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在咨文中他说明了援助希、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要接替英国而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进而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他还认为,如果丧失希腊,就会立刻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影响不仅远及东方,而且远及西方”。这就是多米诺骨牌理论的早期说法。因此,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1947年5月22日,杜鲁门正式签署《援助希、土法案》。1947年至1950年,美国援助希、土两国6.59亿美元;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装和改编希腊政府军队。1949年,在美军军官指挥下,希腊革命被扑灭。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当时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表明了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此后25年中,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8.三环外交
三环外交是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二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与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1948年,处于在野地位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概念。第一环是加强英国与英联邦的力量;第二环是加强英、美特殊关系,借助美国的力量重建世界大国地位;第三环是重建欧洲大家庭,使欧洲联合起来。这三个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连接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或力量的结合足以推倒它们,或者敢于向它们挑战。同时,强调英国是在这三环中每个环里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丘吉尔的这一外交思想,就是试图以英、美特殊关系为基础,希望法、德和解,恢复欧洲均势,并利用原有的殖民地体系,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它是一个国力日趋衰微的大国在外交战略上的一种无奈选择,表明英国外交既想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试图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改变其传统的利益观。然而英国政治家们在推行“三环外交”的过程中,始终背着“世界大国地位”的沉重包袱,不得不面对实力有限与战线过长的矛盾。这也是导致英国外交战略不得不逐步收缩,从大国全球外交逐步朝重点面向欧洲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三环外交”曾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思想。
9.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欧洲复兴计划”的通称,是二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的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1947年6月5日,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马歇尔计划。他说,当时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粮食和燃料等物质极度匮乏,而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如果没有大量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1947年7月—9月,英、法、意、奥、比、荷、卢、瑞士、丹、挪、瑞典、葡、希、土、爱尔兰、冰岛16国的代表在巴黎开会,决定接受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德国西部占领区和的里雅斯特自由区也宣布接受),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提出了要求美国在4年内提供援助和贷款224亿美元的总报告。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得以执行。计划原定期限为5年(1948—1952年),1951年底,美国宣布提前结束,代之以共同安全计划。美国对欧洲拨款共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5%。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
10.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
1949年发生了两件影响美国政策的重大事件,一是8月苏联首次成功爆破了原子弹,二是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两件事改变了东西方力量对比,对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此时,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迅速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政府修改遏制战略,强化和升级遏制共产主义的目标和手段。
1950年,经杜鲁门总统指示,以保罗·尼采为主席的特别委员会完成了对文件的起草,并提交国家安全委员会,此即68号文件。文件对苏联的根本意图、目标与能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苏联图谋统治世界”。文件强调苏联会把自己的强权政治强加于其他国家,并强调苏联对美国的重大威胁。文件得出结论,美国对苏联推行的遏制政策需要大大增强。朝鲜战争的爆发使该文件提出的苏联威胁思想进一步占了上风。1950年9月30日,白宫安全委员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今后四至五年内执行NSC-68号文件的政策声明,并由总统正式批准尽快执行。
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首次全面地阐述了战后美国国家战略,对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1.第四点计划
在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亚、非、拉地区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战略上,对美国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达到全面控制亚、非、拉的目的,美国需要制定一个着眼于长远的总体计划。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主要行动原则:①支持联合国;②继续推行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③加强与爱好自由国家的合作,反对侵略威胁(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技术援助不发达地区。其中前三点都是已经推行或正在推行的措施,只有第四点是新提出来的,因此这个计划后来被称为“第四点计划”。第四点计划经美国国会两院长期讨论后于1950年6月获得通过。为推行第四点计划,美国派出大批技术人员到国外进行技术“合作”,并接受许多国家的人员到美国培训,主要项目是农业、原料开发、运输、职业教育等。为此,美国政府需从每年的财政年度中拨款以实施该计划。
第四点计划是美国打着反共产主义和技术援助的旗号,大规模向亚、非、拉渗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步骤。它带动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输出,并为美国工业发展取得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1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简称北约。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由美国、加拿大和12个西欧国家签订条约,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是一个完备的机构,既是二战后美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也是美国用以从军事上、防备上操纵西欧各国的工具。北约的防务权和指挥权操纵在美国手中,军事战备一直是以美国的军事战略为依据,并随美国军事战略的变化而变化。美国通过这一组织把西欧的防务完全控制在手中。北约的组织机构包括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国际秘书处、军事委员会。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
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建立以美国为盟主、以西德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防务体系,在欧洲长期与华约组织对抗。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和冷战结束后,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999年4月北约首脑在华盛顿举行的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大会上通过新的北约战略文件。北约新战略反应北约已成为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对外干涉,维护旧的国家秩序的工具。
13.大西洋联盟政策
二战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对西欧的总政策被称为大西洋联盟政策,形成于1946年冬至1947年春。这项政策的要点是:①支持西欧的复兴与联合,而这样的一个西欧要与美国密切合作;②美国要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统一的欧洲,使它作为一个强大的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洲进行广泛合作。
美国推行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作为推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步骤和具体体现便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4.欧洲共产党九国情报局
1947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苏联展开了激烈的冷战攻势。面对如此严重的国际局势,苏联提出要组织力量进行对抗:一方面加速东欧国家政权的建设和巩固,帮助它们恢复战后经济,另一方面提出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后来在苏联要求和波兰出面的情况下,1947年9月22日—27日,在波兰西里西亚的维利扎古拉举行了九个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参加的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由与会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组成。其任务是组织交流经验,并在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配合各党的活动,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1956年4月,情报局决定结束活动。
情报局在开展反对美国的侵略战争政策,提高各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对战争的认识,组织投入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的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后来其把相当的精力放在了处理成员党之间的意见分歧和矛盾方面,造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内耗。
15.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发动冷战。苏东国家面临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任务,需要相互支持。苏联为了巩固其在东欧的地位,对抗美国的冷战与遏制,遂于1949年4月在莫斯科成立经互会。当时参加国有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六国。随后有民主德国、蒙古、古巴、越南加入。1990年10月德国统一后,民主德国的成员国身份即行终止。至1991年共有9个成员国。最高权力机构是委员会会议,主要执行和管理机构是执行委员会。下设各种委员会和常设委员会等,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协调计划、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共同建设联合项目以及科技合作和对外贸易等进行。它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广泛的多边经济合作的基础,扩大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但是苏联后来利用经互会推行经济一体化,忽视甚至践踏其他成员国的利益和主权,在某种程度上有碍于东欧国家经济的发展。1991年1月,经互会执委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开放型“国际合作组织”,以取代当前的经互会。同年,九个成员国代表签署了解散经互会的决议书,按规定,90天后经互会解散。
16.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为阿拉伯国家的区域性组织。1944年9月,在埃及建议下,阿拉伯各国外长在埃及亚历山大港举行会议,拟订了《亚历山大议定书》,决定成立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年3月22日,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埃及、也门7个独立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与会代表签订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公约》(又称《阿拉伯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协调彼此间的政治活动,捍卫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阿拉伯国家的事务和利益等。1950年4月,在开罗签订《阿拉伯国家间联合防御和经济合作条约》。理事会是最高机构,由各成员国的代表组成,每年3月和9月举行例会,并有常设秘书处。总部原来设在开罗,从1979年起,因埃及的成员国资格被中止,迁至非洲的突尼斯。至1986年,成员包括20个国家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