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机器会不会想问题,而在于人会不会想问题。”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我们这个社会崇尚科技,总体而言,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往往能够取得积极的进展。过去像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给我们带来了灯泡,而如今的发明家给我们带来了功能强大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电脑。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系主任理查德·德米罗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创新的时代。这个世界瞬息万变,因此我可以确信地说,本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技术创新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了。
然而,我们能够利用科技手段去做一件事情并不等于我们一定要这么去做。有时候,科技把我们的生活搞得特别复杂,但是我们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反而给自己添了一大堆麻烦。举例来说吧,我买了一辆汽车,拿到一本厚达712页的使用手册。车上的收音机有很多按钮???设置,要想打开和关上收音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明显是事倍功半的做法。我理想的车载收音机只有两个按钮,一个用来控制开关和音量;另一个按钮只要轻轻一碰,就能调换频道,如果再多按一下,就又能换到另一个频道。但是,我觉得我们要想真正实现这样简单实用的设计,还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科技最让我们心动的莫过于通信领域的迅猛发展了。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千字节(kilobyte)、兆字节(megabyte)、千兆字节(gigabyte)、太字节(terabyte)、拍字节(petabyte)、艾字节(exabyte)、十亿千兆字节(zettabyte)、万亿千兆字节(yottabyte),而且这些字节数还在不断地增多,对吧?最后还有尽头吗?
也许答案就是“更多的信息”,事实上人们已经说过,我们身处信息时代。
此言有失偏颇!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数据时代,一天24小时,数据都在不间断地向我们袭来,而且越来越多的数据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我们袭来。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天发送的电子邮件多达60亿封,也许当你读到这一数字时,每天发送的电子邮件数已经上升到数万亿封了。更不用提电话了,现在的电话多到数不胜数,你要想统计出全球到底有多少部电话,那简直就是徒劳。
我们疲于和人沟通,就像机器人一样,不断地放射出意识流电波,使得数据流变得越来越多,而我们却不再多加分析,很少有人会关上门,关掉所有声音嘈杂的设备,正襟危坐,静静地反思,认真地分析一下问题。
在1932年出版的《美丽新世界》一书中,奥尔德斯·赫胥黎写道:“人们不再孤单了……我们让他们讨厌孤独,我们安排好了他们的生活,因此他们不可能有机会产生孤独感。”
2006年和2007年,很多商人最害怕的并非市场崩溃或是其他灾难,而是把自己的黑莓手机给弄丢了。美国人很有可能都会变成一些驼背的眯缝眼,因为每个人都在低着头摆弄黑莓手机,他们想要得到一些新信息,他们想要把天下的信息都一网打尽。
我不敢确信基于网络平台的MySpace和Facebook社交网站最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它们很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我也希望如此。不过,这样的社交网站也改变了我们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性质,电子信息过载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刻,而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温情却渐渐淡却。原本那种人和人之间简单沟通的本真已经丢失了,即便连孩子都无法免俗。现在很多孩子在一起玩耍并不像原来那般无忧无虑了,他们的生活也是结构化的,因此他们要先安排好玩耍的时间,就和一本正经的商务会谈一样。而当他们真正凑到一起时,他们并不直视对方,而是盯着游戏机的屏幕或是摆弄各自手中的小物件。
记得在一期杂志上,有一个松下笔记本的广告,画面中,一个人坐在车内,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打出这样一行字:“这不仅仅是一台笔记本。当你让你的司机绕着大楼多开几圈时,你又多发了几封电子邮件。”
你能想象在这种人手下打工该有多可怕吗?谢天谢地,他只是松下公司广告中的虚拟人物。
如果不加思考就摄入海量信息的话,主要会产生以下三个问题。
1. 信息冲击综合征--大脑的极限
很多公司职员已经表现出了“信息冲击综合征”,他们对此也抱怨不已,他们脑子里要消化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200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公司职员平均每天需要收发133封电子邮件。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应对其他各种通信工具的轰炸,一会儿要到这边收一个传真,一会儿又在别处收到一条短信,刚在一个地方参加完一个会议,又得赶到另一个地方去开一个电话会议,刚在一个会议室看完幻灯片演示,又得赶到另一个会议室去看带视频的报告。刚急匆匆地赶回办公室,电话铃就在响个不停,刚拿起电话听筒,口袋里的手机又开始震动。任何正常人敏感的神经系统都经受不起这种暴风骤雨般的信息冲击。
在下午4点34分到4点35分之间,彭博电视台财经频道播送了12条简讯,另外屏幕下方还有两个滚动新闻条和一组市场运行数据,主持人不间断的评论节目仍在继续。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屏幕上的信息永不间断,主持人的嘴永不停歇,噪音永无休止。
加拿大的一项学术研究表明:42%的加拿大人表示,无休无止的信息轰炸让他们感到疲倦;58%的加拿大人表示,因为信息和通信科技的发展,他们专注于工作的能力大为下降了。同时,多家医学院的专家指出,因为人们在电话中交谈时想要让自己的谈话“更加生动”,由此带来的听觉疲劳和声音嘶哑也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不过,显然有人应对这种情形时,不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都显得游刃有余,他们还因此赚得盆满钵盈。
之前,有一期《财富》杂志报道称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三个电脑屏幕,它们同时工作,因此可以满足在它们之间拖拽内容的需求。一台屏幕用来显示电子邮件,第二台屏幕显示的是他手里正在写的东西,第三台屏幕是方便他专门用搜索引擎来寻找各种信息的。
比尔·盖茨是电子通信方面的先驱。他是一个天才,尤其是在处理数据信息方面。他对整个社会进步起到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不过,还有一点也是肯定的,他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近,近到只剩下点击一下鼠标的距离。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凡的常人而已,通信科技并没有把我们解放出来,让我们能精力更集中地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相反,它让我们感到应接不暇和精力枯竭。荷兰社会学家艾达·萨贝利斯用“缓压”来描述在这种压力下的体会--缓压这个词本来是指在长时间潜水之后浮出水面适应气压。同样,当我们长时间潜身于各种各样的信息里,我们也需要“浮出水面”来透透气,舒适地靠在椅子上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有人说“信息多一点有什么不好”,但直觉表明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如果你有过在家附近商店的牙膏专柜前不知所措的经历,那么你就能深切地体会到这种麻烦:光是高露洁一个品牌下面就有十五六种不同的牙膏,每一种在清洁、美白和防蛀效果上都有细微的区别。这么多信息真是让你目不暇接。
如果你觉得牙膏还不够具有代表性,那么你不妨想象一下买一件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吧,例如一部新电话或是一台电视,可以挑选的种类那么多,简直让一些人看着都有些头晕。
你想要一部兼具拍照、储存音乐、上网、收发短信和播放最新连续剧这些功能的手机吗?你想要任何东西,这部手机都能替你一网打尽。你不妨随便登录上千个科技网站中的一个,或是找一家电器零售商的技术人员聊聊。你要了解的信息实在太多,你要想做到无所不知是很难的。(聪明的销售人员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们很快就会把你的选择范围缩小。如果你让我从12条领带中挑出一条,我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但是如果你要我从3条领带中挑一条的话,那我就挑蓝色的吧!)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一位心理学家给预测赛马胜负的记者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过往的战绩、马匹的体重、品种和其他信息。奇怪的是,当他们得到40条信息后,他们的预测准确率比起以往反而下降了。在很多情况下,少量的信息反而比海量的信息更加有效。
各种信息相互连接的全球化网络已经形成,不同通信设备之间也在进行沟通,不同的团体之间也在互相联系,彼此分享信息。如果要让这种沟通更有效率,那么整个体系就需要一种合理的架构。某种商业网络或许并没有像大楼一样有形的架构,但是在某个关键的节点,我们必须有某种合理的导向来让信息朝着正确的方向流动,从而为正确的目标发挥效力。
某个人或者某个团队必须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来引导这种信息流向。要促使信息为正确的目标发挥作用,必须有对未来富有远见卓识的人才行,光靠信息是不够的。事实上,我们所得到的林林总总的信息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为某个群体达成的共识和个人的看法自然是不一样的。也许,全国范围的某次民调显示人们想要更节省能源的房子,但是作为个体的他们都愿意盖一栋比现在大两倍的房子。
我相信科研的力量,但我觉得科研除了能给我们一瞬间的闪亮感觉和并非尽善尽美的印象之外,其实给不了我们更多的其他东西。钟形的曲线图并不能告诉我们该怎样勾画未来,调查研究也不能告诉我们该怎样构建明天的梦想,因为没人知道明天到底会怎样。如果早期的汽车设计师询问人们到底想要怎样的交通工具,他们的回答可能是“更快的马车”。
如果你想失败的话,那就不要花时间去思考;如果你想取得成功的话,那么你就好好花点工夫去思考。思考是你对自己的公司、职业生涯和人生的最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