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风马牛
9703500000010

第10章 上部 (9)

《红楼梦》就属于你怎么看都行的作品。就像鲁迅讲的,政治家看是政治家的感觉,道学家看是道学家的感觉,革命家看是革命家的感觉,才子看到的就是缠绵,这就是《红楼梦》的特点。所以你表面上看它好像很柔和,但是它里面有很多刚性的东西;也讲了大的轮回,开篇就是从盘古开天地、从开辟红楼开始,最后讲你来的路和归路,我觉得这两点是一个非常大的哲学的话题,这是《红楼梦》一个很大的特点。

所以我觉得,无论男导演还是女导演的诠释,你都不能排除从这两个视角去看,男导演可能更偏重社会的一面,女导演更能理解家长里短里的丰富内涵,会觉得很多细节里面有很多的衬语,有很多的暗示,它的那种抒情感、浪漫感,以及蕴涵的东西,可能女性感受得更丰富。

冯仑:这部戏也很难说是男人戏还是女人戏,说不清楚。最近我注意到金正日也爱看《红楼梦》。

李少红:咱们温总理也在讲《红楼梦》呢。

冯仑:我不知道政治家在这里看到了什么,而且金正日前一段来中国访问,还带来了朝鲜版的《红楼梦》,我不知道你看没看他们演的《红楼梦》。

李少红:我们的小演员们都去看了,回来跟我讲满台的卖花姑娘。

冯仑:呵呵,我看了照片,他们演员的集体照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面部表情、妆容,包括形象都比较硬,但我看咱们的演员形象都比较柔。我们知道朝鲜是一个阶级斗争的社会,充满了斗争和革命,所以那个背景下的《红楼梦》,大概就像你讲的,看到了很多大观园里的斗争,凤姐如何如何,贾母如何如何。但是新版《红楼梦》是改革30年以后完成的,我觉得应该是更柔和、更人性。我听到种说法,你说观众看后不掉眼泪都难,少红导演,你觉得哪些故事最容易打动当下的“80后”、“90后”?

李少红:当下的“80后”、“90后”,我觉得他们肯定还是会喜欢看爱情故事。我觉得宝、黛、钗的故事确实是很精华的故事,还是最具情感的东西能打动人,而且它是世世代代亘古不变的,所以在这个方面新版《红楼梦》会取胜。

《红楼梦》是跟现实社会联系特别紧密的戏,它伴随了我们几十年的政治运动,还有政治历史的变化,这是挺有意思的。我们这一代过来人就非常理解当时毛泽东为什么非常喜欢这本书,像改革开放初的分田地,然后搞承包制,这些都能从《红楼梦》里面找到“原型”。所以给演员讲戏的时候也很容易,就跟他讲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怎么包产到户,怎么叫承包制,就是从这儿来的,包括王熙凤最早治理家庭的责任制,这都是最早咱们改革开放搞经营管理的时候会讲到的。

中国是一个关系学非常强的国家和社会,这个关系学真是渗透到政治、经济、文艺等各个方面的领域和生活中,几乎几百年都没变。像《红楼梦》里面就有门子这样的人,门子就是门路。有门子拿着护官符教育贾雨村,护官符是什么?就是关系图、路线图,这简直是跟我们现实社会的状态完全吻合。《红楼梦》真的是离我们现实生活最近的一本书。

“苏园给了我很多《红楼梦》园林的灵感”

冯仑:按时下的话说,都是讲富二代的故事。

李少红:对,就是富二代。贾家、王夫人他们家、史家是真正的贵族,所以《红楼梦》也是一个政治与财富结合的故事。

冯仑:今天我来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发了条短信,让我问一下李导,他很好奇,在那个时代有这些大院,这些富二代,这些大院人过的日子都是绫罗绸缎、吃香喝辣的,都是快活的日子,那么这些院子有什么不同,每个院的用人、下人的穿戴和服务差别在哪里?他们很好奇。

李少红:其实我也是在要拍《红楼梦》以后,仔细地找了很多专家,最后慢慢地理出来的。小说实际上是一个文学空间,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可是你要把它拍成影视的话就特别具象。最令我苦恼的就是那个时候的建筑群是什么样的,各个院子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冯董的苏园确实给我带来很多的灵感,住在这里,我好像一直在梦境里面度过了这15个月,所以这确实是得天独厚的一次创作。通过这次创作我了解到,曹雪芹确实在北京住过,但他是金陵人,所以他才会在作品中表现出南方风情。

冯仑:园子是南方的?

李少红:园子是南方的,《红楼梦》里面的宁府、荣府实际上是恭亲王府的特点,只有大观园是南方特色的园林,这个是以前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里面都没有着重体现的。

冯仑:没有把它们细分清楚。

李少红:我们这次是第一次,也是比较详细地把它区分开了。原来是宁府比较奢侈,因为宁府是世袭的。所以你看在第三回、第五回的时候,贾母都是到宁府荟芳园这儿吃喝玩乐。

冯仑:最高境界了。

李少红:对,看戏都是到宁府的荟芳园,到了元春要省亲的时候做修行宫,就商议着把荟芳园和宁府的后院合起来,把中间的墙打开,让荟芳园扩大到宁府这边来,形成一个大的花园,建筑的风格是采取了江南的园林风格。

冯仑:跟我们这个苏园差不多。

李少红:太像了,特别特别像,所以像怡红院、潇湘馆实际上都是南方建筑。

冯仑:苏园相当于一个大观园了。

李少红:所以我喜欢住在这儿。

(现场主持人:现在我们把小演员宝、黛、钗请出来吧。)

李少红:刚才冯董讲,我们确实是因为《红楼梦》结了深厚的友谊,而且有了深入的合作。介绍一下,周毅是我们剧中金陵十二钗李纨的扮演者,李沁是我们的小宝钗,这个是黛玉的扮演者蒋梦婕,个子最高的是少年宝玉于晓彤,旁边的帅哥是成年宝玉的扮演者杨洋。我有时候跟冯董讲,新新小镇是我们未来明星的摇篮,他们也是在这儿度过了难忘的15个月。

《红楼梦》里的“民生问题”

冯仑:大家都有一段共同的经历,所以希望你们在以后能经常过来玩儿。

听说有一个人专门研究《红楼梦》里的厕所问题,因为我做建筑,就特别注意了。他说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抽水马桶,《红楼梦》里面的卫生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大家有时候特别随便,又都是一些小孩儿。当然你们拍都是拍美好的,不知道在你们的剧本中,园子的结构和生活起居的方便程度是怎么样的?

李少红:这个我真的觉得挺逗的,老板关心的细节都是非常民生的问题。书里面也是很有趣的,比如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当时我们就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就是宝玉跟琪官见面的时候就是互递的汗巾子,我们想怎么随地大小便,一个贵族的孩子,一个富二代也会很自然地这样做,说明是一个习惯性的问题。

冯仑:实际人们创造出来的文明是很强大的,其中一个就是抽水马桶,还有就是拉链,你能想象没有拉链社会会怎么样吗?因为有了马桶把人和动物真正分开了,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酒店,才有了我们现在的这些房子,所以人类的生活就彻底脱离了原始状态。在《红楼梦》里,虽然是官二代、富二代,看样子那个时候在这个细节上也的确没有注意,我也看了其他的介绍,说他们玩儿,赏花、赏诗,看着看着就跑边上解决了。

李少红:很少有书里描述这个细节,除了这次以外,可能大家比较了解的就是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厕所,蹲下来就准备上。

大观园其实是孩子们的伊甸园

冯仑: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我不知道,因为他们几个演员都在这儿,假设让你生活在这样的园子里,我觉得得端着、拿着才行,就像你们现在,不能穿条大裤衩、穿件汗儿乱跑,这种园子对于生活行为、起居讲究多,礼数特别复杂,会让人变得很拘谨。我发现越牛的人越装,越文明就越复杂。在那个封建时代,《红楼梦》里的生活形态上的文明应该说达到了一个很精致、很高的水准,但是我相信也极其复杂。你们在拍这些复杂的细节时,怎么能把这些演员训练到他们能绷得住,累不累啊?

李少红:实际上也是一分为二地看,实际上在宁府跟荣府,它的礼仪非常繁复。大观园实际上有一个伊甸园的感觉,在那儿他们非常自由,大家有一位非常老好人的李纨老师,非常和蔼的老师组织大家做一些游戏,可以摆脱老年人的规矩。所以实际上在诗社包括吃鹿肉、吃螃蟹是他们释放的时机,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可以在那个时候不讲礼仪。

冯仑:一群小孩儿在里面有点儿玩疯了。

李少红:对,有点儿玩疯了,回避了社会。

冯仑:躲开大人。

李少红:对,没有太多社会规范的一个地方,所以大观园才那么可爱,那么让孩子留恋。

冯仑:所以也有政治家讲看见了大观园里的民主精神。

李少红:对,所以王夫人最后觉得孩子们长大了就不能这么疯玩儿了,不能没有一点规矩,也没有男女界限,还是把大观园给关了吧,让他们出来,最后才有抄检大观园这些问题出现。

角色会影响演员的命运吗?

冯仑:回忆起来,万通和《红楼梦》还是有点渊源的,上一版的林黛玉扮演者跟我们也有关系,当时一个美籍华人找到我,说晓旭要买房子,照顾一下,这样就认识了。后来她买写字楼也在万通中心,就有了一点儿联系。我有时候也在想一个问题,晓旭拍完以后好像就变成了黛玉,是不是一个角色有时候会把你定格在那里,潜意识里有了角色的痕迹。人生、命运的确都有很多不可捉摸的地方,少红你拍这部戏以后,你个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会受很大的影响吗?

李少红:我觉得会有影响。拍《红楼梦》这四年,我自己感觉好像又上了一回大学,读了一回中文系一样,因为这部著作里面有很多东西你要把它搞清楚,你要去学,而且可能你一个人的智慧是不够的,可能要集聚社会上很多精英的智慧。很多时候你很受益,有一些原来似是而非的东西,这一次就明确了。有一些东西没有这个机会你永远不会碰到,像园林、像建筑,可能不是因为拍《红楼梦》,我永远不会搞清楚。如果没有《红楼梦》,我永远不会有机会住到苏园里来。所以我总是非常感谢人生中的每一个机遇,我觉得机遇实际都是为你安排好的,你要想在里面有所收获,就必须认真对待,如果不经意,它就会像白水一样从你身边流过。因为《红楼梦》,这四年我们确实跟他们(小演员)结缘了,而他们的一生也已经与《红楼梦》结下了不解之缘。包括刚才冯董讲的,也许人物的烙印都在身上了。

但是我不希望他们留下烙印,永远演林黛玉不行,永远演宝玉也不可能,所以他们现在面临的是要从人物中走出来,要面临新的生活,面临未来。其实我觉得这一版和原来的不一样,原来的演员没有他们的机遇这么好,机会这么多,大部分老版的《红楼梦》演员,后来在这一行的成活率并不高,只有邓婕是唯一一个比较成功的。晓旭后来做生意了,拍《红楼梦》以前,我跟她没有接触,但我觉得每个人都因为《红楼梦》而改变了命运。

我希望我们新版的《红楼梦》演员未来不要停留在《红楼梦》这一块,还得往前走。我觉得他们应该在未来这20年,靠他们的努力,争取能够成为未来之星。

冯仑:好的,谢谢少红导演,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期待这部??版《红楼梦》吧。

李少红:谢谢冯董。希望新版《红楼梦》能让大家喜欢。

双冯变形记

主持人:很荣幸担任此次活动[1]的主持人,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两位嘉宾登台,并一起来揭晓今天活动的背景板。

一、冯仑欲拍《自由塔》

主持人:这是我们送给两位嘉宾的特殊礼物--两位嘉宾身份互换之后的漫画形象。先问冯董,看了漫画之后满意吗?

冯仑:我记得我第一次被画漫画是在机关工作的时候,画得一眼看上去就是个大好人,20年后再画看不出什么滋味。

主持人:(笑)我以为要说20年前看着像个好人,20年后怎么看都不像好人。哈哈。冯导,您在漫画中的身份也变了,成卖房子的了,您喜欢这漫画吗?

冯小刚:我绝对是最适合画漫画的。

主持人:最适合被画还是画?

冯小刚:我就是为这些漫画家而生的。盖房子是我的一个梦想,之所以说是梦想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做不到。

主持人:好,谢谢冯导。这两幅漫画不仅非常新颖别致地用背景衬托出两位主角,更引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冯子乱弹》之“双冯变形记”。从现在开始,我们让二位在现场交换身份,比如现在坐在我身边的冯仑先生,您经过野蛮生长,资金在不断积累,现在您又投身到自己喜欢的文艺事业,转战影坛,现在是新晋导演;而冯导,是最早的贺岁片的创始者,11年的努力之后,您投身房地产,成为一位地产开发商。好,互换开始,我先问问冯董,您觉得自己可以当导演吗?

冯仑:可以啊。

主持人:您如果拍片子也穿得这么西装笔挺地去拍吗?

冯仑:这不方便干活,真要干导演我想没有一个人会穿着西服工作。

主持人:好,既然您现在已经变成冯导了,您自己要拍的第一部电影大概会是什么题材的?

冯仑:我最近真的特别想拍一部电影叫《自由塔》。因为我在“9·11”后第二年去纽约,得知世贸重建的消息(正式名称是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是兴建中的纽约新世界贸易中心的核心建筑),就跟美国人探讨,中国企业怎样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应该说现在这项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围绕着这件事,这4年我看了非常多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全世界人爱看的,而《自由塔》这个名字的寓意也非常好,象征人类能爬到自由的高端,其间会发生很多的事。自由塔的承建商是个大家族,第一次见面他就对我说了一句话:“年轻人,满城都在讲你的故事。”我就想起来过去巴尔扎克时期那些老贵族对新兴资产阶级讲的话,他又说了一句话,“你转360度往天上看,所有的天空都是我的”。这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后来谈判中还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特别能反映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反映“9·11”之后的国际背景和中国人的成长过程,所以我真的非常想拍,尤其在我们这个项目接近成功以后,相信如果真要拍出这样题材的片子也会有很好的市场。

二、冯小刚欲盖中国首个首映式礼堂

主持人:好,那么问问冯董(冯小刚)一个更切实的问题,如果您要开发一个项目,您想盖什么样的房子,给业主带来什么样的生活?

冯小刚:我觉得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的建筑特点是很重要的。北京搞了一段民族化,每座房子顶上都弄一个亭子顶,很难看,像一个穿着西服却戴着瓜皮帽的人,下身是现代的房子,上边是古代的建筑,不伦不类。莫斯科的建筑有50年代末建筑的气魄,纽约也是,而北京这座城市比较热情。我很在乎房子的外表,作为一个业主我喜欢古典的,比如北京饭店是由好几种建筑拼成的,经久不衰,很有特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说法实际是比较心虚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