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写“专用书信”或“一般书信”时,常在信的末尾写上“此致”、“敬礼”或“请予接洽为荷”等。那么,这里的“此致”、“为荷”是什么意思呢?
“此”,在信的末尾,是表示近指的代词;这;这个。它不是指后面的“敬礼”,而是指信中所写的内容。“致”,尽也,表示毫无保留地给予或呈献之意。由此可见,“此致”的作用是概括全文,结束全篇。而不是“敬礼”的动词。两者之间不存在语法结构上的动宾关系。在使用时,最好在“此致”后面加上一个句号;在“敬礼”后面加上一个感叹号。但一般习惯写法上,也有人不用标点的,这样的写法,也无可厚非。然而,“此致”的意义仍然是没有变化的。
“为荷”中的“荷”字,应当作动词使用,表示情感,如“感荷”、“致荷”等。据此,“为荷”的意思,便是因此感谢你了。
“恻隐之心”非“侧隐之心”“为人父母者,谁都有侧隐之心”(《××老年报》)、“她吃的饭很粗糙,也很简单,就象(应为“像”)中国的煎饼,邓玉华顿时起了侧隐之心”(《××消费者报》)“侧隐之心”中的“侧”系“恻”之误。《辞海》:恻隐——哀痛;对别人的不幸表示怜悯。《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朱熹集注:“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现代汉语词典》: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不忍。《成语词典》:侧隐之心——见遭受不幸而引起的同情心。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且说山东济州郓城县新到任一个知县,姓时,名文彬,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恻隐”语出有据,“侧隐”则不知所云。
“雌”“雄”溯源
《辞源》对这两个字的解释:“雌:母鸟。见《说文》。引申凡阴性之鸟兽皆称为雌。”“雄:生物之阳性者。与雌相对。”后者未言及鸟类,但是一些词汇中的语素“雌”、“雄”
用上述释义却无法加以解释,如《后汉书·赵典传》:“(兄子)温字子柔,初为京兆丞,叹曰:‘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遂弃官去。”这“雄飞”喻奋发猛进,“雌伏”喻屈居人下。“雄飞”中的“雄”应当指雄鸟才对,其他雄性生物是不能飞的;而“雌伏”中的“雌”应当指雌鸟才对,“雌伏”指雌鸟伏在那儿,正与“雄飞”相对。而上述《辞源》中关于“雌、雄”的释义显然未能全部解决问题。
雌、雄的本义见于《说文》:“雌,鸟母也。从隹,此声。”“雄,鸟父也。从隹,声。
”注意,“鸟母”和“鸟父”分别指成年的雌鸟和雄鸟。“雄飞”和“雌伏”中的雌、雄两个词素若用“鸟母”和“鸟父”加以解释,马上就迎刃而解了。
由雌、雄二字组成的词还有“雌黄”和“雄黄”。“雌黄”是个常用词,它是一种矿物,呈柠檬黄色,硬度小,可当颜料使用。古人使用一种黄色纸张,若写错字,就涂上黄色的雌黄遮盖黑色的墨迹,于是后人就把乱发议论称为“妄下雌黄”,把信口开河称为“信口雌黄”
。至于“雄黄”,也是矿物名,呈桔红色,硬度小,中药用为解毒等。
“雌黄”与“雄黄”二词中的“雌”、“雄”为何义呢?有人撰文说雄黄“比雌黄的颜色要深一些”,“在词语上反映出来”,“‘雄’有‘强’的意思,‘雌’有‘弱’的意思。”
对此,笔者难以苟同。我们知道,雌雄成鸟在外表上的最大差别就是羽色,雄性成鸟羽色大多极为艳丽,如人们熟知的孔雀、鸳鸯等等。而雌鸟羽色多暗淡无光,这是保护色,孵卵、育雏时不易被敌害发现。而雌黄与雄黄二者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颜色,“雄黄……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晋葛洪《抱朴子》“雌黄……色黄。”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就因为前者颜色艳丽,犹如羽色艳丽的雄性成鸟,故称之为“雄黄”;而后者的颜色暗淡,犹如羽色暗淡的雌性成鸟,故称之为“雌黄”。由此可见,雌、雄二字的本义“鸟母”和“鸟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再看另外两个涉及雌、雄的本义的词。在雨后的天空中往往会出现虹;有时与虹同时会出现另一条彩色圆弧,因为阳光在水珠中比虹多经过一次反射,所以颜色要比虹暗淡得多,称为霓。古人称虹为雄,称霓为雌。《尔雅·释天》刑?疏引郭氏《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霓。”显而易见,虹的颜色鲜艳,像羽色艳丽的雄性成鸟,故称之为“雄”;霓的颜色暗淡,像羽色暗淡的雌性成鸟,故称之为“雌”。
己、巳、已
新近,中央电视台《马拉松智力竞赛》中有条抢答题,因为难度比较大,所以竞赛小组一时答不上。是条谜语,谜面是“你像我,我像你:你排行老六,我排行也是老六;你懂天文,我懂地理;咱俩有时在一起,——打两个字。”谜底是“己”和“巳”。为何猜这两个字?
大概因时间关系,节目主持人没加以解释。
己,音“挤”jǐ,是十天干的第六个字,即甲乙丙丁戊己……所以说懂天文。自己的“己”也是这个字。
巳,音“寺”sì,是十二地支的第六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因此通地理。生肖属“蛇”巳年出生。
在干支纪年中,每60年就有一个“己巳”年,例如1929年是“己巳”年。所以说它俩有时在一起。
至于“已”,音“椅”yǐ,这是个多义词,常作“停止”解释,如“欲罢不已”,“争论不已”。又作“从前”解释,如“已往的事”。作“已经”解释,如“老父已经去”。其他的如作“罢了”、“算了”等等解释。
己、巳、已这三个字稍不小心便会用错,于是有人编首顺口溜:“开口己(挤),合嘴巳(寺),嘴巴半音念已(椅)。”久不用时更要多留意,否则意思相差“一万八千里”。
莫将“脍炙”误成“烩炙”成语“脍炙人口”用以形容好的诗文深受读者称赞,不少人误读huìzhì,因而误写成“烩炙”,有时甚至还出现在电视广播和报刊上。“脍”读kuài,是炒熟的肉丝,“脍炙”一词,还有一段有趣的师生问答。
孔子的弟子曾皙特爱吃羊枣(黑枣)。他死后,儿子曾参看见羊枣,就引起对亡父的思念之情,不忍下咽。百多年后,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就此事向教师质疑:“脍炙和羊枣哪样的味道好?”孟子说:“脍炙呀。”公孙丑反问:“那么,曾参先生为什么吃脍炙不吃羊枣?”孟子回答得巧:“脍炙是曾皙和大家都喜欢吃的,羊枣却是曾皙的独家嗜好。这就跟对亡亲姓名的避讳一样。讳名,不讳姓。”
“烩”的形音义都跟“脍”不同。“烩”左旁的部件是火,读huì,是指两种烹饪肴馔的方法。如烩虾仕、烩什锦、烩豆腐、烩饭、烩饼、烩火烧。
“学历”与“学力”
“学历”,其义偏重于“历”,是指学习受教育的经历,具体指上过哪类学校,是肄业还是毕业等。如:
①有记者这样描述:论学历,不过是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毕业,还不够大专。(《半月谈》)1989年第二期)“学力”,其义在强调“力”,指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即学以致用的能力。如:
②母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初中语文一册《鲁迅自传》)总之,说明学习的经历用“学历”,表示具体应用学问的能力写作“学力”。读下例可分析二者的区别:
③评比时,不看学历看“学力”,不重资历重能力。
是“无上崇高”非“无尚崇高”在不少报刊和学生习作中,将“无上崇高”误写成“无尚崇高”。如“教师的职业身价、地位究竟是无尚崇高,还是无限卑微”等。
其实,这里的“无尚”应为“无上”,“上”字取义为“等级高的”,“无上”合起来即“最高”之意。而“尚”字《现代汉语词典》中三义:①尊崇、注重;②姓;③还(副词)。显然,将“无尚”组合,用上述三义,均不能表达“最高”之意,若写成“无尚崇高”,即为“不尊崇高”之意,岂不是与事理相悖。
“度”与“渡”之别
每到逢年过节,大街上到处可见“欢度国庆”、“欢渡春节”之类的大横幅;一些文章中,在说到度假时,往往又有“渡假”的写法。有的写“度”,有的写“渡”,不知哪个字正确,把人弄糊涂了。本文来帮助大家弄弄明白。
“度”与“渡”这一对同音近义动词,都是过、通过的意思。“度”的本义是计量长短、高低,如长度、深度、温度、湿度等。人们通常计量时,都是由这一个点到那一个点地进行丈量、计算的,因此“度”也就有了由此达彼的“过”、“通过”的意思,如度日、度假等。“渡”则是由“度”派生出来的。此字从“水”,专指由江河的此岸到达彼岸,也就是通过水面,由“渡”组成的词汇有渡口、渡船、渡工、囚渡、飞渡等。
不过,在古汉语中,“度”、“渡”并没有严格的分工,两者可以互相通用。例如:清人魏源有“操刀而不割,拥楫而不度”句,这里的“度”就是指渡河、通过水面;《木兰辞》中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句,这里的“度”,在现代汉语中应写作“渡”。又如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陈仓”是地名,是空间概念,却用了“度”。
在现代汉语中,“度”、“渡”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度”的对象是时间,如节日、假期、光阴、年华、夏季、周末、良宵等。而“渡”的对象则一般是空间,如江河、关山、海洋、险关等,既可跋山,也可涉水;还可(引申)用于比喻义,如共渡难关、难渡年关、渡过年关、渡过困难时期等。
时间,是一种自然流逝的过程,人们的主观意志是不能支配它的。国庆节到了,你不想度也得度;元旦未到,你想度也度不起来。而空间(例如江河),人们的主观意志却可以支配它。
人不想通过,就不渡;你若想通过,就想办法搞船或游水渡过去。
不过,“度”、“渡”分工有一个例外,前面提到的“渡过困难时期”,还有人们常说的“过渡时期”、难渡年关,这里“渡”的对象不是空间,而是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与比喻义有关,是说通过这段时间就像渡河、渡难关一样。“过渡”,就是指事物由一个阶段经过一段时间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如过渡时期,过渡内阁(也叫过渡政府)等。这里若用“过度”,就不合适了,就成了过分,过头之义了。
“至”和“致”
“至”和“致”是表示不同意思的两个词,语音相同,词义有明显区别,不能混用。“至”
当“到”字讲,如至今、至此、自始至终、至死不屈,其中的“至”都是表示“到”的意思。
“至”用在至少、至迟、至上、至高无尚、欢迎之至等词当中,是表示“极”和“最”的意思。“至”还可以构成“至于”一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的意思,例如,甚至于、不至于、以至于、至于特殊情况另当别论、至于他怎么想我不知道。
“致”表示向对方表示什么或给与什么,如致敬、致谢、致哀、致函、致电、致辞。“致”
用在致力、专心致志等词当中,表示把精力、意志集中用在某个方面或某种事业。“致”还表示“以致”的意思,作关联词用,表示上下文的因果关系。
“至”有三种意思,“致”有四种讲法,二者意思不相同,为什么会被用混淆?原因就是对词义没有辨析清楚。比如,“以至”和“以致”常被用混,其实意思很不一样,“以至”作连词用,表示延伸和发展,有“一直到”的意思,例如,从沿海城市以至广大农村……在政治上、业务上以至生活上……“以至”还表示由于前一分句的情况而产生的某种结果,例如,形势变化太快以至使很多人思想跟不上。“以致”表示的意思和上面不同,它表示的是“致使”、“因而造成”的意思,如他平时抽烟太多,以致得了肺癌。“以至”可以说“以至于”,而“以致于”的说法没有。他还不致于那么傻;过分劳累以至生了一场病;致于家务活就顾不过来了。这些句子中的“至”和“致”,显然都是用错了。
“汨”、“汩”辨
汨、汩古义相近,在古籍中常可通用,但现代汉语中已有明确区别。两字左面均为水旁,右面一为“日”,一为“曰”,字形十分相似。
汨,音mì(秘),水名。源出湘赣交界处,后与罗水合流,称汨罗江。战国时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忧国忧民而又自感回天无力,愤而投汨罗而死。从此,这条江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有了特殊的地位。
汩,音gǔ(古),常用来形容水声或水流的样子,如韩愈诗“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
由水流的迅疾可引申比喻文思的畅达,如说“笔下汩汩而出”,其意同“文思泉涌”。由水流的喧嚣又可引申比喻世事的纷扰,如“汩乱”。
分辨汨、汩二字,有个简便的方法。“汩”为水旁加曰。曰者,在古汉语中是说的意思。“汩”即水说话也。因此,形容水声或水流,理所当然应用“汩”而不用“汨”。
说“年”
过去,人们一提到“年”,就以为“年”是一个很吓人的动物。其实,“年”不是动物,而是植物,是我国谷类的统称。这还得从“年”本身的字体结构来说明。
在最早的甲骨文中,“年”字是在“禾”下连写两笔,整个字型颇像穗长根深的禾形,用以表示五谷丰登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谷熟也”,《春秋传》中解释为“大有年”
,即现在说的“大丰收”。
因为甲骨文的“年”字是象形字,所以当初的“禾”下连写两笔,与现在的“年”字没有什么差别,因而前人又有“卜辞(bǔcí)中禾年通用”的说法。
钟鼎(dǐng)文中的“年”字,是从甲骨文的“年”字演变过来的,稍(shāo)有不同是由“禾”下从“人”,便成了会意字,是人“汗滴禾下土”辛勤劳动的结果。从“年”字的产生形成,可以看出,那时我们的先民已从渔猎社会进入了农业社会。
秦篆(zhuàn)的“年”字,则又将“禾”下从“人”,改为“禾”下从“千”,这就成了指事字,用来形容禾多。但无论是“禾”下从“人”还是从“千”
,都是说明谷物的“大丰收”。谷物一年一熟,用“年”字是篆书“季”字的简单写法,形体结构有所变动。以后又出现了楷书、行书、草书写法,这些写法只是为了书写上的美丽和实用,至于植物的形状,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
词的顺念和倒念
在我国丰富的汉语词汇中,顺念和倒念都可以存在的词是很多的。如:叫喊——喊叫;问询——询问;力气——气力;深夜——夜深;演讲——讲演,等等。这类词倒念以后意思不改变。但也有这种情况顺念和倒念后两个词的含义就完全不同或相差很远了。例如:蜜蜂——蜂蜜;黄金——金黄;哨口——口哨;海上——上海;带领——领带,等等。了解和掌握词的顺念和倒念,对于同学们准确理解词义、使用汉字和牢固记忆词儿是有很大帮助的。
请你想一想,分别举出两个顺念和倒念后意思并不改变和含义完全不同的词。
别名
一种事物在通常的名称之外还有另外的一种名称,或同是用之于书面,或同是用之于语。例如《尔雅·释草》:“荷,芙渠。”郭璞注说:“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别名”也说“一名”。如《乐雅·释虫》:“蟫,白鱼。”郭璞注说:“衣书中虫,一名蛃鱼。”“一名”也说“亦名”。同书“蟋蟀,蛬。”郭璞注说:“今促织也。亦名青列虫。”“别名”、“一名”、“亦名”意思相同,都指的是通常称谓以外的名称,不限定流行区域的广狭。
古今文种对应解
奏章—相当于今天的“请示”、“报告”。
疏—有现在的“报告”、“汇报”之意。
诏告—与今“指示”相同。
诏书—相当于今天的“指示”、“批复”。
诏条—类似于现代的“条例”。
敕—相当于今天的“国家主席令”和“国务院总理令”。
敕牒—类似于今天的“布告”等下行文。
书—与今天的“函”相似。
榜—类似今天的“布告”。
誓—类似现代的“动员令”、“宣告书”、“誓词”等改革开放增新词七千条改革开放前,人们对“市场经济”、“炒股”、“卡拉OK”、“买单”、“多媒体”、“上网”、“手机”等词语闻所未闻;而今这些词常挂在平常老百姓的口头,天天见诸报端。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说:“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日新月异,出现了大量反映社会变化的新词汇。”今天的人们越来越熟悉“第二职业”、“下海”、“打工”、“信用卡”、“下岗”、“再就业”、“钟点工”等词汇,这些词汇正显示出了老百姓观念的更新和心态的积极调整。
国家语委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于根元研究员介绍说,当代汉语新词大量出现,每年以数百条的速度增加,从1978年至今约有7000条比较固定的新词诞生。
他说:“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变革期间许多新事物、新思想、新概念的涌现。”
20年前的思想解放带来了“科盲”、“港商”、“议价”、“并轨”等极富时代印记的词语:今天同样有“科教兴国”、“软着陆”、“高科技”、“扶贫”、“一国两制”、“知识产权”等新说法。
尊重知识的社会风气造就了“考研”、“博导”;完善法制带来了“普法”、“扫黄打非”
;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又使人们接受“休闲”、“发烧友”、“打的”等词汇。
“身为……”应带贬义
“这时,身为专案组组长的李文德副局长兀地想起,这与警方掌握的一个在南充称“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