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线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最近听了几节课,教师们刻意把握时间,有的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则好似一锅夹生饭。我认为,是否把课堂还给学生,限时限讲,关键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愤”“悱”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教师独具慧心营造出来的。如果要求教师进行捆绑式的限时限讲,那么,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就会被扼杀。
限时限讲,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还”的过程中,大可不必走向另一个极端。教与学是同体共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教学形式和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就看教师针对什么情况选什么方法最恰当。新课堂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自主、改革、实验、创新、完善,自主掌控课堂时间,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该讲则讲,该练则练。
如果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从教师那里有所收获;如果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愤”“悱”之状态,都能迸射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对教师的教还要限时限讲吗?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行政命令只能“导”,不能强力干涉。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限时限讲需慎行。
一定要让孩子们保持一个好的状态
大人都有自己喜欢干的事,为什么喜欢?或许觉得它很重要,或许对它有兴趣,或者有很强的自信心。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主要的任务就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我校2011年“最给力的课堂教学”评选拉开帷幕。我听了五年(3)班朱朝晖老师的一节劳技课,题目是《蛋壳彩绘》。老师很用心,自己事先已经画好了一些作品,整节课都能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之后,又引领学生分清步骤: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作品要求是什么?目标清晰,语言简洁,方法得当,课堂很快就活跃起来,孩子们纷纷启动想象的发动机,在蛋壳上画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我被孩子创作的激情所感染,绕着课桌巡视起来。当我走到第二组时,我看到男生孙博文拿着蛋壳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我小声问他为何不画,他回答:“不会。”我轻轻在他耳边低语:“你按照蛋壳会画一个圆吗?”他稍稍愣了一会,然后点了点头,慢吞吞地用笔开始画了起来。我静静地等待他画圆,沉了一会,又悄悄地对他说:“你看,这个圆就相当于地球,你站在地球上,能干什么呢?想一想能画出来吗?”他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冲我咧着嘴说:“我能在地球上踢球。”我对他伸出大拇指,乐了。小男孩的天性渐渐显露,他接着问:“老师,我能画好些球吗?一个球太少了!”“可以啊!”我赶紧接着他的话说:“你想像一下,你将来在地球上,怎样踢球啊?怎么想怎么画,我们不评谁画得好,谁画得不好,开动你的智慧大脑,画出你满意的蛋壳作品。”我抚摸着他的头,轻轻拍了一下,他信心十足地画了起来。
这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很多,五彩缤纷,内容各异。朱老师对我们听课的老师说,孩子们太投入了,都没时间点评了,下课再让他们交流吧,只能选取几个同学的作品。我们有意让孙博文讲讲自己的作品,他黝黑的脸上散发出光芒,兴奋地在讲台上讲述着,还提到人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呢!虽然他语言不是很规范,讲得没有其他同学好,但他有信心了,能积极地参与,就是对这堂课最好的褒奖。
下课了,我请求老师给我一点儿时间,特意讲了三句话:第一,老师为这节课准备了很多,请同学们鼓掌表示谢意;第二,同学们努力学习,合作分享,特别是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很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值得褒奖;第三,孙博文同学今天不仅自己动手而且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敢说敢想有进步,刘子涵同学一直为大家鼓掌,这种尊重别人创作成果的可贵精神应该在我们班发扬光大。
同学们老师们都认真地听着,课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但我对课堂的思考并未结束……
思考一,我们教师能为课堂多做些什么呢?简单而又不简单。就是对孩子全面积极性的调动、自信心的调动、创造性的调动、参与性的调动。没有参与,就无法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孩子的潜力就无法激发出来。孙博文开始不画,也许是不愿意画,也许是怵头画,也许是已经习惯了没人过问,或许还有别的原因。试想:如果这节课他一直坐着,就无异于被排斥在这堂课之外,他能获得什么呢?有多少个40分钟,能让他如此忽略不计呢?我们的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千万不能袖手旁观或者无可奈何,教育的耐心和执著或许就在这些学生身上体现吧。我们应该引导他,能画多少画多少,不是评比谁画得最好,而是让他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空间,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生活的热爱。你看,孙博文同学最后的作品,画的地球五彩斑斓,自己站在上面神气十足地踢球,旁边还画有笑脸,有汽车,有气球。他把生活中自己能够感受到的美好尽情地画了出来,这不就是孩子对美好世界的童真向往吗?孩子心中有阳光,有快乐,有希望,我们的课堂才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才是永不衰竭的真正课堂。
思考二,教师说没有一个可供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空间,只能挑出好的展览。我听了,觉得教师的建议很好,真应该在学校的某个地方某个角落,设立一个可供学生欣赏自己作品的地方。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孩子我们都不能排斥,每一个孩子的付出,我们都应该尊重。参与进来,获得老师、同学的认可,孩子才有可能鼓起生活的风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有心灵的呵护,前方的路才吸引你不断前行。老师啊,这是我们的责任!
思考三,可爱的孩子,你看到别人的作品后,使劲鼓掌,善良淳朴的天性,多么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啊!我想,教师的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给个小粘贴,还应适时发给孩子参与奖、创意奖、合作奖、进步奖等等。我们的课堂诗意融融,我们的课堂充满挑战,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用心教书,用心揣摩,一堂课真的有很多值得我们不断玩味的东西啊!
思考四,听教师说,有的家长不配合学校,比如让孩子准备点课上所需物品,仅仅花几角钱就怨声载道,我听了很不是滋味,有的孩子对家长的不支持也无可奈何。为了能让每一个孩子参与进来,我向老师建议,能否两个学生一起合作,共同出创意点,共同制作作品,然后把作品拿回家,让家长评判。如果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是否会改变一些对教育的认识,是否对孩子成长有一丝帮助呢?
充满魅力的课堂,你能让我们的教育工作如此丰富;孩子啊,你能让老师为你的成长不懈地努力着。人的自信心是综合的,人的自卑心理也是综合的,在一点上受到打击,可能在其他方面也会受到打击;在一个点上得到鼓励,在其他方面也会得到鼓励。一个孩子过去不敢讲话,经过训练敢于上台大声讲话了,他回去以后特别兴奋,这个兴奋可能会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和信心。人的潜力就是这样开发出来的。好的状态非常重要,一旦进入好的状态,孩子会受益无穷。
一句话的感受
我听了六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正反比例应用题——复习》,课堂生成中有一道选择题,老师让学生发表见解,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表示有不同意见,但却迟迟不肯说。这位老师打圆场说:“你下课偷偷告诉我,好吗?”大家都笑了,我也笑了。老师的一句话化解了孩子的尴尬。老师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怕他说不好,众人笑话他,用“偷偷告诉我”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心理安全感,很值得称赞!我在想:这句话能否更深一步、更进一层呢?
第一,教师一定要表扬学生。因为他有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要保护好这个孩子难得的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第二,教师语言表达要讲究艺术。“偷偷告诉我”这句话如果换成“悄悄告诉我”会更好,不仅有细腻的心灵互动,更反映出师生之间关系的亲密无间,会给孩子别样的心情。随着师生交流的不断加深,可以有意识地把他的观点告诉大家,并且要特别说出他的想法有新意。“求异多思”体现了我们学校的学风,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样做的结果是努力让他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敢于说“不”。
第三,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必修课。当他有一天愿意在课堂上讲出来时,就说明教师有了更高的智慧,课堂生成散发出了魅力,为学生走向成功打下了基础。
一句话,往往是不经意的,但有时真的能影响孩子一生。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体察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感受和状态,而非仅仅知识本身。
学海拾贝——用心串起得点点滴滴
敬业者成事,好学者多助,有缘者相聚。
学校不是凝固的建筑,而应该是流动的思想之河。“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始终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引导,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教育实践。多年的校长生涯使我深深地体悟到:教育是唯一不能重复的事业,她让我们不停地去思考,不停地去实践,不停地去按照教育规律寻找答案……
七种研修形式 锻造高效课堂
(2008年1月在区中期推动会上交流)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几年来,我校在新的课程文化指引下,彰显生命,突出师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文化取向,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实行了七种校本研修形式,将学习、工作、研究和培训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锻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七种形式是:
一、专家引领
专家引领的根本目的,一是使教师明确课程改革方向,二是提升教师思想和思维的高度,三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引领教师对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与提升,以保证校本研修的正确方向和质量。我校成立了由科研人员、大学教授、教研员等10余人组成的指导团,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每月一课”,为教师答疑解惑。同时,还让校内有特长的教师作某方面的指导,实现专家引领本土化。
二、读书自悟
一所善于学习的学校,才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一个渴望学习的教师,才是一个富于创新的教师。校本研修要成为教师深度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载体和平台。因此,兴起读书热潮,建设书香校园,是我校校本研修的重要一环。我们从心底唤起教师“我要读书”的意识,努力通过读书开启教师心智、开阔教师胸襟、拓宽教师眼界,使他们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冲破阻碍他们成长、发展的“瓶颈”。
我们相继开展了“六个一”读书活动、“教师读书银行”“校长心语”和“教师心语”等活动。“六个一”即人人读一本好书、写一篇随笔、上一节好课、制作一份简报、思考一个问题、制订一年的学习计划。校长带头读书,带头制作简报,带头写教育故事,带头写“校长心语”,与教师相互交流。如今,每位教师都坚持读书,坚持写学习札记,并建起了自己的“读书银行”。学校最近又更新了教师阅览室,购进价值2万余元的新书。读书和专家引领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先进的知识观、教学观是什么。学习加反思,促使教师依靠书的力量,让自己的教学迈向研究与生长的新高度。
三、“六课”活动
校本研修的核心是教学,通过“六课”活动研修聚焦课堂是我校校本研修的特色之一。
“六课”即“常课规范”“好课引导”“同课异构”和说课、授课、评课。
我们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规范。并以“常课规范”为载体,通过学习、实践、研讨等,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搞懂什么是“教法”,什么是教学规范,约束教师把课上“规矩”。对好课、优秀课,我们通过组织教师观摩、讨论、研究、模仿、学习等,引导每位教师把课上“明白”,即弄清楚“什么是好课?”“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上?”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同课异构”,鼓励教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努力做到“一课一品”,创造条件,激励教师把课上“精彩”。
说课是促使教师把课上“理性”、上“自觉”的基础环节。我们通过说课,使教师不断树立并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弄清每一课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得失等。授课是实施教师教学理念的实施环节。备课,我们强调“生成”的预设;授课,则强调“预设”的生成,以及“未预生成”的激发、驾驭和升华。评课是集思广益的过程、相互学习的过程和进一步提升的过程。我们的评课活动,一求其“亲”,二求其“真”,三求其“深”。“亲”是反对文人相轻,建立一种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学术关系:“真”是相互之间真心研讨、真心评价、真心学习;“深”是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深度观摩、深度思考、深度探索。
开展“六课活动”,努力使教师能够上一课有一得、上一课升一格,是我们校本研修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