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清:清介自守
9426600000018

第18章 第 三 篇清白家风(3)

15岁时,由于父亲司马池任兵部侍中,官居四品,而按照宋朝的恩荫制度,六品以上的大臣子弟可以补官,所以司马光也恩补入仕,被授予将作监主簿。但是,他刻苦读书的习性有增无减。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此后,他被朝廷先后任命为礼部判官、华州判官、苏州判官,随后又任评事、直讲、大理寺丞等职。治平四年(1067年),升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从此官职不断升迁,一直升至相位。

随着职位的升迁和权力的增大,司马光的同学、同僚、亲戚、属下中也有不少人想通过他捞些个人好处。但是,却被他一一拒绝。为避免此类人“拉关系”、“走后门”,他干脆在自己的客厅内贴了一张告示,其中写道:凡来者若发现我本人有什么过失,想给予批评和规劝,请用信件交给我的书僮转我,我一定仔细阅读,认真反思,坚决改正;若为升官、发财、谋肥缺,或打算减轻罪名、处罚,请一律将状子交到衙门,我可以和朝廷及中书省众官员公议后告知;若属一般来访,请在晤谈中休提以上事宜。

司马光不仅从不收受任何人送给他的礼物、礼金,就连皇上的赏赐也不肯接受。有一次,宋仁宗赐予司马光很多金银珠宝、丝绸绢帛,他力辞再三,并诚恳地说:“国家近来多事之秋,民穷国困,中外窘迫,应将这些钱用到济民上。”实在推辞不掉时,他才谢恩领取,但第二天便又将这些珠宝全部上交到自己所在的谏院,作为“公使钱”(即办公费),还用那些金银周济了一些穷困的亲友。

司马光年纪较大,行动不便时,他的一位好友准备为他买一位婢女伺候他。司马光当即谢绝,说:“我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穿不敢有纯帛,怎敢拿50万钱买一婢女?”

司马光住在洛阳时,住宅位于一个僻陋的小巷里,房子其实不过是一座仅能遮蔽风雨的茅草屋。夏天,他为了找个纳凉避暑的地方,就在草屋里挖地丈余,用砖砌成一间地下室。当时,由于王安石的同僚王宜徽、王拱辰等人在洛阳的宅第都是飞檐斗兽,华丽无比,因此百姓中间便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据《宋史》载,司马光为官四十余年,只在洛阳有薄田三顷。夫人去世时,无以为葬,他只好卖田以充置棺榔。这就是后人一直传颂的司马光“典地葬妻”的故事。

司马光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家人的要求也甚为严格。他的儿子司马康在很小的时候,司马迁除了教他读书、写字外,还十分注重对儿子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儿子成为诚实、谦逊、节俭、爱他人的人。待儿子长大做官后,司马光又教他怎样勤政廉政,为百姓谋福利。当他发现儿子在为人、为政、为学方面表现尚佳时,便将对儿子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节俭方面。

有一次,司马光特意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先从现身说法,谈了自己的经历和观点。他说:“我们家本来就是清寒的,清白的家风代代相传。至于我本人,从来不喜欢豪华奢侈。小时候,大人给一件华美的服装,就不愿意穿;考中进士后,别人戴花,自己也不愿意戴,只是出于对皇上的尊崇,才不得不勉强插戴一支。我认为,平时穿的能够御寒、吃的能够饱腹也就行了。但是,许多人却嘲笑我寒酸。对此,我从未后悔过。古代的人都把俭约视为美德,现在的人竟看俭约为羞耻,真是咄咄怪事!”

为了使儿子充分认识奢侈所带来的祸害,司马光对古往今来因奢侈而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总结。他说:贪得无厌的人,当了官必然收受贿赂,贪赃枉法;不做官,在乡里则会偷盗行窃,作奸犯科。

接着,司马光又讲了几位以俭朴著称的人物的事,并重点介绍了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张知白。

张知白在拜相后,生活水平仍与过去在地方做小官时一样。有人对此很不理解,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张知白叹道:“我今天的收入,全家人锦衣玉食足够。然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今天的收入,不可能永久保持。一旦收入不如今天了,家人奢侈的生活过习惯了,一下子改不过来,就可能出事。倒不如无论我在职不在职,生前或死后,总这么一个标准!”

在信中,司马光还列举了七件“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例子,并希望儿子司马康不仅要自己记住这些事例和道理,还要身体力行,并要向子孙后代进行同样的教育。

司马光在担任宰相后,十分担忧老家的侄子们仗势作恶,因此又专门给他们写了一封信,要求他们平时要安分守己,对人要谦恭退让,做事要奉公守法,绝不能依仗自己的权势而干扰官府,欺压百姓。谁如果打着他的旗号招摇撞骗、为非作歹,他一定会命地方官依法进行查办严处!

司马光的子侄们也牢记他的教诲,平时为人处事都谦虚谨慎,并经常依照司马光的要求自警、自查、自省,以确保“清白的家风代代相传”。

1086年初,司马光重病卧床,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挣扎着坐起来,给另一位宰相吕公著写了一封信,说:“吾以身付医,以家事付愚子,惟国事未有所托,今以属公。”

司马光去世后,朝廷上下一片悲痛,皇帝与太后都亲自前去吊唁,并赠其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赐碑“忠清粹德”。整个京师的人也都主动罢市,纷纷到相府去哀悼。有的人为了致奠,竟然变卖了自己身上穿的衣裳。史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数万人”,“都中及四方皆画像以祀,饮食必祝”。由此可见场面之大、之动人,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故事感悟

一国之相无一座像样的院落,“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可以说,司马光的清廉是入了骨子里的,他已将其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并以实际行动教育儿子。司马光逝世后,“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其受尊敬的程度也由此得以彰显。

◎文苑拾萃

夜 坐

(宋)司马光

春阳气示胜,重为阴所乘。

涔涔积雨阕,惨惨余寒增。

流云郁不开,烈风尚凭陵。

夜阑闭户牖,青晕生昏烟。

僮仆悉已眠,书几久欹凭。

涉猎阅旧闻,暂使心魂澄。

有如行役归,丘园恍重登。

又如远别离,邂逅逢友朋。

嗟嗟宦游子,何异鱼人罾。

夺其性所乐,强以所不能。

人生本不劳,苦初外物绳。

坐愁清日出,文墨来相仍。

吏徒分四集,仆仆如秋蝇。

烦中剧沸鼎,入骨真可憎。

安得插六翮,适意高习腾。

吏部尚书归家种田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吴琳(?—1374年),湖北黄冈人。明初朱元璋攻下武昌时,吴琳因詹同推荐,入召为国子监助教。之后改为浙江按察司佥事,后升为兵部尚书。洪武六年,改为吏部尚书,与詹同同事。次年乞请归乡。

明太祖朱元璋下武昌时,大臣詹同向他荐举湖北黄冈人吴琳。吴琳是一个饱学之士,他对儒家经典很有研究。明太祖将他召入京中,任命他为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助教。

吴琳的学问在詹同之上,他的才华很得朱元璋的赏识,先授予浙江按察司佥事之职,后又召入宫中任皇帝的史官起居注,这期间曾命他带着钱财到各地去收购书籍。洪武六年,他由兵部尚书改任吏部尚书,曾与詹同轮流主持吏部的工作。过了一年,他辞职归家。

朱元璋对吴琳辞官还乡不放心,就派人前去察访。使者到了吴琳的家乡,偷偷地来到他家附近,看见有个农夫从小凳上起来,下田去插稻秧,容貌很是端庄严谨,举止不凡。使者便走上前去探问:“这地方有个吴尚书,请问在家吗?”

那农夫听了后谦和地拱手回答说:“吴琳就是我。”

使者回京后,将看到的情形如实向朱元璋奏明。朱元璋听到吴琳身为吏部尚书,归家后竟然务农自给,赞叹不已。

◎故事感悟

一朝吏部尚书,卸任后靠种田以自给,吴琳为官清廉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吴琳视清白为做官的本分,在任两袖清风,归家后安贫自给。他的这种洁身自好的品德是后人的榜样。

◎史海撷英

按察司

按察司是我国清朝初年中央政府的机构之一,隶属于都察院。清军入关后,承袭明朝的制度,将其设为省级地方政府机关,职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点录及复审各省囚犯、勘验供词与诉状等司法行政。同时,按察司也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

王翱为官绝私情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

王翱(1384—1467年),字九皋,直隶盐山县(今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人。明朝著名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尚书。

王翱是明代自成祖至景帝的五朝重臣,从一名普通官吏到吏部尚书,为官几十载,却始终公正处事,勤政用贤,廉洁奉公,人们都非常敬重他。因为其谥号忠肃,后人都尊称他为“忠肃公”。

作为权重位高的老臣,王翱从不居功自傲,以权谋私。他对自己的家属子女管束很严,有时到了让一般人觉得不近情理的地步。

王翱的爱女嫁给了在京郊做官的贾杰,夫人十分疼爱女儿,常常接女儿回娘家小住。因为女婿在郊外为官,女儿每次回娘家都不很方便,所以,每当接来送去,女婿都发牢骚说:“父亲是吏部尚书,正管理着各级官吏,只要他老人家尊口一开,我就可以像摇树叶一样被摇到京都,何必这么麻烦地接来送去的呢?那样的话,你们母女也可以常相陪伴了。”

女儿把这个意思对母亲讲了,王翱夫人觉得这事也不算过分,对王翱这个掌管全国官吏的最高首长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有一天,趁着王翱高兴,王夫人备了点酒菜,眼看酒过三巡,便婉转地把女儿的请求说了。可是没想到,王翱一听勃然大怒,斥责说:“亏你说得出口,我这不是借手中的权力徇私情吗?如果在外地任官的人都提出如此要求该怎么办?”

王翱越说越恼火,拿起酒杯就摔了过去,夫人的脸都被划破了。一场家宴就这样不欢而散,王翱也愤然离去,回到朝房,一连十几天都没回家。从此以后,女婿调转京城的事没人敢再提了。一直到王翱去世,也没把女婿调进京城。

明朝非常注重科举考试,官吏晋升都离不开考试成绩。王翱有个孙子,才学很一般,文墨也不太精通。本来他已经受到特别的优待,有了一定的职位,可是他嫌官卑位低,想通过科考求得晋升。可毕竟是实力不足,自己也知道凭真才实学难以过关。于是,他通过关系弄到一份试卷,准备参加当年的秋试。

王翱知道后,毫不留情地制止了他。王翱严肃地对孙子说:“你如果真有考中的才学,我能忍心埋没你吗?你明摆着不具备应试的条件,假如主考官照顾了你,就会有一位真正具备应试条件的人落选。再说,你已经有了一定的职位,何必强所不能,存非分之想呢!莫不如继续刻苦攻读,成就学业后再去应试。”说完当即撕了考卷,并用火烧了。

王翱身居显位,又占据朝廷要职,但几十年如一日,从不以权谋私,即使在人际交往中也始终两袖清风。因为他政绩突出,家境清贫,皇帝每年都赏赐给他不少金玉束带、锦绣衣物,或是银币玩器,但他从不摆饰动用,长年自奉俭素,总是穿着普通的衣装。

王翱提督辽东军务时,与一位太监关系很好。后来,王翱将要调离,这位太监出自对他的敬重,拿出四颗西洋明珠相赠,以留作纪念。王翱怎么也不肯收。最后,太监流着泪说:“这些明珠绝不是我收受贿赂所得,而是先皇将郑和所购得的西洋明珠赏赐给身边的侍臣,我得了八颗。今天送一半给你,作为纪念,请一定收下。”

看到太监如此真心诚意,王翱很感动,只好将明珠收下,缝在上衣夹层里保存着。

后来,王翱回京执掌吏部时,那位太监已经过世。王翱几经求访,找到了太监的两个穷侄子,对他们说:“你们的叔叔一贯奉公守法,在世时对你们要求很严,你们现在生活一定很困难吧?”

两位年轻人回答说:“确是如此。”

王翱又说:“如果有什么致富的打算,我可以帮助你们。”

没过几天,他们向王翱说了自己的打算,王翱马上把保存的四颗西洋明珠送还给太监的两个侄子了。

◎故事感悟

从政清廉,持家勤俭,待人公正,这是王翱一生遵循的人生准则。正因为他能一丝不苟地遵循这一准则,死后才获得了“忠肃公”的美称。王翱精神的魅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进。

◎文苑拾萃

万花丛中马神仙

明朝初年,贾仲明有一首《凌波仙》中写道:“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毕称羡。”这首词赞颂的,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马致远。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早年十分迷恋功名,可惜一辈子也仅仅做过很不显眼的地方官。到了50岁左右,他终于看破世事,归隐山林。

马致远一生共写了十五种杂剧,现存仅为七种。为什么人们称他为“马神仙”呢?原来,他所写的杂剧都以“神仙道化”剧为主,在现存的七种杂剧中,有四种就是“神仙道化”剧。这四种剧目分别为《陈抟高卧》、《黄粱梦》、《任风子》与《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