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名将于禁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人。初投济北相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继投曹操,曾任军司马、都尉、将军。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累立战功。后于禁随曹仁守襄樊,因水困降关羽,继降于东吴,多次被虞翻耻笑。后被遣返魏。毛泽东对其另有看法。
【毛泽东评点于禁】
此事翻不如禁。
——毛泽东读《三国志集解·吴书·虞翻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5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
【于禁小传】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或坚贞不屈,矢志不渝;或壮士节烈,晚节不保。于禁便是一位临危处难、屈节为俘的有争议的曹魏大将。
于禁(公元?—221年),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南)人。黄巾起义时,济北相鲍信招兵买马镇压黄巾军,于禁依附他参加镇压起义军的战斗。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曹操为兖州牧,于禁率领其部下奔投曹操做了都伯的小官,由将军王朗统领。王朗认为于禁十分有才能,对他分外器重,向曹操推荐,说他的才能足以担当大将军的职责。曹操很惊讶,召见于禁,一席长谈后拜于禁做了军司马。
曹操此时为了扫荡各地小股割据势力壮大自己实力,派于禁带兵攻打广戚(今江苏沛县东)。于禁骁勇善战,很快便攻克广戚,因此,曹操拜于禁为陷阵都尉。从此于禁跟随曹操展开了一系列的征战。首先,他跟随曹操征讨吕布,双方战于濮阳(今河南濮阳),于禁率兵攻破吕布布置于城南的两座军营。于禁手下战将又攻破高雅的部队。接着他又参加进攻寿张(今山东东平南)、定陶(今山东定陶)、离狐(今山东东明北)的战斗,围困张超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并很快攻下城池。
后来,于禁率军又跟随曹操攻打黄巾余部刘辟、黄邵等部,驻扎在版梁。黄邵等人率军乘夜袭击曹操军营,于禁带兵打败黄邵的偷袭,斩黄邵于马下,黄邵部众奔散逃亡,大多数投降了曹操。几经战伐,于禁迁任平虏校尉。在苦县(今河南鹿邑)围困桥蕤的战斗中,于禁力斩桥蕤等四员战将。曹操继续进兵,扫荡各股地方势力,打到宛城(今河南南阳),使当时占有宛城的张绣迫于形势投降曹操。张绣原来是董卓部将张济的手下,张济阵亡后,张绣统领了张济的部队。曹操招降张绣后见张济的妻子姿色出众,便强娶为妾。张绣对此愤愤不平,引为耻辱,记恨在心。曹操听到张绣怀恨在心的消息,便准备设计斩除张绣。张绣探知曹操阴谋便乘机发兵掩袭曹操,由于猝不及防,曹操战败,退军至舞阳(今河南社旗东南)。当时战败逃乱,各将领率兵寻找曹操,只有于禁独自带领部下数百人,且战且退,虽然途中有所伤亡,但一直没有散乱。等到张绣追兵已渐远,于禁便沿途整顿队伍,鸣金收兵。在快要赶上曹操的路上,见到十几个士兵狼狈逃来,于禁喝问原因,回答说是青州兵追杀他们。当初黄巾军投降时,号称青州兵,曹操容纳了他们,并且管束较松,所以他们敢乘乱掳掠。于禁对此大怒,说:“青州兵同样属于曹操统领,竟敢为非作歹!”率部下围攻青州兵,怒斥他们的罪状。青州兵急忙退走,却直奔曹操先行告状。于禁赶到舞阳后,并不急着晋见曹操分辨是非,而是先安营立寨。部下劝他说:“青州兵已向曹操控诉您了,应该尽快面见曹公辩解此事。”于禁回答说:“现在贼兵在后面,随时会追上来,不预先作好战争准备,怎么对敌作战呢?况且曹公明辨是非,谮言谗说有什么用?”于禁直到安好营垒才去拜见曹操,详细陈述情况。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对于禁说:“渌之难我险遭不测,你在战乱中能够整顿兵众,讨伐暴乱,有不可撼动的气节,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亦不过如此!”曹操通过此事更加看重于禁,依据他所立战功,封他为益寿亭侯。接着于禁又跟随曹操在穰(今河南邓县)攻打张绣,在下邳(今江苏邳县南)擒获吕布,与央涣、曹仁围困眭固于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最后攻破射犬,将眭固斩首。
经过一系列的讨伐战争,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成为北方仅次于袁绍的军事力量。下一步平定北方,袁绍成为曹操的攻击目标。在曹操和袁绍战斗的初始阶段,袁绍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于禁好战,请求作为先锋出战。曹操被他的勇气感动,精选步骑2000人,让于禁统领,派他驻守延津抗拒袁绍,自己回军官渡(今河南省中牟东北)。此时刘备在徐州反叛,曹操率兵讨伐。袁绍派兵攻打于禁,于禁坚守阵地,袁军难以攻破。于禁乘袁绍进攻间隙和大将乐进率步骑5000人袭击袁绍部队。他们从延津西南沿黄河掩杀至汲县(今河南汲县)、获嘉县(今河南新乡西),放火烧了30多座敌营,共斩杀俘获数千敌军,袁绍将领何茂、王摩等20多人投降。曹操在战争中又调于禁率军屯驻原武(今河南原阳)。于禁在屯驻原武时,攻破袁绍驻守杜氏津的部队。此后曹操任命他为裨将军,随曹操退守官渡。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峙。袁绍在军营中堆土成山,掘地为道,曹操同样也起土山,挖地道。袁绍派人从土山上向曹营射箭,箭如雨下,曹军在营中往来行走都要举着盾牌,十分狼狈。由此,曹军士兵十分惧怕袁绍军队。于禁此时受命督战土山,拼死奋乱,声势渐壮。不久袁绍败亡,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于禁凭战功迁为偏将军。
官渡之战后,曹操率军扫荡北方残余势力,平定了冀州。但不多时,昌衤时叛乱,曹操派于禁前往平定。于禁赶到后不停地向昌穹⒍进攻,昌窠ソツ岩灾С郑由于昌裨来与于禁有交情,昌癖憔龆ㄏ蛴诮投降,以为于禁念在往昔情份上必定会放他一条生路。昌裢督岛螅诸位将领都以为既然他已投降,应当传送到曹操营中,让曹操定夺生杀之事。然而于禁却说:“诸位将军不知道曹公平常的法令吗?被围困之后才投降的杀无赦。奉行法令是侍奉主上的节义,昌袼淙皇俏业睦吓笥眩我可以为此失去节义吗?他亲自与昌窬鞅穑涕流满面,仍将昌裾妒住5笔辈懿僮ぞ在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接到报告感叹不已,认为昌癫幌蛩投降却向于禁投降,未能逃过杀身之祸,实在是天命。他虽然为昌裉鞠ⅲ却更加敬重于禁。平定东海后,拜于禁为虎威将军。然而此事于禁所为后遭世人非议,裴松之注《三国志》时便认为于禁“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裴松之《三国志注》。。
梅成、陈兰作乱时,于禁与臧霸攻打梅成,张辽与张すゴ虺吕肌S诮率兵攻到,梅成自知不敌,率部下三千多人投降。于禁于是罢兵而回。梅成当时投降是迫于形势,于禁一走,梅成便率领旧部投奔陈兰,一起转战于仙缴铰(今安徽境内)。仙缴铰鲋杏幸环褰刑熘山,高峻险陡,道路狭窄,易守难攻。陈兰、梅成率军驻守山上,控扼入山要道,与张辽等部相持不下。于禁为张辽等攻占天柱山转运粮草,不敢怠慢。张辽直接安营在天柱山下,攻打陈兰、梅成,终于攻破天险,斩杀陈兰、梅成,悉数俘虏了叛乱的兵士。战后,行功论赏,增封于禁200户,这样加上以前的奉邑,于禁封邑为1200户。当时,于禁已和张辽、乐进、张ぁ⑿旎纹朊,成为曹操手下的名将,每次征伐都是以他们为前锋,冲杀敌阵,或让他们率兵断后,抵挡追兵。与张辽、乐进等人相比,于禁治军严厉,战争中所得财物都交归曹操统管,从不私吞,因此受到的赏赐也就比较多。但是于禁严刑峻法,得不到部下的忠心拥戴。因此,于禁在曹营中的威重闻名,一般战将颇为敬畏。
曹操对手下将军朱灵很为痛恨,想要夺其兵权,又不好自己出面,便派于禁前往。于禁自带随从几十人骑上战马,手带曹操诏令,飞驰朱灵军营,径直夺了他的军印,朱灵及部下一时不及防备,又慑于于禁的威名都不敢反抗。曹操让朱灵在于禁手下做了一个部下督的官,众人都被震服,对于禁的忌惮可见一斑。凭着卓越战功,于禁迁为左将军,曹操特许封其五百户奉邑,并封他的一个儿子为列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8年),曹操驻节长安(今陕西西安)派曹仁率兵讨伐关羽,双方在樊展开战斗。当年秋天,突降大暴雨,汉水泛滥,水高数丈。 当时曹操派于禁帮助曹仁攻打关羽,于禁部众以及其他七支部队被大水围困。于禁和众将领登上高处四下观望,但见汪洋一片,尽是水泽之国,无处可逃。此时关羽率水军向于禁等人发动进攻,迫使曹军投降。作为一代名将的于禁危难之时投降了关羽。众将之中只有庞德不肯投降而被杀。于禁等人投降的消息传报曹操后,曹操常常为之叹息,他自以为三十年来对于禁十分了解,想不到于禁会投降变节,这在当时人的眼里看来是十分耻辱的事情。曹仁率数千人苦守城池,等到徐晃带领救兵赶到,汉水水势也稍稍缓减,才突围而出。
关羽在樊大获全胜,却未能尽享胜利成果,不久便被东吴大将吕蒙所败,败走麦城,被擒身死。这样于禁等人便落入东吴之手。于禁归降东吴后,很受孙权赏识。一次出行,孙权还让他并辔同行。这一行为遭到东吴名士虞翻的呵斥,然而孙权却仍十分赏识于禁,反而对虞翻大为不满。于禁在东吴虽然受到孙权的礼遇,但仍十分想念曹魏及家人。一次孙权欢宴群臣,于禁被酒席上的乐曲勾起感伤,不禁流涕。当时虞翻在坐,认为他想借此获得赦免北归,当即呵斥。为此孙权大为不高兴,对虞翻更为厌恶。于禁由于背着屈节投降的名声,虽受到东吴孙权的优待,仍郁郁不乐。曹丕当政后,东吴和曹魏和议,孙权准备把于禁等人遣返曹魏,虞翻上谏反对,但最终孙权仍遣返于禁等人回到北方。于禁在东吴虽然一再受到虞翻的呵斥,却对虞翻的耿直和才学十分赞赏,回到北方后在曹丕面前大加推崇,使得曹丕为此还专门为虞翻留下职位。
于禁返回北方后,魏文帝曹丕召见了他,此时于禁已是“须发皓白”,十分憔悴,泪流满面叩见曹丕。曹丕十分大度,拿春秋时候秦晋阎战中被晋国俘获的孟明视,以及败师于碌能髁址蜃鞅龋宽慰于禁,认为“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见《三国志注》引《魏书》。,拜于禁为安远将军。
后来,曹丕想派于禁出使东吴,先让于禁北上邺城祭拜曹操的陵墓,预先派人在陵庙里画上关羽攻克曹军、庞德愤怒死节、于禁屈膝投降的图画。于禁祭拜时见到这些图画羞愧难当,也深知曹丕心意,本来也是年老病弱,受到这等羞辱,惊吓一病不起,很快去世。于禁由于生前虽骁勇善战,但由于严厉好杀,后又屈节投降,死后谥号为厉侯。
【作者点评】
毛泽东读《三国志·虞翻传》时,在虞翻呵斥于禁“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三国志·虞翻传》并要鞭打于禁,这一节旁批注:“此事翻不如禁。”这是批评虞翻的气量不如被他称为“降虏”的于禁。因为虞翻不仅呵斥于禁“尔降虏”,据裴松之注引《吴书》,当后来形势发生变化,魏吴议和,孙权准备遣返于禁回北方时,虞翻更进一步提出应将于禁斩首示众,以此告诫为臣不忠,屈膝投降者。即使如此,于禁回到北方后,仍十分推崇虞翻,使得魏文帝还为此为虞翻预备了官职。毛泽东批注“此事翻不如禁”正是由此而发,并深含其杀降的主张更不可取的意味。毛泽东评点是就事论事,即就虞翻不能容忍“降虏”于禁,并主张杀掉他而论的。
毛泽东在对待投降者和俘虏者上是主张“杀降不祥”的,并且认为“杀降不武”,这在他读其他史籍的批语中可以得到佐证。据《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记载,毛泽东在读到《三国志·吕岱传》中交州太守士燮的六个儿子向吕岱投降时都被吕岱所杀详见《三国志·吴书·吕岱传》这一节时旁批“杀降不武”。另外毛泽东在读《曹操传》时曾批点曹操不杀降的胸怀。在毛泽东看来,三国时曹操对待俘虏表现出的豁达大度为一般人所不及,这对他取得全局性胜利是起到作用的。还有,毛泽东在读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彦章传》时也批道:“杀降不可,杀俘大不可。”通过这些批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待战俘的一贯态度和策略。在中国革命史上,我党我军“优待俘虏”的战俘政策为我党我军赢得人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在国际上也有不杀俘虏的国际公约,当然这在二战中德、意、日法西斯是不会顾虑这些约束的,然而,一般来说,近代战争不杀战俘这一条是得到普遍承认和遵循的,我党我军的这一战俘政策就是这一贯例的具体体现。
三国时期于禁作为一员曹魏的名将,先投降关羽后又被俘入吴这一屈节求生的行为在当时讲究忠孝节义、不事二君的时代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尤其对于像于禁这样受到曹操恩宠的战将,更难让人接受。更有甚者,当年于禁的好友昌裣蛩投降时便是被他以遵守曹操军法的名义处以死刑的,而他自己却不能临危守节,所以他在东吴遭到儒士虞翻的屡次责骂,这既不能表明虞翻气量小,不能容忍于禁受到孙权优待,也不能表明于禁有容人之量,不计前嫌,推崇虞翻。在人们眼里,一个是节烈忠贞、敢于直言的著名文士,一个是素负盛名、投降屈膝的“降虏”,一个理直气壮,一个羞愧难当,这是不言而喻的。
客观公正地讲,于禁在当时向关羽投降是不符合他那个时代赋予他的身份的,这使得他一世英名付诸流水。而他对虞翻的不计前嫌是羞愧反省的自然流露,表现出他对自己不能死节的深深悔恨。
于禁的另外一件遭到时人和后人非议的事情,是他斩决向他投降的旧友昌瘛E崴芍在注《三国志》时便认为昌袼淙皇潜话围后才向于禁投降,曹操军法虽然规定当斩,但把昌裱核透曹操,由曹操决定生杀,并不违反军法。于禁却力排众议斩昌瘢所以裴松之批评于禁是“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这一评点也不过分,他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博取个人的威名。
于禁处于汉末乱世,作为代表统治阶级的一员,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是符合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的,以我们今天的标准自然要大打折扣,要打他五十大板。
纵观于禁的一生,其前期帮助曹操东征西讨,平定北方的各路割据势力,是符合结束长期战乱,恢复统一的历史趋势的。他凭自己骁勇善战,治军威严,由一个低级军官逐渐成为一代名将,颇有令人景仰之处。当他在樊城投降关羽后便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为他抹不掉的耻辱,而容忍虞翻的批评实在是含有很大的羞愧自责的成份。当然,作为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对此也许会产生不同的态度,但历史需要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潘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