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9974600000017

第17章 语汇语法规范(2)

而“人人”表示的是一种通称,并不表示明确的两项。因此,“人人之间”这种说法是不符合普通话规范的。

“涵义”与“含义”不能并用在许多报刊文章中,“含义”与“涵义”两个词常被混用。有人用“含义”,有人用“涵义”。这也无可非议。但是,有人前面用了“涵义”,后面又用“含义”,让人觉得它们好像是两个不同意义的词,真是莫名其妙。例如:

今天,对建筑物的称呼,有的还保留着传统的涵义,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古代的建筑》,转引自《语文学习》1997年第4期第46页)。

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释“含义”为:“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也作‘涵义’”。

两词都读作“hányì”,都当“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讲。由此可见,“涵义”与“含义”并不是两个音同义异的词,相反,而是两个语音、语义完全相同,只是写法不同的异形词而已。这说明,在表音表义上,它们二者是没有任何区别作用的。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具有规范词形的作用。从该工具书对于“涵义”与“含义”的释义来看,该工具书规范的词形是“含义”,而对“涵义”这个词形,则倾向于不用。

上面所举之例中,作者放着规范的词形不用,反把倾向于不用的词形“涵义”与规范的词形“含义”用在同一句话中,如果不是笔下之误的话,就是对“涵义”与“含义”的误解和错用。

幅·副·付

量词“幅”“副”“付”音形都比较近似,所以用错读错的情况很常见。请看下面的例子,选出运用正确的项:

A、一幅对联B、两幅尊容C、三副漫画D、四付中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首先要明确这三个量词的不同用法。

幅,本义指布匹、丝绸、呢绒等的宽度,是名词。所以,幅作量词时多用于与布匹有关的事物,如:一幅布料,一幅门帘。因为古代的字画有不少是写在或画在布画上的,所以字画的单位,也用幅来表示,如:一幅年画。

副,作量词时,用于成套的东西。这是因为,“副”的义项中有一条是“相称、符合、相配”,副作量词时,就表示这种事物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相配成套,使用必须成套,买卖时自然也应成套为单位,不以随意拆开。如十副手套,一副中堂(悬挂在客厅正中,尺寸较大,两旁配有对联的字画)。另外,因为人们喜、怒、哀、乐的神情常常是由眼睛、鼻子、嘴巴等几个部分的情态组合相配表现出来的,所以副作量词时,也可用于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两副尊容,一副庄重的面孔。

付,作量词时指中药。“付”的本义是“交,给”,作动词,病人购买中草药时,须请医生开出药方,药店根据药方取药并组合、包装成包,交给病人,并按包计价,病人按包交付药款,所以,这样的一包药就被称作一付药。由于一付中药常常是由数种以至数十种草药相配而成,并据此规定了相应的服药时间和疗程,所以一付中药又可以称作“一副”或“一服”

。习惯上,多用“付”。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前面四例中的A、B、C三项的幅和副都用错了,应该分别改为一副对联,两副尊容,三幅漫画。D项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往往只看到对联和“中堂”都属于字画,既然字画可以以“幅”为单位,那么对联、“中堂”的单位大概也可以用“幅”了。其实,只要明确了对联、中堂必须成对或配套使用,也就可以判断出,对联和中堂的单位应当是副而不是幅。

“谈笑风生”能写作“谈笑风声”吗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又想多和同学们谈笑风声,又想多学点各种知识。”我指出其中的成语“谈笑风声”的正确写法是“谈笑风生”。这位同学说:“老师,我没错,报纸上也这么写。”他拿出1997年1月20日的《某某晚报》给我看,果不其然,一篇题为《从美国回来的女孩》的文章分明写道:“南南没一会儿,便同他们侃起来,南南双手比划着和他们谈笑风声,显然是个非常健谈的姑娘。”真是弄得学生们莫衷一是。这告诉他:“报纸难免有差错,就是名家名著也不能免,这就要求我们打好基础,提高语言的鉴别力,不仅要识‘范’,也要识‘疵’(cī)。”接着我便把“谈笑风生”的出处,含义讲给他听。

“谈笑风生”语出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日后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类。”梁斌《播火阂》十七:“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谈笑风生,谈起他的山林生活。

”对“谈笑风生”的含义,《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有解释:“风:风趣。形容说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勃勃而有风趣。”、“形容谈话谈得很高兴而有风趣。”“风声”有两个义项:①刮风的声音;②指传播出来的消息(如“走漏风声”),均与“谈笑风生”不沾边。

最后,我又拿出近期报刊上用得正确的例子给他看:“我惊奇地发现,一向谈笑风生的父亲说的话并不如以前多了”(《老年世界》)“他比我大6岁,还谈笑风生呢!”(《中华老年报》)他点点头,服了。

语素的分合与理解——漫话标题1991年11月的一天,戏迷老孙拿到新出版的《广播电视报》就叫起来:“太好了!又有好戏看了!”原来上海电视台推出了个“博览名优”的专题节目。我也想看看一些名角的精彩表演,过几天,按时打开电视机,却全是产品的介绍。“名优”合起来指的是戏曲著名演员,过去田汉就写过著名的话剧《名优之死》;分开来指的是名牌产品和优质产品。这里借把分开来的并列结构理解成合起来的偏正结构了。结构方式不同,意思就大不一样。

如果说现在“名优”用来指戏曲名演员毕竟不多,“博览名优”这个标题,可能只对戏迷们造成了一些误解,那么最近托人从北京买来一本逻辑书可就害苦了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了标题为《医疗文体与逻辑思维》的书。这几年修辞学界探讨语体和文体,出现了诸如外交、商业、法律、教学等语体或文体的新花色,现在又冒出个“医疗文体”。于是托朋友买本来一看,真叫人哑巴吃黄连。不料这本书说的是医疗诊断、文娱活动、体育锻炼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原来这里的’医疗文体”并非指某种语体,而是“医疗和文娱、体育”鼎足三分的。“文体”是指分开来的并列结构,而不是合起来的偏正结构。理解的歧义造成了判断的失误。我曾拿着这本书请几位同事判断,结果无一例外都上了当。

我想如果加点成分,把“博览名优”改为“名优产品博览”或“博览名优产品”,把“医疗文体”改为“医疗文体活动”,也许就不会引起误会了。

但是,这种语素的分合,在标题上也的确有用得令人击节赞叹的。例如《文汇报》1988年9月19日3版有一幅漫画赞美在汉城奥运会上我国女运动员许艳梅首开纪录,夺得跳水金牌,标题是“一致赞许”。“赞许”合起来是并列结构,是一致称赞的意思。分开来是动宾结构,指的是一致赞扬许艳梅。再如同月29日2版报道鸿运牌电扇产销两旺的消息,标题是“鸿运扇时来运转”。“运转”合起来是并列结构,指的是运行转动;分开来是个主谓结构,是运气转业的意思。由于结构方式不同,语素的分合不同,同形词语具有一石二鸟的艺术魅力,周文定先生称其为“双关的新发展”。

这里之所以成为绝妙好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标题通过文字或画面交待了特定的语境和背景,对读者进行了准确的导向、而前面所举的引起歧解的例子,由于缺少了特定的语境和背景的制约,使读者摸不着头脑,于是就发生了误会。

一双眼睛百种看法

一般地看:看、瞧、瞅、视、过目、看见。

向远处看:望、眺、瞩、了望、展望、极目。

向上面看:瞻仰、仰望、瞻望、仰视。

向周围看:顾盼、张望、回顾、环视、扫视。

仔细地看:察、察看、观察、审察、熟视、洞察打量、端详。

生气地看:瞪、睼、瞠、怒视。

偷偷地看:觑、窥视、窥探、侦察。

略略地看:瞟、瞥、浏览、泛览。

集中视力看:盯、瞄、注视、凝视、逼视。

斜向一边看:睨、斜视、侧目。

古人年龄表示法

一、用数字表示的

①数字后加“岁”字:“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苏轼《日喻》)②数字后加“年”字:“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王安石《伤仲永》)③数字前加“年”字:“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韩愈《师说》)④单用数字:十三能织素”。(孔雀《东南飞》)⑤两个数字相加“春秋三十有三”。(梁启超《谭嗣同》)⑥两个数字相乘:“秋公回头看时,乃是一个女子,年约二八。”(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二、用特称表示的①“周晬”指周岁:“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袁枚《祭妹文》)②“龀”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时:“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愚公移山》)③“垂髫”指童年:“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④“黑发、黑头”指青少年:“黑发不知勤学早”。(颜真卿诗)“明府当为黑头公”。(《世说新语》)⑤“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⑥“及笄”指女子成年(十五岁左右):“扈三娘年虽及笄,尚在闺中。”

(《水浒后传》)

⑦“弱冠、加冠”指男子成年(二十岁左右)“予弱冠粤行”。(袁枚《祭妹文》)“即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⑧“旬”指十年:这王进却无妻子,只有一个老母,年已六旬之上。”(《水浒传》)⑨“而立”指三十岁:“三十而立”。(《论语·为政》)⑩“不惑”指四十岁:“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知命”指五十岁:“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花甲”指六十岁:“手扌妥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计有功《唐诗记事》)“古稀”指七十岁:“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黄发、皓首、白首“指老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后汉书·吕强传》)“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诗)“桑榆”指垂老之年:“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曹植《赠白马王彪》)“耄”指八十、九十岁:“欲纵不戒,匪愚伊耄。”(柳宗元《敌戒》)“期颐”指一百岁:“流年自可数期颐”。(苏轼《次韵子由三首》)一首唐诗四种句式汉语的句子,按语气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相思》具有这四种句式:

红豆生南国。(陈述语气,叙述一件事情。)

春来发几枝?(疑问语气,提出疑问。)

愿君多采撷,(祈使语气,要求别人行动)。

此物最相思!(感叹语气,抒发感情。)

语法修辞之最

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它也是我国第一部文言文语法著作,一八九八年出版,作者马建忠。

我国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是《新著国语文法》,一九二四年出版,作者是黎锦熙。

我国第一部修辞学著作是《修辞格》。一九二三年出版,作者是唐钺。

“语法”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孔颖达著的《春秋左传正义》。

“修辞”一词最早见于古籍《周易·乾卦》:“修辞立其诚”。

最早提出“兼语式”(原名递进式)名称的是王力所著《中国现代语法》一九四三年出版。

最早提出“连动式”名称是美籍华人学者赵元任所著《国语入门》,一九四八年出版,该书原用英语所写,由李荣翻译。

最早提出“使动”(原名始动)和“意动”用法名称的是陈承泽所著《国文法草创》,一九二二年出版。

语言趣话

说一个人“老了”,有时的意思是说“他已去世了”。

“失火”实则是“得火”;“失色”仅是“变了颜色”,并不是“丢掉颜色”。

“手镯”、“戒指”虽然戴在手上,仍称为“首饰”。

坐是坐、站是站。但你在汽车里站着,你也得说是“坐车”;而“坐牢”又何尝都是整日“坐”着呢?

小孩子淘气,大人骂他:“再淘气,看我不揍你。”这里“不揍”实则是“揍”。

“这张床够长的啦!”“这张床够短的了!”前一个“够”是动词,意指“足够”;后一个“够”是副词,意指“非常、十分”。

少不得的字

一天,我到某医院去看望一位朋友,走进住院部,迎面一块醒目的牌子:“肝炎前进五十米。”看了叫人不是滋味。

这句话的本意是:前进五十米就是肝炎病区。但他为了省去几个字,竟把“前进五十米”的人都称为“肝炎”了,这就有失礼貌,使人望而生畏了。若把它改作“肝炎病区,前进五十米”,就不会使人产生误解了。

有些饮食店也犯类似的毛病。一次,我上一家饮食店,买了票去取水饺,只见一根柱子上写着:“水饺往里走”。你看,他们把顾客当作“水饺”了。其实,只在在句子前面加上一个“取”字,整个句子也就通了。有些关键的字万万不可少。

有篇报道遗漏了一个关键的字,意思全错。某市召开全市劳模大会。有位叫金英的护士代表坐上了主席台,记者写了报道,因排版、校对不慎,见报时竟成了“我市八百多名护士代表金英也上台”。本句在“护士”之后,少了一个“的”字,变成了“八百护士”‘精英’上了主席台”。主席台坐都坐不下了。

少一字要不得,多一字同样不行。有个乡医生王某给一病儿开处方时,将5%的碳酸氢钠50毫升误写成500毫升,多写了个“0”,护士遵嘱输液,导致病儿碱中毒死亡。如果王某认真一点,那病儿也可免此厄运。

凡写字,均需仔细认真,字字斟酌,少字多字都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谈“的”“地”合用

1956年公布使用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明确规定:“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二者不能混淆。而1988年秋季起使用的新编初中语文的语法部分,则按《中学教学语系统提要》要求,将“的”“地”合用为“的”了。为何合用呢?

是因为“的”、“地”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吕叔湘先生说:“定语、状语的区别,决定于被修饰词的词性,不决定于‘的’‘地’,都写成‘的’,仍然可以决定哪是定语,哪是状语,只要被修饰词的词性是明确的”。由此可知,如果被修饰的是动词或形容词,那么,它前边的状语,不管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指示代词、方位词、数量短语、副词、拟声词、介宾短语等,即使不用“地”,或只用“的”,也是被修饰词的状语。如:

1.〔历史〕的评价一个人。(名词作状语)。

2.〔感激〕的对他说。(动词作状语)。

3.〔轻轻〕的飘。(形容词作状语)。

4.一步一步〔的走〕。(数量短语作状语)。

5.〔南门〕出去。(方位词作状语)。

6.〔这样〕的善良。(指示代词作状语)。

7.〔渐渐〕的明白。(副词作状语)。

8.〔在票房的地上〕睡觉。

9.〔簌簌〕的落下。(拟声词作状语)。

如果被修饰的词是名词或代词,那么,它前边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方位词等,则是它的定语了。即使要用助词“的”,也绝不能用“地”。

再从状语和定语在单句中的位置来看,也有明显的区别。如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即使用“的”也是状语;在主语和宾语之前,用“的”的,定是定语了。

“歌”能说只吗?

歌,论个、论首、论支,是早已约定俗成的事实,却不能论只。

某报1992年9月1日文章《中国股市·请随时向我投诉》中,有这样的句子:“‘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不分白不分’,即使这真唱成了一只满世界流行的歌,可这歌一飞向股份制企业便好似飞蛾扑进了灯火。”

只,作量词,义项有四:用于某些成双、成对东西中的一个,如一只眼睛。用于某些动物,如三只小鸡。用于船只,如两只小船。用于某些日用品,如几只篮子。

综上所述,行文中的“一只……歌”是“一支……歌”的误用。

运用成语要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