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从1644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疆域也在扩大,但是这些地域处于欧亚大陆的内部,既没有幅员辽阔的土地,也没有众多的人口,不能提供类似新世界那样的丰富原材料。东南亚资源富硕,本应该是在中国的新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最佳选择。15世纪初叶,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乘坐的船只之庞大要远远胜于当时欧洲建造的船只,这表明中国并不缺乏技术能力和财力,但是中国对待海外利益和财富的态度,与欧洲国家极为不同。尽管大量的中国人移民到东南亚,但是与欧洲不同,中国无意为被其臣服之地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相反清王朝非常关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内陆地区,这些都反映出一个事实,中国认为自己是大陆文明而非海洋文明。
这引发了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就是欧洲和中国以及两国的精英分子,其态度到底存在何种程度上的差异,最终使得中国没能取得欧洲那样的突破性成果。中国的国力当然不是问题,我们在第3章将会看到,中国一旦把经济和自然资源利用起来,就完全具备创建丰功伟业的能力。高度发达的粮食仓储系统、长达1400米的大运河、疆域政策,都表现出清政府强有力的治理能力。清政府在远途运输大宗物品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全有能力胜任,但是,中国优先考虑的不是煤炭,而是粮食、盐巴、铜矿,因为这些物资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团结、维持百姓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始终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层面。
实际上,这里存在一个显著的差异:政府往往把重点放在于维持秩序和均衡发展方面,对商业行为和工业化进程关注较少。政府极力避免收入的巨大分化,把奢靡的行为看成是有损于儒家倡导的和谐价值观的表现。这并不是说政府禁止市场活动和商业行为,相反,它大力支持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除了那些从事盐业和外贸等垄断活动的商人能从中享受到一些好处,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没有起到促进商业资本主义的作用。相反,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对新兴产业更为支持。同样地,清政府不允许各省之间展开竞争,认为那样显然会造成不稳定的局面,而在欧洲,这种竞争已经转化为民族国家之间的对抗。导致中国和西欧国家心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在欧洲,随着商业阶层的扩大,它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逐步步入欧洲统治阶层;而在中国,商业阶层一直难以进入统治阶层。商人没有根基,主要依靠政府资助和扶持来保护和促进大型商业企业的发展。西欧国家,首先以英国为例,更倾向于以工业发展为导向;而在中国,行政阶层和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仍然占主导地位。
因此,1800年英国相对于中国来说拥有两大长期优势并非偶然。英国【其他欧洲国家或多或少有一些】比中国更倾向于工业化,而且殖民地和此起彼伏的欧洲内战为西欧提供了丰富的战略资产,尤其在原材料和军事能力方面。但是,殖民地化为18世纪末叶的英国解决了日益严峻的土地和原材料短缺问题却纯属偶然。因此,关键点仍然在于1800年的中国【还有日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与西欧非常相似的经济地位,也拥有实现经济腾飞的类似潜力。两者之间的决定性区别是那些偶然因素--新世界国家的资源、相对充足的煤炭供应使英国资源受限较小、英国政府对工业化的支持态度。中国未能拥有这些偶然因素,结果发现自己深陷困境,而且以鸦片战争为开端,随着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的入侵,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所处的局势严重恶化。历史的结局难以预料:1850年的中国和1750年一样,还是农业社会,而到1950年,农业经济水平甚至有所下滑根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估计,中国1820年的GDP是2286亿美元--几乎是1600年的4倍--但是到1913年时仅微升至2413亿美元,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而到1950年时,却下将至2399亿美元。
如果说中国1800~1950年间的灾难性遭遇发轫于1600年前后,而不是1800年前后,那么中国当前经济活力的先兆并没有消逝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而是恰恰相反,它始终存在于近代的社会进程中。这使得中国自1978年以来所取得的巨大的经济变革的成就更有据可查。1800年的中国经济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它在各个方面都展示出了非凡的活力;中国社会依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农民体现出强劲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商人拥有极强的商业敏锐性。在列强入侵的年代,这种特征可能相对处于休眠的状态,1978年以后,它们再次登上中国社会的舞台。为此,我们得出一个更深层次的当代观点。1800年,全球经济并不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实际上它呈现出多中心的特征,亚洲、欧洲和美洲共享着全球的经济力量,其中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目前,全球经济重新变得日益多极化。不要认为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相反我们应该看到,过去200年里经济力量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等少数国家手中,是一种历史脱轨的非正常情况。而且,殖民地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一些先决条件,使欧洲获得了普罗米修斯式经济增长,同时还赋予欧洲抑制和扭曲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长达100多年的力量和机会。
是先决条件还是特征?
对于18世纪末来说,如果西欧拥有与中国非常类似的地位,那么这对于我们了解那段历史和随后发生的事件,将具有深远的意义。这表明欧洲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与相对短期的因素有关,并非漫长的几个世纪的渐变所预先注定;换句话说,我们需要重新思索欧洲数个世纪以来所获得的、经济腾飞前夕所具备的整体特征,即人们通常假定的经济腾飞的先决条件。它们也许是可行的,也可能是有利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经济腾飞真的只是一个幻想吗?日本、中国和印度并不是没有取得类似的经济突破,但是它们的政治和文化历史完全不同于欧洲。如果最终的结果是它们获胜欧洲失败,那么它们后来发展道路的特征,以及它们孕育的机制和价值观,肯定与欧洲的大不一样。的确,正如我们在后文中看到的,这些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欧洲范本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
从前半个世纪的历史来看,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经济腾飞的过程和条件,主要适用于西欧,实际上,实现经济腾飞的方式和路径多种多样。正如历史学家彼得·珀杜【PeterPerdue】说的:“工业增长并不一定是在西北欧发现的特殊技能经过几百年的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结果,通往经济现代化的道路有很多条,英格兰只是遵循了其中的一条。”举个很小的例子,发生在英国乡村的阶级分化的本质,包括农民地位的急剧下降,就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实际上其他很多国家都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
这让我们认识到了欧洲通往现代化过程中更为广泛的政治、文化和知识基础。欧洲文明的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希腊民主、罗马法和犹太教—基督教信仰。实际上,把它们作为欧洲现代性的先决条件和特征,已成为一种共识。虽然希腊民主的影响力被夸大了--到19世纪末,除了一些少数民族,西方国家并没有采纳它--但是希腊文明,尤其是其遗留下来的判断是非的方法、辩论和演讲的传统、独立公民概念、民主思想,都贯穿于从古至今的欧洲历史发展过程,说它们对西方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一点儿都不为过。还有一个更常见的例子: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主要有多利克式、爱奥尼克式、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科林斯柱式成为首选的建筑风格,试图传达出一种永恒的权威,从大英博物馆到最高法院无一例外。与之相类似的,罗马法律的发展--在11世纪和12世纪主要体现在天主教中,有助于建立独立的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在后来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基督教为欧洲注入了强大的普遍主义意识,不仅塑造了大陆国家的自我认识,也形成了它们对其他文化和种族的看法,在殖民心态和教化使命意识的成型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认识到文明的延续比较容易,但是却很难找到理由来证明这些都是国家腾飞的必要条件。文化特征无疑有助于塑造欧洲的现代性,但不能与先决条件混为一谈。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西方个人主义和西方家庭。例如,根据后见之明,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都与工业化进程并存。欧洲在科学领域明显具有优势,主要基于越来越多的知识探究自主性、科学活动的普及性、研究的规范化及拓展。但是很多其他历史悠久的国家,尤其是清代的中国和伊斯兰国家,也兴起了各种形式的争论、辩论和经验主义观察,它们丝毫不亚于当时欧洲正在兴起的科学理性主义。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其他文明中,仍然存在着一种很强烈的倾向,就是试图在新兴观点和传统权威观点之间寻找折中点,而并非彻底地抛弃后者。
1800年,欧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产,例如法律法规和议会政府的建立,但这些都不是经济突破的关键,它们应该被视为欧洲现代性的特征而非其先决条件。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拥有个性的其他文化不能在现代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毕竟自1960年以来,其他文化实现现代性的情形时有发生。克里斯托弗·贝利得出一个结论:“从经济??长的角度来看,如果说1800年以前欧洲和中国的区别只在于欧洲国家大量使用煤炭,以及存在一个广阔的通往欧洲的美国腹地,那么欧洲内在的政治文化优势,看上去将要被抛弃了。”
欧洲例外论
欧洲远不是现代性的范本,也不是后来的每一次变革应该遵循的榜样,更不是衡量其他国家现代性的标准,尽管在实现现代性的问题上,欧洲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但是欧洲的经验应该被看成是独特的。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欧洲对自身的看法与别人对它的看法很相似,认为它是一个普遍模式。这并不奇怪。长达200多年的超级全球霸权,使欧洲原本独有的特征也具备了一定的普遍性。那么,在欧洲通往现代性的道路中,到底存在哪些独特的特点呢?
尽管欧洲国家在内战中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16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在实现现代性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遭到外敌入侵,只有奥斯曼帝国曾入侵欧洲东南部,但是到17世纪,奥斯曼帝国已被步步击退,到19世纪,它最终失去了巴尔干地区。唯有欧洲才享有这种特权。后来的现代性追求者--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都面临和遭受过现代欧洲国家的入侵。甚至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北美的欧洲移民也纷纷反对英国殖民当局,建立主权国家,以便为经济腾飞创造条件。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欧洲很久以来很少设身处地为其他国家着想,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尤其在殖民地方面更是如此。直到最近,这种情形才开始相对有所变化。
事实上,欧洲的殖民历史,是欧洲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更深层次特征。从16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国家通过实行不同寻常的大规模扩张和征服,非同寻常地【另外的唯一一个国家是日本】打造了巨大的海上帝国,其触角延伸至世界各地。殖民地,尤其是那些新世界国家以及印度和马来半岛国家,都成为列强们丰富资源和巨额财富的源泉。就像我们所看到的,没有它们,欧洲就不可能以那样的方式实现经济腾飞。除了1868年以后的日本,没有哪个非西方国家在19世纪实现腾飞,结果,大部分国家都变成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经历一个从农业社会发展为工业社会,然后再过渡到服务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但是我们找到了欧洲例外论的另一个例子。欧洲国家【共16个】--英国、比利时和德国依次处于领先地位,它们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经历过特殊发展阶段的国家,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就业人数多于农业人口和服务业就业人口。1911年,英国的工业就业人数达到了顶峰,占当时总劳动人口的522%,相比之下,美国1967年高峰期时的工业就业人数所占比例为358%,日本1973年达到了371%。工业社会让现代欧洲具有了很多最鲜明的特征,尤其是阶级冲突的集中性和工会的重要性。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就业方面出现了一条与欧洲不同但更为常见的道路,即不经过工业阶段,直接从农业社会转变为服务业社会,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走的就是这条道路。
用以往经济变革的标准来衡量,欧洲实现工业化的速度非常迅猛,但与后来实现腾飞的国家【包括美国】尤其是东亚国家相比,其进展就显得很缓慢了。西欧转型历史弥久,毕竟,英国经历了两个多世纪才具备了今天的风貌。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西欧国家的现代性与其传统之间的冲突一直相对比较缓和。欧洲城市完美地刻录了现代性与传统结合起来:它像是一种地质遗迹,又像是一个新老建筑物环环相扣的时代,还像是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博物馆;相比之下,北美的城市都是新建的,东亚国家更甚,在东京、首尔、新加坡、上海、吉隆坡和中国香港等城市,几乎找不到历史的印迹。
欧洲的另一个独特特征,就是一连串的欧洲内战。也许这种现象可部分地归结于外部威胁的相对缺少,它意味着主要的断层线发生在欧洲内部,而不是发生在欧洲与外部【包括殖民地社会】之间。这些内战最初是由宗教冲突导致的,发端于1054年东部基督教与西部基督教之间的斗争,1517年后,由于天主教与基督教之间划清了界限,使整个欧洲以南北轴线为中线分裂开来。持久的宗教冲突,使得神学和后来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转变成强烈的理论学说。这种特征在欧洲最为显著,例如,几乎每一个重大的“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和主义、君主主义、新教主义、法西斯主义,都最先源于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