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移动互联网时代
9560100000024

第24章 (2)

除手机话费充值外,2013年中国女性网络购物用户常购的商品种类前三位依次是“服装鞋帽、箱包、户外用品类”“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类”及“家居百货类”。其中,女性需求第一的服饰类商品占比比男性高了13.3个百分点。另外,基于女性自身装扮与护理需求,“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类”也成为其最常购买的商品种类之一。相对来说,男性网络购物用户对手机彩票、IT产品及通信产品的购买需求比女性更为旺盛。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市场逐渐走向成熟。随着各家企业品类拓展的积极推进,及网络购物用户群体消费理念的逐渐成熟和消费习惯的日益稳固,未来将有更多的用户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商品,而女性用户作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将继续推动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快速发展。

聚美上市

聚美优品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市值直逼40亿美元。陈欧手握聚美40.7%股份,身家一夜破百亿。然而一将名成万骨枯,一场华丽的大胜背后是乐蜂网的无奈躺枪,而这看似平常的成王败寇背后,是美国红杉资本蓄谋已久的一场完胜!

聚美成功上市陈欧身价破百亿

2014年5月16日晚,垂直化妆品电商网站聚美优品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JMEI”,聚美优品开盘价27.25美元,较发行价22美元上涨23.5%,总股本1.42亿元,市值约合38.7亿美元。聚美优品4月11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拟融资4亿美元。

5月6日,聚美优品提交更新版招股书,聚美优品将发行价区间定为每股美国存托股价格19.5美元至21.5美元,拟发行950万美国存托股(ADS),并授予承销商最高142.5万股ADS的超额配售权,最高融资额约为2.35亿美元。

新加坡基金管理公司General Atlantic计划以聚美优品发行价认购最高1.5亿美元股票。

按照22美元的发行价计算,聚美优品最多将融资4.26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3年底,聚美已连续7个季度实现盈利。

文件显示,聚美优品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成交总额分别为9226.9万美元、3.273亿美元和8.166亿美元;2011年至2013年净利润则分别是亏损402.9万美元,盈利810.4万美元,盈利2500.4万美元。

在持股方面,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兼CEO陈欧,持有聚美优品40.7%的股份,为聚美优品第一大股东。另外,联合创始人戴雨森持股比例为6.3%,董事陈科屹持股10.3%,红杉持有18.7%,险峰华兴持有10.3%,真格基金持有8.0%。

80后首席执行官陈欧伴随聚美成功挂牌交易身家暴增,所持股份市值按发行价计算达到11.2亿美元。

聚美顺利上市背后是乐蜂的提前出局

2014年2月14日,唯品会突然宣布将乐蜂网收入麾下,战略投资乐蜂网1.125亿美元现金,持股比例75%,李静携乐蜂提前出局。

而在2013年,聚美优品、乐蜂网两家垂直电商在美妆领域仍难分伯仲,口水战、价格战大小战役不断,其间也不乏商战经典,两家分别创造了乐蜂“桃花节”、“聚美周年庆”购物狂欢节。两家垂直电商PK,强强对抗,却拥有太多相似之处。

乐蜂网由著名主持人、制片人、东方风行传媒集团创始人李静于2008年创立。

聚美优品创立于2010年,前身为团美网,由80后海归陈欧创立。就是在聚美优品创立的同一年,陈欧牵手韩庚推出聚美优品地铁广告,为自己代言,一战成名。

“李静像一阵风走进包间,朋克感短款黑夹克、哈伦裤、铆钉黑靴,微微抬手到胯间say‘hi’时,我看到她手上是一个骷髅图案的装饰戒指。这一切,彻底颠覆了电视荧幕上那个知性优雅的形象。”环球企业家记者这样描述乐蜂网创始人李静。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相信这句广告词早已不陌生,个性张扬不按常理出牌的水瓶座性格,恰好诠释了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的风格。“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这则被打上青春励志标签的广告蹿红网络,“陈欧体”模仿热潮更是一路高涨。陈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嘲道:“广告词和聚美的创业史有关,算是屌丝的逆袭。”现在大家都猜到的结局,乐蜂暗淡离场,聚美华丽上市。李静只能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而外界传闻乐蜂创始人李静放弃乐蜂网的一部分原因是,追赶聚美优品比较吃力。据乐蜂网内部人士透露,乐蜂网盈利艰难,而且整体获得新客成本居高不下。垂直电商艰难,对手强大,李静已疲惫不堪。

而这一切的背后、幕后都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波助澜,它就是:美国红杉资本。

乐蜂网是由主持人李静2008年创立,乐蜂网母公司东方风行集团2008年4月就获得红杉资本A轮千万人民币级别的融资。

聚美优品成立于2010年,2011年3月获得红杉资本千万美元级别A轮投资,红杉持股18.7%为第二大股东。

唯品会2008年12月创立于广州,2012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前,红杉持有唯品会19.3%的股份。2013年红杉经过几度抛售唯品会股权套现,如今占股15%左右。

三家垂直电商幕后均出现红杉资本身影。

而红杉抢占三家垂直电商风口,却是对美国资本市场的精确判断:

“中国的垂直电商行业实际增长很快。且在过去三年,化妆品垂直电商行业已成长为一个市值225亿到365亿美元的市场,而且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而且因为它们做的是细分市场,所以并不会和阿里巴巴有直接的竞争关系。”美国华尔街分析师称。

乐蜂的暗淡退出,虽然李静称这是一次普通的战略投资,而不是外部猜测的乐蜂网被出售或者被收购。但在业界已是共识,聚美优品和乐蜂网两家同门却不同命运的背后,是资本使然,红杉资本是其幕后最大推手。聚美优品和乐蜂网上市二者只能选其一,2013年两家鏖战,就注定是一场古罗马式的角斗游戏,只有一人能活着离开。从今天看,这个被选中的幸运儿就是聚美优品。

时至聚美上市,迷雾解开,红杉资本通过资本运作,兜售乐蜂网嫁入唯品会,聚美优品赴美IPO,实现价值更大化,红杉资本通过聚美上市实现一石三鸟,牢牢掌控特卖+细分电商。通过遥控三家公司,实现资源的再次重组整合,纵向整合上下游供应链,实现资源优化,横向向服装、鞋包、奢侈品电商进军。

京东布局O2O

京东布局O2O,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阳谋。京东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腾讯入股京东”发布一周之后,3月17日京东在国家会议中心高调宣布O2O布局。

京东宣布与包括快客、好邻居、良友等来自15个城市的上万家便利店以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服务商进行合作,在交易、结算、物流和售后方面开展O2O业态。

用户在京东下单后,商品将直接由便利店通过京东的物流系统派送至用户手中,最快可以15分钟内送达。

京东、天猫两雄相争,似历史重演

2014年是电商的上市年,阿里、京东几乎同一时间向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上市申请。

这一幕与三年前的互联网视频龙头之争惊人的相似。

2010年12月,土豆网和优酷网这两家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先后向美国纳斯达克、纽约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分别募集资金1.2亿美元和1.5亿美元,优酷确认将于12月8日正式上市交易。

在经历了前几轮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上市潮之后,这回轮到了一直被称为“烧钱机器”的视频网站。

互联网从来不是赢和输的游戏,而是生和死的战场。

优酷、土豆之争的结果,今天已经路人皆知。

成王败寇,优酷笑傲江湖,称霸互联网视频,土豆被优酷鲸吞,王薇黯淡离场。

京东拳拳到肉,阿里扑朔迷离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相似的近义词不是相同,而是复制。

京东、天猫两位电商界的天之骄子,同时赴美上市。

相比较京东上市前的拳拳到肉,阿里的上市则显得扑朔迷离。

京东联姻高富帅腾讯,笑纳易迅、拍拍,坐拥微信入口,正当气势如虹,兵多将广。

反观阿里合作人制度香港受挫,赴美已成唯一选择。

天猫作为阿里集团上市最高超的桥段,遭遇京东猛烈重击。元气大伤。

行军打仗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不能一气呵成,势必元气大伤。

此间桥段似乎与三年前优酷、土豆在纳斯达克门前一脚的明争暗斗相比,更具戏剧性。

除媒体所曝的王薇离婚案,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刀光剑影,如今已经蒙上了厚厚的历史尘埃。

而这一切京东似乎早有预谋。

互联网的商战完全不亚于一部好莱坞荡气回肠的大片。

有种、有料、有趣。

暂不说内行了,光是外行看这一猫一狗便觉得颇为有趣。

2012年1月11日,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并面向全球设计师征集天猫品牌形象设计。

2013年3月29日,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原淘宝商城)发布新LOGO。新LOGO仍以红色背景为主色调,“天猫”二字被放置tmall.com之前。黑色玩偶猫则成为天猫吉祥物,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帅更是笑称,“吉祥物和马云长得很像”。

而这种幽默并没有持续多久,刘强东式的幽默来了!

京东商城2013年3月30日19点整正式启用了新域名jd.com,原先以蓝色为主调的“360buy”被更新成了一只名为“Joy”的金属狗,成为京东官方新的LOGO和吉祥物。

两者发布新VI战略相隔不到短短4个月,猫阴柔,神秘,喜夜。狗亲切,忠诚,靠谱。京东早有预谋,意欲天狗食月。

京东O2O布局 正中天猫要害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天猫占据阿里生态优势,坐拥淘宝导入的商流、信息流,支付宝守护的资金流。

在闭环的生态链中,无坚不摧。

毫无破绽。

京东要想在2010——013年电商流量成本暴涨的环境中强势突围,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聪明的金属狗硬是完成了登天的任务。

而秘诀只有一个字“快”。

京东逆势而上,自建物流配送体系,解决电商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调查身边所有的朋友,你为什么在京东买东西,而不去淘宝、天猫。

得到的答案就有一个,就是快。

在时间成为主要购物因素的时候,京东完胜天猫。

刘强东的京东快递相较之马云看得见摸不着的菜鸟网络,更接地气。

而京东的O2O布局,干脆把接地气进行到底……

中国的O2O有三种模式:一是基于粉丝经济模式的营销O2O,如微信;一是基于支付端的O2O,如支付宝;而京东的O2O是第三种模式,是基于物流体系的O2O。

前两项是阿里的传统优势,京东专注死磕物流,从阿里物流的薄弱环节打穿未来的O2O生态链。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将通过京东平台上便利店的官网,借助LBS定位,在京东所有门店中找寻最近的店面进行购物。

便利店可以在网上建立线上卖场、生鲜超市、冷饮店等,甚至在未来,还可发展出预售模式,商家按需进货和按需生产,最终实现“零库存”。

京东联手便利店推出的物流服务如“1小时达”“定时达”“15分钟极速达”“上门体验”“就近门店的售后服务”,解决了线上、线下交互体验的问题。

尤其是与微信的战略合作,大量引入流量资源。

硝烟未起,则胜负已定。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

阿里巴巴赴港还是赴美上市,一直争论不休。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阿里赴美IPO是唯一出路!

故事要从1999年的西子湖畔说起。

1998年12月,马云和其他17位创建人在中国杭州发布了首个网上贸易市场,名为“阿里巴巴在线”。

1999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运营。

1999年10月,引入了包括高盛、富达投资(Fidelity C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等在内的首期500万美元天使基金。

1999年10月,马云一众本土土鳖第一次触碰资本游戏。

据当事人马云回忆,1999年蔡崇信引荐的高盛口气很大,他一查高盛的背景,不得了,微软、新浪这些明星级企业都有高盛投资的脚印。马云心想,这样一个高富帅,至少不会为了500万美元天天来杭州监督他干活!思索再三,当下正是用钱之季,说干就干。

这笔融资在未来十年来看,凸显了马云的高瞻远瞩,同时也为日后悄悄埋下了隐患。

资本就像酒精,它能让你心跳加速,感觉到快乐,同样也能让你迷失自我,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翻阅高盛1999年在华的活动,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迹象,高盛几乎操控了今天所有天皇巨星级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高盛1999年至2001年在华投资清单:

新浪:1999年初,在华登国际投资公司主导下,高盛、华晶网路基金、软银及新加坡政府联合向新浪网投资2500万美元,创下了中文网站境外融资的先例。同年11月,新浪再获6000万美元国外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