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哥哥御史大夫王很快被牵涉进来,被认为是王銲的同党。
要命的是,王除了担任御史大夫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李林甫的亲信。
这下,追查的矛头直指李林甫。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够让李林甫焦头烂额了,雪上加霜的是,审查王、王銲叛乱的专案组组长正是杨国忠和陈希烈。
陈希烈原本是李林甫的亲信,以老实听话著称。
然而随着杨国忠的走红,这个老实人也改换了门庭,抛弃自己的老领导,转投在了杨国忠的门下。
现在杨国忠和陈希烈一起穷追猛打,要把火引到李林甫身上。
经过他们的连续审讯,王、王銲叛乱集团给出了石破天惊的口供:李林甫与王、王銲暗中交往甚密;前不久背叛唐朝的东突厥西亲王阿史那阿布思也与李林甫交往甚密。
要了亲命了!毫无疑问,情况对李林甫相当不利,而更加不利的是,在口供之外,还有两个分量极重的证人。
他们一口咬定,口供所说的事情属实!两个证人,一位是第二宰相陈希烈,另一位是陇右节度使哥舒翰。
李林甫,同时与两大叛乱集团交往,你想干什么?纵使有口,你说得清吗?李林甫一下子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他意识到,一着不慎,就有可能将一生的努力付诸东流,如今之计,他必须自辩清白。
或许是上天不想让他这么快倒台,这次疑似谋反事件并没有将其扳倒。
最终,王、王銲兄弟认罪伏法,李林甫洗脱了干系。
不过,经过这件事儿,李隆基对他的印象却大打折扣,从此渐行渐远。
官场宦游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在官场能走多远,不完全取决于能力,更多的时候取决于领导对你的印象。
当年因为对李林甫印象良好,李隆基才将他扶上了相位。
现在大BOSS对他的印象已经大不如前,那就意味着,离他倒台已经不远了。
李林甫的政治生命即将完结,与此同时,他的自然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经过叛乱事件的惊吓,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虽然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但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他还要做一件大事:除掉杨国忠!李林甫知道,现在的杨国忠已经羽翼丰满,想要铲除他,已经非常艰难,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不落痕迹地让他消失。
李林甫冥思许久,想了一计:借刀杀人。
要借的这把刀,名叫南诏。
当时南诏王国因为不堪忍受唐朝边境官员的欺压,遂发动了叛乱,并借助地形的优势,有恃无恐,李隆基先后派出两支平叛部队都遭遇了全军覆没。
巧合的是,南诏王国叛乱的范围正归剑南节度使管辖,因此平叛便成了杨国忠义不容辞的责任——谁让你是领剑南节度使呢?更巧的是,由于前两次平叛大军都遭遇了惨败,剑南地区的百姓和官员都希望杨国忠这个节度使亲自坐镇领导第三次平叛。
这就给了李林甫借刀杀人的机会。
在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疏,他强烈建议派遣杨国忠到剑南地区领导平叛。
李隆基居然准奏。
杨国忠危险了。
他很可能有命去剑南,无命回长安。
不出意外的话,数月后,长安就会收到杨国忠为国捐躯的消息。
李林甫等的就是这一天。
被推上前线的杨国忠似乎一下子嗅到了死亡的味道,他知道这是李林甫给自己下的套,他必须跳出来,不然就真的国忠了。
辞别之日,杨国忠痛哭流涕,在向李隆基表达忠心的同时,也不忘将矛头指向李林甫。
他告诉李隆基,自己有朝一日,恐怕会被李林甫害死的。
一次辞别,两种功效:既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又打击了老冤家李林甫,看来杨国忠也是一箭双雕的高手。
除了一箭双雕,杨国忠还有一个关键的帮手,这个人便是杨贵妃。
在辞行的仪式上,杨贵妃也在场,她不是纯粹的看客,而是在关键时刻哭天抹泪地给杨国忠帮了几句腔。
就是这几句帮腔,成了杨国忠仕途的推动器。
李隆基随即安慰杨国忠说:你暂且去剑南地区待几天,处理一下军事要务。
我会掐着指头等你回来,回来你就是宰相!原本李林甫指望借刀杀人,让杨国忠上前线送死,没想到,经过杨贵妃一搅和,居然变成了火线提干。
或许,这就是命吧!刀没有借成,举起的石头最终落在了自己脚上。
自此,李林甫出的气比进的气多,活在世上的时间,以前论天,现在论秒了。
基本无可救药了。
不过,有一名巫师却并不这么看,他认为事情还是有转机的,只是需要一味药引子就行了。
问题是这药引子比较麻烦。
巫师说:只要真龙天子来看上一眼,这病就能痊愈!这一句话,道出了李林甫的人生悲剧:他的人生因为李隆基信任而精彩,同时也因为李隆基的不信任而落寞,此时的他身上没什么病,他的病全在心里。
李林甫闻言,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他渴望李隆基能念及旧情,到他的病榻前看上一眼。
这个愿望最终还是没能实现。
李隆基之所以不愿意上门探视,是因为他怕染上李林甫病中的晦气,但好歹君臣一场,于是便打了个折扣:李隆基登上华清池的高阁,冲李林甫家遥遥相望,并挥舞红手帕作为信号;李林甫则由家人将病榻抬到院落里,君臣二人隔空相望。
这次打了折的探视,非但没能让李林甫痊愈,他的病反而越来越重了。
不久,李林甫的家中来了一位客人,这个人对于李林甫的病情相当关键,他本身就是一剂特效药。
毒药。
来客正是杨国忠,前不久他刚刚抵挡剑南地区,后脚传诏的宦官便到了。
传李隆基诏令:杨国忠即日返回长安。
现在,杨国忠来到了李林甫的病榻前,跪了下来。
李林甫看着这个当年的小萝卜头,百感交集。
浑浊的老泪顺着他的眼槽流了下来,他说出了他一生中最违心而又不得不说的话:我李林甫是死定了,您一定会接替我出任宰相,我身后的家事,就托付给您了!听到这句话,杨国忠赶紧摆手,连称不敢当,汗珠顿时布满了脸庞。
李林甫和杨国忠,都是百年一遇的好演员,尽管一肚子的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然而表现到脸上却永远都是惺惺相惜。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十二日,开元天宝年间秉国时间最长的宰相李林甫去世,结束了自己生命不息斗争不止的一生:这是一个干臣、能臣,同时又被戴上奸臣脸谱的人;这是一个行政能力突出,同时却缺乏文采、被扣上不学无术帽子的人;这是一个出任宰相长达十七年的人。
他的宰相任期比姚崇长,比宋璟长,比张说长,比张九龄长,于是我们就陷入一个悖论之中:封建王朝最巅峰的盛世,大多数时候居然是由这样一个被史书诟病不已的奸臣领导的。
人注定是复杂的,历史注定是复杂的。
在李林甫之后,开元天宝年间最后一个著名宰相粉墨登场,这个人便是曾经的小萝卜头杨国忠。
这一年,正是天宝十一载,空前的盛世即将走到烈火烹油的巅峰。
关于那时的繁华,无数史书已经给予了描述。
相比而言,我个人觉得大诗人杜甫的《忆昔》颇为简练,也更加经典: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只可惜,这样的好日子太短了!此去天宝十五载还有四年,大唐王朝的好日子也只剩下了四年。
遥遥的,范阳鼓起……请看下集《唐史并不如烟之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