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999100000033

第33章 瞧!这个人 (2)

“权力意志”一词中的“权力”容易引起误解。这并不是政治权力的意思,而是指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强壮、更富创造力的欲望。对于弱者来说,权力意志就是争取自由。对于强者,则表现为特立独行、勇于牺牲、勇于征服、善于创造以及追求权力。

传统欧洲人相信基督教的普世精神和卢梭的人文主义,两者强调的都是对弱者的关怀,强调人人平等。

尼采不同意。他认为,同情弱者这没错。但弱者不能以此为理,去要挟、榨取强者,去拖强者的后腿,这样做是可耻的。

打个比方,强者看待弱者,就跟人类看待猿猴一样。猿猴对人类有用吗?如果不关在笼子里而和人类混居,那一定会给人类添乱。强者眼中的弱者也是一样。对弱者不应该光是怜悯,还应该限制他们的能力,免得他们给强者捣乱。

所以尼采把道德分成了两种。

第一种道德是属于弱者的道德,尼采叫它奴隶道德(又叫“畜群道德”)。核心的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总而言之就是想尽办法限制强者的能力,把强者和特立独行的人看做是危险人物,要求强者给弱者分一杯羹。

第二种道德是强者的道德,可以叫做贵族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

奴隶道德和贵族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奴隶道德总是在禁止,不许人们做这个,不许人们做那个;而贵族道德则是在鼓励。

尼采并不完全反对奴隶道德,他反对的是把奴隶道德普遍化,把奴隶道德加于强者的身上。

首当其冲的就是基督教。尼采认为基督教是伪善的信仰,鼓励人们变得谦卑,其实就是鼓励人们做弱者。而且弱者出于恐惧,总想把奴隶道德普遍化,用来驯服强者。

或许,尼采对平等思想的反对和法国大革命有关。在法国大革命中,以民主为名的雅各宾派进行了恐怖统治和血腥屠杀,这让很多欧洲思想家看到了“多数人的暴政”的危险。就像柏拉图因为看到雅典的民主制处死了苏格拉底,因而在《理想国》中推崇精英政治一样,可能尼采也因为法国大革命而推崇贵族道德。

因为对强者的推崇,尼采便提出了“超人”这个概念。“超人”这个词在尼采的理论里,不是指拥有强大能力的人,不是说这人一定要当总统、当将军,而是说这人能实现贵族道德,超越奴隶道德。

尼采和叔本华一样,认为这世界是悲观的。但他的解决方法和叔本华不同。他认为叔本华的禁欲是胆小者的逃避。他觉得人不应该像叔本华宣扬的那样避免痛苦,而是应该承认痛苦,迎战痛苦。

简而言之,尼采推崇的是一种精英道德。

尼采的真理观也比较有意思。不复杂,我们可以看得稍微认真一点。

尼采说,真实的世界是流动的,但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把世界当成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去研究,这是错误的。

人研究世界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去控制世界,这是人的权力意志的表现。人研究世界就要给世界下定义,而这定义是人强加给这世界的,也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世界的真实面貌是流动的,而人们总结出来的真理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得到的结论都是谬误。那人们为什么还追求真理呢,因为人们需要真理,没有那些所谓的真理人们就没法生活。所以尼采说:真理就是一种如果离开它某种生物便不能活的错误。

换句话说,所谓的真理和错误都是不存在的,两者的区别只是,真理有用,而错误没用,甚至有害。比如因果律的问题,尼采的解释是,根本就没有因果律,相信因果律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它就没法生活。

尼采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永恒轮回说。

大意是说,假如我们这个世界中的各个元素都是有限的,假如时间是无限的,那么有限元素能够组合出的世界肯定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在未来无限次的重复。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此时此刻体验到的一切东西,我们在未来还会体验到无数遍。我们的此刻,就是永恒!

在过去的哲学里,我们一直以为幸福之路在前方。然而要是接受了永恒轮回说,那就意味我们此时所做的一切都会成为永恒,我们用不着去追求什么未来的幸福,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活好。因为你以后还会无数次地重复到它。

但是,就像你想到的那样,这个学说有些古怪。它有两个前提:时间是无限的——这个我们不能肯定;宇宙中的元素是有限的——这个我们也不能肯定。

而且这个理论的前提是,世界必须是必然的。因为如果世界的元素是可以任意组合的话,那么比如一个吃大餐的场景可以存在,那眼前的大餐换成毒药也可以存在,换成别的什么恶心的东西也可以存在,那这学说还有什么意义?这世界绝大部分时刻也应该是一片混沌吧。

实际上尼采的永恒轮回,说的就不光是某一瞬的轮回,而是整个历史、整个人生的轮回。然而,这不就又回到机械论和决定论的境地了吗,自然也没必要去努力当什么“超人”了。所以同时呢,尼采也反对机械论,这里他就很难自圆其说了。

不过,这个学说倒可以在科学界找到兄弟。科学界有个说法,说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的元素是有限的,只要宇宙足够大,就有概率出现和我们一模一样、或者只有细节稍许不同的世界。还有人计算出来了,说按概率来说,宇宙中有多少世界和我们这个世界一模一样,此时也有一个你,也在看我这本书。

这假说固然有趣,不过也不那么靠谱,细节我们就不说了。

虽然不靠谱,但这个永世轮回学说的意义却很大。一瞬都是永恒。人再渺小,一瞬再短暂,都会在这宇宙中永远永远地存在下去,都有无限大的意义,那么它可以完全战胜虚无主义。

最后,尼采还可以和叔本华找到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极端鄙视女性。

其实,歧视女性是那个时代普遍的现象,同时代有不少人和他们一样对女性有偏见(比如康德特瞧不起他妹妹)。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妇女在那个时代被歧视在先,因而普遍缺少教育,这点反倒又成了性别歧视的依据。只不过在众多性别歧视者中,叔本华和尼采骂得尤其狠。

叔本华说:“只有男性的智慧为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以佳人来称呼那些矮身材、窄肩膀、宽髋骨、短腿的性别。”

“女人最适于担任养育婴儿及教育孩童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女人本身就像个小孩,既愚蠢又浅见……她们的思想介于男性成人和小孩之间。”

叔本华还觉得女人虚伪、善妒、不懂得欣赏艺术,认为“女人缺少任何高等的能力”这话,“除了少数的例外,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尼采则说妇女是猫、鸟、母牛,他认为“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其余一概是愚蠢”。

叔本华对女性的偏见从他和母亲的关系中可以找到些许原因,但可能还有更深的原因。在叔本华的理论里,性欲是生命意志的代表。叔本华是男人,那么他或许把女人当做了生殖和性欲的象征,当做了生命意志的帮凶。他说:“女性的美实际上只存于男人的性欲冲动之中。”假如真是如此,那他就很像中国古代的男人了,搞砸了国家把责任都推到女人身上,君王不早朝全怪女人长得漂亮。

而尼采呢,歧视女人或许是因为他觉得女人不会成为强者吧。不过这么说也够亏心的,他一生全赖女人的照料呢。

最后,叔本华也承认他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女人,但又补充了一句:

“如果她们愿意和我交往的话。”

我们联想起他的恋爱史可以确定:那是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