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10070600000011

第11章 衣着服饰:衣香潋艳,千古风流时世妆(4)

据说,耳坠是三国时期貂蝉传下来的。貂蝉原是东汉末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一名歌女,她美艳出众、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把她当自己的亲闺女看待。当时,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臣们对他都恨之入骨,可是敢怒而不敢言。王允也为此而闷闷不乐。貂蝉虽是女流,可王允的心事,她却非常清楚,她很会察言观色,为主人分忧解愁。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貂蝉在花园中设下香案,她虔诚地点燃三炷香,仰天一拜说:“明月呀明月,你虽昭昭洁白如洗,可知我家老爷心中烦恼?苍天呀苍天!我貂蝉虽乃女流之辈,老爷婢女,若能为老爷分担忧愁,我愿万死不辞。”此时,王允因忧虑过度,夜不能寐,来到了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祝祷,连忙躲在假山后面,静听起来。他听后心情无比激动和感激,赶忙上前搀扶貂蝉。王允问貂婢:“你向苍天明月祈告,为我分忧解愁,可知我忧在何处?愁为何事呀!”貂蝉答道:“当然知道。”王允又问:“既然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妙法帮我除掉董卓?”貂婢说:“只要老爷信得过我,奴婢愿效犬马之劳。”王允听了,深深地被这女子的仗义和气魄感动,当即认貂蝉为女儿。后来王允与貂蝉想出一计,就是先将貂蝉献给董卓,然后再暗许吕布,从而离间两人。可当时,以耳垂大为美,貂蝉耳垂小,怕自己美中不足,不能被董、吕二人看上。于是她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她将家中的碎银子拿给银匠,让他给自己作了一对银耳坠,坠在耳垂上。她日夜都不摘掉耳坠,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耳垂果然变大了,还为她增色不少。董卓见到貂蝉后十分喜欢,吕布也是对貂蝉一见钟情,从此董卓和吕布因争夺这一美女而激烈争斗起来。吕布与貂蝉私通,怕被董卓发现,终日心神不安。后来,王允设计,让吕布为内应,将董卓除掉了。从此,宫中女子开始纷纷效仿貂蝉戴耳坠,并很快传到了民间。

耳坠在各个朝代的佩戴情况都不同,唐代妇女几乎都不戴耳坠,主要是因为不熟悉穿耳的缘故。宋代妇女多喜欢戴耳环,而不喜戴耳坠。因为那时的耳坠实物比较少见。明代的妇女既戴耳环,也戴耳坠。《天水冰山录》中就记载了当时的多种耳坠,如“金累丝灯笼耳坠”、“金玉寿字耳坠”、“金厢猫睛耳坠”、“金摺丝楼阁耳坠”、“金宝琵琶耳坠”等。清代妇女也有喜欢戴耳坠的,那时还比较注重耳坠与服装色彩的搭配。富贵之家的妇女,通常会拥有几十副甚至数百幅耳坠,并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服装色彩以及不同的场合来选择不同的耳坠。

旗人的装束:

满族妇女的服装沿袭成为中国代表服饰

旗袍是传统女性服饰之一,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揉和的具象。它优美典雅,结构合理简洁,深受女性的喜爱,在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义。

旗袍源于旗人之袍,北京是旗人最多的地方,因此直到清末民初,旗袍都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旗袍的历史可追溯到顺治年间,那时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统一了全国。政权初步稳固后,便开始强制实行剃发换服,传统汉服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汉服也只能在家中穿。在庆典场合,不论男女都要着满族的袍,各类袍服有长袍、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旗袍泛指旗人所穿的长袍,不过后世的旗袍只与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有血缘关系,而朝袍、蟒袍多用作礼服,已不属于“旗袍”的范畴。到了清后期,汉族与满族的服饰差别日益减小,是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初,旗人女袍的特点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清朝后期,旗女的长袍,比较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一直垂到脚踝。“元宝领”十分普遍,其领高,袍身上绣有各色花纹,领、袖、襟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旗女袍服的装饰非常繁琐,直到清王朝为挽救危亡,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大批留学生被送到国外学习后,中国学生将洋装带入了中国,提供了美的另一种参照,才影响了社会服饰的观念。三十年代初期,袍腰开始慢慢地收缩,到了1934年后,女性身材的曲线终于在旗袍之下全部显露出来。高耸的领子逐渐变矮,后来又变成了无领旗袍。1929年,旗袍由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由于受到欧美短裙的影响,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到了膝盖,袖口也开始变短变小。后来又出现了校服式的旗袍,下摆缩到了膝盖以上1寸的地方,袖子也西式化了。旗袍演化成为中西服装相融合的新式款型。这一改变很快就遭到了非议,后来,旗袍又逐渐变长。到了三十年代中期,流行起了“扫地旗袍”这种旗袍的袍底能够遮住了双脚。舆论压力减小后,旗袍的袍衩又迅速升高,袖口和旗袍长度也越来越短,到了1933年,便开始流行大开衩旗袍了,1936年之后的旗袍几乎都没有袖了。从1949年起,人们渐渐不再喜欢穿旗袍了,旗袍的时代就此结束。

婀娜多姿“留仙裙”:

裙子的普及归功于舞后赵飞燕

留仙裙在我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据《西京杂记》载:西汉的皇后赵飞燕喜欢穿裙装,有一天她穿着一件云英紫裙来到了太液池边,当她翩翩起舞时,突然吹过一阵狂风,她差点被狂风吹得飞起来。美丽的裙子也顿时飘舞,看起来像风筝一样,宫女们慌忙去抓她的裙角,赵飞燕的裙子出现了褶皱,可这时的赵飞燕显得更漂亮了。从此,宫女们便开始盛行穿折叠出褶皱的裙子了,并给这种裙子起了一个非常美的名字叫“留仙裙”,现代我们叫它“百褶裙”。

中国中原地带在明朝以前就有了百褶裙之称。咸丰、同治时期,天津地区流行裙褶处能伸缩的百褶裙,而且将其展开状如鱼鳞,因此也叫做“鱼鳞百褶裙”。清朝李静山的《增补都门杂咏》云:“凤尾如何久不闻?皮绵单袷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

百褶裙是彝、苗、侗等族妇女常穿的一种裙子,主要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明代时,百褶裙常用青面作成,褶为20余幅,腹下有五彩桃花的图案,而现代的裙子皱褶又多又密,裙子长短不一,长的可以碰到地,短的可以到膝盖。侗族的百褶裙是由前后两片组成的,穿的时候要小腿裹绑或者穿袜筒,不论什么时候都可穿。四川的一些地区和云南宁蒗彝族地区的百褶裙通常是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布缝制而成。除了湘西等部分地区,其他地区的苗族妇女大部分都喜欢穿。很多国家,女学生的校服裙也常是百褶裙。

在苗族,关于百褶裙也有一个传说。古代,苗乡有一个英俊的好猎手,有一次,他捕获了一只美丽的锦鸡,将它送给了自己心爱的姑娘阿榜。阿榜十分开心,还照着锦鸡的样子,做出了这种百褶花短裙,穿上后像锦鸡一样美丽。后来,附近的苗家姑娘都竞相效仿,纷纷穿起了这种五彩斑斓的绣花百褶裙。后来,一只孔雀在深山里,看见一个穿此裙的苗族姑娘,它不仅没飞走,还展翅开屏与苗族姑娘的百褶花裙比起美来,结果比不过,便嫉妒地飞走了。

苗族百褶裙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皱褶密而多,有时可达千褶以上,其裙身纵向挺直、横向又十分有弹性,还绣有五彩缤纷的图案花纹,让人赏心悦目。在贵州黄平地区,百褶裙通常是用16到26米长的自织自染的深紫色窄幅土布制成,首先将土布铺置于草地上面,喷洒上白芨水汁,然后再折叠出一条条宽窄相同的褶皱,接着再喷洒白芨汁,并用棉线将它们串起来定型。这种百褶裙分为裙首、裙身、裙脚三部分,其中裙脚是最美观最重要的部分。裙脚从下到上由4道横向不同的纹样组成。苗族的百褶裙有长、中、短三种不同款式,长裙可到脚面,中裙超过膝盖,短裙在膝盖以上。雷山等地的苗族女子,她们的盛装中有一种短裙,仅长20厘米左右,被称为“短裙苗”。

半面酥胸半面藕:

趣谈古今中外内衣的丰富演变史

古代内衣最早的时候叫“亵衣”,“亵”有“轻薄、不庄重”的意思,从这可以看出古人对内衣的态度。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先从汉朝开始谈起。

汉代的内衣有抱腹和心衣两种,“心衣”的基础是“抱腹”,“抱腹”的上端用细带子,而“心衣”用的是“钩肩”和“裆”,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是平织绢,平织绢上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图案多是反映“爱情”,在当时很少用素色面料来制作内衣。

魏晋时期的内衣叫两当,“两当”与“抱腹”、“心衣”不同,它是有后片的。材质多为织锦,手感厚实、色彩丰富,双层,里面有衬棉。它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在唐代以前,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叫做“诃子”。这是由于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面料考究,色彩缤纷。“诃子”常用的面料是“织成”,其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的时候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就可以了,“织成”能够使“诃子”胸上部分显得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