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本土雄心
9553200000019

第19章 用友之道(2)

2008年2月17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二天,王文京率领用友相关事业部和市场部的负责人飞往西雅图,与微软进行合作会谈,落实此前签署的《微软全球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伙伴协议》中的各项工作。

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密,午餐也是在会议室解决。在会议结束后的一天晚上,王文京兴高采烈地要请大家去看NBA比赛。比赛结束后,余兴未尽的王文京又要请大家去喝咖啡。

西雅图是星巴克咖啡的故乡,她的另外一个称呼是:星巴克城。

王文京要请大家喝咖啡的地方,是全球第一家星巴克咖啡馆。1971年,全球第一家星巴克咖啡馆在西雅图的派克市场1912号正式开张,至今这家咖啡馆仍然留在市场里。星巴克的创始人之一是小说《白鲸记》的粉丝,于是咖啡馆就采用了小说里爱喝咖啡的大副的名字。这是一座只有一层的绿房子,窄小的玻璃门,左右除了两扇橱窗外,别无装饰。从外面看,几乎看不出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全球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

当时已经很晚了,当王文京他们找到这家咖啡馆时,咖啡馆早已经打烊了,只有一丝丝卡布其诺的香味从门缝里溜出来。于是,他们就在夜幕中与这所简陋的绿房子合影留念。

为什么王文京突然有兴趣要找全球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没有人知道前两次他来西雅图的时候,是不是找到了这家店。或许他还曾经在里面喝过一杯香浓的卡布其诺或者拿铁。是啊,当一家公司建立了全球著名的品牌之后,这家公司的创办初始地也往往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王文京这样兴致勃勃地寻找星巴克的第一家店,是不是因为心里也有这样一种情结,希望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居民楼的那个用友软件服务社也会像星巴克第一家咖啡店那样保存完好?

当用友在将来真的成为世界级软件公司的时候,这个当初简陋的软件服务社也将成为北京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创业是王文京心中的情结。

用友的办公地点已经五易其址,1997年,用友在北京海淀区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建立了用友大厦,完成了从一间房到一栋楼的发展历程;2007年,用友搬迁入住位于海淀区北部新区北清路永丰基地的用友软件园,完成了从一栋楼到一个园的发展历程。

在用友软件园2号楼的两端,分别是两个餐厅。在两个餐厅之间,是一道宽宽的走廊,墙上是企业文化宣传栏。宣传栏里却不是标语、口号等在中国企业里常见的东西,而是一些用友员工活动的照片。宣传栏的左上角是一张醒目的黑白老照片。这张老照片是在创业初期,王文京、苏启强和郭新平等公司一些创业人员在做用友财务软件最新产品演示时拍的。照片里,作为用友公司创始人的王文京和苏启强神态不同。王文京的搭档苏启强咧着嘴笑着,坐在一台电脑前,一只手握着鼠标,另一只手垂着,夹着一根香烟,后面站着两个人,看着他摆弄计算机。王文京则是身着西装,戴着黑边眼镜,温和平静地站在一位员工后面,看着那个人在操作电脑。照片下面是八个字:艰苦创业,峥嵘岁月。

在中国,一家公司的发展历史一旦超过10年,在其发展历史的宣传画册中除了现任老板,很难出现其过去搭档的影子,因为搭档总是会以这种或那种令人尴尬的方式出走公司,最后留下一道无法愈合的裂痕。但用友是个例外,王文京和苏启强和平分手的故事已经成为整个中国IT行业的美谈。

这是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而王文京仍然把照片挂在这里,应该是他进行自我激励的方式,更是激励大家保持创业精神的一种方式。

到底是什么驱使王文京这个农家子弟最后放弃了令外人羡慕不已的中央国家机关工作,执意要去做个体户?在给他哥哥的信中,他所说的“形势非常好”、“有把握”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在一次采访中,王文京提及到,在江西财经大学,他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企业家故事。他说:“那时候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虽然出版的企业家传记还不多,但是很多报纸、杂志会经常介绍一些国际国内企业家的创业故事,除了欧美和日本创业家外,还有一些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实业家的一些故事。那时候他们给我的印象就挺深的。”

即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他仍然对实业家故事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自称曾经读了一套书,到现在还一直保存着。那是一套共有20本的介绍美国的10位企业家和日本的10位企业家的传记丛书。“什么铁路大王、金融大王,还有像杜邦化工、日本三菱的创使人等等。现在有时候我仍会想起里面介绍的很多故事。我觉得改革开放下的中国跟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的美国和日本的情形有很多很相近的地方。”

1983年,王文京怀着神秘、敬畏和充满希望的心情进入自己第一个工作单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在机关工作期间,他因为工作出色,先后被评为机关的“先进工作者”和“新长征突击手”,还从全局上千名干部中脱颖而出,受到特别嘉奖--晋升一级工资,虽然只增加了6块钱--并在全局干部大会上作过先进事迹报告。机关的工作也让王文京学到了很多。创业多年后,王文京有时还会提到机关工作需要全局观念、严谨规范、讲究程序,这些令他在自己创办和管理公司时也受益匪浅。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心已经从农村发展到城市。在机关大院里的王文京尽管发展得不错,但越来越感到院墙外面的世界很火热,他有些按捺不住了。已经在机关工作了几年的王文京开始思考自己的长远发展方向问题,思考要不要在机关工作一辈子。

1986年,王文京想有所改变,曾经投考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立志研究发展中的国家经济,结果没有被世经所录取。另外一个研究所要录取他读西方会计专业,王文京放弃了。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梦想在他的心里慢慢形成:去创办一个企业,做一个实业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北京,是一个各种潮流汇聚在一起的、奇异的混合体。尽管传统的意识形态仍然浓重,但新的思想和观念也像一股股清风拂面,人们在精神上呼吸着自由的空气。1988年,王

朔的四部作品被同时搬上银幕,文学界、电影届、评论届不约而同地称1988年为“王朔年”。这位真正掌握了北京话本质的语言天才复活了大批鲜活的市井流行语。他用调侃的方式来躲避崇高,从而消解了中国文学严肃、正经的刻板面目。

在此之前,发生在美国东西海岸的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热潮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场新技术革命。1984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著的《第三次浪潮》在中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讨论,启蒙了人们对于信息社会的认识。当时包括王文京所在机关在内的中央国家机关也积极讨论这本书所反映的新技术革命潮流的问题。

这一年,有一些变化更能引起他的关注。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宪法进行了修订,非公经济被肯定为公有经济的“补充”,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可以开办私营企业,这说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这样的所有制形式得到了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护。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当年10月16日,中科院高能所的对撞机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8天以后,邓小平又到高能所,参加庆祝这一重大成就。各种潮流纷繁,但科技将是推动整个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趋势却显得越来越清晰。就在前一年,北京大学教授王选研制成功华光IV型系统,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科技成果使延续上百年的中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得到彻底改造,因此王选的创造被公认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王文京没有政治热情,对于文化暗流的嬗变似乎也不敏感,但心里那个实业家的梦想却越来越强烈。

如果没有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中关村创业热潮,王文京有可能作为一名普通干部,一直留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按部就班地走仕途之路。这条路没有风险,就像他父亲讲的一样,是一种“在米缸”里的工作。成为一个实业家,就永远只是一个梦想而已。

1988年,中关村确实是一个不断引发人们梦想的地方。

80年代初,以陈春先为先行者,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研究机构的一些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受美国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启示,在中关村尝试以全新的机制创办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科技产业。这一创新行动得到海淀区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几年时间,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一时间全国瞩目,也引起不少的争议。

1988年1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视察中关村电子一条街。2月份,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委、海淀区政府等7家单位组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联合调查组,对中关村地区几年来涌现的新型科技企业进行了调查。

这个调查组提交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关村地区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滚越大。1983年只有11家,1984年发展到40家,1985年达到90家,到1987年年底为止,电子一条街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企业共148家,它们集中在白石桥路、海淀路和中关村路的“F”形地带内,这就是人们所谓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截至1987年底,电子一条街上的科技企业从业人员达3 80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占46%。就所有制划分,全民所有制33家,集体所有制111家,个体两家,中外合资两家。就产业结构划分,电子及计算机有97家,占65%;其余为生物工程、新材料、仪器仪表、化学??咨询服务等。就产值来看,电子企业占80%以上。

调查报告特别提及“中关村经验”:第一,自筹经费,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四自”原则,是科技企业强大活力的源泉。电子一条街的科技企业,没有使用国家财政拨款,不增加国家人员编制。资金是靠机关、集体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筹集的。调查报告特别提到当时著名的“两通两海”--四通、信通和京海、科海。“四自”的原则把死钱变成了活钱,把闲人变成了忙人,把处于静态的设备运转了起来,把人、财、物都调动到激发的状态,使它们活化了。第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机制,是科技企业迅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第三,中关村地区的科技企业之所以发展较快,是因为全民、集体、个体一齐上,地方、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一齐上。第四,大气候是前提,小气候是保证。党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的大政策是大气候,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就不会有电子一条街……

如果时光倒流回1988年,我们会看到当时的中关村人头攒动,各种窄小的门面店十分拥挤。如果深入其中,则会发现中关村是暗潮涌动--一场大的变革即将来临。

联想已经不满足于代理计算机销售,开始筹划制造自主品牌的电脑。下一年,柳传志率领的联想将正式启动自主品牌制造计划,而当时备受瞩目的北大方正公司享受着王选教授的激光照排系统带来的丰厚利润,笑看联想怎样跨越自主品牌陷阱。在两年巨额亏损之后,联想在自主品牌的电脑制造之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当北大方正的总裁张玉峰醒悟过来,发力猛追的时候,已经再也追不上了。

一步之差,造就了一个世界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

这一切都在碰触着王文京那颗不甘于现状的心,虽然他表面看起来仍然非常平静。他一贯都是这样,内心的激情从不表露出来,给外界的印象总是理性。正如在2005年王文京在接受《21世纪商业评论》采访时所说:“很多人都认为我比较稳健,但内心里面的想法不一定像你们所看到的。”

用友公司内部的一个员工说,王文京在骨子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如果与外表的理性结合起来,那就是一个“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纯粹理性的人,不可能抛开当时国家机关的各种利益,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投身到一个不确定世界,甘心从一个工商个体户干起;而且在有挂靠机会的时候,坚决不挂靠。正因为王文京是个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多年来不顾众多方面的反对,即使亲眼看到了SAP庞大的研发队伍,也要坚持发展誓与国际厂商抗衡的NC产品。至于理性,那是分析商业的一种工具。

“老王心里头绝对有东西,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视野,没有那么高的高度,所以他要做的事情,我们在短期内理解不了。”另外一位用友的元老级人物这样评论王文京。

1988年,王文京越来越感觉到一个绝好的机会正向自己走来,而且这机会就在自己的手边,咫尺之遥--这个机会就是会计电算化。

8月15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召开成立大会,一直关注中关村发展的王文京和苏启强跑去听了这个会。会上发布了国家鼓励和支持以新机制创办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18条)。这个会让他们备受鼓舞,回去就决定从机关辞职到中关村创办新技术企业。

创业

用友软件服务社是一个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夹杂在一起的工商个体企业。它与其他同时代民营公司有些不同,在这个小公司里面没有七大姑八大姨的亲属关系,除此以外,这个公司的初创者们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财务专业背景,在创业之前都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这种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使用友在以后20年的发展中一直实行稳健的财务政策。

1989年3月,在财政部财税体制改革司工作的郭新平到海淀南路一个9平方米的小居民楼房里去看望大学同学吴铁,此前他对吴铁在中关村一家个体户企业工作感到很新奇。吴铁,湖南人,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毕业后进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与苏启强一样,是王文京的同事,后来于1988年8月调离机关,进入深圳京南工贸农联营公司工作,在北京帮助筹建其北京分公司。1989年2月,吴铁正式加入王文京和苏启强创建的用友软件服务社。郭新平通过吴铁认识了王文京、苏启强。

苏启强,福建永定县人,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会计系,毕业后与王文京、吴铁一起同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吴政平则是王文京的大学同学,1983年毕业后进入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