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12月,欧共体外长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小城召开,就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达成协议,并于次年正式签署,简称《马约》。该条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另一部分是《政治联盟条约》。条约规定:在1993年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后,最晚于1999年1月1日实现欧盟内货币联盟。该条约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规定了三项主要任务:①在经济上,建成欧盟内统一的货币,要求在2002年1月1日实现欧盟所有成员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欧元;②将成员国之间在外交事务上的政治合作机制提升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③加强各国内务与司法的合作。《马约》的签订,把欧洲一体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使欧共体由一个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防务实体的方向发展。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洲联盟诞生。2002年7月1日,欧元成为欧盟内唯一的货币,从而最终形成超国家的货币联盟。
115.“聪明制裁”
“聪明制裁”是指主要由美国操纵和主导联合国实施的对伊拉克石油产品出口的制裁。海湾战争后,联合国在美国的主导下实施对伊拉克制裁和封锁。长期的封锁使伊拉克人民缺医少药、食品匮乏,儿童死亡率居高不下;但是作为重要产油国,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被禁止影响了国际市场上石油的价格,油价高涨给美国造成了损失。为此,美国联合英国在联合国内提出对伊制裁新方案:允许伊拉克以半年为周期出口一定数量的石油以换取其国内奇缺的食品和药品,但同时又将出口石油的数量与伊国内政治局势挂钩,以期以经济压力推翻萨达姆政权,达到军事和政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因此,这个方案就被称为“聪明制裁”。
116.库尔德问题
库尔德是居住在中东以及近东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的名称,现有人数近2000万,多信奉伊斯兰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骁勇善战。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三国毗邻的被称为库尔德斯坦的地区。多年来,库尔德人要求建立独立国家的主张以及行为给有关国家带来的政治和安全问题,被称为“库尔德问题”。目前,库尔德问题在伊拉克和土耳其的存在最为引人关注。居住在伊拉克北部地区的库尔德人的分离运动,得到了西方大国的某种支持和纵容。1995年3月,土政府军越过边界,大举围剿库尔德工人党在伊境内的据点,伊向土提出强烈抗议,库尔德问题再度尖锐化。库尔德问题可以被理解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库尔德人的独立运动与所在国政府的关系问题,二是国际上某些势力插手存在库尔德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家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以此为自己谋利的问题。
117.东盟地区论坛
东盟地区论坛英文名ASEAN Regional Forum,现有26个成员。1992年由东南亚国家首脑会议倡议举办,1994年7月25日首次在曼谷举行,东盟及其对话伙伴国日、美、加、澳、新、韩,协商伙伴国中、俄,观察员国越、老、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十八方代表与会。包括6个东盟成员国、7个对话伙伴国和2个来宾国。论坛以维护地区和平,防止发生纠纷,建立信任关系,和开展预防性外交为宗旨。以漫谈形式进行对话,一般不设具体议题。首次会议主席泰国外长巴颂在会议结束时发表声明:论坛能促使亚太地区国家就共同关心的政治安全问题进行建设性对话和磋商,为亚太地区建立信任和采取预防性外交作出重要贡献。首次会议决定,每年在东盟国家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
118.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全称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英文首字母缩写为APEC。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主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出“汉城倡议”,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来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经各方磋商,1989年11月首届部长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澳、美、加、日、韩、新(西兰)和东盟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由此成立。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现有成员包括21个国家和地区。宗旨为:维护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效率,发展和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减少成员之间的关税壁垒,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主要机构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会议、高官会议、各委员会、秘书处。主要成就是:①推行了有计划的经济自由化进程,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②商务便利化是APEC的另一个重要议题;③经济技术合作是APEC的另一个重要目标,与贸易投资自由化并列为APEC的两个轮子。
119.“十五国集团”
“十五国集团”成立于1989年9月,是继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之后兴起的又一个发展中国家合作组织。目前成员国已发展到19个,分属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是一个跨洲经济合作组织。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南北谈判陷入僵局,第三世界国家更加重视和提倡南南经济合作。为共同应付发展中国家日益突出的经济发展问题,适应发展的世界主题,1989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的不结盟第九次首脑会议上,决定成立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首脑级会议组织——南南磋商与合作首脑级集团,因其最初有15个成员,故称“十五国集团”。宗旨是通过定期磋商,协调政策,指定南南合作行动计划,加强和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在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和凝聚力,有效地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南南合作”;协调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立场,促进更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南北对话。该集团的成立对推动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20.超越遏制战略
老布什在里根之后于1989年1月出任美国总统,提出了新的超越遏制战略,即直接插手东欧和苏联,推动它们向西方演变。1989年5月12日,老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了第一次对苏政策的演讲,随后于5月22日在康涅迪格州美国海岸警卫学院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对苏政策,这两次讲话便是超越遏制战略的出台。所谓“超越遏制”,在字面上有些含糊其辞,但根据老布什政府采取的行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政策的几个具体目标:一是用施加政治外交影响和提供经济援助的办法,加速对东欧的演变,老布什于7月亲自访问了波兰和匈牙利。二是敦促戈尔巴乔夫加速执行收缩政策:从第三世界撤退,不干预东欧的变化,在裁军的问题上迈更大的步子。三是希望戈尔巴乔夫尽快改变苏联的社会制度,加入到西方的“国际大家庭”。其战略目标不仅要防范苏联,而且要把战线渗透到苏联的势力范围,彻底摧毁社会主义。他认为: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影响到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老布什提出软硬两手都要发展,去和苏联竞争,以实力遏制共产主义,以和平演变颠覆社会主义。超越遏制战略的实质就是和平演变战略。
121.双遏制政策
双遏制政策指美国冷战后在中东对伊朗与伊拉克实行的双重遏制的政策。自1979年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成功后,美国就将伊朗视为危险的无赖国家,一直对其打击与遏制。而在伊拉克1990年入侵科威特后,美亦将伊拉克归入遏制范围。但双遏制政策在中东越来越难以为继,一方面是美国实力难以支持,同时也由于其盟国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而制裁伊朗的《达马托法案》亦受到法、俄、马来西亚的公开联合抵制。因此,美国的双遏制政策并没有维持多久。
122.第二代维和行动
第二代维和行动于1995年由原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日内瓦的一篇演说中提出。加利将1948年以来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分为两类。80年代以前的可称为第一代维和行动。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巨大的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出现了能真正实现“联合国宪章原则和目标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加利认为这一时期的维和行动可以称为第二代,其特点是超越了传统的职责与范围,不仅仅是维持和平,而且也是建立和平甚至是一种强制和平,比如帮助国家重建,建设基础设施、组织选举、人道主义援助等。但由于在维和行动中一方面渗透着大国争夺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受到冲突各方的制约,所以并不能真正实现公正的原则,反而往往遭受挫折,甚至陷入困境。
123.德国统一
1989年民主德国发生变化,为德国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机遇。1989年11月9日,两德边界开放,当时正在波兰访问的西德总理科尔立即中断访问,召开内阁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准备研究德国统一。因此开放东西德边界可以看做是德国统一的序幕,两德统一的内部进程可以说从1989年11月9日拆除柏林墙开始,到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根据联邦德国基本法加入联邦德国结束,历时不到一年。德国统一的进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划分为三个紧密相连、逐步深入的阶段:1989年11月9日—1990年3月18日是第一阶段,这是德国统一的筹划和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从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大选结束到7月1日两德的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条约正式生效,是两个德国经济货币统一的阶段;第三阶段从1990年7月到10月3日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是两个德国政治统一的阶段。1990年12月2日,德国举行了统一后首次大选,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仍与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科尔当选统一后德国的首任首相。
124.独立国家联合体
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1991年12月8日,原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签署了一项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苏联已不复存在,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的宗旨是为各成员国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友好、睦邻、信任、谅解和互利合作服务,为各成员国在国际安全、裁军、军备监督和军队建设方面协调政策。独联体现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2个成员国。独联体的主要机构有国家元首理事会、政府首脑理事会、跨国议会大会、协调协商委员会等。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独联体的工作语言为俄语。
125.波黑战争
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三个主要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进行的战争被称为“波黑战争”。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开始解体。波黑(前南六个共和国之一)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穆族主张脱离前南独立,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克族也主张独立,但希望建立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塞族则坚决反对独立。1992年3月,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正式宣布波黑独立。4月,欧共体和美国相继予以承认。塞族随即宣布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波黑三个主要民族间的矛盾骤然激化,导致战争爆发。其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波黑三族展开大规模领土争夺战(1992年—1994年)。战争最初在以穆、克族为一方和塞族为另一方之间展开,不久穆、克族关系破裂,彼此间也发生激战。第二阶段,西方加强对波黑干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94年—1995年)。第三阶段,塞族丧失军事优势,被迫妥协(1995年下半年)。到9月下旬,穆克联邦和塞族实际控制的领土已接近五国联络小组为双方确定的比例。塞族丧失军事优势,被迫同意由南联盟代表其参加由美国主持的波黑和谈。11月21日,南联盟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三国总统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达成《波黑和平框架协议》,并于12月14日在法国巴黎正式签署。协议规定,波黑继续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存在,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穆克联邦控制波黑领土51%,其余由塞族控制。
波黑战争是二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波黑战争自始至终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和武装干预,特别是美国以北约为工具所进行的军事干预对战争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