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10070600000027

第27章 良辰佳节:吉时美景,每逢佳节喜事多(4)

1924年,中国妇女第一次举行了“三八”节纪念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劳动妇女举行了纪念会和游行。会议是由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主持的,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此次活动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觉醒和力量。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3月8日为妇女节。1975年是联合国第一次庆祝国际妇女节,提出普通妇女可以争取平等和参与社会。1997年,各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联合国的倡议提高了公众对于迫切需要在各个方面提高妇女地位的认识。

五一劳动节:

全美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大罢工纪念日

国际劳动节又称“国际示威游行日”,定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它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残酷地剥削工人。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工作14至16个小时,甚至是18个小时,工资却低得可怜。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如此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的愤怒。他们知道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才能争取生存的条件。于是工人们终于提出了罢工口号,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

美国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终于在1877年开始了。工人阶级的示威队伍日渐扩大,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了罢工运动。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这项法律对于狠毒的资本家来说,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的生活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中。愤怒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斗争进行到底,于是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1886年的5月1日,35万美国工人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火车不走了,商店无人了,所有的仓库也都贴上了封条。当时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厂,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5月3日,芝加哥政府当局终于撕下了“民主”的面具,用暴力镇压工人。他们先是开枪打死了6个工人,又于5月3日,打伤4人。一些非政府人士号召第二天在广场集会严重抗议政府的暴力镇压。在最后一位演讲者登上讲台时,一颗炸弹飞向警察中间,炸死1个、炸伤7个警察,警察立即向人群开火,打伤多名群众,打死1人。之后,有数百人在未指控下被逮捕,8名芝加哥活动的积极倡导者被指控涉嫌广场炸弹事件和企图谋反,法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判决其中4人于1887年11月11日绞刑。有1名在狱中自杀,其他3名直到1893年才被释放。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得到了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

1920年5月1日,各大主要城市的工人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讲述了“五一”节的来历,号召中国工人把这一天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面目。在北京,一些青年散发了《五月一日劳工宣言》。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五四青年节:

中国爱国大学生反对卖国罪行纪念日

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这次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18年11月11日,持续了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获胜的协约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一次和平会议。中华民国代表要求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却遭到了拒绝。会议却决定让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而中华民国代表却没有反抗,居然准备接受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一消息一传回国,举国震怒。

梁启超在1919年4月24日,从巴黎致电国民外交协会:“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日本,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代表),万勿署名,以示决心。”29日和30日,英美法3国代表召开会议,把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5月2日,北京政府以密电通知在巴黎的中国代表签约。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分别在《晨报》、《国民公报》上呼吁:“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北大校长蔡元培将此消息通报给了学生。5月3日,北京各界开始磋商对策。当晚北大学生召开了学生大会,大会决定于4日(星期天)在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

同年5月4日,3000多名学生代表云集天安门,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来到曹宅,痛打了章宗祥,由于找不到曹汝霖,气愤之下火烧了曹宅。之后军警赶到,搜捕学生32人。5月5日,北京各学校罢课。未参加4日行动的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5月7日,经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要求放被捕学生返校,学生复课。5月9日,蔡元培秘密出走。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并开展了演讲和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组织了“护鲁义勇队”。6月3日,北京学生声伐政府,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次日,70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开始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800余名学生获释。6月10日,北京政府撤销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6月28日,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青年光荣的革命传统,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于1939年将5月4日定为青年节。到了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今天的年轻人仍然推崇着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精神。

六一国际儿童节:

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生存权的节日

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

在1925年8月的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国际儿童节”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有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通过了《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引起了社会对儿童的重视和爱护。各国政府都先后规定“儿童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1942年6月,捷克利迪策村的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和全部婴儿都被德国法西斯杀害了。并将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烧毁了村里所有的房舍、建筑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人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就更糟了,传染病来袭,儿童一批批地死去,还有很多的儿童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为了悼念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主题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儿童的生活,并以利迪策村屠杀时的6月的第一天为国际儿童节。

世界上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了儿童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了起来,中国大陆正式定6月1日为儿童节,但香港儿童节的日期和中国台湾的儿童节的日期是4月4日。而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则是各不相同,并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

旧中国也过儿童节。当时中国建立了抗日儿童团,这让那时山里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节日——儿童节,不过,那时的儿童节不是6月1日,而是4月4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晋察冀边区有数以十万计的抗日儿童团员,著名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就包括在内,还有先烈董存瑞也曾是抗日儿童团员。有很多的儿童团成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骨干。老儿童团员回忆说,抗日战争时期,儿童节这天,如果没有日本人来“扫荡”,县里、区里就会组织活动庆祝。有时举行唱歌比赛,几个村的儿童团较着劲唱,优胜方还有奖品,奖品一般是铅笔等。为了提高本领,儿童团常常组织军事训练。边区一般组织夏令营,把儿童团的骨干集中起来在深山进行训练,学打枪,学刺杀,学埋地雷,还会进行拉练、搞防空、防火演习。为了提高反“扫荡”能力,还组织过“冲锋月”活动,把儿童团的孩子们集中起来,住在一起,半夜进行紧急集合,越林跑。

新中国成立后,在儿童节这天,学校一般会组织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着正装。民间庆祝的方式多是送给小朋友玩具等礼物,或者是陪小孩外出吃大餐或游玩。

园丁的节日:

教师节的设立乃北师大原校长的倡议

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我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教师节的产生和演变却是一波三折。

民国政府于1932年时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又将它废除了。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定“五一劳动节”为“教师节”,执行后的结果是教师节没有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1980年起,全国教育工会提倡尊师重教,将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在1981年3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这17位政协委员是:徐伯昕、吴贻芳、史念海、李霁野、张明养、叶至善、徐楚波、郑效洵、马力可、霍懋征、葛志成、方明、巫宝三、张景宁、叶圣陶、雷洁琼、柯灵。

第二年,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将“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递交给了中央书记处,报告建议将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定为教师节。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18位政协委员再次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全国政协审查的意见是:“建议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研究办理。”同年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同意恢复教师节。同年12月,“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到了中央宣传部。1984年10月,中央的一些领导观阅了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的请示。

1984年12月9日,《北京晚报》总编室接到了一条篇幅不长的倡议,主要是倡议设计一个真正属于教师们的节日。主要倡议人是当时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王梓坤。第二天,《北京晚报》便刊出了“北师大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文章。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规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建立一事非常的曲折,前前后后用了5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