的月亮舀了上来,倒进一只水盆里,可是水塘里的月亮还在,舀来舀去,水塘里总是有个月亮,而且水盆里还多了一个月亮。
一片乌云飘来,天上的月亮不见了,水塘里的月亮不见了,水盆里的月亮也不见了。过了一会,乌云离去了,天上的、水塘里的和水盆里的月亮也都出来了。猴子们个个抓耳挠腮,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时,古刹里住着的一位游人见了,笑着对猴子们说:“你们这些猴子又在做傻事了!”接着就有板有眼地为它们讲解起来。
“在我们人间,有‘水中捞月’的说法,是比喻人们做那些徒劳无功的事情;这寺庙里也有一幅‘猴子捞月图’,宣传的是一种佛家的信念,说的是一种哲理,即人生‘四大皆空’就像猴子捞月一样空梦一场。这些都不是你们可以捞月的根据。
“而你们首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月亮会不会掉下来,天上究竟有几个月亮。告诉你们吧!月亮是个星球,是地球的唯一的一颗卫星,它一直围绕着地球在转,从来没有掉下来过,因为有万有引力,所以它永远也掉不下来。
“其次,要弄清月亮有多大。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它的直径有3100多千米长呢!你们看看哪个水盆,哪个水塘能够装下它?”
“再则,月亮距我们地球有多远?告诉你们吧:月球与地球相距38万千米,所以看上去月亮只有一只盘子那么大。而且它总是一面向着太阳,我们看到的月光,其实只是由它反射过来的太阳光而已,而水中的月亮也只是由它从水中反映出的影子……”
“啊啊,原来是这样!”猴子们恍然大悟。
“以后你们还会再去捞月吗?”游人问。
“再也不会了!因为水中的月亮谁也捞不到。”
“这就对了!”游人说,“科学就是求真,你的想象必须符合实际,要有科学依据,这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那些愚昧无知,头脑空空,没有一点科学知识的人,往往也会做出这种蠢事来。”
卵石孵鸡
发明展览会上异彩纷呈,人流熙攘,新奇的发明成果琳琅满目。有两个从远方来的兄弟参观了展览很受启发,产生了一个创造性设想,异常兴奋地向发明家请教:
“发明家先生,看了这个展览,我们茅塞顿开。创造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奇妙!有了创造,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我们住在一条大江边上,沿江到处是卵石,我们刚才商量,如果能用卵石来孵鸡,也许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所以特来向您请教呢!”
发明家惊异地回答说:
“这种设想倒是很有创造性,如果能用卵石孵出鸡来将是一个奇迹……”
还没说完,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说有要事,随即将发明家拉走了。
兄弟俩没有等发明家回来,就兴冲冲地赶回家去了。他们集资盖起了一个孵坊,运来大量的卵石,冲洗干净后就去孵鸡了。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见到小鸡;两个月过去了,没有见到小鸡;三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孵出小鸡来。他们终于绝望了,于是又来找那个发明家诉说经过。
发明家说:“哦,我想起来了,那次我的话没有说完。选择一个发明创造的课题起码要遵循四个原则:即实用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实际可行性原则,缺一不可。你们光有前两条而缺乏后两条,所以还是不能成功啊!发明创造决不是胡思乱想,必须遵循发明创造的规律。”
地球的量杯
将一物体丢进量杯,看看杯中的水上升了多少刻度,就能知道那物体的体积大小。
有一天,发明家问一群学生:
“鸡蛋的体积可以放在量杯中测量吗?”
“可以!”学生们说。
“南瓜的体积可以放在量杯中测量吗?”
“可以!”
“这量杯不是小了一点吗?怎样量?”
“制作一个比南瓜更大些的量杯!”
“那么,地球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测量吗?还能制造一个比地球更大些的量杯吗?”
那些学生们回答不上来了!
发明家说:“用一种方法所能解决的问题总是有限的。要解决更多的问题,就需要研究、创造更多合适的方法。而学会创造性思维方法更为重要,它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天赋的才能,从而解决更多的问题。”
芝麻和地球
爸爸对儿子说:“当下正是创新时代,只有学会创造发明才能紧跟时代、脱离平庸,将来你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
儿子说:“我也想脱离平庸、把自己的创造力开发出来。可是,该怎样去做呢?”
爸爸说:“那你就从研究芝麻开始吧!”
儿子说:“嗬!芝麻这东西太小了!还有什么可研究的?”
爸爸说:“那你就去研究地球吧!”
儿子说:“啊!地球太大了!什么金木水火土、风云雷电、雨雪冰雹、山川平原、森林沙漠、飞禽走兽、花草昆虫、江河湖海、鱼虾龟鳖……叫我从何处着手?”
爸爸说:“小的东西你嫌它太简单,大的东西你又觉得它太复杂,你该从何处着手呢?”
于是他们去请教创造学家。
创造学家对他们说:“要说小,还有比芝麻更小的,甚至只有它的千万分之一的物质分子、原子和夸克;要讲大,还有无边无际的宇宙。发明创造的课题无处不在、无时没有,要看实际是否需要,还要看你自己对它有没有兴趣、对它是不是比较熟悉,最好根据你的知识与技能的优势去寻找合适的课题。”
一种愚笨的原因
清晨,城门打开之后,一个壮汉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正要进城去。到了城门前,壮汉却又停了下来,手拿竹竿横着比量,竖着比量,又斜着比量,量来测去就是进不了城门,因为那竹竿总是比城门长了许多。壮汉累得满身是汗,万般无奈,只好放下手中的竹竿,一屁股坐在地上叹息、发闷气。
就在这时,行人中走出一位长者,关切地问:
“你想带着这根竹竿进城吗?”
“是啊,它太长了!除非有把锯子将它截成两段才行,可是……”
壮汉爬起来回答说。
“不用截竿也是可以进城去的呀!”
说完长者命人拾起竹竿直对着壮汉的眼睛又说:“现在你用一只眼来看看这竹竿是什么形状?”
“只是一个圆形了!”
“它与城门哪个大?”
“当然是城门大了!”
“要是这样拿着它,不就可以进城去了吗?”
壮汉一听恍然大悟,扛起竹竿大步流星地进了城门。可是那些围观的行人却哄然大笑起来,都说壮汉笨得离奇。长者转过身来对大家说:“嘲笑别人愚笨,真是太容易了!可是你们有谁能说出他笨的原因来呢?”
众人面面相觑时,长者取出四根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小木棒对他们说:“你们当中谁能将这四根木棒搭成五个正方形来?”
大家一听都觉得非常好奇,争先恐后在平地上七手八脚地比画起来,搭来搭去只能搭出一个正方形,谁也搭不出五个正方形来。
“看来你们与壮汉一样愚笨!而且愚笨的原因也完全相同。”
众人依然不解时,长者将四根木棒收在一起,指着端面的“田”字形说:“这里面不是有五个正方形吗?”
接着长者说出了这一愚笨的原因:“有些问题如果只限于平面思考,就永远也不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一旦转向立体思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