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代墓葬出土的“钱树”
汉代墓葬中,多有被称为“钱树”的随葬明器出土。这种器物大多分为两件:上部为青铜树形铸件,有主干和枝叶,枝叶件连附钱形挂饰,并且有人物、禽兽形象,有的树干上铸有佛像;下部为树座,树座有陶质、石质和铜质多种,表面有山峦、人物、神兽图像,也多饰有钱纹,顶端中空,用以插立上部的青铜树干。
20世纪40年代,考古学者冯汉骥注意到四川彭山崖墓出土的这种器物,定名为“钱树”,基本得到学界认同。也有的学者称其为“摇钱树”。此后,这种器物陆续出土于四川、云南、贵州汉代墓葬。就考古发掘资料的数量来说,以四川为最多,云南次之,贵州数量较少。由于这些汉代墓葬在发掘时大多已经被盗掘,钱树出土时多为残件,依然完整的比较罕见。
研究者注意到钱树或钱树座的地点,并将这些地点之间的交通关系进行了分析,标示出一幅示意图,从而敏锐地发现,迄今为止,出土的钱树及钱树座,主要分布在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三条主干线上。
目前,所发现的钱树的造型特征,共同之点在于均在树干及枝叶间悬挂钱形装饰。其钱大多是“五铢”。附属装饰有车马、人物、龙、虎、象、鹿、羊、玉兔、蟾蜍等,也出现相当多的神话形象,如西王母。
有的钱树还饰有猿猴、鹏鸟等形象。而与西王母传说有关的青鸟、九尾狐等,也构成神话世界的重要内容。
2.西王母崇拜与“大富”追求
钱树所体现的精神文化内涵,涉及相当复杂的文化关系。
例如,西王母形象往往占据全器的主题,体现出当时社会意识的重要特征。
通过史籍记载和文物资料,都可以看到汉代民间影响相当广泛的西王母崇拜。分析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可以从新的角度探察汉代民间的观念形态以及汉代社会的礼俗风尚,也可以发现当时处于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外来文化影响的微妙态度。
汉代画像中多见表现西王母的画面。正如陈直先生曾经指出的:“汉代每以西王母事为镜铭及图画题材,于西王母之外,又增加东王公以为配。”①河南密县出土的汉画像砖,有西王母侧坐的画面,前有玉兔捣药、凤鸟舞蹈。河南南阳神话题材的汉代画像中,西王母的形象最为多见。山东嘉祥宋山汉画像石的画面上,西王母正坐于灵芝状云座上,周围除青鸟、玉兔、蟾蜍外,又多有羽人飞舞。汉代铜镜纹饰也多见西王母画面,又往往明确题铭“西王母”。汉镜以祈祝内容为主的吉语铭文中,也多见“西王母”字样。
①《史记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版,第192页。
西汉末年,曾经以民间西王母崇拜为背景,爆发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流民运动。《汉书·哀帝纪》记载,建平四年(前3年),大旱,关东民众传言“西王母筹”,大批民众“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百姓又“会聚祠西王母”,有人夜间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互惊吓。《汉书·天文志》中则有这样的记载:“(建平)四年正月、二月、三月,民相惊动,哗奔走,传行诏筹祠西王母,又曰:‘从目人当来。’”《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又写道:汉哀帝建平四年正月,民众惊走,手持草茎禾秆一支,相互传递,号称“行诏筹”。行途中相遇,人群聚集,有的群体人数甚至上千。他们有的披发赤脚,有的夜间闯关,有的越墙进入,有的乘车骑奔驰,有的利用驿传系统急行,经历二十六郡国。到京师之后,又在里巷阡陌歌舞狂欢,聚会祭祀西王母。汉哀帝时代以西王母迷信为意识基础,以“祠‘西王母’”为鼓动口号,以“传行‘西王母’筹”为组织形式而发生的表现为千万民众“会聚”、“惊动”、“奔走”的大规模骚乱,从关东直至京师,从正月直至秋季,政府实际上已经失控。其狂热程度之惊人,说明了当时民间西王母崇拜的深刻影响,已经足以策动变乱,掀起社会政治波澜。汉哀帝时民间骚动,传书所谓“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反映汉时西王母崇拜与当时社会上下盛行的长生追求有关。
我们看到,除了“长生如石”,“生如山石”,“予(与)天相保不知老”等长生祈祝外,镜铭文字还反映了当时民间对于所谓“富宜昌”、“贵富昌”的热切期盼。而人们的财富企求,体现如文字“大赏”、“贾万”、“百倍”、“宜古(贾)市”、“家大富”等,其强烈和迫切,是超过了尊贵企求①,平安企求(如“长乐未央”、“长乐未英”、“长保二亲宜孙子”、“除去不祥宜孙子”、“辟邪喜怒无央咎”等),多子企求(如“宜子孙”、“长宜子孙”、“众具七子九孙各有喜”、“十子九孙各有喜”等)的。汉长安城遗址曾经采集到“富贵”、“严氏富贵”、“万岁宜富安世”、“千万岁富贵宜子孙”文字瓦当。陕西淳化汉甘泉宫遗址董家村和凉武帝村都曾经采集到“千金宜富贵当”文字瓦当。陕西华县汉京师仓遗址曾经出土“大富”文字瓦当。西安南郊春临村又曾经采集到“富贵毋央”文字瓦当。西安灞桥乡发现的“并是富贵”文字瓦当,
也是体现当时人思想意识的文物遗存。陕西耀县独家村曾经采集到的“宜富昌”、“富贵昌”、“大富吉”文字瓦当,陕西渭南辛市乡大夫张村采集到的“日乐富昌”文字瓦当,陕西安康市文管会收藏的“富贵万岁”文字瓦当,陕西兴平曾经出土的“宜钱金当”文字瓦当等等,同样反映了普遍的社会追求。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的汉代“日入百千万”铜洗,也可以看做包含同样文化信息的资料。这些文字毫不掩饰对富贵,对金钱的炽烈的追求。
①如“宜官”、“带服章”、“宜侯王”、“君宜高官”、“位至三公”、“立(位)至公侯”、“官至公卿中尚(常)侍”、“至三公中常侍”、“左右为吏高升”等。
3.“摇钱树”礼拜:悠久的民俗现象
钱树或摇钱树,长期成为民俗观念中一种意味着财富之源的象征。
钱树或摇钱树一般用以比喻可以不劳而获的财源方式。从一些资料看,曾经用来借喻妓女与鸨母的经济关系。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歌》中说道:“许和子者,本吉州永新县乐家女也……与其母至京师,竟殁于风尘。及卒,谓其母曰:‘阿母,钱树子倒矣。’”《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道:李甲与杜十娘一双两好,情投意合,而日久手头益短,妈妈于是叱骂道:“你只教他今日费些小钱儿,把与老娘办些柴米,养你两口也好。别人家养的女儿便是摇钱树,千生万活;偏我家晦气,养了个退财白虎。开了大门,七件事般般都在老身心上。到替你这小贱人白白养着穷汉,教我衣食从何处来?”清人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八《姑妄听之四》:“有角妓号‘玉面狐’者……乃自诣其家曰:‘我为鸨母钱树……’”又如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上:“阿母以钱树子望,常勒高价。”
清人孙锦标编《通俗常言疏证》卷四《货财》“摇钱树”条又有:“《占花魁剧》:‘被许多人,口称是万俟府中,把女儿抢去,若有些山高水低,可不把我一个摇钱树活活的砍折了。’《怜香伴剧》:‘我周公梦的秀才,是个摇钱树,只求树不倒,不怕没钱摇。’”这后一例,摇钱树的指喻,已经并非通常所见为风尘女子所专用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