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间20世纪60年代以来。
关键人物麦理浩。
关键事件香港赛马会成立。
关键词汇香港赛马会赌马。
赌马是香港唯一合法的,也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最大众化的赌博,它已经成了香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香港的赛马,并非当地的“土特产”,它是随着英军的侵入而来的。
英国于1842年割占香港后,曾借用澳门的黑沙湾马场举办第一届赛马会。其后港澳关系曾一度冷淡,停赛数年,至1848年才开始在香港本岛举行赛马,但早期只是纯粹的赛马,不以马作为赌博工具。19世纪末开始赌马,起初只是骑师与骑师之间或马主与马主之间赌,赌资仅限于一瓶香槟或一顿晚餐。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赌马仍不普遍,纯属欧洲人和“高等港人”的游乐项目。20世纪50年代以后,赌马才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活动。
赌马之于香港,是生活中的一大盛事。随手翻开香港的报纸,“马经”比比皆是。酒肆茶楼,谈经论马之声不绝于耳。每逢赛日,马场内外人头攒动,人声鼎沸。转瞬之间,有人千金一掷,全军覆没,倾家荡产;有人马场得意,侥幸取胜,立成豪富。自升斗小民至百万富翁,可称得上“马迷”者估计有数百万人。赛马已成了香港人进行合法赌博、寻求娱乐刺激的最广泛的一种方式,也是香港人最喜爱的一项活动。香港居民对赌马的狂热程度远远超过对任何体育、文艺、娱乐活动的关心。
即使是香港最盛的足球运动,一场精彩比赛也只能吸引一两万球迷观众捧场而已。这一切,莫说内地普通大众不易理解,即便是“老香港”也大有今不如昔之感了。香港最早举行赛马的地方是在黄泥涌,因为英国人在此修建了跑马场,故又有“跑马地”之称。它的英文名称为快活谷(happyvalley),这是英国人占领香港后才起的名字。初期的赛马,只是一种带有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有跳栏等马术竞赛,而且一年只跑一次,称之为“周年大赛马”。这种周年大赛的习惯一直持续到1921年。
当年筹办大赛的赛马委员会,只是在赛前两个月才组织起来的临时机构,赛后即停。直到1884年,才成立了永久性的机构——“香港赛马会”,会员177人,都是外国人,其中以欧洲人为主,且多为各洋行的大班、政府要员。因此,马会实际上成了这些高层人物的社交场所。香港的赌马始于1891年。但是,初期的赌马规模不大,博彩不多,招商承办者连年亏本。由于华人受排斥,于是若干华商和买办发起组织华人赛马会,准备在香港买地建马场。时值省港大罢工,为了拉拢华人绅商,港督金文泰示意马会让华人参加赛马,于是买办何甘棠、容显龙在1927年相继入会。至此,才打破马会会员是清一色外国人的局面,华人马主和骑士就是在这一年开始出现的。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香港的赌马仍未能普及。究其原因,与马场一切皆用英文不无关系。
此外,入场券也很贵。据查,当时的公众棚入场费为每位1元,赌马投注起码金额则为5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市民一个月的伙食费)故一般的小市民多不敢问津。至1934年,全日的投注总额也只有10万左右。令香港赌马趋于发展,并日益引起公众兴趣的,是1931年开始发行的大马票。这是一种用摇彩与赛马两种形式混合投注的彩票,每票2元。彩票上印有号码,先用搅珠的办法搅出几十个号码,作为入围号码,然后再从这些号码中搅出十多个,配上某场指定的赛马的马匹,以跑第一的那匹马所配的号码为头奖。
以此类推,再分设二、三奖,其余的作为入围奖。在某方面有点类似于现在“购物有奖”的形式。据该年通过的竞博税条例规定,马会举办的赛马摇彩马票全部收益扣除纳税后,派彩不得少于72%。以1931年为例,中头奖的可获10万元,而当时一般工人的薪金每月仅10元而已,可见数目之大。马会正是利用人们这样一种以小博大、侥幸取胜的心理,使大马票成了最畅销的彩票,直到1977年停止发行为止。在香港赛马史上,两次世界大战对它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日军占领香港,是香港赛马史上的又一个转折点。日本人一反英国人的做法,马匹名称一律改为中文,赛跑制度则改行公制,中文报纸也开始出现“马经”专栏。战后恢复赛马,终于出现中英文并列的制度,一直持续至今。这些变化对后来的赛马深入普通市民中不无关系。
1947年元旦,香港恢复赛马。此后香港的赛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51年,马场新建看台,首次安装的电子计算机正式启用;1957年马场加建七层高的现代化看台;
1959年香港赛马会(慈善)有限公司成立;次年,香港赛马会加上了“英皇御准”的头衔。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香港赌马的变化更大,形式也五花八门,无奇不有。马场赛事牵动着数百万港人的心,也造就了新闻史上的奇观——香港的“马文化”。目前,专门报道赛马的各式各样的报纸杂志竟达22种之多,还有30多种报纸辟有专门的“马经”专栏。信手翻开报纸,赛前有预测,赛中有评论,赛后有总结,什么“马场情报”“马国纵横”“马房消息”“马主日记”“马人茶座”“马圈搜秘”等等,不一而足。场外投注站也从20世纪50年代末盛行起来,目前已遍布港九各地达128个。
正是所谓“投注站多过米店”,赌马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投注形式有位置、连赢、独赢、孖Q、孖宝、三宝、三重彩、四重彩、六环彩等等,甚至有场外电话投注,远居国外的马迷也可用长途电话通过电话户头投注。香港赌马之风日甚一日,原有跑马地马场已难以满足需要,因而马会提出兴建沙田跑马场。
1978年10月7日,经港英政府批准,历时7年,共填海250英亩,耗资近7亿港元,可容纳3万多马迷的沙田马场终于建成启用。是日,港督麦理浩主持开幕典礼,仪式颇为隆重。这个新的大型马场,一切设施都高度现代化。耸立在会员席对面的电子控制的巨型显示牌,能将每一匹马的瞬间变化显示出来。连马厩也装上了冷气设备,除了有专人服侍外,并有闭路电视等保安监视措施,据说赛前还要为马匹播放轻音乐松弛神经,以免马匹过度紧张。
不仅如此,还有专门的马医院,马医院内有手术室、X光室、化验室与钉马蹄铁的工场等等,一应俱全,其设备之精良,条件之优越,服务之周到,令人叹为观止。如此“天之骄子”,难怪香港有人在报上撰文,发出“不愿做人愿做马”之感叹了。
现在,赛马在香港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快活谷与沙田马场经常是座无虚席。以此为娱乐者有之,赌博者有之;毁者有之,誉者有之。赛马会影响很大,俨然成了香港的“统治者”。目前香港赛马会会员已达18000人,大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士。而赛马会董事会的12名董事,则是香港最有影响的人物。前任港督麦理浩曾经在港府的一次例会上重提这样一句旧话:实际统治香港的是马会、怡和、汇丰和港督府,而且排名分先后。这并非纯属笑话。试想,在香港除了马会和赌马以外,谁还有如此号召力,令数以百万计的市民如此为之投入,如痴似醉呢?
香港回归祖国后,由于其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将保持50年不变,因此“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快活蹄声,悠悠百年,实在令人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