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训练课上,张娜无意听到常良才对一个队友说:“你要学学张娜的技术动作,她是全国接发球最好的运动员。”那天在训练结束点评时,常良才又说了这个意思,等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夸奖张娜。
张娜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常指在说我?”她悄悄问站在旁边的王莉,王莉冲着她的耳朵小声说:“可不是说你!”
点评完了,姑娘们拿着自己的东西,三三两两地走出训练场。
常良才的夸奖,一下子让张娜的心情好起来,她故意走在后面,带着调皮的语气跟常良才搭话:“常指,谢谢您,您怎么表扬我呢?”
“怎么,我表扬你不好吗?”常良才笑了。
“当然好,您再跟我说几句行吗?’
“这有嘛不行,”常良才恳切地说:“你在国内的自由人里很优秀,你要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但是,到比赛的时候,你要把自己放到低点,失误一个球很正常嘛。如果上去以后,你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但不能失误,失误了一个,你就责备自己,那就麻烦了,心态一变,动作就变形。”
张娜频频点头,感到茅塞顿开。
常良才接着说:“没事儿,年轻人,路还长着呢,急嘛?记着,要有你是最好的自由人的自信,还要在思想上把自己放低,放在拼的位置上,你就一点点成熟了,就往上走了,这不就是辩证法吗?”
这回张娜再没有调皮的语气了,她由衷地感谢教练的点拨:“您说得太好了,谢谢常指!”
从这次谈话以后,张娜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她不再泄气,走上一个新的高度。思想的成熟,加上更加刻苦的训练,带来她技术的提升,她由离开国家队时的不愉快,变成重新涌起再度入选国家队的强烈愿望。她不是赌个人的一口气,而是知道,只有进到国家队,才能更直接地为国争光,一个中国运动员的最高追求不就是看见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升起吗?
后来,在第九届全运会女排比赛中,张娜的一传到位率再次名列第一。再往后,她实现了再次回到国家队的愿望。她品尝苦涩的时间比李珊要长,但她们殊途同归,都在困境中走向了成熟。
2.冲突一幕
俗话说,树大招风。天津女排夺得2002—2003年全国女排联赛冠军,在享受荣誉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舆论上的异议也风生水起。有人说天津女排的冠军拿得太侥幸,更难听的话是说这个冠军像是蒙的,趁着八一队在第五局打盹的工夫,蒙到了手。按照这个逻辑,新的一年的冠军,天津女排没戏。
没几天,这话传到王宝泉和女排教练组的耳朵里了。王宝泉和教练们知道,这种时候说什么都没用,必须拿成绩证明自己,证明天津女排不是昙花一现,拿一个冠军就完了,只有第二年再拿冠军,才是真正的本事。体育赛场上,历来是拿冠军易保冠军难,用后面的夺冠来证明前面的冠军,是最实在的选择。出路就是更加刻苦地训练,天津女排的训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苦劲、狠劲、严劲。
严师出高徒,但也出矛盾。教练的标准与运动员的惰性,本来就寓于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何况王宝泉又是一个极其执着和认真的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干什么就要干到最好。他的性格,更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他向队员提出的训练标准必须要达到,如果哪个队员达不到,他就容易发火,而他一旦发起火来,一霎时脑子里可能一片空白,免不了有出格的举动,天王老子都挡不住。
天津女排的队员们都记得一次曾经在训练馆发生的风波,那是在她们美国“拉练”之后、夺冠之前——
防守训练课上,小队员杨娅男接球不符合教练的标准,王宝泉训斥了她,要求她重来一次。也许是一下午的训练太疲劳了,也许是队员心目中的标准没有教练那么高,也许是率直的个性使然,总之是杨娅男没听话,顶嘴了。
“你做不做?”王宝泉要急了。
“我错在哪儿了?”杨娅男还在嘟囔。
用这个态度怎么出成绩?王宝泉的无名火顿时涌起,好像不做个什么动作,就宣泄不了自己的怒火,他一时情绪失控,蹭地跑了过去,冲着杨娅男踹了一下。站在一边的常良才赶紧跑上去,拦住王宝泉,控制了事态扩大。
队员们一下子都惊呆了,吓得大气不敢喘。
杨娅男在家里也是独生女,从小被父母呵护有加,哪里受过这个,顿时泪流满面,呜呜地哭起来。
常良才把杨娅男拉到训练馆的角落,严肃但带着柔和的口吻说她:“在训练场上,教练组的训练计划和标准,都是从比赛实战的要求制定的,你怎么能不按要求做?平时训练不刻苦,比赛时怎么出成绩?王指病还没好利索就带你们,他容易吗?别哭了,将来出成绩了,你就知道教练的苦心了。”
说完了杨娅男,常良才又来到火气还没完全平息下来的王宝泉的身边,低声劝道:“消消火,怒气伤身子,你得会疼自己啊!严格要求是对的,队员还小,有嘛要求好好说,咱这队员都是听话的,把道理讲透了,没有嘛事不能解决。”
“哼,我就看不了对训练掉以轻心!”王宝泉气头还没消。
“冷处理,冷处理才好解决问题。”常良才依然耐心地劝解。
王宝泉不吭气了,渐渐地降温了。他知道自己身为主教练不该发这么大火,发火不是解决认识问题的最佳方式,就皱着眉头,拍了拍常良才的胳膊,表示理解他的好意,顺水推舟地说:“接着练吧!”
常良才一看矛盾缓解,赶紧招呼队员们:“接着训练,听教练的,把精气神都绷起来!”再看杨娅男还在场边站着,又喊她:“娅男,快过来,接着训练,教练都是为了你们好!”
本来,像这样当场缓解了矛盾,下去再分别沟通沟通,就会加深教练和队员之间的相互理解,让事情朝着好的方面发展。谁知,这一幕恰好被在场拍摄天津女排训练课的电视台记者拍摄到镜头里。
常良才是个心细的男人,看到训练接着进行下去,他刚松了一口气,忽然发现记者的摄像机一直在拍摄,就赶紧过去对电视台的记者嘱咐道:“刚才发生的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别大惊小怪,回去给消了,千万别播啊!”
记者随口说道:“OK。”
常良才以为这个担心这样就解决了,万万没想到,不知哪个环节上的疏漏,电视台在播出节目时,没把王宝泉发火的画面抹干净,还是在当晚的节目中“亮相”了,立刻引起收看到节目的观众的反响,见仁见智者都有。
那天晚上,杨娅男的家长本来没看到这个节目,而且平时与王宝泉的私人关系也不错,但从邻里那儿听说了这件事,出于爱护孩子并且关心天津女排的动机,第二天找到了队里。王宝泉襟怀坦荡,承认了自己的不对,当面表示道歉,并希望家长理解女排严格训练的必要,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辱,是完成天津市人民的重托,为天津市争取荣誉。
深明大义的家长与重任在肩的主教练达成了共识。接下来,王宝泉找杨娅男谈心,既承认自己发火不对,也指出好运动员要在实践中磨炼。最终,一次矛盾化解,杨娅男从这次经历中加深了对天津女排精神的理解。
1986年出生的杨娅男,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排球结缘的。一次碰上小学里选学生练排球,杨娅男个子高,好运动,看了一下就有了练排球的兴趣。虽然爸妈不赞成,但也没挡住女儿的热情.杨娅男小学毕业就进了天津市体校,后来在2002年进了天津女排,还被入选过国家少年队、国家青年队。
让杨娅男印象最深的,是从小父母给她的教育,就是天津话讲的,干嘛就要干好,既然决定了,就要走好路,自己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社会。可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在体校时因为要上文化课,每天只练习三个小时。进了专业队以后,训练量成倍成番地增加,上午跟大队员练,中午跟小队员练,下午再跟大队员练,晚上小队员还要继续练,一天下来十来个小时。等到训练结束了,浑身没劲,吃不下饭,只想马上睡觉。
杨娅男记得,刚进队的时候还不懂得女排精神,是在王宝泉、常良才等教练带着大家训练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了女排在练什么。有一次,几个队员练防极限,极限没有数,要防到教练满意为止。有时候说是防极限,防到10次就累得不行,但教练没说停你就不能停,不能看球落地,必须出动作。回过头来想,与其说这是练技术,不如说是练那种不放弃的作风,是练意志和品质。
随着训练的深入,王宝泉在抓“三从一大”的共性训练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因人制宜,量身打造,细抠每个队员的技术和战术。王宝泉要求杨娅男要练快,因为她身高只有1.84米,不是特别能跳,但能双脚跳起来,就结合她的身体条件、技术以及协调性,侧重练习背快和背错等战术,时间长了,杨娅男果然练出了比较拿手的背错,用力量加速度的优势,时常打得对手猝不及防。
拦网是副攻手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过去杨娅男拦网时的手形不符合要求,一直往外打。其实她明白应该怎么拦,应该是伸手过网,把球罩在手底下,但她总是想发力,又掌握不好怎么发力。换句话说,她知道自己有毛病,但就是在错动作的惯性下自己改不了。有内行人说,要把一个多年的错误动作改为正确动作,比新学一个动作还要难。又是教练们手把手地教她,有一天,当杨娅男在训练场上豁然开朗,符合要求时,她高兴得直蹦高。
2003年1月25日,天津女排与八一女排进行夺冠鏖战。现场录像资料给我们留下这样的画面:每当天津队暂停时,在主教练和场上队员说完以后,总有小队员杨娅男在给打主力的大姐姐们挥手喊加油,当天津女排终于获胜拿下冠军时,又是小队员杨娅男第一个从替补区域冲进场内,忘情地跟大姐姐们跳跃、拥抱、喜极而泣,她哭得特别凶!
回家以后,爸妈问杨娅男,在暂停时,为什么老是看见你插话?她说,我是女排的一分子,不说我心情表达不了,必须说出来才痛快。爸妈又问杨娅男,拿了冠军,为什么你哭得那么凶?她说,我们这一年练得那么苦,现在终于得到回报,实现历史的突破了,我怎么能不激动?
3.实现“三连冠”
2003—2004赛季是全国排球联赛举办以来最为特殊的一年。由于中国男排、女排都取得了世界杯参赛资格,而世界杯比赛时间又与全国联赛发生冲突,为了保证完成国家队的任务,全国联赛在赛制上作出让步,一是将联赛提前到2003年10月中旬开始,二是将男排赛拆成两个阶段进行。在全国联赛的赛制上,再次进行调整,将水平相近的球队分在一组,使比赛的精彩程度大大增加,按照分组赛、附加赛、附加交叉赛、半决赛、决赛和保级赛分段进行。
全国联赛为国家队让路,看似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联赛以及俱乐部的局部利益受损,其实全国联赛和俱乐部成为最终的受益者。正是这一年在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实现了十七年后重夺世界冠军的梦想,再度激活了中国人的女排情结,从而搅热全国排球市场。而女排总决赛在天津队与八一队之间再度展开,促使天津主场出现全国联赛有史以来最火爆的球市。
2004年1月17日晚,2003—2004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决赛在天津市人民体育馆举行,天津女排经过5局艰苦的比赛最终以3比2战胜八一女排,成功卫冕全国女排联赛冠军。具体比分为25:18、20:25、20:25、27:25、15:13。
说起天津和八一两队夺冠,人们都不会忘记上个赛季的冠亚军决赛,2003年1月25日两队同一场地上演的那场经典大战。天津队在决胜局9:13落后的不利形势下,实现惊天逆转,最后以25:23拿下第五局,圆了全国联赛冠军梦。
一年以后,两队再次狭路相逢,此次交锋同样迸发出了强烈的火花。上个赛季夺冠后,津门内外都有一种舆论,认为天津女排夺冠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甚至将其胜果归结为运气好。王宝泉和天津姑娘们不信这种说法,要用自己的实力再次夺冠证明自己,这就使本场决赛对观众充满了吸引力。
此役双方都排出强势的首发阵容。天津队为丁红莹、张萍、杨洁、王莉、李珊、张娜,八一队为宋妮娜、赵蕊蕊、王丽娜、董凌鸥、白云、李颖。天津队作为卫冕冠军,没有任何骄傲和轻敌,始终把自己放在拼对方的位置上。比赛开始,天津队进入状态比较快,很快以25:18拿下第一局胜利。这种一边倒的局面,很快随着八一队的调整和进入状态得以改观,使得天津队连失两局,处于大比分l比2落后的不利态势。第四局,八一队保持咄咄逼人的气势,而天津队“打不死”的特点凸显,激情已然迸发,精彩场面纷呈,双方比分交替上升,一直战成25:25。关键时刻八一队触网,天津队第一次获得本局的局点,张萍接着扣球发威,天津队在最危急的时刻力挽狂澜,以27:25扳回一局,把比赛拖入决胜局,并最终以15:13拿下第五局,以3比2的总比分战胜八一女排,成功卫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