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移动互联网时代
9560100000004

第4章 (2)

此役,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购得优酷土豆A股普通股721,120,860股(每18股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相当于一股ADS)。优酷土豆集团和阿里巴巴表示,合作达成后,双方将共同打造一个以互联网视频为基础,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娱乐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分享无限、启智于乐的丰富文化娱乐生活。

其二:阿里巴巴携手UC发力移动搜索市场

时间同样是4月28日,UC优视正式对外宣布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发布移动搜索引擎——“神马”,阿里巴巴和UC优视已经成立合资公司运作“神马”移动搜索。UC占股为70%,阿里巴巴占股为30%,双方共同发展移动搜索业务,UC优视CEO梁捷将出任神马搜索业务总裁。

两起资本运作已有先兆

阿里巴巴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IPO,据BrightWire报道称,阿里巴巴推迟提交IPO必需的F-1上市文件。恰在这段时间,阿里在国内发动大手笔并购,12.2亿美元入股优酷土豆,战略投资神马移动搜索。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媒体,也对阿里巴巴IPO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4月25日,据美国媒体报道,阿里巴巴正在研究一项可能使其IPO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IPO的计划。消息人士称,该中国电商巨头及其聘请的银行家正在讨论扩大发行规模,此举将使该公司为自己筹集一些资金。

IPO数据调查公司Dealogic称,虽然最终决定还未做出,但阿里巴巴自己加入发行股票行列,可能使IPO的规模超过200亿美元,并可能打破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在上海和香港上市时创下的221亿美元纪录。在美国,IPO最高纪录为Visa公司在2010年上市时的197亿美元。

阿里巴巴上市麻烦多 马云财技通施

而高举高打,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动如雷震,也是马云的惯用打法。

和马云经常在公众场合宣扬的“做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感到骄傲的公司”这个愿景不谋而合。

而问题来了,阿里巴巴的上市资产并不包括支付宝在内的阿里小微金融集团。按照阿里巴巴多位高管的说法,其金融业务倾向于单独IPO。上市资产中的B2B平台,阿里巴巴的概念在美国不如在中国普及,阿里巴巴在港股的表现也不足以给美国投资者以参考。

B2C业务天猫和京东商城处于贴身肉搏中,而京东商城同在上市快车道上,随时有超车的可能。

因此,必须在错综复杂的上市节点上,再扣上几个安全带。

C2C业务的淘宝,更是棘手的问题。

此前便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阿里方面仍在“积极准备F-1上市文件”,因为更多细节方面的原因,将推迟提交招股书。主要原因是“淘宝的问题”,即阿里巴巴计划对淘宝(主要针对消费者的销售市场)进行大调整,此前淘宝的用户界面不时受到批评。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意欲挑战史上最大IPO,马云似乎黔驴技穷。

中国有句老话:置之死地而后生!

以上的两笔资本案运作,已透露马云的最后一个必杀技:中国故事!

向美国投资者讲一个中国故事是每个成功创业者的基本功。

微博赴美上市,中国版的Twitter来了。

京东赴美提交IPO,中国版的亚马逊来了。

2010年优酷的上市,中国版的YOUTUBE来了。

不管是中国人,美国人,人们习惯用自我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一些问题。

而面对不熟悉的领域,人们给出的回答是:不熟不做!

阿里的故事华丽无比:中国最大的B2B网站+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中国最大的C2C平台。

而这个故事在老谋深算的美国投资人眼中,并非没有破绽:

B2B市场群雄争霸,在线零售市场京东步步紧逼,C2C平台假货横行。而2014年马云财技通施,动作频频:马云个人名义或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标的分别有中信21世纪、高德导航、TutorGroup、Tango、文化中国、佰程旅游网、银泰商业、恒生电子、华数传媒、优酷土豆、神马移动搜索,为此马云和阿里共花费了129.37亿港元、26.55亿美元、98.35亿人民币。

此役战罢,一艘来自中国的巨无霸航母浮出水面:

基于电子商务的商业帝国,社交、搜索、O2O、媒体、视频、金融、商业地产、在线旅游百舸齐发。

在美国的资本界似乎可以这么讲:这是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它由电子商务起家,短短10年,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帝国。

它拥有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中国最大的企业对企业电子交易平台、中国的PAYPAL、中国的亚马逊。

同时拥有中国的YouTube、中国的Twitter、中国的《纽约时报》等优质资产。

而刚得到的艾瑞数据:

1月16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

CNNIC称,整体网民规模增速持续放缓。与此同时,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而新网民较高的手机上网比例,也说明了手机在网民增长中的促进作用。

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加上网民规模超过美国人口总和的“中国”两个字做背书。

阿里巴巴不是强大,而是可怕。

北辰点评:

阿里巴巴确定于2014年年内在美国纽交所IPO,完成IPO后的阿里市值将达到2000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一大科技巨头。移动互联网领域阿里完成电商、搜索、社交、文化等全产业布局,北辰断言,阿里巴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将是第一霸主。

●百度篇:百度的棋局 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2014年的举办方——英国雷丁大学对外宣称,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维西罗夫(Vladimir Veselov)创立的人工智能软件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通过了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由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英国人阿兰·麦席森·图灵65年前提出的。图灵测试是在测试人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被测试者超过30%的答复不能使测试人确认出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的回答,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是由俄罗斯人Vladimir Veselov(现居美国)开发的智能软件,模仿的是一位13岁的男孩。在2014年举行的共有5台超级计算机参赛的图灵测试竞赛上,尤金设法让33%的测试者相信它是人类,这意味着这台超级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打开了智能化时代那扇虚掩的门,启动了人工智能的多米诺骨牌将被次第打开……这扇门背后是瑰丽的世界:路上行驶着无人驾驶的汽车;自主思考的飞行器。

半个多世纪,太多的人被带入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他们渴望人工智能如同天真的孩童渴望星空。星空中一个个大师的名字在星光闪烁:提出了“图灵机”和“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之父阿兰·麦席森·图灵,“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发明聚焦扫描显微镜的马文·明斯基。仰望这些大师,当年手捧《小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少年,现在已然成长为人工智能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李彦宏。

生命中的很多伟大想法,都来源于沉思的那一瞬间。

人工智能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的生活,那是比搜索框更深远的世界。

早在2008年,李彦宏在上海表示:人工智能是未来搜索引擎的一个方向。

百度已经不只是一家搜索引擎,人工智能是其终极目标。

据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透露,百度目前正在推进一个名为“百度大脑”的项目,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已经可以做到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相信随着硬件成本越来越低,计算能力越来越提升,计算机的能力将非常接近人的能力。”

国际上与百度一样也在积极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司只有IBM和谷歌。而李彦宏也曾在一次内部分享中提到,百度的目标是要成为全球创新中心。

2013年年底,鲜少上电视的李彦宏出现在了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第一期,李彦宏为技术男队挑战选手的分析点评一语中的,成为整场节目亮点。而实际上,李彦宏参加节目有他自己的兴趣所在:“《最强大脑》讲的是人脑,我想的是电脑能不能做。如果你能做到的事情,我通过研究后用电脑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那不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吗?”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完全模拟甚至匹敌人脑的“百度大脑”,这一天,也许并不遥远。

2014,在这个预示着希望和未来的年份,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三巨头分别做着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腾讯用微信商业化探索构建着企鹅的商业帝国;阿里巴巴为其赴美上市,大举投资并购,为提高公司上市估值财技通施;在百度眼中,影响未来竞争格局胜负的因素依然是技术与人才。而吴恩达的加盟则更加坚定了百度选择的未来方向……

百度日前宣布任命吴恩达博士为百度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百度研究院,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迄今为止引进的最重量级人物。生于1976年,在国际学术界和实业界都已成就斐然的吴恩达,无疑是“业界最强大脑”。作为当今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的学者之一,吴恩达不仅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学的学术风向标,更因其一手创建并领导了谷歌深度学习团队,被业界誉为“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则这样解释李彦宏和百度对他的感召力:“其他国家都在模仿美国的技术,这早已成了既定模式。但百度却在做很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事情。”

2014年5月16日,百度宣布位于加利福尼亚森尼维耳市的百度美国研发中心落成开幕。目前,百度研究院及其下属实验室,包括百度各级研发中心在亚太乃至全球布局的轮廓已逐渐清晰,百度距离成为李彦宏所期望的“全球创新中心”的目标,无疑更近了一步。而越来越多天分超群的科技精英陆续加盟,汇聚到一个他们能够充分挥洒才华、碰撞火花的技术生态和产业平台。

李彦宏领衔的百度,为何要开展人脑模拟研究?事实上,这是搜索引擎的技术发展水到渠成的一步。在十多年前搜索引擎刚刚被“发明”出来时,它还是一个基于统计学的技术,但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千奇百怪的用户需求和海量数据处理背景下,搜索引擎已经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

据了解,百度的深度学习研究工作启动于2012年,2013年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正式成立,前Facebook资深科学家徐伟、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统计系教授张潼,异构计算专家、前AMD异构系统首席软件架构师吴韧、“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余凯等一大批世界顶级专家纷纷加入,除了在国内有专门实验室外,在美国硅谷离苹果公司不远的地方,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也已经在运转。2014年年初,为了进一步推进深度学习的研究,李彦宏还决定在百度开启“少帅计划”:即搭建平台,面向全球招募9名30岁以下的人工智能领域青年精英,希望以他们之力完成颠覆式创新。李彦宏希望和这些聪明人一起,做出更聪明的搜索引擎。

李彦宏最近在读一本书——《奇点临近》,“技术临近突破点”的观点让他兴奋。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百度研发费用三个季度连续超过十亿元,2013年第三季度研发支出为10.91亿元,第四季度为12.64亿元,2014年第一季度为12.77亿元。“互联网公司平均把营收的7%投入研发,百度投入的比11%还要多。随着营收的不断增长,研发投入还在继续增加”。

李彦宏表示:“我认为互联网思维模式几乎对任何一个传统产业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未来会发生的一件事就是技术会改变互联网。我相信很多人在过去很多年都切身感受到互联网对自己生活的改变,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感受到技术对于互联网的改变呢?并不多。因为技术在积累过程当中,在它还没有真正爆发出来、没有影响到具体的衣食住行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不到。然而,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当发生质变时,人们就有可能措手不及。我觉得这就需要我们对技术、对大数据,或者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相关技术,有一个及早的了解、及早的认知、及早的拥抱。”

纵观全球互联网发展史,凡能长期居于引领地位的公司,无不在技术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对于这一点,曾深度观察并亲历硅谷风云的李彦宏应该很笃定,更何况向技术深处的探究一直是他“最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

北辰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