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9974600000002

第2章 汉语(1)

汉语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语言

在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汉语又重新焕发青春。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计算机将采用声控系统,它彻底摒弃由字母编制的键盘。这样,汉语的优越条件将借以得到充分发挥。英国《新科技杂志》原主编、科技发明报道专家迈克.克鲁斯先生在1987年月12月发表谈话指出:汉语将成为声控计算机的第一语言。他相信,总有一天,全世界的人们将必修汉语,并以汉语语音来声控电子计算机。因为汉语只有四百多基本音节,而英语则多达一万以上;汉语每个音节最多四个音素,每个音节都有四声变化。在汉语中,音义相结合,读音可以知义。汉语又有简洁洗炼、意义深刻之优点。一个个形、音、意结全的方块字,集中了大量的信息,而且音节清晰,易于辨别,这就使汉字成为大大优越于线形文字的理想电脑语文,而使汉字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语言。国外汉语学者说:“不懂汉语,只能算半个语文,而使汉字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语言。国外汉语学者说:“不懂汉语,只能算半个语言学家”,这是很有道理的。国外友人也不无幽默地说:“最好从现在起就教孩子学习汉语。”

汉语的四化

社会的演变和语文的演变是密切关联的。秦并六国,统一天下,实行“书同文”政策;“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这是古代的社会演变引起了语文演变。鸦片战争(1840)打开闭关自守的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由震惊而觉醒,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掀起了中国语文的新思潮。这是近代的社会演变引起了语文演变。

辛亥革命(1911)以后,一个“语文现代化”运动从酝酿进入实践。这个运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和名称: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手头字运动、少数民族新语文运动等。语文现代化在前进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有高潮、有低潮,有新旧争论,有左右摇摆,不断在“尝试与错误”中提高认识和开展局面。

综观一系列运动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表音的字母化。下文就这四个方面略述梗概。

语言的共同化:

孔子教弟子读书,不用家乡的山东土话,而用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后来历代都有共同语,称为“通语”、“官话”等,古代的共同语不要求有严格的标准音,使用者只有少数人,主要是官吏和行商。现代的共同语源出于古代,但是不同于古代。它要求有严格的语音标准,并且把普及共同语作为实行全民义务教育的条件,这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

民国初年,规定以多数省份共同的汉字读音为国音标准(“老国音”)。当时的流行看法是,共同语只要能够“通词达意”就好了,不必要求标准划一。不久,通过实践提高了认识,知道标准必须统一,学习可以逐步渐进,而标准音不能采用人为的语音,应当采用实际存在的语音,于是改为以中等程度北京人的语音为标准(“新国音”)。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规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重新肯定这个标准,并进行更加细致的汉语规范化。

共同语的名称也经过演变。清末民初称“国语”(国家共同语),五十年代称“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1982年的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全国共同语)。新加坡和海外华人称“华语”(华人的共同语)。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共同语的推广工作,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蹒跚前进,时起时落,可是总的来看是一浪高似一浪。二十年代是一个高潮,五十年代又是一个高潮。高潮在各省又彼此不同。台湾光复以后普及了国语,做到所有的学校以国语为校园语言,所有的公共活动以国语为交际媒介。大陆“推普”以学校为重点,利用广播和电视,正在加快实施步伐。可是各地水平参差不一,有不少“推普”的薄弱地区,今后还要长期地进行艰巨的工作。

古代能做到“书同文”是进步,今天如果满足于“书同文”就是落后了。现代中国既需要“书同文”,又需要“语同音”。

文体的口语化:

文明古国都有书面语(文言)和口语(白话)的矛盾。口语不断前进,而书面语停滞不前,越来越离开活的口语,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唐宋时代,佛教用接近口语的“变文”和“语录”传播教义,因为口语能够深入群众。清末维新运动者提出“我手写我口”、“崇白话而废文言”、“白话为维新之本”。1919年掀起以白话文运动为先锋的“五四”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白话由此取代文言成为文学的正宗,小学教科书的正式文体。小说和论说文章都写成“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文。白话文运动不仅是文体的解放,而且是思想的解放。

但是,二次大战之前,白话文运动还遗留有许多空白区。例如公文程式仍旧用“等因奉此”,直到五十年代才实行“公文改革”。这时候,报纸的半文半白“新闻体”也改为明白晓畅的口语。

此外,报纸、杂志和各种正式出版物,从直行改为横行,以便配合科技术语和数学公式。九十年代在“宏扬华夏文化”的热潮中,出版了许多大规模的“古书今译丛书”,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延伸。

文体改革引起“好古家”的强烈反对。在“五四”运动之后不久,就掀起一个“文言读经”运动。他们攻击白话为“引车卖浆者言”,“以鄙俗妄为之笔,窃高文美艺之名”;甚至滥用权力,强制教科书恢复文言。但是,历史的车轮在前进,复古风一度吹过,终于烟消云散了。

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言文一致”的文体改革增加了新的时代任务。“多媒体”把传递书信的电信技术(电传)、传递语言的传声技术(电话)、传递形象的视听技术(电视)合而为一,给语声和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要求规范化,讲出来大家听得清(文体语):文字要求口语化,读出来大家听得懂(语体文)。语言和文字要能够即时自动相互转换。词汇要求共同化。各个地区之间的词汇差别,译名和术语的分歧混乱,不再是“有趣的”现象,而是“有害的”现象了。为了使“言文一致”的白话文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适用文体,还要做大量的语文规范化工作。

文字的简便化:

汉字笔画繁、字数多、读音乱、检索难、合称“四难”。针对汉字的“四难”,文字改革运动提出“四定”的对策:定形、定量、定音、定序。

定形。异体字要统一,印刷体和手写体要接近,要以清晰、易认、易写的简体字为规范,这是清末就提出的要求。初学文字的小学生、扫盲学员、以及文化较低的广大群众,普遍希望简化笔画。1935年,上海掀起“手头字”运动,选定300多个手头常写的简体字,在15种杂志上公开使用。南京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包含324个“社会上比较通行的简体字”,准备以后还要公布更多的简体字。可是,遇到反对,第二年就收回成命了。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初次得到正式推行。

这个方案规定515个简体字和54个简化偏旁,后来类推成为《简化字总表》(共2235字)。这些简体字极大部分是“古已有之”,这时候把“俗体”提升为“正体”,如同“白话”取代了“文言”。简体字已经在中国大陆普遍应用于教科书、报纸和杂志。新加坡采用简体字之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华人学校也先后采用。

书法不受简化的限制;其实古代书法家常写简体字,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有三分之一是简体字,欧阳询的《九成官》中有六分之一是简体字,可见古人不认为简化和书法艺术有矛盾,有人担心简化会破坏传统文化。从篆书到隶书的“隶变”大大简化了汉字;久已通行的草书和行书大大简化了汉字,这些简化没有破坏传统文化,从它们继承而来的简体字,怎么会破坏传统文化呢?

定量。字数太多,字无定量,是汉字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

在难于减少字量的今天,可以用“分层使用”的方法,减少学习和使用的不便。现在,汉字已经分为“常用汉字”(3500字)和“通用汉字”(7000字),前者用于小学教育,后者用于一般出版物,此外为“罕用汉字”,用于古籍和专门性的出版物。还可以再分出“初学用字”(1000字),作为学习汉字的起步,这就是“千字文”

的传统。经验告诉我们,与其学多而不能用,不如学少而能用。

“汉字的使用频率是不平衡的,少数字常用,多数字罕用,这是汉字的“效用递减率”。把握这个规律,改进用字的方法,可以逐步减少用字数量。

定音。民国初年开始汉字“读音统一”工作,字典一律用字母注明标准音,代替反切,五十年代开始“普通话审音”工作,统一“异读词”的读音。定音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只有普及普通话才能彻底实现“读音统一”。

定序。在要求快速检索的信息化时代,汉字的“定序”问题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部首法”和“笔画法”都难于适应自动快速检索的时代要求。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之后,开始有了利用字母顺序的“音序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使用拼音字母的“音序法”

排列正文之后,大型出版物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也采用“音序法”排列正文。这是“定序”方法的新探索。

表音的字母化:

汉字积累到六万的大数,可是缺少一套字母。1918年公布了以古汉字为基础的“注音字母”,开始“表音的字母化”。1928年公布“国语罗马字”,采用国际通用字母。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继承和更新了“国语罗马字”。台湾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第一式”,修改“国语罗马字”称为“注音符号第二式”,对内用“第一式”,对外用“第二式”。大陆对内对外统一用“拼音字母”。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汉语的字母从“民族形式”到“国际形式”,从“国内使用”

到“国际使用”,从“国家标准”到“国际标准”,一座使中国语文和中国文化通向国际舞台的桥梁建成了。

“字母”不是“文字”,这是大陆和台湾的共同政策。有人害怕拼音把中国分裂成为几十个国家,这是杞人忧天。拼音拼写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只能加固团结,不会形成分裂。

“拼音”在成为国际标准之后,它的用途逐渐扩大。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它是接通国际信息网络、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手段,这一作用的重要性将逐渐显示出来。在“中文处理机”

上,输入拼音,以“语词、词组、成语、语段”等作为单位,能够自动变换成为汉字,不用字形编码,这是汉字输入技术的新发展。

中国的语文现代化包括少数民族的语文建设。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用30种文字,五十年代以来对应用不便的文字按照各自的情况进行了修订或改革。少数民族有拉丁字母文字17种,包括原有拉丁字母文字4种,新创拉丁字母文字13种。“新壮文”已经印上“人民币”。

在“汉字文化圈”中,日本首先努力于语文现代化的建设。明治维新(1868)之后,普及国语,进行假名规范化,实行全面的汉字注音,发起罗马字运动。战后,进行公文改革,规定常用汉字1945个,法律和公文用字以此为限,公布法定的日语罗马字。

日本重视减少用字的数量,字数减少了,简化笔画就容易了。日文已经从汉字中间夹用少数假名,变成假名中间夹用少数汉字。

朝鲜改用表音文字,废除汉字。韩国沿用汉字和字母的混合体,一般出版物用1800个汉字,小学不教汉字。越南独立后采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废除汉字,语文现代化是“汉字文化圈”各国都在长期进行的文化运动。

二次大战以后,新兴国家有一百多个。它们有的需要建立国家共同语,有的需要制定文字,有的需要更新旧有文字,有的需要大量充实词汇。即使是发达国家,在组成新的共同体时候,也发生语文问题。一门研究语文宏观问题的新兴科学产生了,叫做“语言计划”。“文字改革”包括语言,“语言计划”包括文字。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运动。中国应当参考世界各国的经验,根据中国自己的具体情况,实行有利于国家现代化的语文政策。

努力提高化水平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要准确的传达信息,正确地表情达意,就要讲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我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百废待举的情况下,《人民日报》于1951年6月6日发表了题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在全国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纯洁化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影响了思想交流与社会文明进步。

1990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发布会上讲:“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混乱,不仅给文化教育带来危害,也给经济、技术、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带来损害。”

因此,全社会都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除了提高对化的认识水平外,首先要掌握的有关知识。经国家教委批准,由《语言文字报》社承办的1995年全国知识竞赛,对广大群众掌握和丰富知识,提高对化的认识水平是很意义的。希望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师生、中、小学生,积极参加这项活动,为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贡献力量。

语言规范是为了更好地交际1985年底到1986年初,中央规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方针是: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文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方针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整个语言文字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目标和检验的标准。语言规范也是如此。语言规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体现在更加便于人民大众的语言交际。

语言交际是千百万人的事。要交际得好,要遵守许多共同的规则,这些规则是要学习的。例如什么词读什么音,有严格的规定。基本词的意义和用法,基本语法,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基本词的意义和用法,基本语法,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新词语、修辞、广告用语等的规定有比较大的弹性,但是也是有规定的。我们的交际太不合规定了,对方不明白,交际就失败。

大体接近规定,不很到位,交际就有欠缺,效率肯定不高。如果我们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用得很好,那么,交际就特别充分,就有特色。语言就在这样新的好的交际里丰富好展。语言规范,一方面避免失败的、有欠缺的交际,一方面鼓励成功的、创造性的交际。

中学生和师范生学语文,主要是学的意义,语言交际的基本规则和别人交际成功的范例,进行正确交际。课本很难经常变,而实际语言生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还要有合适的渠道了解或掌握新的好的语言现象。

净化学校语言环境

学校的语言环境,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前者指图书馆、阅览室、以及校园、教室、走廊中的板报、标语、展览品以及印发给学生的各种学习资料等;后者指每个教职员工自身的口头语言、校内的广播、校长主任等的讲话等等。明确了这一点,就需要对学校中的不同成员提出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