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总喜欢做“孤胆英雄”,尤其是在职场上,非常排斥合作精神。的确,一个人完成一项任务很有成就感,可质量能否过关,这就需要打个问号了。在工作中,有些事光靠自己单枪匹马是难以完成的,只有与同事们相互合作,才能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工作中的快乐和事业的成功。
为什么现代社会提倡“团队”?因为这是一个讲究“双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1+1=2在算式上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有时1+1>2,大凡在事业上成功的人都属于后者。并且,拥有团队意识也是任何一个公司对员工的要求。一个不善于合作的员工,很难得到高层领导的欣赏,职场之路自然会窄了许多。
某公司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由于该公司是世界顶级零售集团之一,因此这则消息一出,报名人数立刻突破了3000人。
经过一轮轮选拔后,最终有9个人进入了复试阶段。人事主管对他们都很满意,然而此次招聘只能录取3个人,所以,人事主管给大家出了最后一道题。他先是把这9个人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指定甲组的3个人去调查本市婴儿用品市场,乙组的3个人调查妇女用品市场,丙组的3个人调查老年人用品市场。限期一周,每人上交一份详尽的市场调查报告,然后人事主管就会宣布最终的招聘结果。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查,人事主管是如此解释的:“我们录取的人是用来开发市场的,所以,你们必须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让大家调查这些行业,是想看看大家对一个新行业的适应能力。每个小组的成员务必全力以赴!”临走的时候,人事主管补充道:“为避免大家感到无从下手进而盲目开展调查,我已经叫秘书准备了一份相关行业的资料,走的时候请你们到秘书那里去取!”
一周后,3个小组都已完成任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人事主管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下他们的调查报告就站起身来,走向丙组的3个人,分别与之握手,并祝贺道:“恭喜3位加入本公司,从现在起,我们已经是同事了!”
那两个被淘汰的小组面面相觑,人事主管说:“请你们打开我叫秘书给你们的资料,互相看看。”一下子,所有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这9个候选人的资料都不相同。甲组的3个人得到的,分别是本市婴儿用品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分析,其他两组也是一样。
人事主管说:“从这件事上,我可以看出丙组的3个人很懂得合作,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全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甲、乙两组的6个人却分别行事,将自己的队友视作竞争对手,然后各做各的。你们都很优秀,所以我出的这道题目的目的其实根本不是想考察你们的市场分析能力。我出这道题的最主要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个团队的力量,远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强大得多,所以,即使你的能力再强,也不要排斥合作。只有那些善于借用团队智慧、善于协作共享的人才能轻易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既可以给团队带来帮助,又能够让自己走向成功。正如世界第一行销大师阿尔·里斯所说:“很少有人能单凭一己之力,迅速名利双收;真正成功的骑师,通常都是因为他骑的是最好的马。”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而年轻人唯有与人合作,才会更具竞争力。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善于与别人合作的人,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原本达不到的目标。尤其是在30岁之前,你更要学会跟同事合作,尤其是跟那些你不喜欢的人、你反感的人良好合作,这才算合作能力高,这也是你务必要掌握的生存技巧之一。
也许固执的你以为,那些大人物都是单枪匹马,这样才能显出竞争力!然而,真正的成功人士,无一例外都是懂得合作的。就像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中有2000多项发明,平均每13天就有一项新的发明问世。这么多项发明,对于一个人的有限精力和生命来讲,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为什么爱迪生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关键就在于,他有一个强大的实验团队,他是站在团队这个舞台上来施展自己卓越的发明天才的。
在爱迪生的工作室中,有3个人是爱迪生最坚实的左膀右臂。第一个助手,是美国人奥特。奥特在机械方面独具专长,这一点连爱迪生本人都自叹不如。事实上,爱迪生在实验中用到的绝大多数器材,都是奥特亲手制造的。
爱迪生的第二个助手是一名英国人,名叫白契勒。白契勒沉默寡言,思维灵活,善于钻研,常常提一些古怪离奇的问题,但他的建议可以给爱迪生以极大的启发。
爱迪生的第三个助手,则是瑞士人克鲁西。克鲁西精通绘图,爱迪生的手稿无论多么潦草,他都能领会爱迪生的意图,并且绘制成正式的机械图交给奥特来制造。
如果没有这3名助手,那么爱迪生根本就不会有那么多发明,成就也大打折扣!所以,现在你还排斥合作吗?
总而言之,只有进入团队,你的才能才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你需要的是这个强大的平台,而不是一个人在最底层的小打小闹。如果我们正身处团队当中,那么就必须珍惜它,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大搞“个人英雄主义”,从而让自己的竞争力不升反降!
创造力是你终生的财富
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终生的财富,这是人生颠扑不破的真理。
为什么创造力会如此重要?因为21世纪是一个比拼创造力的时代。美国《商业周刊》曾经推出了一本名叫《21世纪的公司》的特辑,其核心观点是:21世纪的经济是创造力经济,创造力是推动财富增长的唯一动力,创造力是现代企业中许多卓越人物的成功秘诀,过去几十年社会的种种进步,都是源于人类一种无法预测的创造力。
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创造力有时甚至比经验还要有用。一个有创造力的员工,创造价值会胜过许多一般员工的总和,因此他们就成为最受企业和老板欢迎的人。而这些创新型员工在企业内的发展前景,以及在岗位上创业的资本,同样也是那些缺乏创造力的一般员工望尘莫及的。等到30多岁时我们就会发现,那些当年充满创造力的年轻人,已经处在企业中层领导之上,而循规蹈矩的人却依旧在最下层默默无闻。
2005年,某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有能力、有创意的职场精英担任营销主管。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有创造力的人才,我们决定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题目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卖得最多的人就可以成为本公司的营销主管,年薪20万元,外加提成,公司配备专车,每年享受3周带薪假,五险一金。”
虽然公司开出的条件足够优厚,但绝大多数应聘者却对题目感到异常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过了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两位应聘者,张文博和吴子轩。负责人对他二人交代:“以10日为限,届时请两位将销售成果向我汇报。”
10日之期转眼即过,张文博卖出了10把木梳。他是这样对寺院的住持说的:“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而蓬头垢面显然是对佛祖的大不敬,因此应在佛殿的门口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之用。”住持采纳了张文博的建议,买下了木梳。10天时间,张文博去了10座香火旺盛的名山大寺,卖出了10把木梳。
吴子轩迟到了几天,但是吴子轩的推销成果令从事销售工作20年的招聘负责人都大跌眼镜——他一次性卖出了1000把木梳,并且还有后续订单!
看着众人的诧异,吴子轩解释道:“我去了峨眉名寺清音阁,清音阁颇具盛名、香火极旺,一年四季朝圣者络绎不绝。我对住持说,凡是大老远跑到峨眉山来进香朝拜的人,都有一颗虔诚之心,贵寺乃是名山大寺,理应对这些虔诚之人有所回赠,以作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而住持您的书法超群,可先刻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
吴子轩的话自然让住持大喜,于是当场买下1000把木梳做成了“积善梳”。并请吴子轩在寺中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进香者更多,清音阁的香火也比原来更旺了。这还不算完,清音阁住持希望在吴子轩那里再订购更多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给各种类型的施主与香客。
最终,张文博和吴子轩二人都被录取了,因为公司看中的不是他们最终卖出了多少木梳,而是他们在把木梳卖给和尚时体现出来的创造力。招聘负责人对他二人说:“公司所看重的是你们的创造力,只要你们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那么你们在公司当中绝对是前途无量!”
张文博和吴子轩都是那种拥有创造力的创新型员工,“把梳子卖给和尚”听起来荒诞不经,但是他二人的创造力让大家都认为是“无稽之谈”的事成为现实。这就是创新型员工的优势所在,他们可以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不平凡的业绩。
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想要与同龄人竞争,想要与前辈竞争,创造力就是最大的武器。因为比经验,我们比不过前辈;比能力,我们和同龄人不相上下。所以,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什么工作,身处的是什么岗位,都要让脑子灵活起来,利用创造力开创自己的事业。
当然,创造力是需要培养的,它不仅仅是灵光一现。以下这几种方法,就可以帮助你拥有一个极佳的创造力:
1.别让灵感从手边溜走
灵感永远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因此当灵感来时,我们就应该马上放下手边的事,立即捕捉它。所以,我们不妨将便条纸随时带在身上,以便灵感来时能尽快记录下来。
此外,科学研究证实,临睡前和刚睡醒的时候是人最容易获得灵感的时候,因此即使睡意正浓,也别吝于起身整理突如其来的构思,这样所得到的回报,是熬多少夜、加多少班都换不回来的。
2.对现有方案不要满足
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我们常常会满足于“只找一种答案”,只要我们发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马上就会松口气,说:“这办法不错,就这么办吧。”但是那些善于激发自己创造力的人则会说:“方法是不错,不过可以再想想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而找出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法需要不断地思考,并且需要不拘一格地思考,在这时创造的灵感就会离我们格外地近。
3.别太顽固地像“倔驴”
很多人喜欢冥思苦想,就好像创造力可以被逼出来一样,但事实上,那只会让我们钻进牛角尖出不来。激发创造力与我们的左脑毫无关系,因为创造力是感性的东西,与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完全无关,所以集中精力地苦思冥想是根本不可能唤醒我们的创造力的。
4.在新环境中发散思维
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中会让人的思维形成习惯,而习惯则会助长思维的惰性,因此太过熟悉的环境会束缚人的思想,换个新环境反而能大大激发人的创造力。研究表明:人们坐在飞机上更能想出好点子,当飞离地面8英里高时,人的心思往往会处在极端的创造区里。
以此类推,在公园散步或在海滩漫步,都可激发想象力;周末在乡下租间小屋,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对激发创造力也同样会产生帮助。如果你急需要一个好点子,那就离开你的办公桌吧,到不常去的地方去走一走,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而言之,创造力是年轻人最大的武器,拥有了它,就等于拥有了美好的明天。只要我们可以巧妙利用,那么30多岁时的飞黄腾达自然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