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9519100000037

第37章 算无遗策精通权变(2)

曹操得到张绣的部队后,十分高兴,对贾诩说:“使我信义威重于天下的,正是你啊!”为此,曹操上表请封贾诩,贾诩被封为都亭侯,官为执金吾,不久迁冀州牧。因冀州还未平定,留作司空军事,参与谋划。一次,曹操被袁绍围困于官渡,粮草将尽,形势危急,急切间计无所出。贾诩向曹操指出,半年来曹操虽然在明达、勇猛、用人、计谋上都胜过袁绍,却不能取得彻底胜利,其原因就在于希望有万全之策,过分顾虑。必须要当机立断,那样才能很快结束战争。

恰好此时,袁绍谋士许攸因袁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前来投降曹操,并告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等五人率万余兵押送粮草,驻屯在大营以北40里。众人都怀疑消息的可靠性,贾诩和荀攸认为许攸所述为实情,应派兵劫烧其粮草,动摇袁绍军心。曹操听从他俩计议,派曹洪守护大本营,自己亲率精兵乘夜奇袭淳于琼,尽毁袁绍军粮。袁绍在闻知曹操亲攻淳于琼时,派张ぁ⒏呃拦ゴ虿芎椋以为若攻破曹操大本营,夺其根本,曹操无所归依,必定大败。谁知,淳于琼迅速败亡,张さ热嗽谇跋叩弥消息后,大惊失色,临阵投降曹军。从而袁绍大败,弃军逃走。曹操很快平定了河北的残余势力。

打败袁绍后,曹操自领冀州牧,调贾诩做大中大夫。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乘刘表去世、其子争位时,平定荆州,占有了长江中游地区。这时曹操已基本拥有整个北方,成为势力最大的割据政治力量,便希望乘着胜利的气势,顺江东下,攻灭割据江东的孙权。

当时贾诩反对攻打孙权,以为刚刚收服荆州,不可再驱使疲军作战,可以凭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安抚百姓、将士,使大家安居乐业,从而不必劳师动众便可使远人来服。

曹操胸怀雄心壮志,想一举平定天下,毅然进攻孙权,然而进军作战时因谋略失当,操之过急,骄傲轻敌,遭到孙刘联军的有力抗拒,在赤壁大败而还。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与韩遂起兵西北,与曹操在潼关展开拉锯战,相持不下。马超提出割占黄河以西的要求,遭到拒绝。当马超再次提出割地讲和并派送人质时,贾诩向曹操建议,假装答应马超的条件,在讲和时借机离间韩遂与马超。曹操依计行事,马、韩果然中计,互相猜疑。曹操借机出兵,大败马、韩,二人败逃凉州。

当时,曹操二子曹丕和曹植为取得继承权展开了明争暗斗。曹植文才出众,深得士人敬重,大有取曹丕而代之的势头。曹丕深为不安地向贾诩求教,贾诩向曹丕献策道:“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见《三国志·贾诩传》。即修德、重学、尽孝。而当时的社会价值标准便是注重道德,儒学和孝道,如果具备这些修养,便会得到社会推重。贾诩此策意在取悦曹操,兼取人心,可谓精当之致。

曹操为妥善解决继承人问题,秘密征求左右近臣的意见。一次,曹操与贾诩密谈,问及此事,贾诩初不敢作答,后以袁绍和刘表二子内争暗示曹操,以免其重蹈覆辙。曹操深解贾诩之意,确立了曹丕的继位权。

贾诩虽然谋略出众,自虑非曹操旧臣,深怕遭到猜疑,平时闭门不出,不与其他大臣接交来往,嫁女娶媳也不与权贵高门联姻,以免引起疑忌。

建安二十五年,即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继位为丞相、魏王,为报答贾诩,提拔他为太尉,授舜寿乡侯,增加食邑三百户,前后合并食邑共八百户。为表示恩宠,封贾诩的小儿子贾访为列侯,特许分其食邑二百户,并任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

曹丕接位后,欲大展宏图,统一天下。一次,他征求贾诩关于讨伐东吴和蜀汉的意见。贾诩目光深远,认为统一不在先吴或先蜀,而要“先文后武”。②③ 见《三国志·贾诩传》。他分析当时形势说:吴、蜀虽然割据一方,实力较弱,但在地理上都有山河之险,易守难攻,而在政治上又较清明,东吴“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蜀汉“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②因而曹魏难以在短期内取胜,应该作长远打算,发展生产,安抚百姓,等待东吴、蜀汉发生内变,到时平定天下便不难了。贾诩的这一建议是十分符合三国初期的政治局势的。然而曹丕急于求成,不能采纳他的建议,兴兵攻打江陵,遭到失败。终曹丕一生也未取得对吴、蜀的多少胜利。

贾诩一生被称为“算无遗策,经达权变”,③死时已77岁,谥号肃侯。

【作者点评】

毛泽东在读欧阳修的《为君难论》时,对其中起用新进是做皇帝的一难,会受阻挠,并产生不利影响的观点作批语:“看什么新进。起、剪、颇、牧始皆新进也,周瑜、诸葛、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反驳欧阳修的这一片面的观点。欧阳修对“新进”问题即起用新人的论述,只是从几个失败的例子得出片面结论。毛泽东从辩证法和历史事实出发,指出问题的另外两方面,即每一个成功的历史人物开始时都是“新进”,白起、王剪、廉颇、李牧这些战国名将都不是天生的,都是经过战争洗礼,从一般人才逐渐成长为著名战将的。同时新进人物也有良莠之分,不能一概而论。三国时周瑜、诸葛亮、贾诩、郭嘉这些少年新进人才,不都成为著名将领或谋臣了吗?这里,毛泽东把贾诩同周瑜、诸葛亮、郭嘉相提并论,作为由“新进”而成长为著名谋士的典型。

三国时期的贾诩是一位十分著名的谋臣,被称为有“良、平之奇”。贾诩善于权变伪诈之术,有其现实社会背景。东汉末年的西北边陲极不安定,有国内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有塞外游牧民族的骑兵袭击,处在战乱中的边民自然熟知战事。贾诩是武威姑臧人,长期生活在边地,他自小生长在那里,耳染目濡,受到很深的影响,又饱读经典,更是开启心智。他善于惊诈之道,在他去官回乡被氐人所捉、性命难保之际,他借边将段ㄍ名诈吓氐人,从而得以脱身。善诈是贾诩谋略中的一大特色。董卓败亡,李啤⒐汜、张济等董卓旧部各自寻思逃亡时,贾诩诈称城中议论讨杀凉州人,策动他们进攻长安,这是贾诩惊诈结合的典型谋略。后人评论他这一谋略虽然免凉州人灾祸于一时,却造成长安之乱,给天下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劫难。

贾诩一开始属于董卓集团,参与汉末军阀混战,对全局变化是看不清的,只是凭自己的智谋不停地投靠他人,获得乱世中的安身立命之所。处在历史事件中的个人,他所做的必定受局势的制约。依此看,他的过人谋略都是从现实出发的,服务于现实,是他谋略的一大特征。

贾诩对战争形势有着敏锐感触,并善于分析战争形势,捕捉战机,这一点在他帮助张绣打败曹操的一次进攻战中得到充分展示。初战,张绣兵强马壮,曹操引军撤退,贾诩劝阻其进攻,张绣不听,果遭大败。大败之后,贾诩进言,收散兵追击曹操,张绣用其计,果获大胜。贾诩的这一计谋,抓住了曹操作战特点:曹操第一次撤军时,一定自己断后,有备而战,第二次撤军只是派其他将领断后,防守定薄弱。曹操必认为既取得对张绣的胜利,作为败军之将的张绣,斗志松懈,必不来追。贾诩反其道而行之,催促张绣聚兵发动第二次攻击,取得了不出所料的胜利。

此外,贾诩善于分析当时形势,在帮助张绣选择投靠者的过程中也得到展示。他让张绣投靠曹操而不是处于优势的袁绍,更是独具慧眼。在他看来,袁绍的强大,是暂时的,表面的,因其成事不足,投奔他并不会受到重用,只会受到排挤,而投奔曹操,虽然曹操同张绣有仇,但曹操一方面想成就事业必会容纳各方力量,容纳张绣既增强了实力,又可赢得宽宏大量的美名,有利于招抚其他割据势力,一举两得,名利双收,曹操自然会重用张绣。能抓住曹操此时此刻的心理,这正是贾诩的高明之处。

赤壁之战前,贾诩曾反对曹操直接挥师南下,建议进行休整。贾诩反对进攻东吴,一般人认为他的建议是正确的。后来曹操赤壁惨败,证实了贾诩谋略的正确性。然而裴松之反对这一看法,他在注《三国志》时说,贾诩的这一计谋,不合时宜,曹操若当时不凭藉统一北方的威慑作用和刘表的水军攻取吴会,那么一旦失去战机,孙权在东南站稳脚根,刘备取得一块立足之地,曹操便更难平定天下。确实,曹操赤壁之败,使孙、刘得以喘息,各自拥兵一方,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推迟了统一的进程。

贾诩作为三国时期的谋士,其独善其身的自保术可谓高明。当曹丕、曹植兄弟争夺继承权时,曹植求教于贾诩,贾诩指点他“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这些全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他既指明了争权之道,又收敛了曹丕,同时又未参加其他不正当的阴谋。后来曹操询问他的意见时,他也只是提醒曹操免蹈袁绍、刘表的复撤,并未明说。这样,决断仍由曹操作出,日后谁掌权都不会怪罪于他。贾诩平时不结交高门贵戚,闭门自守,也是为了免于卷进派系斗争而遭不测之祸,这些都表现出他明于世事、独善其身的处事能力。

纵观贾诩一生,可谓智谋出众,能力超群,是一位难得的谋略家。其所作所为虽是为求个人安危,而非解天下于倒悬,但这是历史的局限,历史中的个人难以逾越。即使如此,他对前期帮助董卓及其后帮助董卓余部所带来的祸患,还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他后期帮助曹操平定北方,是封建社会乱世中他所能作的较好选择。各为其主,尽力而为。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潘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