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宋
948600000138

第138章 :交钞

再加上大宋的货币最稳定,周边的国家都用宋钱作为支付货币,不少国家的国家储备就是宋钱。在潜移默化中,大宋已经成为各国经济上的龙头,不发威则已,发威则所有人都受不了!

这次,倾天网的谋划建立在一个很搞笑的事情上,那就是:大金之前一直没钱!而金主迪古乃刚刚发行了纸币。

不对了,大金抢了那么多的金银珠宝,怎么可能没钱?!

这里的“钱”不是指大金的各种财物,而是指国家发行的货币。大金从阿骨打立国开始计算,已经建国整整五十年,居然还没有自己官方货币。

大金市场上流通的都不是自己发行的,有宋钱、原辽制钱和伪齐钱,甚至还有部分朝鲜钱,反正这片土地上建立过的和周边国家的钱都在大金流行,堪称“货币博览会”,其中数目最大的自然是大宋的铜钱。

可想而知,大金的金融体系乱到了什么地步!估计金朝的户部不要说很难算清自己国家的资产,就是每年收取各地赋税的时候,如果想要换算清楚都不是容易的事。

大金建立了数十年,还不发行自己的官方货币,原因当然是有。最早的原因,是当时的大金建国的时间太短,还没有想到要发行自己的货币,心思还放在征战上;后来嘛,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金倒是不缺少发行货币的担保资产,他们建国以来就一直在掠夺别国的财物和人口,这钱自然是多的很,可大金境内没有多少铜矿!

传统货币都是用铜铸造而成的铜钱,可是大金严重缺铜,这点和以前的辽和宋都有着相类似的苦恼。铜本身使用十分广泛,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需要大量的铜,但无论是大金还是大宋境内的铜矿都极其稀少,而且产量不高。

缺铜的瓶颈导致了经济上的不稳定,一直紧勒着这些国家的脖子。

自从大宋开展外贸以来,由于有了境外铜矿的涌入,缺铜的窘境大大缓解。手上有货、心中不慌的大宋居然能够发行面值小而精的铜制“小方孔”钱,那精美的铸币甚至成为了后世收藏者的抢手货。

可大金却没有这么一条捷境,铜还是奇缺,朝廷不只是重赏发现铜矿的臣民,甚至到了想要发动一场“铜”战来夺取铜产地的地步。只可惜周边产铜的地方太少,打到哪里也没法夺得大量的铜。

于是,大金干脆就不发行自己的货币,反正大宋的铜钱越铸越多,虽然面子上难看一些,但不发行自家的货币不仅省事,还可以多多的吸收大宋的铜进入大金的境内。

等迪古乃登基之后,对现在这种货币状态十分的不满,这太丢面子了!堂堂大金居然要跟在别人的后面,使用人家的货币。

很不爽的皇帝立刻下旨,要臣子们解决此事。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没铜当然是铸不了钱!可这位强横的大金皇帝根本不会听这些理由,完成不了他下发的任务,大家都没个好!

于是,群策群力之下,等皇帝从南方返回之后,户部尚书蔡松年提出了“复钞引法”,聪明的金人又一次实行了学习的态度,把原定都汴京的大宋钱钞制度直接引用:发行纸币。

虽然也有人提出,在国家没有金属货币的情况下发行纸币,可能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

可这位素来胆大又没有经济学识的金主迪古乃根本没听进去,大笔一挥,立刻批准了,发行名为“交钞”的纸币!他倒是发挥了金人学习的特色,学并改之:规定交钞都由各路发行,各路的交钞可以在户部自由兑换,全国流通。

这倒也不能怪迪古乃,他又没有学过关于国家经济的知识,根本没太多关于货币和金融的常识。

就说文句卓著的大宋,也是从天子赵惇以皇太子身份主政之后,才开始系统的研究经济和货币、金融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因为外贸的发达,要想出台商法,不研究透彻不行。

倾天网得到这个情报,几位头领立时冒出了一身的冷汗:不知道是该佩服迪古乃的超前作为,还是该替他们担心!

当初,大宋四川路发行的“交子”由于信用崩溃,导致纸币过度贬值,严重损害了国家经济的下场还近在眼前。那个时候的大宋,可是十分富裕的国家,而且也有着一套完整的货币体系,交子所发行的地域又不广泛,就这样还被交子贬值搞得头痛无比,损失惨重。

从来没有建立过货币体系,也没建立过相应制度的大金,一发行就是纸币,他们就不怕金融崩溃啊?!

迪古乃是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居然把一直胆大妄为的倾天网诸头领都给吓的直冒冷汗,只怕他知道了只怕还会得意自己的创举。

在这样摇摇欲坠的基础上发行纸币,等于是迪古乃把整治他的机会送到了大宋跟前,倾天网不害害大金都觉得对不起自己!正好,这些商人又准备利用金朝修建新都的机会害他们一下,两边一拍即合。

很快,锐意进取的赵惇批准了倾天网的计划,并给予大力的支持,并在临安郊外的倾天网据点里,召见了还在大宋境内的几名为首的商人。

等几位商人入内向他行礼的时候,赵惇才发现为首的那名大宋商人十分的眼熟,仔细一想,回忆了起来:“你的名字是叫喻寄****?朕和你见过面的。”

喻寄性没想到皇帝居然还能回忆出自己一个小小的商人,而且还是只说了几句话,立时激动的话都快说不出来了:“陛下好记性,小民的确是与陛下在苏州见过面。”

“没错,是朕到扬州前与喻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却没想到我们的缘份还真是不浅,今日又相见了。”赵惇微笑着点点头,然后抬手请几位商人坐下:“诸位只是普通百姓,为了国家却甘冒奇险,朕替大宋百姓谢诸位的厚谊了。”

“陛下过奖!我等俱为大宋百姓,为国家效力是应该的。”听到皇帝如此夸赞,几位商人都有些手足无措,最后还是喻寄性开口应答。

“不要这样说,你们愿意为国家尽力,朕会记着大家、百姓也会记着大家。”赵惇看向一边陪他们一同朝见的吕正和甘北太:“倾天网一定要尽量保护好他们的安全,虽然这种使命本身就十分危险,但朕仍然希望在胜利来临的时候,能再见诸位,朕到时会亲自举杯,为大家庆功!”

“谢陛下盛情!臣等一定牢记陛下旨意,为我大宋效力。”

迪古乃在猛安谋克全部到达大兴城附近后,下旨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扩建大兴城,相继征用了一百六十多万民工。

原属于燕京城范围内的中都街道,仍保存着沿袭自大隋的“坊市”形式,即用街道和矮墙将城市进行分割成井字格,每一格便是一坊,坊的大小基本均匀。好处是整齐又便于管理,大宋汴京就是此种坊市的典型例子。

但迪古乃却并不喜欢原先的“坊市”,觉得有坐监狱的感觉,听说大宋的新都临安就没有完全设置坊市,便叫中都的设计者们想办法。

临安开始有部分外城没有设置“坊市”是没办法,一是因为它本身建在河口上,是在老城基础上扩建的;二、临安的形状不规整,城市中又密布着河流和湖泊,没法全划分成均等的格子。

没了坊市之后,大家发现这样却方便了商业的运行。在后来再次整修临安之时,也就在外城出现了专门设计没坊墙的区域。

结果,大金新都的修建为了考虑皇帝的感觉和省钱,大金中都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街市。扩建的新城里只依靠街道划分各个街区,建成了开放的“市坊”。

臣子们想省钱是指老城要是全拆了的话实在是不现实,那是居民集中之地,全部拆除的代价过高。还好迪古乃听从了大家的建议,要不,光拆迁燕京老城所需要的金钱,就可以让大金数年缓不过劲儿来。

虽然迪古乃没有拆除燕京老城,但还是大修宫室,这就给了倾天网机会,那些商人们开始利用大金建设新都的机会,插了进去。

商人们为迪古乃提供了大量的图纸,其中还包括了大宋原汴京皇宫,最著名的延寿宫的部分图纸。

喜好中原文化,又极度自负的迪古乃下旨,要建一座比之大宋的延寿宫更奢华的宫殿。

新建的宫殿内部装饰遍布金银、金碧宏伟,据说光正殿一处即耗费铜钱亿万计。宫中穷极奢丽,大修殿阁亭馆及楼台,房屋有近万间。在商人们的帮助下,迪古乃搜括四方珍奇物品置于其中,追求奢侈丽,无一处宫院相似。而且在宫廷之中凿水池修清泉,四周还满布名贵花木,无数怪石岩壑例于宫院。

当时由于运力不足,为了尽快完成,民工从涿州至燕京排列为近六十公里“人链”,左右手顺次传递建造所需的土石。为修建宫室,所伐木材皆为深山中的上等用材。

由于期限紧迫,不少劳工辛劳至死后,还要被诬指为逃亡,将其妻子儿女罚没为奴。

后来,由于死的民工太多了,已经影响到了工期,这位金主迪古乃来了个临时抱佛脚,下诏在周围内急征大夫,还授予医术好的医生高官。

搞得不少大宋臣子知道后都怀疑:是不是迪古乃觉得土地不够分了,利用营建中都的机会,故意多折磨死人,好再得免费土地啊?!

由于工期紧、时间短,再加上多年战乱,不少建筑工艺都失传了,宫殿的营建总也不能令人满意。

结果,有人提出把汴京和真定府尚存的宫殿拆除,把它们的各种配件运来使用。迪古乃当然是立刻同意,这样,在战火中幸免的部分宫殿和庙宇终于还是没能逃过金人的毒手,被拆除一空。

这消息为大宋得知之后,大家又一次愤恨不已:迪古乃拆的可是故宋的宫殿。可是,转念一想,这迪古乃还真是个怪人!拆宫殿也就是了,拆庙宇?他还真是不怕鬼神,也不怕那些木雕泥塑来找他算帐。

中都的皇宫建成之后,迪古乃派自己宠幸的商人和内侍一起负责验收,稍不如意就马上命人拆毁重建,浪费无数钱粮。

如此大修宫室成为一大祸害,不知冤枉花费了多少民脂民膏,大金集聚多年的资财被大大挥霍,也给无辜的百姓带来了不尽的灾难!

迪古乃还觉得验收的商人是由于对自己的忠诚,才会如此用心,大加赏赐。可迪古乃怎么都没有想到,那个出身旧辽汉人世家、精通汉学的所谓北方商人何文胜,正是与大宋天子赵惇相识的浙江商人喻寄性,是倾天网的卧底!他以深厚的汉学功底和搜罗来的奇珍异宝搏得了迪古乃的欢心,牢牢的在大金的核心扎下了根。

虽然大金朝廷中的有识之士对这些只知献媚君主,引诱皇帝滥用国力的商人十分厌恶,但此时却无人能猜得到,这不过是倾天网的第一步,真正厉害的还在后头。

大宋皇帝赵惇倒没有迪古乃收回皇权和强迫女真人迁都的烦恼,头顶着明君光环的他皇权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