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贞:坚贞不移
9435700000011

第11章 只要主义真(2)

得罪了蒋介石、张道藩这帮人,可不是件小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徐悲鸿非常清楚这一点。然而,当他看到自己桌上的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时,他感到心里坦然、痛快了许多。

1936年,广西、广东爆发了要求抗日的“两广事变”,陈济棠、李宗仁以抗日为名,向全国发出通电,讨伐蒋介石。不知国民党内幕的徐悲鸿此时正在桂林,对此十分赞同。他曾在报纸上揶揄蒋介石说:“何谓蒋先生的礼义廉耻?礼者,来而不往非礼也,日本既来,奉送东三省;义者,不抗日;廉者,捐‘廉’(上海方言‘廉’、‘钱’同音),买飞机平西南;耻者,阿拉(上海方言‘我’)不抗日,你抗日,你就是可耻。”

徐悲鸿冒着危险这样做,反映了他在抗日问题上的鲜明态度:谁抗日,他就支持谁,谁不抗日他就反对谁。

1941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立中央大学的进步师生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纷纷口诛笔伐。在中大艺术系任教的徐悲鸿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满怀悲愤画了一幅《怒猫图》,图中一只小老虎似的雄猫立于巨石上,竖起两耳,怒睁着一双像电灯泡一样闪闪发光的圆眼睛,猫须挺直如利锥,咬牙切齿,微张巨口,面向纸外做捕鼠状。图上没有题词,只写上了寓意深刻的“壬午大寒”四个小字,并盖上了悲鸿名章。

徐悲鸿的朋友田汉不久来访,看到《怒猫图》后,赞不绝口,当即吟诗一首,对徐悲鸿爱憎分明的正义感给予褒扬,并用遒劲的书法写在画幅的右上角。诗云:已是随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连宵,共嗟鼠辈骄横甚,难怪悲鸿写怒猫。

1942年10月,由周恩来亲自带来的延安木刻——包括沃渣、马达、胡一川、力群、夏风、彦涵、古元、罗工柳等人的30多幅作品,在重庆展出。这些作品语言纯朴,边区生活气息浓郁,特别引人注目。

徐悲鸿参观了展览,并十分仔细地看完了全部作品。他露出了惊叹的神色,认为这次展览是数年来中国艺苑不可多得的宝贵收获,尤其对古元的作品极尽赞扬。

徐悲鸿还在10月18日重庆《新民报》上撰文予以高度评价:“我在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下午3时,发现中国艺术界中一卓绝之天才,乃中国共产党之大艺术家古元。”“我自以为不是一思想有了狭隘问题之国家主义者,我唯对于还没有20年历史的中国新版画界已诞生一巨星,不禁深自庆贺。古元乃是他日国际比赛中之一位选手,而他必将为中国取得光荣的……”“古元之《割草》,可称为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最成功作品之一。吾愿陪都人士共往欣赏之。”

毛泽东得知此消息后,非常高兴,并亲自批示,延安《解放日报》转载了徐悲鸿的文章。

谁知这篇文章却得到了国民党当局的格外“关注”。

有一天,徐悲鸿的留法同学华林告诉他说:“你那篇赞扬共产党木刻家的文章招了祸啦。”

“招了什么祸?”

“我听说张道藩在叫人写文章攻击你。”

“那就让他攻击吧,我行我素!”

“你是艺术家,不是政治家,你没有必要卷到政治漩涡中去。”

“我觉得任何时候,我都应说我该说的话。好的作品我就应当宣扬,我在美术界有这个责任。为什么共产党的画家好,我就不能宣扬?我早在和徐志摩辩论时,就曾说道:‘我以为真理高于一切。’你了解我的性格,我决不会舍弃真理而屈从权势!”

1945年春天,徐悲鸿签名响应“争取民主,反对独裁,拥护成立联合政府”的号召。无耻的反动势力还一再梦想要徐悲鸿反悔,但他的意志坚决,不为威逼利诱所动摇,严词加以拒绝。徐悲鸿还为以漫画为战斗武器的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团体“野马社”画了一幅昂首挺胸的奔马,并在上面题句:“直须此世非长夜,漠漠洪荒有尽头。”表示对学生民主运动的支持和对新中国充满无限希望的感情。

◎故事感悟

正因为信守“真理高于一切”的理想,才使徐悲鸿永远保持着艺术家品行,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毅然拒绝为蒋介石作画,这在当时军统特务统治、法西斯横行的黑暗年代,需要何等的勇气!可谓“铁骨丹心”。作为一位有正义感和不畏权贵、有气节的画坛巨匠,徐悲鸿捍卫真理的正义激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敬佩!

◎史海撷英

徐悲鸿参加南国社

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在32岁这一年回到中国,开始在国内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他陆续创作出取材于历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绘画,这些画作借古喻今,观者从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真挚之情。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在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方皋》;1933年创作了油画《徯我后》,表达苦难民众对贤君的渴望之情;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除此之外,还创作了《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现实题材,《漓江春雨》、《天回山》等山水题材以及大量人物肖像和动物题材的作品。

◎文苑拾萃

徐悲鸿之画《负伤之狮》

《负伤之狮》创作于1938年。当时日寇侵占了我大半个河山,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怨愤难忍。他画的负伤雄狮,回首翘望,含着无限的深意。他在画上题写:“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思想。

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中国被称做东方的“睡狮”,现在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大部分国土,“睡狮”已成了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

砍头不要紧的夏明翰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王若飞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衡阳县礼梓山(今洪市镇余家大屋)人,生于湖北秭归县。1921年冬,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参与发动秋收起义。10月,领导发动了平江农民暴动。由于叛徒出卖,1928年3月18日被捕,后英勇就义。

1928年初,夏明翰告别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来到武汉。以野蛮著称的桂系军阀正在大肆搜捕革命者,许多被捕者根本不经审判便被处决。如党的“一大”代表李汉俊当时已脱党,被桂系军阀捉住后也马上被杀害。面对市面上一片萧条和恐怖,夏明翰全无惧色,仍奔走在各个秘密机关,部署“停止年关暴动”的计划。

开始他住在湖南商号,发现武汉卫戍司令部已盯上那里,便迁到东方旅社,与徐特立、谢觉哉、熊谨玎等研究下一步工作。没过几天,谢觉哉突然通知说交通员宋若林已靠不住,夏明翰便回到东方旅社收拾东西。他正准备转移时,叛徒宋若林带着警探闯进了房间。

夏明翰被捕后,连续受到刑讯,他在拷打中只是怒斥审判官。回到牢房,他知生命将要结束,忍着伤痛用半截铅笔给母亲、妻子、大姐分别写了三封信。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上,他还留下了一个带血迹的吻印。被捕两天后即1928年3月20日的清晨,夏明翰被带到汉口余记里刑场。执行官问他有无遗言,他大喝道:“有,给我纸笔来!”接着,他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的就义诗。

◎故事感悟

这一正气凛然的《就义诗》,当时被人称做热血谱写的革命战歌,激励了无数革命者为之奋斗。为了国家和党的利益,为了自己所坚信的主义,敢于牺牲个人,不屈不挠,铁骨铮铮,这就是那些千万志士仁人人生价值的最佳取向和精神世界的最高追求。

◎史海撷英

夏明翰参加秋收起义

1927年6月,夏明翰被调回湖南工作,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

党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到长沙,同湖南省委商讨秋收起义计划。夏明翰根据计划安排,向各级党组织宣传和组织秋收起义行动。他鼓励自己的弟妹参加武装斗争。经组织同意,派他的七弟夏明弼到衡阳,五弟夏明震到郴州,四妹夏明衡到衡山,组织武装起义。后来,他们均在起义中先后牺牲。

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指挥下,秋收起义爆发。9月19日,会攻长沙的计划受挫,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转向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10月间,湖南省委委派夏明翰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主要任务是以平、浏为中心继续组织起义,以配合井冈山的斗争。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不数月,党的组织大量发展,革命武装及工农组织空前壮大;国民党的武装及伪政权,偏促于县城弹丸之地,不敢出城门一步。这些成绩,毛简青、夏明翰之力也”。

◎文苑拾萃

夏明翰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王求礼刚直持真理

◎我们应该赞美岩石的坚定。我们应该学习岩石的坚定。我们应该对革命有着坚强的信念。——陶铸

武则天(624—705),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大家知道,封建时代的帝王都很迷信,他们以为自己是真龙天子,有神人保佑。所以,每当自然界发生了什么奇异的现象,他们就认为是天意的表现,并且要求大臣们给他解释这些自然现象是吉还是凶。而大臣们为了讨好帝王,得到封赏,也往往不顾事实,连自然灾害也要给解释成吉祥的征兆,说是帝王福运到来的表现。

唐朝大足元年(701年)三月,京城长安一带下了场大雪。

这场雪好大!纷纷扬扬地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才止住。雪过之后,地上积的雪水有好几寸深。农民田里的春苗刚长出不久。遇上这场大雪,一下子冻死了不少;那些经商的、做工的也因为道路湿滑泥泞,无法通行,而损失了不少钱财;就连城里的居民也因为雪来得太突然,来不及准备,有的冻死,有的冻病,还有些人家因为墙倒屋漏无处安身,只好露宿街头。人们到处都在骂这场造孽的大雪,埋怨老天不睁眼。

可是,那些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们可不这么想。他们既冻不着、饿不着,也根本不了解老百姓的痛苦和辛劳,当然不知道这场雪的害处。几天来,他们只顾在深宅大院里饮酒作乐,赏玩雪景。等到大雪过后,他们一琢磨,这倒是个讨好皇上的好机会。于是,就造起舆论来,说这是一场“瑞雪”。

这时候,正是女皇帝武则天执政。这个武则天也算是位女中豪杰,她开天辟地,做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女皇帝。因为反对她的人很多,所以,她一面采取严厉镇压的手段,一面又特别喜欢别人奉承她。那些擅长阿谀奉承的大臣们看出这一点,就千方百计地讨好武则天。这次借着阳春三月下大雪的反常现象,他们又想颠倒黑白,把灾害说成是“瑞雪”,来讨武则天的欢心。这些大臣凑在一起,商议了半天,决定先去找宰相苏味道,让他领头向武则天报喜。

苏味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为人倒不坏,就是有个爱和稀泥的毛病。他曾对别人说:“人生在世,要学会模棱两可,凡事能过得去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认真。”所以,人们私下里都叫他“苏模棱”。

那些大臣找到苏味道,和他谈起向皇帝上表庆贺的事。苏味道虽然觉得此事有点勉强,可他想: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吧。反正这事上上下下都高兴,我何必扫别人的兴呢。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开会,准备草拟一篇庆贺的奏章。

没想到,这件事却惹恼了一位刚直不阿、敢说实话的大臣,他就是侍御史王求礼。

王求礼这人一向就以诚实刚正出了名,就连武则天本人也知道他的为人。所以,王求礼几次直言犯上,惹恼武则天,武则天都没有惩罚他。当初,武则天刚登基当女皇的时候,想把和自己有私情的花和尚怀义召进宫里,就借口说怀义擅长工艺,要让怀义进宫修宫殿。大臣们谁不知道武则天的用意,哪个也不敢反对。可王求礼却不管武则天恼不恼,就上了一道奏章。

奉章中说,按朝廷规矩,怀义要进宫,必须做太监。您想,武则天召怀义进宫,是想和他私下里做夫妻,怎么能让怀义当太监呢?大家听说王求礼上了这么一道奏章,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以为武则天肯定会恼羞成怒,杀了王求礼。可是武则天倒没有处罚王求礼,只是叫人把王求礼训了一顿了事。

这一回,王求礼听苏味道说要庆贺什么“三月瑞雪”,当时就火了。他站起来质问苏味道:“你难道不晓得这场雪对老百姓的危害吗?有什么根据说它是‘瑞雪’?”

苏味道一时答不出,另一个大臣赶忙接过去说:“皇上刚刚改年号为‘大足’,就下了这场奇雪,这不是预示着年景丰足,国运昌盛吗?”

王求礼大声斥责道:“没想到诸位这样孤陋寡闻,看看田野里的春苗冻死了多少,难道这也会丰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