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刚那时什么都不太懂,听了他的话一点都没有动心,也没有激起她对父亲的好感。然而侯公纯在女儿的面孔上没有看出一点害怕的样子,反而看到了一种倔犟,一种无所畏惧。侯公纯忽然愣住了。侯公纯与女儿相见不到二十分钟,就匆匆地离去。而侯刚却是一句话都没有和侯公纯说,也没有送他,侯刚想要让侯公纯知道,自己对他这个父亲有多么地怨恨。可是侯公纯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他走得很是匆忙,很是焦急。侯刚看着父亲的身影,身体不由得微微一颤。侯公纯没有看到,在他出门的一刹那,女儿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这次和女儿相聚,没有听到女儿开口说一句话--哪怕这句话是骂自己的,他也会感到很高兴。可是他等不下去了,他若是再看女儿一眼,他怕自己的眼泪会忍不住流下来。他有些愧疚了,他为这些亲人做得太少了,他更不知道,他这一生甚至再没有给他们一次见到自己的机会。这是侯刚在天津见到父亲的一面,也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见父亲。不久,东北的叔叔来信,让侯刚回老家。侯刚和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崔表叔告别了天津,通过山海关,向铁岭进发。故乡铁岭的景色依然和当年一样,然而周围的气氛却诡异起来。
侯刚,在火车上就感觉到一种窒息的氛围,国破山河,本来就让人伤心,然而这伤心中,却流露出无限的紧张。重逢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侯刚见到了爷爷奶奶慈祥的面容,见到了姐姐婆娑的双眼,也见到了母亲晶莹的泪光。“回来就好。”母亲摸着侯刚的头说道,“回来就好……”这句话被母亲反复唠叨了数十遍,侯刚心中泛起一丝甜蜜。侯刚刚刚回到家,姐姐侯敏就要嫁人了。侯敏是个厚道老实的姑娘,对自己的婚姻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听从家人的安排,嫁给一家小有资产的人。虽然还在战乱,侯敏出嫁的那天,侯家还是将四处都弄得很喜庆,到处张灯结彩的,红色的大字贴满了窗户。侯敏一身红衣,坐在屋子里面,等待着新郎上门。虽然说是喜庆,然而对于侯刚来说却不是那么高兴。她坐在侯敏身旁,几乎哭了出来。倒是侯敏笑了,安慰说道:“我这是去嫁人,又不是上战场,以后又不是不见了,哭个什么劲儿啊?”侯刚抺抺眼睛,露出一丝笑容说道:“姐,你今天漂亮得很啊。”侯敏的头低了下来,喃喃说道:“我要嫁人了,可是爸却不在家里……”听到“爸”这个字,侯刚的眼前立刻闪过侯公纯充满灰暗的面孔,心中打了不寒战,冷声说道:“他在,咱家的人都不要活了。”侯敏叹了口气,也就不说话了。
敲锣打鼓中,花轿渐渐远去了,侯刚握着母亲的手,久久不能松开。看到女儿嫁人,侯刚的母亲总算放心了。然而她膝下的女儿少了一个,也不免有些寂寞。侯刚也没有办法,只得宽慰道:“等到仗打完了,咱还能在一起。”然而局势越来越迷茫了,侯兴周带着家人勉强维持着生计,开的几家商号也因为战乱而关闭了,全家人就指望着几亩田产生活。时局混乱,学校停学了,在乱世中,大家都待在家里,同学们互相偷偷串联、约会,互相倾诉对现实的不满,大家都渴望着一个理想的境地,盼望着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一九四六年,铁岭县城已经进驻了八路军,同时也有国民党的工作人员进驻。进驻的八路军是一些保卫工作人员,早已住在铁岭县城里。当时正规部队也开始陆续来到这里,到底铁岭县谁来掌政,老百姓都很茫然。不久,忽然间城市静悄悄,人们暗自探听消息,想要看看究竟铁岭这一带由谁掌权。是悲是喜,谁也不知道。家家户户紧闭大门,没有人敢乱动,深夜墙头走动的小偷身影和动作,弄得人们不得安宁。黑黝黝的夜空,无人敢出声,只有爷爷起床把门关严,透过窗孔,打开手电筒,往外面墙头上打照,看那个闪动的贼影,直到天亮,小偷的影子也消失了,在墙头上留下的只是一堆粪便。
白山黑水间一片兵荒马乱。侯刚在家中无所事事,每天琢磨着自己究竟能为国家做些什么。然而她也不过是想想而已,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丫头就要拯救整个民族,说出去还不被人笑死?奶奶看着侯刚每天若有所思的样子感到有些好笑,暗自寻思该给这个丫头找点事做了,否则就让她这么胡思乱想下去,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事哪。“你徐大哥回来了,知道不?”奶奶捅捅侯刚说道。“徐大哥?”侯刚愣了愣,“哪个徐大哥?”“就是我那个远房侄子啊。”奶奶连忙解释说道,“我本来当他死了,见到他的时候还流了好一阵子眼泪。
”这么说侯刚倒是想起来了,这个徐大哥就是一直借住在侯刚家的徐大嫂的丈夫。这个徐大嫂也是个苦命人,刚刚一结婚,丈夫就离开了家,到前线去抗日了。徐大嫂足足等了八年,盼望能等回一个抗日英雄,她常和侯刚的母亲诉苦,揣测着她的丈夫是死是活。多少年来她在孤独、寂寞、痛苦中煎熬着,人也憔悴了很多,若不是心中还有幻想,几乎都已经活不下去了。然而抗日战争胜利了,却传来一个很让人伤心的消息。徐大哥确实参加了华北地区的抗日游击队,他曾被俘,从敌人的手里逃脱出来,跑回解放区,过险滩、渡黄河,回到了抗日的队伍。可是他却又娶了一位妻子,早已把原来的结发妻子忘掉了。