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应用翻译研究
9965800000016

第16章 新闻翻译(1)

新闻英语与其说是指某一特定的语体,不如说是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和语体的综合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语体。新闻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已逐渐从普通英语中独立出来,其用词造句等方面也与普通英语有着不少差异。当今世界,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时事新闻无疑是包括英语新闻在内的新闻传媒的首要任务,新闻英语也自然成了当今社会生活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和载体。与讲究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和追求各种艺术效果的文学语言,或者以实现劝说功能的广告语言相比,英语新闻报道不失为一种具有鲜明语言形式和问题特点的语言资料,而将新闻翻译纳入应用文体翻译的范畴来考察肯定会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语体,进而为中、英新闻的翻译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新闻英语主要是指英文报刊上常见的各类文章,体裁多样,内容涉及广泛,如时事报道、特写、广告、公报、文艺作品、述评、访谈、学术介绍等,其题材广泛,内容包罗万象。新闻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道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翻译的基本规律。

5.1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

5.1.1风格

不同刊物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类型的文章也有不同的文体特点,然而其写作都受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因而也形成了共同的新闻英语特色。

第一,大众性。新闻刊物是大众传播媒介,读者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大众性是其一大特点。因此,新闻报道通常拥有自己的一些惯用词汇,来适应读者的口味,如新闻调查(News Probe)等。

第二,趣味性。西方新闻界十分注重阅读趣味,为了增加报道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道内容,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新闻报道中还常使用些新词和临时生造的词使文章更加活泼生动,给人新奇之感。

第三,节俭性。节俭性是精练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出于报刊节约篇幅的实际需要。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报道尽可能多的内容,新闻写作人员就得采取一切手段来浓缩和精练语言。

大众性、趣味性和节俭性构成了新闻英语在语言风格上的特色。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简洁精练,能用非常经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同时,新闻语体又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此,在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锤炼,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

5.1.2词汇特点

新闻英语有其明显的词汇特点。

第一,常用词汇有特定的新闻色彩。新闻报道常使用某些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因此,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道相联系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例如,horror一词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词,用以表示不幸事故和暴力行动,再如nadir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此外,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套语,如According to eyewitness,AP reports,sources concerned,cited as saying etc.)(据目击者,美联社,有关方面,援引……的话等。)

第二,使用“小词”。小词即简短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小词的广泛使用一是由于报刊篇幅有限,用小词可以免于移行,此外,由于小词的词义范畴很宽,一般比较生动灵活。如back(支持),ban(禁止)等。

第三,大量使用缩略语。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比如WB(World Bank世界银行),PC(Personal Computer),AIDS(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等。

第四,临时造词。为了表达需要和追求新奇,新闻报道常常使用临时创造或拼凑起来的词或词组,如Euromart(European market欧洲市场)等。

5.1.3语法特点

新闻英语的语法特点很显着。

第一,时态的使用。在英语新闻中现在时被广泛使用。为了造成事件正在进行中的效果,给人以真实感,无论是标题或是正文都常常采用现在时代替过去时,这可对读者产生一种“某事正在发生”的印象,从而增强其真实感和现实感。

第二,较多使用扩展的简单句。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定语、状语、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来扩展简单句,有时还较多的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从而简化句子结构。

第三,标题中使用省略句。如冠词、动词、介词等常在标题省略,既可节省版面,又可使新闻的风格显得简洁明快。如:House and Senate Pursuing Efforts to Reduce Deficit(The New York Times)=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Senate are pursuing the efforts to reduce the deficit.

第四,前置修饰语高度浓缩。新闻文体为了使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大量使用前置修饰语修饰名词,如a hand grenade and machine gun attack。

基于这些语法特点,在翻译过程中,要结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要注意在翻译时中英文在新闻中不同时态的表达方法:英语中多用现在时态;汉语中多用过去时态,且汉语往往借助时间词,如“昨天”、“明日”、“将”等以衬托时间关系。另外,针对新闻英语在句式和修饰方面的特点,通常可以采用切断、拆译、倒译、插入和重组等方法进行英汉和汉英对译。

5.1.4文化因素

新闻用语浩如烟海,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教育等内容。如不了解文化背景,对有些词语就无法理解,因此,新闻英语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要做好新闻的翻译工作,除了应具备语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文化常识和政治常识,要注意扩大知识面,在充分了解各国文化因素与国情,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5.1.5语言差异

考虑到中英两种语言习惯的差异,尤其是在很多情况下,对外新闻报道的翻译往往采用非逐字对译法,这就需要引入另外两种翻译方法--编译和解释性翻译。编译--由于新闻价值的作用,在对外新闻报道的翻译中,要考虑外国受众的要求和兴趣,对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有的放矢。因此,有时在国内报道中占相当篇幅的新闻,在对外报道中则被编译成简讯、图片新闻等。解释性翻译--新闻讲求清晰易懂。同英语新闻一样,汉语新闻报道词语求新,“行话”、“历史典故”等丰富多样。要想清晰通俗易懂地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国外读者,常常需要使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具体说来,有关历史事件、地理名称、我国独有的机构、节日、习俗、行话、套话和历史典故等都需要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

5.2新闻翻译的特点

理想的翻译是把原文的信息完全在译文中忠实地再现。但是在新闻翻译中信息转换的幅度很大,译文并没有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容风貌,而是以译文读者为中心,对译文做了适当的调整,以符合译文读者的预设和需求。在国外的众多翻译理论中,功能翻译论对新闻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新闻翻译有现实的甚至功利的目的,要求译文达到预期的功能。

新闻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首先新闻报道的翻译传递的信息是有选择性的:要么是概要的,要么是部分的传递。译者要选取“一些认为重要的,或者说传达了重要信息的段落或内容作为翻译对象进行翻译(俞建村,2001)”。也就是摘译。其次,由于文化心理、思维模式、风土人情、价值观和语言风格的不同,新闻翻译的译文完全打破了原文的先后顺序、句法结构,重组了译文。

从新闻翻译的特点来看,新闻翻译实际上是“编译(adaptation)”。编译本身隐含了“改变”,即“为了译文的目的,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文的内容与形式(张美芳,2004)”。诺德“认为任何译本都或多或少含编译的成分,编译是目的论的体现”。纽马克认为编译属于交际翻译,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就是说,交际翻译的核心就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

5.3新闻翻译的原则

作为以准确、快速传达信息为目的的文本,新闻报道总是以事实为依据的,重在传播新闻事实,用事实说话。可以说,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最大特点,也是新闻的命脉所在。不管对于源语,还是目的语,作为以传达“真实性”内容为核心的新闻,其文本类型都属于信息型文本。对于源语受众和目的语受众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取瞬息万变的新闻事实。正如德国柏林大学道比法特教授所言:“新闻就是把最新的现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间距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新闻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运用于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从功能上来说,文学语言重在塑造艺术形象的不同,而新闻是告知读者现实世界里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从功能主义翻译对文本划分的角度来看,新闻的翻译应该立足于“真实性”这一原则。新闻翻译之第一任务,就是以“信”为前提,尽可能将信息真实、快捷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而为了充分再现原文的信息,务必充分发挥目的语的优势,在文体的选择、用词技巧等层面,应该符合目的语文化的用语规范。下面从突出新闻事实和把握新闻结构两个方面来谈新闻翻译的原则。

5.3.1突出新闻事实

着名美籍新闻学教授陈婉莹作客新浪网站时,提到新闻工作者在做新闻时的方式时说:“关于客观的问题,我们做新闻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我想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方法客观,我会求证,去找信源,我们会找到证据。”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新闻一旦失实,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基本条件,也违反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做新闻的时候,也总是以客观性为前提的,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象和臆造,那么,新闻也就不称其为新闻,而只能是文学或是别的什么东西了。也就是说,新闻是以“准确”为核心,彰显其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特点。既然新闻都是以事实为根据的,那么突出新闻事实也就成为新闻翻译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如何突出新闻事实,我们首先需要注意到英汉两种语言下的新闻报道之不同。不管是英语新闻,还是汉语新闻,它们都是对事实的报道,“不是理论的抽象,更不是假设或幻想”(雷跃捷,1997:67);撰写新闻报道时也总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但是,由于两种语言自身的一些特点,它们在新闻报道的形式上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汉语新闻报道,在用词、结构等方面颇有“舞文弄墨”之嫌,很多情况下会增添修饰成分甚至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经常“有一说二,有二说三”,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文采。这也符合汉语的写作手法。汉语作文中,经常运用一些手法以增加文采,这种点缀之笔几乎出现在各类文章之中,有时无疑会在新闻报道中有所体现。相比较而言,英语新闻报道尽管有时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以增加报道的生动性,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英语新闻更喜欢直入主题,不太添加修饰成分。以 2005 年 8 月几则有关“麦莎”台风的报道为例。

新闻一:

Typhoon Matsa Hits Southeast China

Chinese authorities say Typhoon Matsa has struck the country’s southeast coast,killing at least one person and forcing the evacuation of more than one million others.

State media say the storm made landfall early Saturday just north of the city of Wenzhou in Zhejiang province with sustained winds of more than 140 kilometers per hour,and higher gusts forced officials in the city of Shanghai to close the country’s busiest port.Air traffic in the area also has been grou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